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通过顶板固接;顶板由两个中空侧板组成,中空侧板内设有第一卷帘;中空侧板内远离固定端的一端设有第一滑轮,侧板下表面靠近固定端的一端设有第二滑轮,支撑板内壁上设有第一手摇器,第一手摇器上设有第一拉绳;支撑板外侧上端设有第三滑轮,下端设有第二手摇器,第二手摇器上设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上穿接有第二卷帘;侧板的上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下板上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下端设有集水筒,集水筒底端设有滴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可以同时实现遮挡阳光、通风和利用雨水灌溉的功能,且简单易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分别垂直向上固设有透明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顶端通过透明顶板固接;所述顶板由两个固定连接的侧板(3)组成,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端成125°~175°夹角,每个所述侧板(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均设有第一卷帘(4),每个所述第一卷帘(4)均靠近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端固定设置;两个所述侧板(3)远离固定端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固设有第一滑轮(31),每个所述侧板(3)下表面靠近固定端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滑轮(32),每个所述支撑板(2)内壁下端均固设有第一手摇器(42),每个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均固设有第一拉绳(41),且所述第一拉绳(41)远离所述第一手摇器(42)的一端环绕穿过所述第二滑轮(32)、所述第一卷帘(4)及所述第一滑轮(31)并且末端穿过所述第二滑轮(32)并固接在同一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且所述第一卷帘(4)远离固定端的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一拉绳(41)上;每个所述支撑板(2)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每个所述支撑板(2)外侧上端设有第三滑轮(22),下端设有第二手摇器(23),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固设有第二拉绳(24),所述第二拉绳(24)远离所述第二手摇器(2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滑轮(22)且末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所述第二拉绳(24)上还穿接有第二卷帘(25),所述第二卷帘(25)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支撑板(2)外侧的下端,相对另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拉绳(24)的中间位置处。
设计方案
1.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分别垂直向上固设有透明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顶端通过透明顶板固接;
所述顶板由两个固定连接的侧板(3)组成,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端成125°~175°夹角,每个所述侧板(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均设有第一卷帘(4),每个所述第一卷帘(4)均靠近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端固定设置;
两个所述侧板(3)远离固定端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固设有第一滑轮(31),每个所述侧板(3)下表面靠近固定端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滑轮(32),每个所述支撑板(2)内壁下端均固设有第一手摇器(42),每个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均固设有第一拉绳(41),且所述第一拉绳(41)远离所述第一手摇器(42)的一端环绕穿过所述第二滑轮(32)、所述第一卷帘(4)及所述第一滑轮(31)并且末端穿过所述第二滑轮(32)并固接在同一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且所述第一卷帘(4)远离固定端的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一拉绳(41)上;
每个所述支撑板(2)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每个所述支撑板(2)外侧上端设有第三滑轮(22),下端设有第二手摇器(23),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固设有第二拉绳(24),所述第二拉绳(24)远离所述第二手摇器(2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滑轮(22)且末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所述第二拉绳(24)上还穿接有第二卷帘(25),所述第二卷帘(25)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支撑板(2)外侧的下端,相对另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拉绳(24)的中间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第一拉绳(41)、所述第二拉绳(24)、所述第一滑轮(31)、所述第二滑轮(32)及所述第三滑轮(22)均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2)内壁顶端分别固设有第四滑轮(43),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拉绳(41)两端均穿过所述第四滑轮(43)固设在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第四滑轮(43)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3)均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每个所述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三通孔(33),每个所述第三通孔(33)下端固接有集水筒(30),所述集水筒(30)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每个所述集水筒(30)的底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滴孔;每个所述下板上还纵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33)相连通的引水槽(34),每个所述侧板(3)远离固定端的一端还开设有与所述引水槽(34)一一对应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41)及所述第二拉绳(24)均为细钢丝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的外部需要遮阳架进行遮阳。
绿色建筑顶部种植的植物需要接触到阳光,且安装遮阳板后不能实现雨水灌溉和随时通风,而现有的绿色建筑周边安装的遮阳装置或是只能遮挡阳光,或是可以遮挡阳光和通风,或是可以利用雨水灌溉和遮挡阳光,但并不能同时实现这三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可以同时实现遮挡阳光、通风和利用雨水灌溉的功能,且简单易操作。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分别垂直固设有透明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顶端通过透明顶板固接;
所述顶板由两个固定连接的侧板组成,两个所述侧板固定端成125°~175°夹角,每个所述侧板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均设有第一卷帘,每个所述第一卷帘均靠近两个所述侧板固定端固定设置;
两个所述侧板远离固定端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固设有第一滑轮,每个所述侧板下表面靠近固定端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滑轮,每个所述支撑板内壁下端均固设有第一手摇器,每个所述第一手摇器上均固设有第一拉绳,且所述第一拉绳远离所述第一手摇器的一端环绕穿过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卷帘及所述第一滑轮并且末端穿过所述第二滑轮并固接在同一所述第一手摇器上,且所述第一卷帘远离固定端的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一拉绳上;
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每个所述支撑板外侧上端设有第三滑轮,下端设有第二手摇器,所述第二手摇器上固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远离所述第二手摇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滑轮且末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手摇器上;所述第二拉绳上还穿接有第二卷帘,所述第二卷帘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支撑板外侧的下端,相对另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拉绳的中间位置处。
优选地,每侧所述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及所述第三滑轮均为2个。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板内侧顶端分别固设有第四滑轮,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拉绳两端均穿过所述第四滑轮固设在所述第一手摇器上。
优选地,每侧所述第四滑轮为2个。
优选地,每个所述侧板均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每个所述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下端固接有集水筒,所述集水筒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每个所述集水筒的底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滴孔;每个所述下板上还纵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的引水槽,每个所述侧板远离固定端的一端还开设有与所述引水槽一一对应的穿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绳及所述第二拉绳均为细钢丝结构。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友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设计有活动卷帘,可以随时利用滑轮卷起通风;还设置有集水筒,可以收集雨水,利用雨水实现灌溉;同时设计有透明支撑板和侧板,能够与卷帘一起实现保温功能;并且,该装置简单易操作,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中第二卷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中第一拉绳与第一手摇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中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板、22-第三滑轮、23-第二手摇器、24-第二拉绳、25-第二卷帘、3-侧板、30-集水筒、31-第一滑轮、32-第二滑轮、33-第三通孔、34-引水槽、4-第一卷帘、41-第一拉绳、42-第一手摇器、43-第四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挡板结构,具体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分别垂直固设有透明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顶端通过透明顶板固接;
所述顶板由两个固定连接的侧板3组成,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端成125°~175°夹角,每个所述侧板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均设有第一卷帘4,每个所述第一卷帘4靠近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端的一端固定设置;
两个所述侧板3远离固定端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固设有第一滑轮31,每个所述侧板3靠近固定端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侧板3下表面上固设有第二滑轮32,每个所述支撑板2内壁上均固设有第一手摇器42,每个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均固设有第一拉绳41,所述第一拉绳41为细钢丝结构,所述第一拉绳41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相对另一端环绕穿过所述第二滑轮32、所述第一卷帘4及所述第一滑轮31并且末端穿绕过所述第二滑轮32并固接在同一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且所述第一卷帘4远离固定端的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一拉绳41的中间位置处;每个所述支撑板2内壁顶端分别固设有第四滑轮43,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拉绳41两端穿过所述第四滑轮43固设在所述第一手摇器42上;所述第二滑轮32及所述第四滑轮43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第一拉绳41对所述侧板3的磨损,延长所述侧板3的使用寿命,也能够起到省力的作用;
每个所述支撑板2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2外侧上端设有第三滑轮22,下端设有第二手摇器23,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固设有第二拉绳24,所述第二拉绳24为细钢丝结构,所述第二拉绳2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相对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滑轮22且末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所述第二拉绳24上还穿接有第二卷帘25,所述第二卷帘25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支撑板2的下端,相对另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二拉绳24的中间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滑轮22、所述第二拉绳24及所述第二卷帘25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滑轮31、所述第一拉绳41及所述第一卷帘4的连接方式相同,具体如图2所示;
每个所述侧板3均包括上板和下板,每个所述上板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每个所述侧板3的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三通孔33,每个所述第三通孔33下端固设有集水筒30,所述集水筒30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每个所述集水筒30底面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滴孔,雨水下落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33进入到所述集水筒30内,再利用所述滴孔慢慢洒落在植物上;每个所述下板上还纵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33相连通的引水槽34,每个所述侧板3远离固定端的一端还开设有与所述引水槽34一一对应的穿孔,当雨水过多,溢出所述集水筒30时,可以沿所述引水槽34穿过所述穿孔,流出所述侧板3,同时该结构的设计还可防止所述侧板3的中空结构内蓄积雨水过大,从而导致植物灌溉雨水过多。
需要说明的是,每侧所述第一拉绳41、所述第二拉绳24、所述第一滑轮31、所述第二滑轮32、所述第三滑轮22及所述第四滑轮43均为2个。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手摇器42及所述第二手摇器23上均设置有两个手摇杆,使用时,顺时针转动其中一个所述手摇杆,同时逆时针转动另一个手摇杆,即可将所述第一卷帘4和所述第二卷帘25收起,让绿色建筑接触阳光和通风;相应的,反方向转动对应所述手摇杆,即可将所述第一卷帘4和所述第二卷帘25展开,使绿色建筑充分遮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0284.6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457289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04D 13/03
专利分类号:E04D13/03;E04D13/035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第一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盛邦街19号华府西苑7栋
发明人:袁芬;吴森;冯生;洪沁潍;黄钰涵;杜照怡;张铭晏;孙楠;邓梅林
第一发明人:袁芬
当前权利人:四川农业大学
代理人:韩晓娟
代理机构:41176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