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碳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化物,不锈钢,复合板,金属,涂层,磨损,激光。
复合碳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邹赟,马炳辉,徐培全[1](2019)在《纳米碳化物增强钴基复合粉末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及耐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纳米碳化物增强的钴基复合粉末在光纤作用下分别在AISI1045钢和因瓦(Invar)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后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耐磨性.利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发现在AISI1045钢上熔覆层主要由胞状晶、柱状晶和核壳结构等组成,Invar合金上熔覆层主要由细小枝晶、鱼骨状枝晶以及柱状晶等组成.添加碳化钒(VC)和碳化铬(Cr_3C_2)对组织的均匀性、晶粒的细化程度有积极的影响.与母材对比,所有的涂层耐磨性均有明显提升,并且AISI1045钢熔覆层的耐磨性明显优于Inva合金的熔覆层.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而母材主要是疲劳磨损和黏着磨损.(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大力,潘庆亮,毛志成,张作凡,王永东[2](2019)在《等离子熔覆石墨烯增强镍基碳化物复合涂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以石墨烯、C粉、Ti粉、Ni60A粉为原料在35CrMnSi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复合涂层,应用SEM,XRD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界面无气孔、无裂纹,呈冶金结合;复合涂层组织由TiC,γ-Ni和Cr_(23)C_6组成。石墨烯的加入,使复合涂层的组织得到细化,而显微硬度也发生明显变化。3%石墨烯的复合涂层组织最细,接近等轴晶,颗粒密度最大,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HV 690。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期刊2019年04期)
熊伟,余国红[3](2019)在《复合电磁场对碳化物夹杂的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核工业中,金属铀是相当重要的原材料,虽然在其制备的过程之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提纯,但是仍然会存在有杂志元素以及杂物,对金属有带来不良的影响。文中,介绍了复合电磁场对碳化物夹杂的净化,希望可以通过该方法进一步提高铀的纯度。(本文来源于《冶金管理》期刊2019年15期)
徐帅凯[4](2019)在《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可适用于智能、便携装置中的新型电化学能源储存器件,和其他电化学能源储存器件相比,它具有高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等特点。但是受到双电层或者表面法拉第储能机理和电压窗口的限制,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合成具有高比电容的和优异倍率性能的新型电极材料是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有效办法。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由于其有序的二维层状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具有较高的理论比电容和倍率性能。然而,MXene纳米片之间的团聚现象和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思路是将多层MXene与其他导电物质复合,或者对其进行分层剥离,制备具有高电化学性能的MXene基柔性电极材料。另外,本文还对MXene表面的官能团在电化学储能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本论文着重考察了Ti_3C_2T_x MXene基的柔性电极的制备工艺,系统表征了所制材料的物相和形貌,并深入研究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组装的柔性超级电容器在便携式器件当中的应用,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别以多层Ti_3C_2T_x MXene和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为负极、正极,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柔性衬底上印刷了共面插齿状微型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所制备的共面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面积能量密度能达到8.84μWh cm~(-2),高于Ti_3C_2T_x基对称电容器的能量密度(3.38μWh cm~(-2))。并且所组装的MHD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循环性能,循环10,000次后依旧能保留92%的比电容。另外,作为便携式电源,MHD还可以和电阻式压力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做成轻便的自供电压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外部压力的变化。改进后的两步丝网印刷方法也可以用于制备以其他活性材料作正负极的微型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制备。(2)利用电泳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沉积了无粘结剂的Ti_3C_2T_x MXene膜电极。结果表明,利用含有少层Ti_3C_2T_X纳米片的有机胶体作为电泳液,可以在任何柔性导电衬底上以层层堆迭自组装的过程快速沉积均匀的质量负载可控的无粘结剂Ti_3C_2T_X膜电极。以剥离得到的少层Ti_3C_2T_X纳米片作为电极材料,可以增大Ti_3C_2T_X材料的层间距,减弱Ti_3C_2T_X纳米片的团聚,促进电解液离子在Ti_3C_2T_X电极材料中的脱嵌,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所制备的Ti_3C_2T_X膜电极比电容能提高到140 F g~(-1)。(3)通过真空抽滤和后续的真空热还原制备了柔性自支撑rGO/Ti_3C_2T_x复合膜,考察了此复合柔性膜作为赝电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rGO纳米片作为导电网包覆多层Ti_3C_2T_X,可以提高整个电极的导电性,避免了有机聚合物导电剂的使用,从而制备具有高倍率性能的厚的Ti_3C_2T_X基膜材料。由于rGO和Ti_3C_2T_X的协同作用,rGO/Ti_3C_2T_X膜电极体积比电容和质量比电容能分别达到370 F cm~(-3)和405 F g~(-1)。以rGO/Ti_3C_2T_X为正负极组装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0.06 W cm~(-3)时能量密度能达到63 mWh cm~(-3)。此固态超级电容器可以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共阳极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制备自充电的能量转换储存装置。(4)多层Ti_2CT_X/rG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按照制备rGO/Ti_3C_2T_X膜的方法制备rGO/Ti_2CT_X复合膜,考察此复合柔性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复合膜rGO/Ti_2CT_X在0.1 A g~(-1)的条件下可逆比容量能达到700 mAh g~(-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同样,rGO/Ti_3C_2T_X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比容量能达到305 mAh g~(-1)。(5)利用少层Ti_3C_2T_x悬浮液,真空抽滤得到了Ti_3C_2T_x paper。通过利用各种表画处理方法对MXene的表面官能团进行控制,并分析具有不同官能团种类的MXene paper的电化学性能,得出了每种官能团的电化学活性强弱。本文中制备MXene膜及其与rGO的复合物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的MXene材料,比如Nb_2CT_x、V_2CT_x和Ti_2NT_x等,分别制备rGO/Nb_2CT_x、rGO/V_2CT_x和rGO/Ti_2NT_x复合柔性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勇刚,刘和剑,回丽,职山杰,刘海青[5](2019)在《激光熔覆原位自生碳化物增强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11合金表面成功制备NiCrBSi-Ti_3SiC_2-CaF_2-WC耐磨自润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熔覆层的物相及微观组织;利用显微硬度仪对其硬度进行了测量。分别在室温(25℃),300℃和600℃条件下对涂层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γ-Ni共晶相,M_(23)C_6,TiC,(Ti,W)C,Ti_5Si_3硬质相以及少量的Ti_3SiC_2,CaF_2,TiF_3润滑相组成。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显微硬度平均值为863.63HV_(0.2),约为基体的2.46倍,熔覆层总体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明显低于基体,在300℃条件下,涂层具有最低的摩擦因数(0.275)和磨损率(4.8×10~(-5)mm~3·N~(-1)·m~(-1))。(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高静,雷薇[6](2019)在《含双金属碳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金属碳化物因具有高效的电子传输速率和稳定的电子结构而被认为是潜在的电化学析氢催化剂,但其制备条件非常苛刻,通常需要将多种反应物在高温下碳化。设计性地采用含过渡金属的多酸有机-无机杂化物作为前驱体,利用有机胺与多酸的协同作用,在较低温度下经一步煅烧即可成功制备碳包覆的含双金属碳化物Co_6W_6C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由于Co-W双金属的协同效应,该复合材料在酸碱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析氢活性。这一双金属碳化物的合成策略简单普适,对类似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瑶瑶[7](2019)在《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化物助催化剂构建复合光催化体系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能源的需求,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已经日渐枯竭,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利用光催化剂进而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大多数光催化剂都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光响应范围窄等缺点,以致于其往往表现出难以满意的光催化性能。适当的助催化剂负载于光催化剂上可以有效促进或加速光催化进程。当前使用的助催化剂主要是稀缺且昂贵的贵金属,这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含量丰富、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助催化剂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论文旨在设计和合成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化物基助催化剂,将其与具有合适能带结构的光催化剂形成复合光催化体系,以期获得增强的光催化性能并阐释其光催化性能增强的内在原因。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水热法来构建MoS_2纳米片/CdS纳米晶体复合光催化体系。这种复合物具有纳米晶体-纳米片异质结构,能够确保紧密的界面接触以实现加速的电荷转移动力学。所制备的CdS/MoS_2复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高效的光催化析氢性能和优异的光稳定性;最优性能的CdS/MoS_2的产氢速率比纯CdS高约286倍。这种显着提升的性能可归因于协同的界面效应。2、自组装构建了类竹节Co-Mo_2C@NC/g-C_3N_4复合光催化体系。这种材料具有纳米管-纳米片结构,在光催化分解水反应中展现了较为优异的产氢性能,其速率高达349?mol g~-11 h~(-1)。实验结果表明所有Co-Mo_2C@NC/g-C_3N_4系列样品的产氢性能均优于纯g-C_3N_4。这种性能的提升可归结于Co-Mo_2C@NC的助催化效应,其良好的电子传输作用能够促进g-C_3N_4上光生电子的高效转移、迁移和分离。3、原位水热法构建了Ti_3C_2/BiOBr复合光催化体系。BiOBr与Ti_3C_2能有效形成异质结,在全光条件下30 min内能把10 mg L~(-1)的RhB完全降解。Ti_3C_2/BiOBr复合物的降解效率比纯BiOBr降解效率高,Ti_3C_2起到了助催化剂的作用。这种性能的提升可归功于Ti_3C_2良好的电荷传输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于涛[8](2019)在《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碳化物析出及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碳化物析出严重影响不锈钢复合板结合力学性能及抗蚀性能,为此,本文采用真空热轧法在1150℃下对叁层对称组坯料Q345/SUS304/Q345进行5个道次的复合轧制,经总变形率66.7%制备55mm厚不锈钢复合板。为探究控制界面碳元素扩散及碳化物析出的可行方法,遂增加“向界面添加Ni层”以及“氢还原脱碳层”两种研究方案制备复合板。对轧后板材取样,采用OM、SEM观测界面微观组织及碳化物形貌。利用XRD及TEM对富铬碳化物进行物相鉴定。对断面进行EDS及显微硬度检测,分析界面合金元素的扩散情况。采用剪切、拉伸、冲击测试方法检测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结合力学性能,对拉伸及冲击后断口形貌予以宏观与微观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真空热轧得到的Q345/SUS304/Q345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结合良好,且随着变形率的增加,不锈钢侧晶界及晶内富铬碳化物析出增多。由于碳化物为晶间脆性化合物,降低晶间结合力,在总变形率66.7%时,使剪切强度下降达至398MPa,冲击韧度下降为73.6J/cm~2,而抗拉强度上升为576 MPa。对比研究不同碳含量的碳钢基体与不锈钢复合,发现当基体与覆层存在较高碳势差时将促使不锈钢侧析出的富铬碳化物数量增多,尺寸更大。45/304复合板碳化物尺寸为190-380 nm,Q345/304则为500-700 nm。经XRD及TEM物相检测后,得到碳化物为M_(23)C_6型,其具体物相组成为Cr_(15.58)Fe_(7.42)C_6。界面添加Ni层制备Q345/0.1mmNi/SUS304/0.4mmNi/Q345不锈钢复合板后发现,界面Ni层的添加可有效阻止碳元素的扩散以及碳化物析出,但随着添加的Ni层厚度增大时,导致界面结合质量下降。在总变形率为66.8%时,添加0.1mmNi层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427MPa,0.4mmNi层388MPa。添加0.4mmNi层界面韧性为83J/cm~2,0.1mmNi层75J/cm~2。因此对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碳扩散的控制应选用适宜的Ni层厚度。对碳钢经氢气还原后得到脱碳层可有效阻止碳原子扩散,减少不锈钢侧碳化物的析出,但随着还原时间的增加,脱碳层厚度过大,严重影响界面结合性能。在总变形率为66.7%时,还原10min剪切强度为408MPa,还原30min时为388MPa,还原10min后界面冲击韧性为127J/cm~2,还原30min时为101J/cm~2。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需要合理选择氢气还原时间即合适的脱碳层厚度。(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吴小玲,黄文,肖洁[9](2018)在《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复层σ相及碳化物析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联系生产实际,在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焊后热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不锈钢的敏感温度内进行热处理,从而尽可能地使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大大提高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制定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不同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得到的试样的组织进行分析,考察金属间相及碳化物的析出规律,找出σ相等的析出敏感温度区间。并对比纯不锈钢与爆炸复合板复层不锈钢的析出行为,看爆炸复合过程是否促进复层内相的析出,进而影响其耐蚀性能,做出相关分析和结论。(本文来源于《膨胀节技术进展—第十五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10-25)
吴小玲,黄文,肖洁[10](2018)在《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复层σ相及碳化物析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联系生产实际,在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焊后热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不锈钢的敏感温度内进行热处理,从而尽可能的使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大大提高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制定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不同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得到的试样的组织进行分析,考察金属间相及碳化物的析出规律,找出σ相等的析出敏感温度区间。并对比纯不锈钢与爆炸复合板复层不锈钢的析出行为,看爆炸复合过程是否促进复层内相的析出,进而影响其耐蚀性能,作出相关分析和结论。(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8年10期)
复合碳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以石墨烯、C粉、Ti粉、Ni60A粉为原料在35CrMnSi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复合涂层,应用SEM,XRD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界面无气孔、无裂纹,呈冶金结合;复合涂层组织由TiC,γ-Ni和Cr_(23)C_6组成。石墨烯的加入,使复合涂层的组织得到细化,而显微硬度也发生明显变化。3%石墨烯的复合涂层组织最细,接近等轴晶,颗粒密度最大,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HV 690。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碳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邹赟,马炳辉,徐培全.纳米碳化物增强钴基复合粉末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及耐磨性[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9
[2].王大力,潘庆亮,毛志成,张作凡,王永东.等离子熔覆石墨烯增强镍基碳化物复合涂层研究[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19
[3].熊伟,余国红.复合电磁场对碳化物夹杂的净化研究[J].冶金管理.2019
[4].徐帅凯.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王勇刚,刘和剑,回丽,职山杰,刘海青.激光熔覆原位自生碳化物增强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J].材料工程.2019
[6].高静,雷薇.含双金属碳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9
[7].刘瑶瑶.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化物助催化剂构建复合光催化体系及其性能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8].于涛.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碳化物析出及其控制[D].辽宁科技大学.2019
[9].吴小玲,黄文,肖洁.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复层σ相及碳化物析出研究[C].膨胀节技术进展—第十五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10].吴小玲,黄文,肖洁.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复层σ相及碳化物析出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