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拟染色质小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体,染色质,嵌合体,家蚕,单性,巯基,质粒。
拟染色质小体论文文献综述
Wei,Li,Ping,Chen,Juan,Yu,Liping,Dong,Dan,Liang[1](2017)在《FACT调控染色质纤维四核小体结构单元激活基因转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真核生物中,基因组DNA折迭形成染色质,在基因转录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染色质分子的高度复杂性、异质性和动态性,长期以来人们对染色质动态结构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利用单分子磁镊技术,揭示四聚核小体串珠结构是染色质纤维逐级折迭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态;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结构高度动态,连接组蛋白H1不仅能够增强核小体的稳定性,还能促进核小体外圈DNA的动态缠绕。(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7年04期)
刘宏德,罗坤,马昕,翟金城,谢建明[2](2013)在《核小体及染色质修饰的基因组分布模式和染色质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染色质是真核DNA的存在方式,可以通过影响DNA的可及性调节基因转录,其基本单元为核小体,系由约147 bp的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联体上形成的结构,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核小体组蛋白上能发生甲基化和乙酰化等化学修饰.核小体位置、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等对染色质状态(常染色质或异染色质)及基因组之间的长程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近年,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核小体位置和染色质修饰在多种细胞中的基因组分布已被测定.结果显示,这些标记的分布模式具有位点特异、动态变化、相互偶联和高度复杂的特征.本文详细回顾并评述了核小体位置和染色质修饰的分布模式、对应生物学功能、修饰之间的关联、实验测定技术、染色质状态的计算分析等内容.该工作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染色质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期刊2013年11期)
王贵栓,孙斐[3](2013)在《CaMKIV通过促进MVH和MIWI与KIF17b的结合维持拟染色小体的结构完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子发生是一个有序而复杂的过程,由精原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再经过染色体凝集和形态变化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圆形精子的细胞核周围有一个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拟染色小体,参与mRNA的转运、存储和microRNA、piRNA的调控。驱动蛋白KIF7b是拟染色小体的组成成分,为了研究KIF17b在拟染色小体中的功能,通(本文来源于《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4-19)
杨家华,郭志宏[4](2008)在《抗癌药物6-MP对小白鼠染色质小体的影响和EMX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将5周龄的DDY系小白鼠40只,分对照、6-巯基嘌呤腹腔注射(6-MP组)、6-MP+500倍稀释的EMX饮水(EMX饮水组)、6-MP+EMX腹腔注射(EMX注射组)4个组,每组10只。试验8周后断头屠杀,取左侧大腿骨骨髓制作涂片,分别用姬姆萨和吖啶橙(AO)荧光染色,用普通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1 000个多染性红细胞(PCE),记录其中出现染色质小体的比例(MNPCE/1000PCE)。结果表明:抗癌药物6-MP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染色质小体数差异极显着(P<0.01),而且EMX饮水和EMX注射能显着降低染色质小体的出现率(P<0.01)。说明EMX能有效减少抗癌药物引起的染色体异常。姬姆萨染色和吖啶橙(AO)荧光染色结果呈正高度相关(r=0.999),姬姆萨染色可以替代吖啶橙(AO)荧光染色做染色质小体试验的测定。(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丁毅[5](2006)在《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核小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各核小体串连而成染色质纤维。随着细胞周期的变化,在细胞中呈现不同的结构状态。核小体在染色质上的各种结构状态的变化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染色质的复制、转录、基因的表达调控等都密切相关。一直以来对核小体的研究都是遗传学、细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以来更是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文来源于《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茆象千,彭家和,邱平[6](1999)在《大鼠老化过程小脑神经元染色质核小体线性和空间排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阐明真核细胞染色质核小体线性和空间排布特征及其机制是染色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染色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染色质核小体不仅作为真核基因组叁维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而且在细胞核内线性和空间排布(lin-earandspaciala...(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茆象千,彭家和,董覃,邱平[7](1998)在《不同龄大鼠大脑神经细胞核染色质10nm和30nm纤维核小体排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大脑神经细胞核染色质10nm和30nm纤维核小体排布特征,探讨老化过程导致大脑神经细胞核转录活性衰退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微球菌核酸酶(MCN)为染色质结构识别探针,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凝胶电泳,可显示不同龄大鼠大脑染色质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幼年鼠、成年鼠和老年鼠大脑染色质10nm纤维核小体重复长度分别保持在(176±4)、(175±6)和(178±7)bp水平上;而30nm抗酶解寡聚体核小体数目为:酶解30%染色质时,分别是(39±0.47)、(42±0.26)和(46±0.02);酶解50%染色质时,则是(18±0.12)、(21±0.41)和(26±0.27)。结论:大鼠大脑细胞核10nm染色质纤维核小体重复长度不受老化过程影响;30nm纤维抗酶解寡聚体大小与年龄呈正相关,提示大鼠老化过程大脑染色质构象发生不利于MCN酶解的变化,这可能是老化导致转录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蒋争凡,张博,翟中和[8](1998)在《非细胞体系核重建并非必需核小体与染色质的装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质粒DNA在爪蟾卵提取物S 1 5 0中进行核小体构建时形成的超螺旋结构检测核小体的形成 ;利用阳离子交换剂CM Cellulose定量结合组蛋白H2A和H2B ;并结合小球菌核酸酶分析核小体的形成 ,研究了爪蟾去膜精子在去除H2A ,H2B的S 1 5 0中的核重建过程 .结果表明CM Cellulose可有效去除组蛋白并阻止质粒DNA的核小体构建和精子染色质的改建 .但处理后的S 1 5 0与膜泡组分仍可诱导去膜精子进行体外核重建 ,进一步表明非细胞体系核重建与外源DNA长度无关 ;核小体及染色质的组装对于核重建并非必需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期刊1998年03期)
潘庆中,须贝悦治,黄色俊一[9](1994)在《低温诱发嵌合体蚕的真皮细胞的性染色质小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调查了低温处理受精卵诱发的斑纹嵌合体蚕的真皮细胞的性染色质小体(SB)。(1)限性淡灰色斑蚕品种的斑纹嵌合体幼虫的淡灰色斑部位的真皮细胞均存在SB,而素斑或普通斑部位的真皮细胞都不存在SB,表现为体细胞雌雄嵌合体。同一个体内,SB仅存在于持有W染色体的细胞中,不受嵌合体幼虫生殖腺性别的影响。(2)非限性斑蚕嵌合体幼虫有两种:正常受精部分与单性生殖部分组成的嵌合体,其雌核发生部位真皮细胞的SB存在状况与受精核发生部位相当一致;雄核发生部位则不存在SB。由两个正常受精部分组成的嵌合体,其各斑纹部位真皮细胞的SB的存在状况几乎完全一致。(3)认为第二极体是嵌合体蚕形成时雌核发生部分的主要参与者。(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1994年04期)
邱平,朱景德,徐燕萍,周维影[10](1992)在《DNA嵌入型试剂滇乙锭对鸡红细胞核染色质核小体排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染色质核小体结构参与真核基因转录调节是当前研究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课题组在观察DNA嵌入型试剂(如溴乙锭等)改变鸡红细胞核成年型β-珠蛋白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1992-11-01)
拟染色质小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染色质是真核DNA的存在方式,可以通过影响DNA的可及性调节基因转录,其基本单元为核小体,系由约147 bp的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联体上形成的结构,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核小体组蛋白上能发生甲基化和乙酰化等化学修饰.核小体位置、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等对染色质状态(常染色质或异染色质)及基因组之间的长程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近年,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核小体位置和染色质修饰在多种细胞中的基因组分布已被测定.结果显示,这些标记的分布模式具有位点特异、动态变化、相互偶联和高度复杂的特征.本文详细回顾并评述了核小体位置和染色质修饰的分布模式、对应生物学功能、修饰之间的关联、实验测定技术、染色质状态的计算分析等内容.该工作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染色质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拟染色质小体论文参考文献
[1].Wei,Li,Ping,Chen,Juan,Yu,Liping,Dong,Dan,Liang.FACT调控染色质纤维四核小体结构单元激活基因转录[J].科学新闻.2017
[2].刘宏德,罗坤,马昕,翟金城,谢建明.核小体及染色质修饰的基因组分布模式和染色质状态[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
[3].王贵栓,孙斐.CaMKIV通过促进MVH和MIWI与KIF17b的结合维持拟染色小体的结构完整性[C].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2013
[4].杨家华,郭志宏.抗癌药物6-MP对小白鼠染色质小体的影响和EMX效果[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丁毅.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核小体的研究进展[C].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6
[6].茆象千,彭家和,邱平.大鼠老化过程小脑神经元染色质核小体线性和空间排布特征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
[7].茆象千,彭家和,董覃,邱平.不同龄大鼠大脑神经细胞核染色质10nm和30nm纤维核小体排布特征分析[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1998
[8].蒋争凡,张博,翟中和.非细胞体系核重建并非必需核小体与染色质的装配[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8
[9].潘庆中,须贝悦治,黄色俊一.低温诱发嵌合体蚕的真皮细胞的性染色质小体[J].蚕业科学.1994
[10].邱平,朱景德,徐燕萍,周维影.DNA嵌入型试剂滇乙锭对鸡红细胞核染色质核小体排布的影响[C].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