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岳攀攀

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岳攀攀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向纠错,视频传输,队列长度,重传次数

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文献综述

岳攀攀[1](2016)在《无线网络视频传输自适应前向纠错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多媒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人们对无线视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线Mesh网作为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线Mesh网的视频传输也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无线Mesh网的多跳、拓扑变化以及自组织性,其传输视频的难度更大,丢包情况更严重,因此,需要合适的差错控制技术来保证视频流的成功传输。前向纠错编码方法作为差错控制的一种,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冗余分组来恢复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由于无线网络上的数据包丢失存在时间上的突发性和数量上的波动性,因此,传统的前向纠错技术要在无线视频传输中取得最佳效果是很难的,因为较少的冗余分组数可能导致丢失的视频数据无法恢复,而过多的冗余分组数可能消耗太大的传输带宽,所以纠错机制中添加的冗余分组应该能够根据信道状况及网络负载等情况自动调整,研究自适应的前向纠错技术具有很大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自适应前向纠错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对静态前向纠错方法的性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通过实验证明增强型自适应前向纠错(Enhanced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EAFEC)算法的不足之处,以说明改进该算法的必要性。其次,针对EAFEC算法中队列长度的平滑因子为固定常量的问题,结合权重值对算法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包错误率时队列长度权值同冗余分组数以及峰值信噪比的变化关系,提出一种根据信道状况自动调整队列长度平滑因子的方法,在无线Mesh网络中对提出的算法进行测试并分析实验结果。最后,为了解决EAFEC算法中将队列长度和重传次数人为地分为主次因素的问题,进一步引入平衡参数来平衡队列长度和重传次数在确定冗余分组数上所占的比重,并根据网络负载和信道状态来调整相应num_FEC1和num_FEC2在最终确定num_FEC时的比重大小。本文在仿真软件NS-2中搭建无线Mesh网络对新的算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引入平衡参数的增强型自适应前向纠错(Balance Parameter Introduced for Enhanced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BEAFEC)算法在丢包数、冗余数以及峰值信噪比等性能上有很大的改善,新算法在添加较少冗余分组的情况下仍能很好地恢复丢失的视频数据,在丢包率为0.3的情况下获得的PSNR值绝大部分在40d B以上,明显提高了视频质量,改善了用户的视觉体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梁瑞凡[2](2013)在《互联网实时语音通信关键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两者结合产生的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无线网络慢慢普及的今天,人们可以很容易使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实时的视频、语音通信。但是,在进行实时语音通信时,不管是通过有线网络还是通过无线网络,如果信道的网络环境变化较大,很容易造成语音数据的丢失、延迟和延迟抖动等情况,这严重地影响了用户的通信体验。语音数据丢失作为严重影响语音通信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采用丢包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丢包处理技术包括丢包恢复技术和丢包隐藏技术,丢包恢复技术是一种由发送端和接收端共同完成,相对实现复杂,但是丢包恢复效果良好的丢包处理技术。针对目前常用的丢包恢复技术中的前向纠错技术中的纠错码BCH码、Turbo码和R-S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前两种码型的基本原理和编译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S码作为前向纠错码的数学定义定理、编译码算法原理和应用范围,提出了基于R-S码的自适应前向纠错算法的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并利用网络模拟软件模拟丢包环境来仿真测试该算法。其改进的基本步骤为:1)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反馈,把接收端计算得到的丢包率反馈给发送端作为历史丢包率保存起来;2)计算历史丢包率的方差用来确定当前网络环境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情况确定预测丢包率所需要的历史丢包率的样本个数;3)根据历史丢包率计算的方差和选取的历史丢包率的样本个数,确定每个选做样本的历史丢包率的权重值;4)选取样本中最接近下一时刻的两个时刻的丢包率为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并预测得到不准确的下一时刻丢包率;5)对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不准确的丢包率,用样本的历史丢包率及其权重值进行修正计算,得到最终准确的下一时刻丢包率。通过预测下一时刻丢包率就可以给前向纠错算法设定合适的冗余量,这样就可以降低额外带宽占用,减少网络拥塞发生,达到抵抗丢包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3-05-30)

王春[3](2009)在《流媒体传输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的多媒体通信MoIP(Multimedia over IP)业务逐渐在Internet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多媒体业务比如语音、视频传输对通信质量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IP网络在传送分组时具有尽力而为的特点,流媒体传输时丢包现象非常普遍,视频会议作为MoIP业务的一个典型应用,对丢包现象比较敏感。因此IP网络丢包成为影响视频会议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的瓶颈所在。本文针对嵌入式视频会议系统这一具体系统环境中,对实时视频通信中的IP网络丢包问题展开研究。介绍了丢包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并在课题所依赖的系统平台下详细阐明了涉及此问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方案。重点介绍了实时流媒体传输自适应纠错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最后给出了测试方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本方案的特点在于,流媒体发送端能够根据反馈的丢包信息动态调整编码码率以适应网络带宽变化,同时采用了先进的前向纠错FEC技术,接收端能够成功恢复由于IP网络不可靠导致的丢包,而且保证了流媒体传输的实时性。现有的网络带宽不仅受限而且是动态变化的,本设计采用的动态调整FEC参数技术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网络带宽,达到了一种自适应纠错的目的。另外,嵌入式视频会议系统使用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作为信令协议,本设计使用XMPP信令来反馈丢包信息,更加的简单实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戴锦友,余少华[4](2009)在《一种面向运营级以太网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以太网,现有的以太网物理信道已发生巨大变化.运营级以太网则对以太网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运营级以太网应用环境下,采用适当机制提高以太网信道可靠性是必要的.在IEEE802.3标准帧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前向纠错(FEC)机制的帧结构,并阐述了基于该帧结构的FEC方法.该方法除实现纠错功能外,还具有检测信道性能并自适应调节FEC配置的机制,使得可以在保障纠错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FEC带来的开销.并且使用该方法的以太网接口能够与普通以太网接口互通互联以实现后向兼容.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证明该方法可行.设计了网络设备实现该FEC方法,并搭建测试拓扑对该方法进行评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预期功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09年02期)

周颖华,王冀,刘东卓[5](2008)在《一种改善无线TCP性能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改进无线TCP性能的端对端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AFEC,能够自动根据网络状况决定是否启动前向纠错、加入冗余包数量.仿真研究表明,AFEC能有效缓解无线网络中大量丢包和频繁重传的问题,与传统方案相比,在大时延或多跳的无线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11期)

王建忠,唐红[6](2008)在《自适应前向纠错增强TCP在无线链路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链路引发的TCP性能缺陷,提出一种适用于TCP端对端前向纠错的自适应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Reed-Solomon码实现一种新的TCP-ARS。TCP-ARS利用包一级的前向纠错在传输层恢复丢失的分组,并能自适应地根据网络丢包率、往返时延等参数调整前向纠错的冗余信息度,较好地解决了TCP在无线环境中的性能缺陷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8年10期)

杨宗凯,彭杰,余江[7](2007)在《实时视频通信中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实时视频通信中的网络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ed Solomon算法的自适应FEC方案。与以往的静态FEC编解码方案不同,该方案引入一种新的基于SIP/RTP的QoS反馈机制,根据丢包率大小在发送端调整FEC冗余度、整体发送速率以及封包大小来保证服务质量;并针对网络突发丢包情况,在对数据包进行FEC编码时采用了交织技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7年08期)

李世银,刘玉英,钱建生[8](2006)在《实时数据传输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时数据传榆对服务质量(QoS)的特殊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的能修复单包丢失的具有自适应特性的前向差错校正法(AFEC).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差错编码参数(差错编码分组长度),跟踪网络拥塞变化,保证传输服务质量.分析推导和实验表明:所用AFEC能够较好地适应网络拥塞变化情况,对丢包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比一般的实时传输前向修复丢包方法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和更小的额外带宽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熊鹰[9](2005)在《基于MPLS网络的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传输机制的改进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发展日新月异,随着IP网络上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人们对IP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具体体现在保证网络应用的带宽、延时、抖动和丢包率等参数在一个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本文介绍了现有的保证网络QoS的两种不同的解决策略:基于网络的解决策略和基于终端的解决策略。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结合这两者的优点,提出一个全新的具有QoS保证的网络结构。 在分析了FEC/ARQ传输机制的基础上,为了提高FEC编码在抖动参数上的性能,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FEC(AFEC)传输机制。它改进了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旧机制中,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反馈信息后才继续发送数据,这样会影响抖动参数的性能。新机制中,发送端收到反馈信息后只是调整数据的冗余度而且不会为了等待反馈信息而停止数据传送,同时该机制还应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来保证反馈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被发送端所接收,从而保证发送端能够及时地了解最新的网络状况。 基于NS2平台,我们分别将FEC/ARQ和AFEC协议予以仿真实现,并且在同等网络丢包率的条件下,进行了叁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证实新提出的AFEC传输机制确实可以改善接收端在抖动参数上的性能,因此该机制为提高实时视频传输的端到端的QoS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6-01)

梅峥,李锦涛[10](2004)在《一种自适应的视频流化前向纠错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视频应用经常会受到数据包丢失或错误以及网络带宽资源不足的干扰.相关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动态变化的网络带宽和丢包率是影响视频流化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可以采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 FEC)编码来提高视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为了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发送端可以调节视频数据的发送速率,并在视频源数据与 FEC 数据之间合理分配网络传输带宽.首先通过对视频流结构的分析,在充分考虑帧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帧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帧的解码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在视频源数据和 FEC 数据之间分配网络带宽资源的优化算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网络状态的⑼ü呕峙渫绱碜试蠢词菇邮斩嘶竦米畲蟮目刹シ胖÷?(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04年09期)

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两者结合产生的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无线网络慢慢普及的今天,人们可以很容易使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实时的视频、语音通信。但是,在进行实时语音通信时,不管是通过有线网络还是通过无线网络,如果信道的网络环境变化较大,很容易造成语音数据的丢失、延迟和延迟抖动等情况,这严重地影响了用户的通信体验。语音数据丢失作为严重影响语音通信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采用丢包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丢包处理技术包括丢包恢复技术和丢包隐藏技术,丢包恢复技术是一种由发送端和接收端共同完成,相对实现复杂,但是丢包恢复效果良好的丢包处理技术。针对目前常用的丢包恢复技术中的前向纠错技术中的纠错码BCH码、Turbo码和R-S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前两种码型的基本原理和编译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S码作为前向纠错码的数学定义定理、编译码算法原理和应用范围,提出了基于R-S码的自适应前向纠错算法的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并利用网络模拟软件模拟丢包环境来仿真测试该算法。其改进的基本步骤为:1)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反馈,把接收端计算得到的丢包率反馈给发送端作为历史丢包率保存起来;2)计算历史丢包率的方差用来确定当前网络环境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情况确定预测丢包率所需要的历史丢包率的样本个数;3)根据历史丢包率计算的方差和选取的历史丢包率的样本个数,确定每个选做样本的历史丢包率的权重值;4)选取样本中最接近下一时刻的两个时刻的丢包率为参数进行曲线拟合,并预测得到不准确的下一时刻丢包率;5)对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不准确的丢包率,用样本的历史丢包率及其权重值进行修正计算,得到最终准确的下一时刻丢包率。通过预测下一时刻丢包率就可以给前向纠错算法设定合适的冗余量,这样就可以降低额外带宽占用,减少网络拥塞发生,达到抵抗丢包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参考文献

[1].岳攀攀.无线网络视频传输自适应前向纠错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2].梁瑞凡.互联网实时语音通信关键算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

[3].王春.流媒体传输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戴锦友,余少华.一种面向运营级以太网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

[5].周颖华,王冀,刘东卓.一种改善无线TCP性能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及仿真[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王建忠,唐红.自适应前向纠错增强TCP在无线链路上性能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8

[7].杨宗凯,彭杰,余江.实时视频通信中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

[8].李世银,刘玉英,钱建生.实时数据传输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

[9].熊鹰.基于MPLS网络的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传输机制的改进研究与仿真[D].浙江大学.2005

[10].梅峥,李锦涛.一种自适应的视频流化前向纠错算法[J].软件学报.2004

标签:;  ;  ;  ;  

自适应前向纠错论文-岳攀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