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论文和设计-马恩

全文摘要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包括:液压驱动动力装置、液压驱动底座总成;液压驱动动力装置、电动机、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液压油箱总成、液压泵连接支架、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液压马达、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螺接。双电磁铁换向阀与第一集成块螺接;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前部。当双电磁铁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底座总成处于制动状态;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底座总成向前移动;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时,底座总成向后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具备液压驱动行走与制动能力、可实现快速制动与解除制动。

主设计要求

1.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包括: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其特征在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电动机(2)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连接;电动机(2)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油箱总成(36)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4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集成块(57)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分别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连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

设计方案

1.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包括: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其特征在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电动机(2)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连接;电动机(2)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油箱总成(36)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4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集成块(57)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分别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连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包括:电动机(2)、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液压油箱总成(36)、液压泵吸油管总成(37)、液压系统回油管总成(38)、第十四固定卡环(39)、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液压泵(41)、第五平键(42)、第六平键(43)、液压泵传动套(44)、液压泵连接支架(45)、液压泵压油管总成(46)、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双电磁铁换向阀(50)、第一压力传感器(51)、压力表(52)、第二压力传感器(53)、直动式溢流阀(54)、第一单向调速阀(55)、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第二单向调速阀(58);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的后部;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油箱总成(36)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中部的右端;液压油箱总成(36)四个角的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液压油箱总成(36)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电动机(2)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前部的右端,处于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右边,且处于液压油箱总成(36)与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之间,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上下连接;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前部的右端;液压泵连接支架(45)由一个垂直立板、一个水平底板、两个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组成;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设置有一个水平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直径大于液压泵(41)传动轴直径;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轴心线周围均布四个水平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上均布的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泵(41)连接板上的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上均布的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上的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分别与水平底板、两个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焊接;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水平底板设置有四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45)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前部的右端,处于液压油箱总成(36)与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之间;液压泵连接支架(4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泵(41)传动轴穿过液压泵连接支架(45)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后,液压泵(41)连接板左端面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右端面接触;液压泵(41)连接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螺接;第五平键(42)安装在液压泵(41)传动轴上的平键槽内;液压泵(41)吸油口、压油口分别安装一个管接头,通过密封圈密封;液压泵吸油管总成(37)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油箱总成(36)前面下部的右端吸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泵(41)吸油管接头连接;液压系统回油管总成(38)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油箱总成(36)前面上部的左端回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后面上部的回油管接头连接;液压泵压油管总成(46)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泵(41)压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后面下部的压油管接头连接;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外部设置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正方体,其中左边圆柱体直径小于右边正方体内切圆直径;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内部设置有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左边圆柱孔直径大于右边圆柱孔直径;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左边圆柱孔与液压泵传动套(44)圆柱体相匹配;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左边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凹槽;液压泵传动套(44)外部为圆柱体,内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与第五平键(42)、第六平键(43)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泵传动套(44)圆柱体与圆柱孔同轴;液压泵传动套(44)安装在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圆柱孔内,且液压泵传动套(44)右端与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右边圆柱孔的左端接触;第十四固定卡环(39)安装在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左边圆柱孔左端的圆环凹槽内;第十四固定卡环(39)右端与液压泵传动套(44)左端接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液压泵传动套(44)、第十四固定卡环(39)装配完成后,通过液压泵传动套(44)中的平键槽右端沿着第五平键(42)安装在液压泵(41)的传动轴上;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右端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左端接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液压泵(41)连接板螺接;第六平键(43)安装在电动机(2)输出轴上;电动机(2)输出轴通过第六平键(43)插入液压泵传动套(44)圆柱孔内;电动机(2)的连接底座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84)螺接;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等直径垂直圆柱孔;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四个角上等直径垂直圆柱孔与底座(84)相对应的四个螺纹孔相匹配;第一集成块(56)安装在第二集成块(57)上面;第一集成块(56)下表面通过密封圈与第二集成块(57)上表面密封接触;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一端通过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的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前面右边的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的管接头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右边的管接头连接;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一端通过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的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前面左边的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的管接头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左边的管接头连接;第一集成块(56)前面设置有四个与直动式溢流阀(54)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直动式溢流阀(54)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前面密封接触;直动式溢流阀(54)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前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后面设置有四个与双电磁铁换向阀(50)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双电磁铁换向阀(50)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后面密封接触;双电磁铁换向阀(50)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后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左侧面设置有四个与第一单向调速阀(55)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一单向调速阀(55)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左侧面密封接触;第一单向调速阀(5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左侧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右侧面设置有四个与第二单向调速阀(58)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二单向调速阀(58)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右侧面密封接触;第二单向调速阀(58)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右侧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上表面中间由前到后依次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53)、压力表(52)、第一压力传感器(51),其中压力表(52)安装在中心位置,第二压力传感器(53)、第一压力传感器(51)对称安装在压力表(52)两侧;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的前部左边;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包括:第一连接底板(3)、第一支撑立板(4)、第一支撑横板(5)、第一平键(6)、液压马达(7)、第一固定卡环(8)、液压马达传动套(9)、第二平键(10)、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第二固定卡环(12)、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一行走轮(15)、第三平键(16)、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二支撑立板(19)、第七固定卡环(20)、液压驱动轴(21)、第八固定卡环(22)、第三支撑立板(23)、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二行走轮(26)、第四平键(27)、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十三固定卡环(30)、第四支撑立板(32)、第二支撑横板(33)、第二连接底板(34)、第三连接底板(59)、第三支撑横板(60)、第五平键(61)、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十六固定卡环(63)、第五支撑立板(64)、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三行走轮(66)、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六支撑立板(69)、第二十固定卡环(70)、从动轴(71)、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七支撑立板(73)、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六平键(76)、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第四行走轮(80)、第四支撑横板(81)、第八支撑立板(82)、第四连接底板(83)、底座(84);底座(84)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底座(84)上表面后部,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左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中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油箱总成(36)支撑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电动机(2)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腰子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45)水平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一集成块(56)、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集成块(57)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前部右端加工一个长方形凹槽;底座(84)上表面右前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一连接底板(3)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左前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二连接底板(34)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左后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三连接底板(59)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右后角,设置有四个与第四连接底板(83)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第一连接底板(3)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一连接底板(3)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支撑立板(19)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一支撑立板(4)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支撑立板(4)下部右侧面圆柱孔周围,均布四个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的水平螺纹孔;第一支撑立板(4)下部右侧面圆柱孔的轴心线与四个水平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支撑立板(19)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支撑横板(5)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一支撑横板(5)左端与第二支撑立板(19)右端接触,第一支撑横板(5)右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一支撑横板(5)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支撑立板(4)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二支撑立板(19)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支撑立板(19)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底板(3)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一连接底板(3)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一连接底板(3)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支撑立板(19)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一连接底板(3)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支撑立板(4)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二支撑立板(19)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一连接底板(3)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一连接底板(3)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一行走轮(15)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行走轮(15)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平键(16)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驱动轴(21)为等直径圆柱体;液压驱动轴(21)左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液压驱动轴(21)左边平键槽与第四平键(27)相匹配;液压驱动轴(21)右边设置有两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两个平键槽之间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内端平键槽左端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液压驱动轴(21)右边内端平键槽与第三平键(16)相匹配;液压驱动轴(21)右边外端平键槽与第二平键(10)相匹配;第二连接底板(34)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二连接底板(34)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三支撑立板(23)、第四支撑立板(32)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三支撑立板(23)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支撑立板(32)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二支撑横板(33)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二支撑横板(33)左端与第四支撑立板(32)右端接触,第二支撑横板(33)右端与第三支撑立板(23)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二支撑横板(33)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三支撑立板(23)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四支撑立板(32)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三支撑立板(23)、第四支撑立板(32)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底板(34)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二连接底板(34)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二连接底板(34)的下表面与第三支撑立板(23)、第四支撑立板(32)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二连接底板(34)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三支撑立板(23)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四支撑立板(32)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二连接底板(34)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二连接底板(34)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二行走轮(26)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二行走轮(26)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四平键(27)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驱动轴(21)左端依次从第一支撑立板(4)、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一行走轮(15)、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二支撑立板(19)、第七固定卡环(20)、第八固定卡环(22)、第三支撑立板(23)、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二行走轮(26)、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四支撑立板(32)穿入,液压驱动轴(21)左端从第四支撑立板(32)左侧面伸出;第四平键(27)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左边平键槽内;第二行走轮(26)安装在第四平键(27)、液压驱动轴(21)上;第三平键(16)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右边内端平键槽内;第一行走轮(15)安装在第三平键(16)、液压驱动轴(21)上;第二平键(10)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右边外端平键槽内;第二固定卡环(12)、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七固定卡环(20)依次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右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二固定卡环(12)左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右端接触;第三固定卡环(13)右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左端接触;第四固定卡环(14)左端与第一行走轮(15)右端接触;第五固定卡环(17)右端与第一行走轮(15)左端接触;第六固定卡环(18)左端与第二支撑立板(19)右端接触;第七固定卡环(20)右端与第二支撑立板(19)左端接触;第八固定卡环(22)、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十三固定卡环(30)依次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左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八固定卡环(22)左端与第三支撑立板(23)右端接触;第九固定卡环(24)右端与第三支撑立板(23)左端接触;第十固定卡环(25)左端与第二行走轮(26)右端接触;第十一固定卡环(28)右端与第二行走轮(26)左端接触;第十二固定卡环(29)左端与第四支撑立板(32)右端接触;第十三固定卡环(30)右端与第四支撑立板(32)左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其中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直径大于中间圆柱体直径;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与第一支撑立板(4)右侧面四个水平螺纹孔相匹配的水平圆柱孔;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马达(7)连接板上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内部,设置有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左边圆柱孔直径小于右边圆柱孔直径;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边圆柱孔与液压马达传动套(9)圆柱体相匹配;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边圆柱孔右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凹槽;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的轴心线,与左端和右端两组四个水平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马达传动套(9)外部为圆柱体,内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平键(6)、第二平键(10)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马达传动套(9)圆柱体轴心线与圆柱孔轴心线同轴;液压马达传动套(9)安装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圆柱孔内,且液压马达传动套(9)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左边圆柱孔右端接触;第一固定卡环(8)安装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边圆柱孔右端的圆环凹槽内;第一固定卡环(8)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9)右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液压马达传动套(9)、第一固定卡环(8)装配完成后,通过液压马达传动套(9)中的平键槽左端沿着第二平键(10)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上;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左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右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支撑立板(4)螺接;第一平键(6)安装在液压马达(7)输出轴上;液压马达(7)输出轴通过第一平键(6)插入液压马达传动套(9)圆柱孔右端内;液压马达(7)连接板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端接触;液压马达(7)连接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端螺接;第三连接底板(59)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三连接底板(59)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五支撑立板(64)、第六支撑立板(69)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五支撑立板(64)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六支撑立板(69)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三支撑横板(60)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三支撑横板(60)左端与第六支撑立板(69)右端接触,第三支撑横板(60)右端与第五支撑立板(64)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三支撑横板(60)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五支撑立板(64)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六支撑立板(69)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五支撑立板(64)、第六支撑立板(69)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底板(59)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三连接底板(59)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三连接底板(59)下表面与第五支撑立板(64)、第六支撑立板(69)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三连接底板(59)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五支撑立板(64)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六支撑立板(69)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三连接底板(59)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三连接底板(5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三行走轮(66)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三行走轮(66)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五平键(61)相匹配的平键槽;从动轴(71)为等直径圆柱体;从动轴(71)左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从动轴(71)右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第四连接底板(83)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四连接底板(83)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七支撑立板(73)、第八支撑立板(82)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七支撑立板(73)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八支撑立板(82)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支撑横板(81)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四支撑横板(81)左端与第八支撑立板(82)右端接触,第四支撑横板(81)右端与第七支撑立板(73)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四支撑横板(81)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七支撑立板(73)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八支撑立板(82)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七支撑立板(73)、第八支撑立板(82)对称设置在第四连接底板(83)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四连接底板(83)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四连接底板(83)下表面与第七支撑立板(73)、第八支撑立板(82)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四连接底板(83)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七支撑立板(73)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八支撑立板(82)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四连接底板(83)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四连接底板(83)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四行走轮(80)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行走轮(80)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六平键(76)相匹配的平键槽;从动轴(71)左端依次从第五支撑立板(64)、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三行走轮(66)、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六支撑立板(69)、第二十固定卡环(70)、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七支撑立板(73)、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四行走轮(80)、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八支撑立板(82)穿入,从动轴(71)左端从第八支撑立板(82)左侧面伸出;第六平键(76)安装在从动轴(71)左边平键槽内;第四行走轮(80)安装在第六平键(76)、从动轴(71)上;第五平键(61)安装在从动轴(71)右边平键槽内;第三行走轮(66)安装在第五平键(61)、从动轴(71)上;第十六固定卡环(63)、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二十固定卡环(70)依次安装在从动轴(71)右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十六固定卡环(63)左端与第五支撑立板(64)右端接触;第十五固定卡环(62)右端与第五支撑立板(64)左端接触;第十七固定卡环(65)左端与第三行走轮(66)右端接触;第十八固定卡环(67)右端与第三行走轮(66)左端接触;第十九固定卡环(68)左端与第六支撑立板(69)右端接触;第二十固定卡环(70)右端与第六支撑立板(69)左端接触;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依次安装在从动轴(71)左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左端与第七支撑立板(73)右端接触;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右端与第七支撑立板(73)左端接触;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左端与第四行走轮(80)右端接触;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右端与第四行走轮(80)左端接触;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左端与第八支撑立板(82)右端接触;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右端与第八支撑立板(82)左端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试验的试验台底座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试验的试验台,都是在不同的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气制动阀在气制动阀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制动气室在制动气室专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这些专用试验台都是固定在试验室内,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制造方便等优点。但是,专用试验台的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不便于移动。试验操作人员在做专用试验台的维护与保养时劳动强度大、进行试验准备时间长、容易使操作人员疲劳、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合理、试验准备时间短、维护与保养容易、工作效率高,且具备液压驱动行走与制动能力、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必将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试验验证,我们研制的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具备上述优点,完全适用于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适中、具备液压驱动行走与制动能力,安装方便且使用可靠的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包括:液压驱动动力装置、液压驱动底座总成;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电动机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连接;电动机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液压油箱总成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第二集成块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分别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

液压驱动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液压油箱总成、液压泵吸油管总成、液压系统回油管总成、第十四固定卡环、液压泵传动套壳体、液压泵、第五平键、第六平键、液压泵传动套、液压泵连接支架、液压泵压油管总成、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双电磁铁换向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压力表、第二压力传感器、直动式溢流阀、第一单向调速阀、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第二单向调速阀;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的后部;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液压油箱总成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中部的右端;液压油箱总成四个角的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液压油箱总成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电动机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前部的右端,处于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右边,且处于液压油箱总成与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之间,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上下连接;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前部的右端;液压泵连接支架由一个垂直立板、一个水平底板、两个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组成;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设置有一个水平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直径大于液压泵传动轴直径;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轴心线周围均布四个水平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垂直立板上均布的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泵连接板上的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垂直立板上均布的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泵传动套壳体上的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垂直立板分别与水平底板、两个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焊接;液压泵连接支架中的水平底板设置有四个与底座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前部的右端,处于液压油箱总成与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之间;液压泵连接支架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液压泵传动轴穿过液压泵连接支架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后,液压泵连接板左端面与液压泵连接支架右端面接触;液压泵连接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泵连接支架、液压泵传动套壳体螺接;第五平键安装在液压泵传动轴上的平键槽内;液压泵吸油口、压油口分别安装一个管接头,通过密封圈密封;液压泵吸油管总成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油箱总成前面下部的右端吸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泵吸油管接头连接;液压系统回油管总成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油箱总成前面上部的左端回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后面上部的回油管接头连接;液压泵压油管总成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泵压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后面下部的压油管接头连接;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外部设置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正方体,其中左边圆柱体直径小于右边正方体内切圆直径;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左边圆柱孔直径大于右边圆柱孔直径;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左边圆柱孔与液压泵传动套圆柱体相匹配;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左边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凹槽;液压泵传动套外部为圆柱体,内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与第五平键、第六平键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泵传动套圆柱体与圆柱孔同轴;液压泵传动套安装在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圆柱孔内,且液压泵传动套右端与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右边圆柱孔的左端接触;第十四固定卡环安装在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左边圆柱孔左端的圆环凹槽内;第十四固定卡环右端与液压泵传动套左端接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液压泵传动套、第十四固定卡环装配完成后,通过液压泵传动套中的平键槽右端沿着第五平键安装在液压泵的传动轴上;液压泵传动套壳体右端与液压泵连接支架左端接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泵连接支架、液压泵连接板螺接;第六平键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电动机输出轴通过第六平键插入液压泵传动套圆柱孔内;电动机的连接底座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螺接;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等直径垂直圆柱孔;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四个角上等直径垂直圆柱孔与底座相对应的四个螺纹孔相匹配;第一集成块安装在第二集成块上面;第一集成块下表面通过密封圈与第二集成块上表面密封接触;第一集成块、第二集成块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一端通过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的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前面右边的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的管接头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右边的管接头连接;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一端通过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的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前面左边的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的管接头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左边的管接头连接;第一集成块前面设置有四个与直动式溢流阀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直动式溢流阀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前面密封接触;直动式溢流阀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前面螺接;第一集成块后面设置有四个与双电磁铁换向阀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双电磁铁换向阀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后面密封接触;双电磁铁换向阀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后面螺接;第一集成块左侧面设置有四个与第一单向调速阀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一单向调速阀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左侧面密封接触;第一单向调速阀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左侧面螺接;第一集成块右侧面设置有四个与第二单向调速阀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二单向调速阀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右侧面密封接触;第二单向调速阀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右侧面螺接;第一集成块上表面中间由前到后依次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表、第一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表安装在中心位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对称安装在压力表两侧;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中的底座的前部左边;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

液压驱动底座总成,包括:第一连接底板、第一支撑立板、第一支撑横板、第一平键、液压马达、第一固定卡环、液压马达传动套、第二平键、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第二固定卡环、第三固定卡环、第四固定卡环、第一行走轮、第三平键、第五固定卡环、第六固定卡环、第二支撑立板、第七固定卡环、液压驱动轴、第八固定卡环、第三支撑立板、第九固定卡环、第十固定卡环、第二行走轮、第四平键、第十一固定卡环、第十二固定卡环、第十三固定卡环、第四支撑立板、第二支撑横板、第二连接底板、第三连接底板、第三支撑横板、第五平键、第十五固定卡环、第十六固定卡环、第五支撑立板、第十七固定卡环、第三行走轮、第十八固定卡环、第十九固定卡环、第六支撑立板、第二十固定卡环、从动轴、第二十一固定卡环、第七支撑立板、第二十二固定卡环、第二十三固定卡环、第六平键、第二十四固定卡环、第二十五固定卡环、第二十六固定卡环、第四行走轮、第四支撑横板、第八支撑立板、第四连接底板、底座;底座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底座上表面后部,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前部左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中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液压油箱总成支撑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电动机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腰子孔;底座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水平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第一集成块、液压驱动动力装置中的第二集成块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前部右端加工一个长方形凹槽;底座上表面右前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一连接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左前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二连接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左后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三连接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上表面右后角,设置有四个与第四连接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第一连接底板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一连接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一支撑立板、第二支撑立板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一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支撑立板下部右侧面圆柱孔周围,均布四个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的水平螺纹孔;第一支撑立板下部右侧面圆柱孔的轴心线与四个水平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支撑横板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一支撑横板左端与第二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一支撑横板右端与第一支撑立板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一支撑横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二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一支撑立板、第二支撑立板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底板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一连接底板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一连接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立板、第二支撑立板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一连接底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二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一连接底板上表面与底座下表面接触;第一连接底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第一行走轮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行走轮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平键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驱动轴为等直径圆柱体;液压驱动轴左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液压驱动轴左边平键槽与第四平键相匹配;液压驱动轴右边设置有两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两个平键槽之间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内端平键槽左端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液压驱动轴右边内端平键槽与第三平键相匹配;液压驱动轴右边外端平键槽与第二平键相匹配;第二连接底板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二连接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三支撑立板、第四支撑立板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三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二支撑横板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二支撑横板左端与第四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二支撑横板右端与第三支撑立板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二支撑横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三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四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三支撑立板、第四支撑立板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底板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二连接底板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二连接底板的下表面与第三支撑立板、第四支撑立板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二连接底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三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四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二连接底板上表面与底座下表面接触;第二连接底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第二行走轮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二行走轮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四平键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驱动轴左端依次从第一支撑立板、第三固定卡环、第四固定卡环、第一行走轮、第五固定卡环、第六固定卡环、第二支撑立板、第七固定卡环、第八固定卡环、第三支撑立板、第九固定卡环、第十固定卡环、第二行走轮、第十一固定卡环、第十二固定卡环、第四支撑立板穿入,液压驱动轴左端从第四支撑立板左侧面伸出;第四平键安装在液压驱动轴左边平键槽内;第二行走轮安装在第四平键、液压驱动轴上;第三平键安装在液压驱动轴右边内端平键槽内;第一行走轮安装在第三平键、液压驱动轴上;第二平键安装在液压驱动轴右边外端平键槽内;第二固定卡环、第三固定卡环、第四固定卡环、第五固定卡环、第六固定卡环、第七固定卡环依次安装在液压驱动轴右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二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一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三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一支撑立板左端接触;第四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一行走轮右端接触;第五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一行走轮左端接触;第六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二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七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二支撑立板左端接触;第八固定卡环、第九固定卡环、第十固定卡环、第十一固定卡环、第十二固定卡环、第十三固定卡环依次安装在液压驱动轴左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八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三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九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三支撑立板左端接触;第十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二行走轮右端接触;第十一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二行走轮左端接触;第十二固定卡环左端与第四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十三固定卡环右端与第四支撑立板左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其中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直径大于中间圆柱体直径;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与第一支撑立板右侧面四个水平螺纹孔相匹配的水平圆柱孔;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马达连接板上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左边圆柱孔直径小于右边圆柱孔直径;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右边圆柱孔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圆柱体相匹配;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右边圆柱孔右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凹槽;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的轴心线,与左端和右端两组四个水平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马达传动套外部为圆柱体,内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平键、第二平键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马达传动套圆柱体轴心线与圆柱孔轴心线同轴;液压马达传动套安装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圆柱孔内,且液压马达传动套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左边圆柱孔右端接触;第一固定卡环安装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右边圆柱孔右端的圆环凹槽内;第一固定卡环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右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液压马达传动套、第一固定卡环装配完成后,通过液压马达传动套中的平键槽左端沿着第二平键安装在液压驱动轴上;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左端与第一支撑立板右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支撑立板螺接;第一平键安装在液压马达输出轴上;液压马达输出轴通过第一平键插入液压马达传动套圆柱孔右端内;液压马达连接板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右端接触;液压马达连接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右端螺接;第三连接底板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三连接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五支撑立板、第六支撑立板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五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六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三支撑横板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三支撑横板左端与第六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三支撑横板右端与第五支撑立板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三支撑横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五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六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五支撑立板、第六支撑立板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底板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三连接底板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三连接底板下表面与第五支撑立板、第六支撑立板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三连接底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五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六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三连接底板上表面与底座下表面接触;第三连接底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第三行走轮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三行走轮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五平键相匹配的平键槽;从动轴为等直径圆柱体;从动轴左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从动轴右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第四连接底板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四连接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七支撑立板、第八支撑立板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七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八支撑立板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支撑横板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四支撑横板左端与第八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四支撑横板右端与第七支撑立板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四支撑横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七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八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七支撑立板、第八支撑立板对称设置在第四连接底板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四连接底板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四连接底板下表面与第七支撑立板、第八支撑立板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四连接底板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七支撑立板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八支撑立板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四连接底板上表面与底座下表面接触;第四连接底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螺接;第四行走轮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行走轮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六平键相匹配的平键槽;从动轴左端依次从第五支撑立板、第十五固定卡环、第十七固定卡环、第三行走轮、第十八固定卡环、第十九固定卡环、第六支撑立板、第二十固定卡环、第二十一固定卡环、第七支撑立板、第二十二固定卡环、第二十三固定卡环、第四行走轮、第二十四固定卡环、第二十五固定卡环、第八支撑立板穿入,从动轴左端从第八支撑立板左侧面伸出;第六平键安装在从动轴左边平键槽内;第四行走轮安装在第六平键、从动轴上;第五平键安装在从动轴右边平键槽内;第三行走轮安装在第五平键、从动轴上;第十六固定卡环、第十五固定卡环、第十七固定卡环、第十八固定卡环、第十九固定卡环、第二十固定卡环依次安装在从动轴右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十六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五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十五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五支撑立板左端接触;第十七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三行走轮右端接触;第十八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三行走轮左端接触;第十九固定卡环左端与第六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二十固定卡环右端与第六支撑立板左端接触;第二十一固定卡环、第二十二固定卡环、第二十三固定卡环、第二十四固定卡环、第二十五固定卡环、第二十六固定卡环依次安装在从动轴左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二十一固定卡环左端与第七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二十二固定卡环右端与第七支撑立板左端接触;第二十三固定卡环左端与第四行走轮右端接触;第二十四固定卡环右端与第四行走轮左端接触;第二十五固定卡环左端与第八支撑立板右端接触;第二十六固定卡环右端与第八支撑立板左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成本适中、结构紧凑、具备液压驱动行走与制动能力、强度和刚度好,试验准备时间短、维护与保养方便、工作效率高,安装方便且很好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维护与保养使用时,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移动与制动的灵活性,提高了试验操作人员对试验台的维护与保养效率,减轻了试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试验准备时间,保证了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测试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主要由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电动机2、第一连接底板3、第一支撑立板4、第一支撑横板5、第一平键6、液压马达7、第一固定卡环8、液压马达传动套9、第二平键10、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第二固定卡环12、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一行走轮15、第三平键16、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二支撑立板19、第七固定卡环20、液压驱动轴21、第八固定卡环22、第三支撑立板23、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二行走轮26、第四平键27、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十三固定卡环30、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第四支撑立板32、第二支撑横板33、第二连接底板34、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液压油箱总成36、液压泵吸油管总成37、液压系统回油管总成38、第十四固定卡环39、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液压泵41、第五平键42、第六平键43、液压泵传动套44、液压泵连接支架45、液压泵压油管总成46、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双电磁铁换向阀50、第一压力传感器51、压力表52、第二压力传感器53、直动式溢流阀54、第一单向调速阀55、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第二单向调速阀58、第三连接底板59、第三支撑横板60、第五平键61、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十六固定卡环63、第五支撑立板64、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三行走轮66、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六支撑立板69、第二十固定卡环70、从动轴71、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七支撑立板73、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六平键76、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第四行走轮80、第四支撑横板81、第八支撑立板82、第四连接底板83、底座84组成。

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电动机2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连接;电动机2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油箱总成36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4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集成块57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分别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连接;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通过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

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的后部;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油箱总成36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中部的右端;液压油箱总成36四个角的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液压油箱总成36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电动机2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前部的右端,处于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右边,且处于液压油箱总成36与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之间,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上下连接;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前部的右端;液压泵连接支架45由一个垂直立板、一个水平底板、两个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组成;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设置有一个水平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直径大于液压泵41传动轴直径;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轴心线周围均布四个水平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上均布的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泵41连接板上的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上均布的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上的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垂直立板分别与水平底板、两个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焊接;液压泵连接支架45中的水平底板设置有四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液压泵连接支架45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前部的右端,处于液压油箱总成36与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之间;液压泵连接支架4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液压泵41传动轴穿过液压泵连接支架45垂直立板中部上方的中间水平圆柱孔后,液压泵41连接板左端面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右端面接触;液压泵41连接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螺接;第五平键42安装在液压泵41传动轴上的平键槽内;液压泵41吸油口、压油口分别安装一个管接头,通过密封圈密封;液压泵吸油管总成37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油箱总成36前面下部的右端吸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泵41吸油管接头连接;液压系统回油管总成38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油箱总成36前面上部的左端回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后面上部的回油管接头连接;液压泵压油管总成46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泵41压油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后面下部的压油管接头连接;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外部设置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正方体,其中左边圆柱体直径小于右边正方体内切圆直径;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内部设置有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左边圆柱孔直径大于右边圆柱孔直径;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左边圆柱孔与液压泵传动套44圆柱体相匹配;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左边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凹槽;液压泵传动套44外部为圆柱体,内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与第五平键42、第六平键43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泵传动套44圆柱体与圆柱孔同轴;液压泵传动套44安装在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圆柱孔内,且液压泵传动套44右端与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右边圆柱孔的左端接触;开始使用前,在液压泵传动套44、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第十四固定卡环39安装在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左边圆柱孔左端的圆环凹槽内;第十四固定卡环39右端与液压泵传动套44左端接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液压泵传动套44、第十四固定卡环39装配完成后,通过液压泵传动套44中的平键槽右端沿着第五平键42安装在液压泵41的传动轴上;开始使用前,在液压泵传动套44、第五平键42、液压泵41的传动轴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右端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左端接触;液压泵传动套壳体40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泵连接支架45、液压泵41连接板螺接;第六平键43安装在电动机2输出轴上;电动机2输出轴通过第六平键43插入液压泵传动套44圆柱孔内;电动机2的连接底座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底座84螺接;开始使用前,在液压泵传动套44、第六平键43、电动机2输出轴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等直径垂直圆柱孔;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四个角上等直径垂直圆柱孔与底座84相对应的四个螺纹孔相匹配;第一集成块56安装在第二集成块57上面;第一集成块56下表面通过密封圈与第二集成块57上表面密封接触;第一集成块56、第二集成块57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一端通过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的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前面右边的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7的管接头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右边的管接头连接;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一端通过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的管接头与第二集成块57前面左边的管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工作油路油管总成48的管接头与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液压马达7左边的管接头连接;第一集成块56前面设置有四个与直动式溢流阀54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直动式溢流阀54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前面密封接触;直动式溢流阀54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前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后面设置有四个与双电磁铁换向阀50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双电磁铁换向阀50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后面密封接触;双电磁铁换向阀50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后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左侧面设置有四个与第一单向调速阀55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一单向调速阀55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左侧面密封接触;第一单向调速阀55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左侧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右侧面设置有四个与第二单向调速阀58四个圆柱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二单向调速阀58通过密封圈与第一集成块56右侧面密封接触;第二单向调速阀58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集成块56右侧面螺接;第一集成块56上表面中间由前到后依次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53、压力表52、第一压力传感器51,其中压力表52安装在中心位置,第二压力传感器53、第一压力传感器51对称安装在压力表52两侧;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设置在液压驱动底座总成31中的底座84的前部左边;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的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

底座84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底座84上表面后部,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35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左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制动气室性能和耐久性测试台49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中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油箱总成36支撑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电动机2底座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腰子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液压泵连接支架45水平底板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前部右边,设置有四个与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一集成块56、液压驱动动力装置1中的第二集成块57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前部右端加工一个长方形凹槽;底座84上表面右前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一连接底板3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左前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二连接底板34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左后角,设置有四个与第三连接底板59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底座84上表面右后角,设置有四个与第四连接底板83上四个等直径圆柱孔相匹配的等直径螺纹孔;第一连接底板3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一连接底板3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支撑立板19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一支撑立板4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支撑立板4下部右侧面圆柱孔周围,均布四个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的水平螺纹孔;第一支撑立板4下部右侧面圆柱孔的轴心线与四个水平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支撑立板19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支撑横板5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一支撑横板5左端与第二支撑立板19右端接触,第一支撑横板5右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一支撑横板5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支撑立板4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二支撑立板19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支撑立板19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底板3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一连接底板3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一连接底板3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支撑立板19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一连接底板3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支撑立板4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二支撑立板19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一连接底板3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一连接底板3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一行走轮15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一行走轮15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平键16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驱动轴21为等直径圆柱体;液压驱动轴21左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液压驱动轴21左边平键槽与第四平键27相匹配;液压驱动轴21右边设置有两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两个平键槽之间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内端平键槽左端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液压驱动轴21右边内端平键槽与第三平键16相匹配;液压驱动轴21右边外端平键槽与第二平键10相匹配;第二连接底板34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二连接底板34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三支撑立板23、第四支撑立板32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三支撑立板23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支撑立板32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二支撑横板33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二支撑横板33左端与第四支撑立板32右端接触,第二支撑横板33右端与第三支撑立板23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二支撑横板33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三支撑立板23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四支撑立板32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三支撑立板23、第四支撑立板32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底板34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二连接底板34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二连接底板34的下表面与第三支撑立板23、第四支撑立板32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二连接底板34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三支撑立板23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四支撑立板32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二连接底板34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二连接底板34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二行走轮26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液压驱动轴2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二行走轮26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四平键27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驱动轴21左端依次从第一支撑立板4、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一行走轮15、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二支撑立板19、第七固定卡环20、第八固定卡环22、第三支撑立板23、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二行走轮26、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四支撑立板32穿入,液压驱动轴21左端从第四支撑立板32左侧面伸出;第四平键27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左边平键槽内;第二行走轮26安装在第四平键27、液压驱动轴21上;第三平键16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右边内端平键槽内;第一行走轮15安装在第三平键16、液压驱动轴21上;第二平键10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右边外端平键槽内;第二固定卡环12、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七固定卡环20依次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右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二固定卡环12左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右端接触;第三固定卡环13右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左端接触;第四固定卡环14左端与第一行走轮15右端接触;第五固定卡环17右端与第一行走轮15左端接触;第六固定卡环18左端与第二支撑立板19右端接触;第七固定卡环20右端与第二支撑立板19左端接触;第八固定卡环22、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十三固定卡环30依次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左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八固定卡环22左端与第三支撑立板23右端接触;第九固定卡环24右端与第三支撑立板23左端接触;第十固定卡环25左端与第二行走轮26右端接触;第十一固定卡环28右端与第二行走轮26左端接触;第十二固定卡环29左端与第四支撑立板32右端接触;第十三固定卡环30右端与第四支撑立板32左端接触;开始使用前,在第一支撑立板4、第二平键10、第二固定卡环12、第三固定卡环13、第四固定卡环14、第一行走轮15、第三平键16、第五固定卡环17、第六固定卡环18、第二支撑立板19、第七固定卡环20、液压驱动轴21、第八固定卡环22、第三支撑立板23、第九固定卡环24、第十固定卡环25、第二行走轮26、第四平键27、第十一固定卡环28、第十二固定卡环29、第十三固定卡环30、第四支撑立板32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其中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直径大于中间圆柱体直径;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与第一支撑立板4右侧面四个水平螺纹孔相匹配的水平圆柱孔;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四个水平圆柱孔与液压马达7连接板上四个水平圆柱孔相匹配;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内部,设置有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左边圆柱孔直径小于右边圆柱孔直径;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边圆柱孔与液压马达传动套9圆柱体相匹配;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边圆柱孔右端设置有一个圆环凹槽;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的轴心线,与左端和右端两组四个水平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马达传动套9外部为圆柱体,内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平键6、第二平键10相匹配的平键槽;液压马达传动套9圆柱体轴心线与圆柱孔轴心线同轴;液压马达传动套9安装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圆柱孔内,且液压马达传动套9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左边圆柱孔右端接触;第一固定卡环8安装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边圆柱孔右端的圆环凹槽内;第一固定卡环8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9右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液压马达传动套9、第一固定卡环8装配完成后,通过液压马达传动套9中的平键槽左端沿着第二平键10安装在液压驱动轴21上;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左端与第一支撑立板4右端接触;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支撑立板4螺接;开始使用前,在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液压马达传动套9、第二平键10、第一固定卡环8、液压驱动轴21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第一平键6安装在液压马达7输出轴上;液压马达7输出轴通过第一平键6插入液压马达传动套9圆柱孔右端内;液压马达7连接板左端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端接触;液压马达7连接板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螺母与液压马达传动套壳体11右端螺接;开始使用前,在第一平键6、液压马达7输出轴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第三连接底板59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三连接底板59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五支撑立板64、第六支撑立板69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五支撑立板64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六支撑立板69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三支撑横板60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三支撑横板60左端与第六支撑立板69右端接触,第三支撑横板60右端与第五支撑立板64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三支撑横板60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五支撑立板64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六支撑立板69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五支撑立板64、第六支撑立板69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底板59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三连接底板59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三连接底板59下表面与第五支撑立板64、第六支撑立板69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三连接底板59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五支撑立板64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六支撑立板69左侧面为垂直面;第三连接底板59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三连接底板5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三行走轮66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三行走轮66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五平键61相匹配的平键槽;从动轴71为等直径圆柱体;从动轴71左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从动轴71右边设置有一个平键槽和六个圆环凹槽,其中平键槽两侧分别分布有三个圆环凹槽;第四连接底板83为等厚度正方形钢板;第四连接底板83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底座84上四个等直径螺纹孔相匹配的等直径圆柱孔;第七支撑立板73、第八支撑立板82分别为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厚度等腰梯形钢板,等腰梯形钢板下端采用圆弧过渡;第七支撑立板73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八支撑立板82下部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支撑横板81为等厚度长方形钢板;第四支撑横板81左端与第八支撑立板82右端接触,第四支撑横板81右端与第七支撑立板73左端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四支撑横板81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七支撑立板73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八支撑立板82右侧面为垂直面;第七支撑立板73、第八支撑立板82对称设置在第四连接底板83中心垂直面的两侧,且在第四连接底板83的四个圆柱孔内侧;第四连接底板83下表面与第七支撑立板73、第八支撑立板82上表面接触,周边焊接,且在焊接后第四连接底板83上表面为水平面,第七支撑立板73右侧面为垂直面,第八支撑立板82左侧面为垂直面;第四连接底板83上表面与底座84下表面接触;第四连接底板83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底座84螺接;第四行走轮80水平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与从动轴71圆柱体相匹配的圆柱孔;第四行走轮80圆柱孔上设置有一个与第六平键76相匹配的平键槽;从动轴71左端依次从第五支撑立板64、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三行走轮66、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六支撑立板69、第二十固定卡环70、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七支撑立板73、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四行走轮80、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八支撑立板82穿入,从动轴71左端从第八支撑立板82左侧面伸出;第六平键76安装在从动轴71左边平键槽内;第四行走轮80安装在第六平键76、从动轴71上;第五平键61安装在从动轴71右边平键槽内;第三行走轮66安装在第五平键61、从动轴71上;第十六固定卡环63、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二十固定卡环70依次安装在从动轴71右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十六固定卡环63左端与第五支撑立板64右端接触;第十五固定卡环62右端与第五支撑立板64左端接触;第十七固定卡环65左端与第三行走轮66右端接触;第十八固定卡环67右端与第三行走轮66左端接触;第十九固定卡环68左端与第六支撑立板69右端接触;第二十固定卡环70右端与第六支撑立板69左端接触;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依次安装在从动轴71左边六个圆环凹槽内;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左端与第七支撑立板73右端接触;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右端与第七支撑立板73左端接触;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左端与第四行走轮80右端接触;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右端与第四行走轮80左端接触;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左端与第八支撑立板82右端接触;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右端与第八支撑立板82左端接触;开始使用前,在第十六固定卡环63、第十五固定卡环62、第五支撑立板64、第十七固定卡环65、第三行走轮66、第五平键61、第十八固定卡环67、第十九固定卡环68、第六支撑立板69、第二十固定卡环70、第二十一固定卡环72、第七支撑立板73、第二十二固定卡环74、第二十三固定卡环75、第六平键76、第四行走轮80、第二十四固定卡环77、第二十五固定卡环78、第二十六固定卡环79、第八支撑立板82上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机械摩擦。

当双电磁铁换向阀50处于中位时,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处于制动状态,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原地停止;当双电磁铁换向阀50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时,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向前移动,可以对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前部的部件或元件及管路进行试验准备、维护与保养等工作;当双电磁铁换向阀50处于右位工作状态时,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向后移动,可以对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后部的部件或元件及管路进行试验准备、维护与保养等工作。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具备液压驱动行走与制动能力、可实现快速制动与解除制动,强度和刚度好,试验准备时间短、维护与保养方便、工作效率高,提高了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的综合性能。

设计图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305.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81668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2D 63/04

专利分类号:B62D63/04;G01M17/007

范畴分类:32B;

申请人:南阳理工学院

第一申请人:南阳理工学院

申请人地址:473004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长江路80号

发明人:马恩;马宇骋;杨样

第一发明人:马恩

当前权利人:南阳理工学院

代理人:陈英超

代理机构:41120

代理机构编号: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底座总成论文和设计-马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