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龙月红,李非非,杨果,邢朝斌

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龙月红,李非非,杨果,邢朝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刺五加,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克隆,表达

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龙月红,李非非,杨果,邢朝斌[1](2015)在《刺五加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与皂苷量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刺五加的β-香树酯醇合成酶(β-amyrin synthase,bAS)基因,并分析其表达对皂苷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克隆刺五加的bAS基因。利用Real time PCR技术,分析刺五加bAS基因的表达规律,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量。结果克隆到cDNA长度分别为1223、1226 bp的刺五加bAS1、bAS2基因。bAS1和bAS2基因在各时期和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差异显着(P<0.05)。bAS1基因在萌芽期的表达量最高,之后迅速降低,并基本维持恒定。在整个生长期中bAS2表现出低→高→低的表达特点。bAS1基因在各器官中的表达量基本恒定,bAS2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bAS1基因的表达未发生显着变化,bAS2的表达量显着上升。刺五加的皂苷量与bAS2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bAS1基因未达显着水平。结论 bAS2可能是催化刺五加叁萜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5年09期)

刘春生[2](2006)在《ITS序列和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与甘草酸形成和积累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草酸含量是甘草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不同种的甘草、不同季节收获的甘草、不同产地的甘草、同一产地不同的甘草个体、甘草不同部位的甘草酸都存在含量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严重影响甘草药材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而且由于甘草酸含量的差异,导致对甘草种质资源的药用价值评价难于进行。因此,揭示甘草酸形成和积累的机制,寻找和甘草酸形成和积累相关的分子标记对探讨调控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药用甘草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探讨基因和活性成分相关性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包括基因组和单个基因。以基因组如RAPD、AFLP等为研究对象,反映的是植物所有差异的总和,不能直接反映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而且化学成分的差异可能是由有限的遗传差异决定,基因组变异的聚类可能反映不出其变化;而以单个基因如matK基因、ITS序列等为研究对象,如果选定的基因非编码基因,则只能反映它本身的分化,只有它和反映活性成分含量的基因同步进化时才能反映出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活性成分的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更能反应活性成分的变化,但功能基因较长,作为直接选择指标困难较大。为此,可通过通用基因进行间接选择,或通过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寻找和活性成分含量变异密切相关的基因,为探讨活性成分含量变异的基因机制奠定基础。为揭示甘草酸的形成机制,本文首先将实验材料分成两组:含甘草酸组和不含甘草酸组,通过比较两组ITS序列和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第一外显子(简称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序列差异,试图揭示甘草酸形成(甘草酸的有无)和基因的相关性;然后根据不同甘草酸含量,把实验材料分成高甘草酸含量组和低甘草酸含量组,通过比较它们的ITS序列和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差异,揭示甘草酸积累和基因分化的相关性;本文还比较了甘草的不同器官的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差异,揭示不同器官中甘草酸积累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ITS序列和5.8S基因序列差异划分的基因型和甘草酸形成具有密切关系。根据ITS序列差异将甘草属植物划分成两个基因型,TTCCTG基因型和ACTTGT基因型。其中,TTCCTG基因型均形成甘草酸,ACTTGT基因型不形成甘草酸;根据5.8S序列也可将甘草属植物划分成A和G两个基因型,其中,A基因型形成甘草酸, G基因型不形成甘草酸。(2)黄甘草和胀果甘草、蜜腺甘草和光果甘草的ITS序列完全相同,支持黄甘草和胀果甘草合并,蜜腺甘草和光果甘草合并的分类处理,研究结果认为黄甘草和蜜腺甘草均可作为药用甘草资源使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6-06-01)

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甘草酸含量是甘草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不同种的甘草、不同季节收获的甘草、不同产地的甘草、同一产地不同的甘草个体、甘草不同部位的甘草酸都存在含量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严重影响甘草药材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而且由于甘草酸含量的差异,导致对甘草种质资源的药用价值评价难于进行。因此,揭示甘草酸形成和积累的机制,寻找和甘草酸形成和积累相关的分子标记对探讨调控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药用甘草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探讨基因和活性成分相关性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包括基因组和单个基因。以基因组如RAPD、AFLP等为研究对象,反映的是植物所有差异的总和,不能直接反映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而且化学成分的差异可能是由有限的遗传差异决定,基因组变异的聚类可能反映不出其变化;而以单个基因如matK基因、ITS序列等为研究对象,如果选定的基因非编码基因,则只能反映它本身的分化,只有它和反映活性成分含量的基因同步进化时才能反映出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活性成分的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更能反应活性成分的变化,但功能基因较长,作为直接选择指标困难较大。为此,可通过通用基因进行间接选择,或通过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寻找和活性成分含量变异密切相关的基因,为探讨活性成分含量变异的基因机制奠定基础。为揭示甘草酸的形成机制,本文首先将实验材料分成两组:含甘草酸组和不含甘草酸组,通过比较两组ITS序列和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第一外显子(简称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序列差异,试图揭示甘草酸形成(甘草酸的有无)和基因的相关性;然后根据不同甘草酸含量,把实验材料分成高甘草酸含量组和低甘草酸含量组,通过比较它们的ITS序列和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差异,揭示甘草酸积累和基因分化的相关性;本文还比较了甘草的不同器官的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差异,揭示不同器官中甘草酸积累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ITS序列和5.8S基因序列差异划分的基因型和甘草酸形成具有密切关系。根据ITS序列差异将甘草属植物划分成两个基因型,TTCCTG基因型和ACTTGT基因型。其中,TTCCTG基因型均形成甘草酸,ACTTGT基因型不形成甘草酸;根据5.8S序列也可将甘草属植物划分成A和G两个基因型,其中,A基因型形成甘草酸, G基因型不形成甘草酸。(2)黄甘草和胀果甘草、蜜腺甘草和光果甘草的ITS序列完全相同,支持黄甘草和胀果甘草合并,蜜腺甘草和光果甘草合并的分类处理,研究结果认为黄甘草和蜜腺甘草均可作为药用甘草资源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龙月红,李非非,杨果,邢朝斌.刺五加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与皂苷量的相关性[J].中草药.2015

[2].刘春生.ITS序列和β-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与甘草酸形成和积累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香树酯醇合成酶基因论文-龙月红,李非非,杨果,邢朝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