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沟通角度看高校民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磬雯[1](2021)在《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研究》文中指出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最大的帮助者。家校的通力合作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本文调研了成都市H和D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的家校沟通策略。文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现状。调研结果表明,随着家长和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视,家校双方对沟通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并愿意努力寻求家校沟通的有效形式。但就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此阶段的家校沟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部分: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利用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我们将这些问题简单的归纳为:此阶段家校沟通共情性有待提高、真实性体现不足、真诚性缺乏、载体选择不精准四大问题。总结出以上问题后,本文分三个角度:沟通主体、沟通助力、沟通内容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促进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策略。本文从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助力、沟通的渠道和内容三个角度提出相关策略,希望助力实践。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阶段的家校沟通问题,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只是对两所学校的部分一年级家长及教师作了调研,在样本选择、原因分析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究。
王喆[2](2020)在《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媒体是网络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迅速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推动了世界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日常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及出行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博弈正借助网络新媒体而衍生出新的变体。部分西方国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借用网络新媒体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试图弱化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已经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对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为关键。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深化思想安全理论研究,拓展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和逻辑相统一法、系统科学研究法,对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其一,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分析和归纳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新媒体的特点,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其二,着重阐述意识形态的概念、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并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其三,重点分析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新媒体领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其四,分析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包括思想抗衡的信息化、思想话语的碎片化、思想渗透的隐蔽化。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资源。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安全理论、西方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四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在新媒体时代中,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并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营造安全环境,进一步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其二是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角度而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其三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的意识,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并增加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分析新媒体不断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挑战及挑战的成因。一方面,新媒体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机遇,新型生活方式营造活力开放的社会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另一方面,从挑战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体现为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方向,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此外,从挑战的成因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媒介的不断融合,使新媒体自身正在遭遇复杂价值的冲击,意识形态安全的固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第六部分,提出维护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与对策。在新媒体时代中,应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突出国家层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强大力量,从社会层面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网络、文化环境,从个人层面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这一侧重点,使公民素养教育、不同职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家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到有机统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创新,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实践的主要方法,对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界定。
杨洁[3](2020)在《大学生网络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以徐州市高校大学生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政府信任是指公民在与政府互动与沟通过程中,对政府未来的意图或行为产生的一种积极的稳定预期,包括政府的政策、行为和产出与期望相符的信心和信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同时,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对我国传统媒体传播主流政治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机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进而影响其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其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影响着未来政治体系的稳定和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政府信任、媒体使用相关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为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学理上的基础;其次,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信任、政府信任和网络媒体使用概念进行界定和操作化测量,并解释本文是在何种理论基础和框架下进行研究;接着以江苏省徐州市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网络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作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从网络媒体使用的频率和内容来看,本文中的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性较高,在使用内容方面倾向于“娱乐导向性”,政治参与频率相对较低。第二,大学生对政府信任的感知水平较高,呈现“央高地低”的差序格局和“强伦理型”的信任品质。第三,使用网络进行政治互动与表达越频繁的大学生对中央政府机构及人员越信任,总体的政府信任水平也越高,而使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越频繁的大学生对中央及地方的政府机构、公务人员越倾向于不信任,其总体政府信任水平也越低。同时,社交娱乐类和工具信息类非政治性使用行为与政府信任没有直接明显的关系。以上结论不仅揭示了大学生使用大众网络媒体对政府信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且呈现了这个影响过程的多元复杂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媒体使用与政府信任影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政府信息公开与回应不到位、网络媒体平台功能发挥不当、大学生制度化网络参与路径缺失、大学生与政府之间沟通梗阻化。接着从政府、网络媒体与大学生这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最后提出网络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政府信任水平的建议与对策。根据前文的理论归因,从搭建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建立有效的“诉求—回应”机制、树立批判的“接收—表达”意识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对如何更好地回应新兴媒体使用者的政治诉求、提升其政府信任水平以及实现政府善治有所裨益。该论文有图6幅,表18个,参考文献126篇。
宋姗[4](2020)在《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研究》文中认为良好的师生沟通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石,师生沟通素养则是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中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核心素养。本文利用叙事研究方法,对太原市A小学的班主任M老师进行近一个学期的观察。通过研究探明M老师师生沟通素养的成长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她师生沟通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而分析影响其师生沟通素养成长的各种因素以及成长路径和策略。对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小学班主任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还为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的成长策略方面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重现了M老师发展师生沟通素养的全过程,从“初出茅庐”到“探索思考”最后“熟练融合”,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和事例的叙事,去记录M老师在师生沟通素养中的成长历程。其次,通过对M老师师生沟通素养成长历程的梳理提炼,将师生沟通素养的要素提炼为三个方面:一是师生沟通认知能力;二是师生沟通行为表现能力;三是师生沟通动机驱动能力。再次,通过对相关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基础因素、条件因素、环节因素。基础因素包括:同理心的生发、对学生的接纳程度、对相应的沟通理论的掌握程度、班主任自身的职业规划、浓厚的师爱;条件因素包括:学校的教育环境、与家长的交往、班主任的社会角色转变;环节因素包括:对沟通活动的体验、对沟通活动的感悟、对沟通活动的反思。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成长的策略,包括: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知识运用发展沟通素养、提升沟通技巧、养成反思习惯、学校提供发展空间等。
王旭[5](2020)在《“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90后”硕士研究生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十二年,生活环境与之前年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社会经济和信息文化迅速发展,“90后”不仅拥有自由奔放的想法、总是站在科技的前沿、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人本化价值取向鲜明、突出个性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缺乏团队意识、抗压能力弱、专注力不够等不足,因此倍受关注。沟通是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在知识、文化、情感等诸多方面的互动与交流过程,“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也包含以上方面。其中,文化的互动较为突出。本文以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文化适应理论为立论基础,以黑龙江省H大学的“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重点了解师生关系、代际差别、沟通融洽度、沟通情绪、沟通频率、沟通效果等六个方面的现实情况。调查发现,“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沟通场域尚需完善、换位意识有待提高、年龄代沟亟待弥补、重视程度尚显不足、交流氛围有待增强等。造成以上问题,主要源于外部沟通环境和师生自身主动性等方面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即改善沟通环境、增强身份认同感、提升互动意识、建设共生关系、构筑默契行为等。常言道:“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师生沟通效果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90后”硕士研究生未来人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双方应该对沟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导师应转变育人观念,合理运用权威,主动了解青年文化,定期与学生沟通。“90后”硕士研究生应转换研学思维,合理看待自我意识。只有真诚沟通,彼此理解、相互促进,才能使师生间的文化传递成为现实,完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赵靓[6](2020)在《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不仅有助于发挥教育整体功能、促进幼儿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国际化进程。但现阶段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真实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罕见社区参与的身影。节日教育活动作为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为探究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实际过程,以幼儿园节日教育活动为切入点,通过访谈,观察,收集实物材料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而后对资料进行三个级别的编码,从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节日教育活动相融合的过程中提炼出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核心范畴。对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目的,依据,前期沟通,时间,内容,形式以及反馈七项核心范畴与主要范畴、次要范畴的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全面呈现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真实情况,并从中归纳提炼出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特征。此外,本研究对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展开分析,归纳制约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主要因素。根据目前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实现幼儿园与社区双方伙伴关系的建构的共同愿景,探索性地提出提升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高度的相关建议。本论文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研究方法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图。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以幼儿园节日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对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从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目的、依据、前期沟通、时间、内容、形式以及反馈七方面归纳出核心范畴,提炼出各核心范畴之间以及主次范畴的相互关系并构建出编码框架。并将节日情境下,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编码体系进一步扩大到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普遍情境中,通过演绎的方式将归纳分析的得出的编码体系进行深化与广泛性应用,从而得出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一般性特征。第四部分是讨论与结论。针对本研究中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制约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主要因素。在问题分析部分,借鉴系统论思想,从价值取向,资源输入,资源转化以及资源反馈四方面归纳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在原因探究部分,主要从幼儿园组织以及内部教育者方面寻找问题,突显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主体地位。第五部分建议。立足于促进幼儿园持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良好建构。本研究从幼儿园系统,社区组织系统的内部要素以及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形成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方面,探索性地提出实现长期伙伴关系建构的相关优化建议。
蒙继元[7](2020)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从交往视角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的审视与探讨。从目前教学交往的状态来看,交往形式确实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教师一言堂为主转变为师生对话模式,但是回应与配合式的交往没有从价值论层面构建主动与建设性的教学交往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已经可以被某种技术手段取代,但它的软肋就是难以具备人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人与人的深层交往,这使得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交往以及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重要性。这几年各项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的出台从多角度强调教师品格与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在教学交往实践中,这些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呼唤、诉求及行动标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作为一个词组,它是三个概念的组合体:教师、教学交往与素养。从语法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定、环环嵌套的;从构成模式来看,可以理解为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时候需要具备什么。因此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指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通过与学生沟通、引导帮扶以及人际知觉的活动自觉形成并不断优化的品格与能力。基于教师职业特性与教学交往活动特点发现,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具有稳定性与发展性、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己性与为他性相统一的特点。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表现为在教学交往中形成反思态度、提高人际智能、对自身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把控;对学生而言,他们的素养水平、主动认知能力、健全人格发展以及交往能力都能在教学交往中得以很好的发展;对教学来说,基于“人的成长”这一目标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效率与效益。通过分析目前所推崇的教学交往形态特征,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取现行政策中的关键词、参考已有研究的成果以及征询专家建议,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其中教学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术与知识迁移三个二级维度;师生沟通素养包括关注、倾听与言语交际三个二级维度;引导帮扶素养包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认识自我两个二级维度;人际知觉素养包括认识学生、自我知觉与人际吸引三个二级维度。分析四个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时发现,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分别是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前提、表现、关键与条件。同时发现四个要素之间还存在六个相互增强或制约的环路,这说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虽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但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对内蒙古包头市三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事件、教学事件与重要他人,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放在其生活及教学关系中进行考察,深入挖掘背后的真相,以生动事件展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了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所带来的启示。最终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中得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机制: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教师原有教学交往经验、个人教学交往实践以及相关教学交往理论三者互动中建构并发展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是自我选择、自我引导与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得到发展共同体的外部支持。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动态发展的,依据其发展特征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划分为基础阶段、提升阶段与高级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的特征与发展动力分析发现,处于基础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交往中以知识传递为主、面临师生沟通困境以及对“可能的自我”认知不稳定等特征;发展到提升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逐渐丰富、注重知识发展价值、与学生有效沟通以及能够拓展教学交往深度与广度等特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教师表现出广博专深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高、能够引导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形成以学习驱动为主的教学交往模式并发挥教师品格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动力因素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基础阶段,教师培训这一外在动力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教师的教学热情、学习动力、毅力与能力都是推动他们跃上新阶段的内驱力,同样发生着重要作用;到达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提升阶段,出现明显的由外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的迹象,比如教师的职业认同开始发挥作用,学习与借鉴能力明显提高,实践智慧也有了突出表现;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发展动力几乎全部转化为内在动力,个人成就感与责任感促使教师持续发展,价值追求成为他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动力,由信仰力、学习力与转换力构成的自我发展力是他们继续发展的内核动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终身教育理念、关注师生交往教育价值、学习型社会与协同发展共同体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四要素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持与实践平台,然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固有局限、技术与教学融合中的简单思维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从基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提升策略:发挥相关教育部门主导作用,建立教育性的师生交往制度,做到从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方面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提供学术环境并营造社群氛围,定期开展教师品格实践活动,做到从发展空间的外部驱动式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改变教师对教学交往的认识,构建尊重-理解-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建构个体教学交往哲学,做到教师教学交往观从观念到行为的切实改变。
殷俊秀[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及消解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教与学关系的变化,大学生和教育者的沟通观念、沟通能力、沟通方式以及获取和传授知识的媒介、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及消解对策不仅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然要求。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的可能性因素有很多,有的不构成负面的威胁,有的则形成阻碍沟通活动顺利进行的障碍性因素。想要找出这些障碍性因素,除了要认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交往”的理论,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对人际沟通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代以前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在沟通关系、沟通主体、沟通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找出时代差异,才能有效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障碍。整体而言,新时代以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消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得到重视,大学生沟通主动性得到提升,教育者的沟通态度发生明显转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特征也愈加明显,因此,消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要全面考虑新时代沟通双方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和沟通能力的差异性、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的复杂性、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容的价值性及新时代自媒体传播信息带来的挑战等障碍性因素。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障碍性因素,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本文从沟通观念、沟通主体、沟通环境、沟通内容、沟通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消解对策,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关于沟通观念,沟通双方要相互尊重赢得和谐,推己及人学会理解;其次,关于沟通主体,要提升教育者的沟通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沟通意识;再次,关于沟通环境,要培育健康的朋辈群体环境,建设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环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网络沟通环境;从次,关于沟通内容,要增强沟通内容的逻辑性和价值性;最后,关于沟通方式,本文提出对象式沟通和多向式沟通。
刘燕妮[9](2019)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治理”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话语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的全新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研究的重要范畴。地方是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和利益矛盾的集中地,倡导国家治理议题必须关注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绩效。地方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打造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要将党的领导与建设嵌入到地方治理中。我国地方治理转型是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角色,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础性论述及国家回归社会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变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社会是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与互动样态必然深刻影响着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构成了地方治理的重要论域。本文在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探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对推动地方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深深地扎根于社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执政党和领导党,并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和传承了扎根于社会、依托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因此党社关系问题(或其所包含的党群关系)长期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从历史维度看,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在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互动关系及架构中运作并寻找平衡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中国社会整体变迁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党社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同构化”、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分离”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地方治理现代化为我国党社关系建构提供了新逻辑和新思维。但不可否认,当前党社关系的互动方式和存在样态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尚存在一定张力,表现为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党服务社会功能转型滞后、党与社会沟通出现脱节现象以及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剖析党社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等因素。本文对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研究基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从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已逐渐脱离国家权力的控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但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社会组织化程度、自治水平较低,广大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及应具备的公民意识、公民精神还不适应我国现代治理变革。为此,在地方治理框架下,党社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引领与培育社会,促进社会相对独立自治体系的形成,培育现代公民、培育社会生活共同体价值规范、支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进程,建立政府与社会协作共治的平台和机制,以适应治理现代化这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政治规划需求。另一方面从社会这一主体要素切入,提出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表现为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当前中国社会主体性觉醒对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共利益、回应民众诉求、推动民主政治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地方治理中,社会的公益性、志愿性等道德精神与品质能够克服党的决策忽视民众意愿,或是出现阶级利益倾斜的取向。同时,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治性等优势,在代表和维护特定群体利益、整合社会资源、汇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对党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另外,社会转型带来公民权利的增长和发展,强化了公民权利对党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实现地方党权授予和行使的人民性,进而优化地方治理。依据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党社关系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党的全面领导是“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前提,两者表现出互促共强的有机统一性。地方治理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责任、回应、参与等精神理念极大地凸显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回归,党服务社会是地方治理中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内容,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协商为民众参与地方治理提供了广阔平台,党社协商契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要义,在地方治理中,有利于党与社会的广泛合作、党与社会的对话沟通和党有效集中民意,是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蔡毅强[10](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二、从沟通角度看高校民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沟通角度看高校民主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家校沟通的研究 |
1.3.2 关于入学适应的研究 |
1.3.3 现有文献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沟通 |
1.4.2 家校沟通 |
1.4.3 入学适应期 |
1.5 理论基础 |
1.5.1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
1.5.2 沟通行动理论视角下入学适应期的家校沟通 |
1.6 研究思路与设计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设计 |
2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现状 |
2.1 沟通的频率 |
2.2 沟通的意识 |
2.3 沟通的态度 |
2.4 沟通的目的 |
2.5 沟通的内容 |
2.6 沟通的载体与形式 |
2.7 沟通的效果 |
3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问题 |
3.1.1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共情性有待提高 |
3.1.2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真实性呈现不足 |
3.1.3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不够互信和真诚 |
3.1.4 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形式和载体选择不当 |
3.2 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沟通主体交流契合度不高 |
3.2.2 沟通内容略显片面简单 |
3.2.3 沟通助力发挥作用不强 |
4 促进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策略 |
4.1 教师家长双方协力促沟通 |
4.1.1 教师与家长了解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
4.1.2 教师和家长明晰理想的家校沟通方式 |
4.1.3 教师和家长讲究沟通艺术,提升沟通能力 |
4.2 学校牵头提供引力助沟通 |
4.2.1 依托学校助力,搭建沟通桥梁 |
4.2.2 依托班级助力,建立有效制度 |
4.2.3 依托时代助力,提升沟通效果 |
4.3 家校拓宽渠道丰富内容辅沟通 |
4.3.1 善于选择和创设多渠道沟通途径 |
4.3.2 善于拓宽沟通广度,丰富沟通内容 |
4.3.3 善用沟通成功案例,助力沟通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2)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2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
2.1 新媒体概述 |
2.1.1 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2.1.2 新媒体的特点及基本类型 |
2.1.3 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 |
2.2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
2.2.1 意识形态的概念 |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 |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 |
2.2.4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
2.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2.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分析 |
2.3.1 新媒体场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 |
2.3.2 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 |
2.3.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
2.4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 |
2.4.1 意识形态博弈的信息化程度加深 |
2.4.2 意识形态话语趋于碎片化 |
2.4.3 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化 |
2.4.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之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
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经验 |
2.5.1 始终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 |
2.5.2 立足人民立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 |
2.5.3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教育需常抓不懈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
3.1.1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 |
3.1.2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等同于“错误的观念” |
3.1.3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
3.1.4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 |
3.2.2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与时俱进 |
3.2.3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地位 |
3.2.4 坚持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立场 |
3.3 西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
3.3.1 沉默的螺旋理论 |
3.3.2 “5W”模式理论 |
3.3.3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 |
4.1 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 |
4.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
4.1.2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 |
4.1.3 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 |
4.1.4 营造安全环境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 |
4.2 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 |
4.2.1 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 |
4.2.2 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 |
4.2.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 |
4.3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 |
4.3.1 有效提升公民的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意识 |
4.3.2 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 |
4.3.3 强化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影响 |
5.1 新媒体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 |
5.1.1 新型生活方式营造开放活力的社会氛围 |
5.1.2 提升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 |
5.1.3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
5.1.4 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5.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
5.2.1 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 |
5.2.2 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的方向 |
5.2.3 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 |
5.2.4 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 |
5.3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成因 |
5.3.1 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
5.3.2 媒介融合之下新媒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冲击 |
5.3.3 固化思想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效度 |
5.3.4 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及对策 |
6.1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
6.1.1 坚持党领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
6.1.2 坚持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
6.1.3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结合原则 |
6.1.4 坚持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
6.2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
6.2.1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之度 |
6.2.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之维 |
6.2.3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个人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3)大学生网络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以徐州市高校大学生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阐释 |
2.3 网络媒体使用和政府信任的测量基础 |
3 徐州市大学生网络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影响的现状及问题 |
3.1 调查实施与实证数据分析 |
3.2 政府信息公开与回应不到位 |
3.3 网络媒体平台功能发挥不当 |
3.4 大学生制度化网络参与路径缺失 |
3.5 大学生与政府之间沟通梗阻化 |
4 网络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政府信任影响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府层面:信息的公开与回应 |
4.2 网络媒体层面:信息的解读与沟通 |
4.3 大学生层面:信息的接收与表达 |
5 网络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政府信任的思考与建议 |
5.1 搭建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引导大学生有序理性参与 |
5.2 建立有效的“诉求—回应”机制,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效能 |
5.3 树立批判的“接收—表达”意识,涵化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沟通能力是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 |
1.1.2 相关研究较缺乏 |
1.1.3 个人兴趣 |
1.2 研究的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沟通素养 |
1.3.2 班主任的师生沟通素养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选择 |
1.5.2 研究对象的选定 |
1.5.3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
第二章 历程——小学班主任M老师的故事 |
2.1 初出茅庐——角色认知谜团 |
2.1.1 称呼大作战:我是谁? |
2.1.2 摁下葫芦起来瓢:不能做个“消防员” |
2.1.3 抓住学生的关键表现:我是引导者 |
2.2 探索思考——沟通技巧使用指南 |
2.2.1 纸上读来终觉浅 |
2.2.2 绝知此事要躬行 |
2.3 重新理解——沟通是场“持久战” |
2.3.1 他有事情会来找我的 |
2.3.2 我要看到每个人 |
2.3.3 持续长久的沟通才有好结果 |
第三章 提炼——M老师师生沟通素养的构成 |
3.1 师生沟通认知能力 |
3.1.1 自我概念:自我塑造与认同 |
3.1.2 同理心:感同身受与尊重 |
3.1.3 情境辨别:恰当时机与场合 |
3.2 师生沟通行为表现能力 |
3.2.1 情绪:丰富词汇的情绪表达 |
3.2.2 倾听:多种多样的倾听途径 |
3.2.3 语言:就事论事的事实语言 |
3.2.4 非语言:谨慎使用的非语言 |
3.3 师生沟通动机驱动能力 |
3.3.1 行为特质:沟通外倾性 |
3.3.2 沟通态度:坦诚与信任 |
3.3.3 沟通基础:尊重与公正 |
第四章 分析——影响M老师师生沟通素养成长的因素 |
4.1 基础因素:已有认知与经验 |
4.1.1 同理心的生发 |
4.1.2 对学生的接纳程度 |
4.1.3 秉持终身学习理念 |
4.1.4 浓厚的师爱 |
4.1.5 班主任自身的职业规划 |
4.2 条件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 |
4.2.1 学校的教育环境 |
4.2.2 与家长的交往 |
4.2.3 班主任的社会角色转变 |
4.3 环节因素:体验、感悟与反思 |
4.3.1 对沟通活动的体验 |
4.3.2 对沟通活动的感悟 |
4.3.3 对沟通活动的反思 |
第五章 建议——M老师提升师生沟通素养的启示 |
5.1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 |
5.1.1 增强自主发展意识 |
5.1.2 强化自我认同感 |
5.1.3 学校及行政部门共同协作 |
5.2 知识运用发展沟通素养 |
5.2.1 “学科观念”促沟通知识的理解 |
5.2.2 真实教育生活的情境运用 |
5.3 提升沟通技巧 |
5.3.1 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
5.3.2 善用语言艺术 |
5.3.3 沟通活动制度化 |
5.3.4 确认沟通结果 |
5.4 养成反思习惯 |
5.4.1 强化反思意识 |
5.4.2 扩展反思内容 |
5.4.3 运用多样反思方法 |
5.5 学校提供发展空间 |
5.5.1 提供良好发展途径 |
5.5.2 优化班主任考评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沟通 |
(二)师生沟通 |
(三)沟通策略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第二章 米德文化适应理论对师生沟通的诠释 |
一、米德文化适应理论的内涵 |
(一)前喻文化及其特征 |
(二)同喻文化及其特征 |
(三)后喻文化及其特征 |
二、米德文化适应理论对师生沟通的实践指向 |
(一)对导师的价值体现 |
(二)对“90后”硕士研究生的价值体现 |
第三章 “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 |
一、黑龙江省H大学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
二、“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对教育沟通环境的评价 |
(一)“90后”硕士研究生对教育沟通环境的评价 |
(二)导师对教育沟通环境的评价 |
三、“90后”硕士研究生对师生沟通的认知和态度 |
(一)“90后”硕士研究生对师生沟通的认知 |
(二)“90后”硕士研究生对师生沟通的态度 |
四、导师对师生沟通的认知和态度 |
(一)导师对师生沟通的认知 |
(二)导师对师生沟通的态度 |
第四章 “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存在的问题 |
(一)沟通场域尚需完善 |
(二)换位意识有待提高 |
(三)代沟弊端亟待弥补 |
(四)沟通重视度不够 |
(五)沟通氛围稀薄 |
二、“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影响因素 |
(一)环境陶染情绪 |
(二)理性认知不足 |
(三)代际差别明显 |
(四)主动沟通匮乏 |
(五)共鸣尚未实现 |
第五章 构建“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策略 |
一、改善沟通环境 |
二、增强身份认同 |
(一)提高职业责任感 |
(二)增进专业认可度 |
三、增强互动意识 |
(一)研习后喻文化 |
(二)提高沟通主动性 |
四、构建共生关系 |
(一)享受和而不同的人格精神 |
(二)追求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 |
五、构筑默契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1.幼儿园、社区协同共育已经成为共识 |
2.节日教育活动是实现多方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
3.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1.社区教育资源的相关研究 |
2.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相关研究 |
3.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节日教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社区教育资源 |
2.开发利用 |
3.节日教育活动 |
(五)理论基础 |
1.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2.系统论 |
3.理性选择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资料收集 |
2.资料分析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研究的质量 |
1.研究的信效度 |
2.研究的伦理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1.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国际节日教育活动 |
2.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
3.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纪念节日教育活动 |
4.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地域特色节日教育活动 |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特征 |
1.以幼儿发展为主要指向的多层性价值取向 |
2.提升资源输入可信度的前期沟通 |
3.固定与灵活相组配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
4.结合不同类型社区教育资源特性的动态融合 |
5.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反馈环节 |
四、讨论与结论 |
(一)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
1.不同主体参与活动的目的存在冲突 |
2.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
3.幼儿园与社区沟通互动不畅 |
4.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广度深度不够 |
5.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缺乏有效评价 |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幼儿园教育者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主体作用发挥欠佳 |
2.外界给予支持不充分 |
五、建议 |
(一)幼儿园有效发挥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地位 |
1.提升教育理念,树立大教育观 |
2.建立运行机制,提升园所资源管理水平 |
3.了解主体愿景,满足多方需求 |
4.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化 |
5.加强文化融合,提升资源利用高度 |
(二)社区组织系统提供充分支持 |
1.政府部门完善社会教育资源系统化建设 |
2.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硕博论文类 |
3.期刊类 |
4.网络来源 |
外文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硕博论文类 |
3.期刊类 |
4.网络来源 |
致谢 |
附录一 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访谈提纲(幼儿园) |
附录二 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访谈提纲(社区人士) |
附录三 幼儿园节日教育活动观察记录表 |
附录四 正文中未显示部分资料编码表 |
附录五 正文中未显示的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实物资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7)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教学交往中重形式轻价值现象普遍存在 |
2.信息时代对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要求与期望 |
3.课程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出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1.完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 |
2.强化教师教学交往理念 |
3.把握教学交往的合理化走向 |
(三)文献综述 |
1.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2.教学交往的相关研究 |
3.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分析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内涵 |
1.教学交往 |
2.教师素养 |
3.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特征 |
1.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2.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
3.为己性与为他性的统一 |
4.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价值 |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2.润泽学生的健康发展 |
3.实现教学交往目标的优化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构成要素的形成依据 |
1.从教学交往形态中推演主要特征 |
2.从现有理论中探寻相关内容 |
3.从现行政策文件中提取关键词 |
4.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
(二)构成要素选择标准 |
1.依据教学交往内涵确定教师的必备素养 |
2.根据专家意见征询完善构成要素 |
(三)构成要素分析 |
1.教学知识素养 |
2.师生沟通素养 |
3.引导帮扶素养 |
4.人际知觉素养 |
(四)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 |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现状考察——基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 |
(一)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 |
1.张老师:脚踏实地,努力践行教师使命 |
2.王老师:寻找窍门,学习理论提高技能 |
3.李老师:立足自身优势,在曲折中负重前行 |
(二)推动三位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因素分析 |
1.张老师: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 |
2.王老师:实践凝练经验,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3.李老师:克服挫折,借助优势发展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三)小结与分析 |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是四个构成要素相互促进的结果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机制是不同条件相互作用、逐步成熟的过程 |
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特征与动力 |
1.注重知识传递的基础阶段 |
2.关注学生发展的提升阶段 |
3.实现价值引领的高级阶段 |
(三)阶段特征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启示 |
1.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顺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过程 |
2.针对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构建系统化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培养模式 |
3.关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在不同阶段巧妙过渡与衔接 |
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 |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
(二)促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建议 |
1.发挥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的推动作用 |
2.创设适宜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学术环境 |
3.立足学生发展,引领教师教学交往观念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及消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评价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相关概述 |
2.1 新时代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
2.1.1 新时代的内涵 |
2.1.2 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
2.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概念和特征 |
2.2.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概念 |
2.2.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特征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的概念和一般表现 |
2.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的概念 |
2.3.2 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的一般表现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障碍及成因 |
3.1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取得的成效 |
3.1.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得到重视 |
3.1.2 大学生沟通主动性得到提升 |
3.1.3 教育者的沟通态度发生转变 |
3.2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障碍 |
3.2.1 沟通观念障碍 |
3.2.2 沟通语言障碍 |
3.2.3 沟通心理障碍 |
3.2.4 沟通内容障碍 |
3.2.5 沟通方式障碍 |
3.3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障碍的成因 |
3.3.1 沟通双方思想观念的新变化 |
3.3.2 沟通双方沟通能力的差异性 |
3.3.3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复杂 |
3.3.4 沟通内容价值性未充分体现 |
3.3.5 自媒体传播影响力带来的挑战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的消解对策 |
4.1 优化沟通观念 |
4.1.1 相互尊重赢得和谐 |
4.1.2 推己及人学会理解 |
4.2 优化沟通主体 |
4.2.1 提升教育者沟通能力 |
4.2.2 强化大学生沟通意识 |
4.3 优化沟通环境 |
4.3.1 培育健康的朋辈群体环境 |
4.3.2 建设良好的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 |
4.3.3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网络沟通环境 |
4.4 优化沟通内容 |
4.4.1 加强逻辑性 |
4.4.2 增强价值性 |
4.5 优化沟通方式 |
4.5.1 对象式沟通 |
4.5.2 多向式沟通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社关系:我国地方治理中的重要论域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
(二) 关于政党的理解 |
(三) 关于社会的解析 |
二、理论基础阐释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职能的论述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市民社会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
(四) 西方地方治理的理论借鉴 |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意蕴 |
(一) 政党与社会的普遍性关系 |
(二) 本文指称的“党社关系”内涵 |
(三) 党社关系与党群关系辨析 |
四、地方治理现代化中党社关系的中国特色 |
(一) 西方地方治理中的政党与社会关系 |
(二) 我国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的特色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治理模式演进中党社关系形态的发展变革 |
一、改革开放前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
(一) “全能型”政党领导体制 |
(二) 被政治权力全面控制的社会领域 |
(三) 从统治到管理的地方政治模式 |
(四) 党社“同构化”的关系形态 |
二、改革开放后地方治理模式及党社关系形态 |
(一) 政党领导体制的现代化转变 |
(二) 社会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存在样态 |
(三) 从管理到治理的地方行政模式 |
(四) 党社“初步分离”的关系形态 |
第三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 党的社会基础出现弱化的风险 |
(二) 党服务社会的功能转型滞后 |
(三) 党与社会沟通存在脱节的现象 |
(四) 党在社会主体性发展中的功能发挥不足 |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 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党社会基础的变化 |
(二) 地方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
(三) 地方党组织与社会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话语秩序尚未建构 |
(四)地方党组织社会化失衡 |
第四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和培育社会的现实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领导力量 |
(二) 现代社会内生机制偏弱需要党的推动 |
(三) 社会自身的不自足性需要党的适度调控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 |
(一) 地方治理结构现代转型的基础性要素 |
(二)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的基本点 |
三、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 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地方治理 |
(一)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 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 |
(二) 公民理性有序参与地方治理的基本要素 |
(三) 中国共产党培育社会的着力点 |
第五章 地方治理现代化中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权能的增益与制约 |
一、社会对党的权能的增益: 推动地方治理善治目标的达成 |
(一) 社会主体性成长有效克服党的公共性不足 |
(二) 社会自治性提升有效克服党集权对民主的损害 |
(三) 社会组织对党的功能补充 |
二、社会对党的权力的制约: 促进地方治理中权力与权利的理性互动 |
(一)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渊源: 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的检视 |
(二) 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理论依据: 权利制约权力 |
(三) 地方治理中社会制约党的权力的现实指向 |
第六章 构建地方治理中党全面领导下的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 |
一、党的全面领导与“服务与协商”党社关系模式的逻辑关联 |
(一) 党的全面领导: “服务与协商”的政治前提 |
(二)服务与协商: 加强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 |
(三) 服务与协商: 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面向 |
二、地方治理中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内在机理 |
(一) 服务: 党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和价值定位 |
(二) 协商: 党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 |
三、构建党社关系“服务与协商”模式的策略 |
(一)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调适党社关系 |
(二) 增强地方治理中党的服务功能 |
(三) 加强地方治理中党社协商力度 |
(四) 推动地方治理中党的权力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从沟通角度看高校民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公立小学学生入学适应期家校沟通的研究[D]. 王磬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王喆. 吉林大学, 2020(01)
- [3]大学生网络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 ——以徐州市高校大学生为样本[D]. 杨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4]小学班主任师生沟通素养研究[D]. 宋姗. 山西大学, 2020(01)
- [5]“90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策略研究[D]. 王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现状研究[D]. 赵靓.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D]. 蒙继元.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及消解对策研究[D]. 殷俊秀.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D]. 刘燕妮. 山东大学, 2019(02)
- [10]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