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材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夹层,微观,损伤,性能,内酯。
复合材料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程佳佳,侯淑娟[1](2019)在《低速冲击下杉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杉木作为天然植物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其比重更轻,并且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回收等优点。基于此,将杉木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杉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低速冲击动态响应特性,并与传统金属材料夹层结构的动态能量吸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冲击能量和夹芯材料厚度对夹层结构形变及其吸能特性的影响。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了杉木夹芯变形后的微观形貌,进一步分析了芯材破坏模式对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以及微观变形与宏观破坏的联系,旨在推动绿色、环保材料在载体设计及其在多学科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6期)
黄哲峰,李力,杨增钦,尚福林,侯德门[2](2019)在《双模量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承载极限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针对双模量纤维增强树脂基(BFRP)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渐进损伤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双模量材料的双线性模型以及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本构理论,给出了BFRP单层板的应力-应变关系描述方法。其次,采用Dvorak就位强度模型计算了单层板的就位强度。并且,采用叁维Hashin强度准则以及指数型材料损伤演化准则描述层合板的内部损伤起始与演化,使用内聚力单元描述层间的力学行为。进而,借助Abaqus材料子程序Umat编写了BFRP层合结构的渐进损伤分析程序。通过与文献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空间站BFRP臂杆结构的承载极限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相应的预测结果。(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6期)
单尧,余兵,牛斌[3](2019)在《复合材料结构与表面压电材料动态布局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复合材料结构,通过优化结构的铺层、纤维铺设角度和铺层材料及优化结构表面压电材料的分布,实现了最小化结构振动响应。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等效为压电感应力作用。应用离散材料优化(DMO)法对压电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建模,以结构局部位移响应为优化目标函数,给定质量约束,建立优化问题模型,并使用移动渐近线法(MMA)求解优化问题。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的振动响应明显小于初始设计的振动响应,说明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6期)
刘俊岭,孙颖,陈利[4](2019)在《含变异结构的叁维机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加纱或减纱造成叁维机织预制体交织结构的局部变异,进而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加纱和减纱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4种叁维机织石英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结合拓扑方法建立了加减纱区域的路径,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了拉伸过程中全场纵向应变变化。结果表明:引入加、减纱变异结构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的保留率分别大于93. 0%和88. 0%,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差异,且与未引入加、减纱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规律、断裂失效模式基本一致;应变云图表明损伤起始于交织点,引入加减纱的试样其高应变集中在加减纱"点"处,同时存在富树脂低应变区域与之对应。(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严银,王锴,苏永章,李孟梁,黎宏飞[5](2019)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在200km/h磁浮车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200 km/h磁浮车体所使用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对PET、PMI和PEI叁种泡沫芯材的工艺、力学性能和成本进行分析并阐述PMI的优势,然后根据相关标准和试验对该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夹层结构应用在磁浮车体中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12期)
任浩,于然波[6](2019)在《中空多壳层结构TiO_2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空多壳层微、纳米分级结构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小及结构稳定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二氧化钛(TiO_2)作为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环境友好型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空多壳层结构TiO_2及其复合材料能够利用中空多壳层结构的诸多优点,如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中空多壳层结构对光的多级散射作用能够提高对光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及光催化性能.然而,对其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合成仍然面临挑战.为了实现对优异性能的进一步追求,精细调控中空多壳层结构TiO_2及其复合材料十分重要,但仍少有报道重点对中空多壳层结构TiO_2进行总结.本文首先介绍了TiO_2的基本信息,随后总结了近年来对中空多壳层结构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合成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可以综合了解基于TiO_2的中空多壳层结构材料的合成方法,为实现精细控制合成及性能调控提供参考与方向.(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张培睿,翁方青,伍强贤[7](2019)在《贝壳粉粒度与含量对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贝壳粉的粒度及其含量对贝壳粉-聚己内酯(CS-PC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了粒度大小分别为50目,100目,200目与400目的贝壳粉颗粒作为填料,贝壳粉的含量分别为30,40,50,60 wt%。通过IR,XRD,SEM,DSC等表征以及力学测试等探究CS-PCL复合材料的新型界面结构及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填料粒径与含量呈相关性。结果还显示,贝壳粉粒度越小(400目)越容易显示优越的机械性能;并且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微观结构方面,贝壳粉颗粒在PCL基体内均匀分散,用聚氨酯预聚体作为增容剂的CS-PCL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张培睿,翁方青,伍强贤[8](2019)在《贝壳粉粒度与含量对聚己内酯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贝壳粉的粒度及其含量对贝壳粉-聚己内酯(CS-PC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了粒度大小分别为50目,100目,200目与400目的贝壳粉颗粒作为填料,贝壳粉的含量分别为30,40,50,60 wt%。通过IR,XRD,SEM,DSC等表征以及力学测试等探究CS-PCL复合材料的新型界面结构及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填料粒径与含量呈相关性。结果还显示,贝壳粉粒度越小(400目)越容易显示优越的机械性能;并且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微观结构方面,贝壳粉颗粒在PCL基体内均匀分散,用聚氨酯预聚体作为增容剂的CS-PCL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孙得翔,王勇[9](2019)在《通过调控结晶结构增韧PLLA/PBAT/CNF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以塑带钢"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高分子材料被用于家电、航天、汽车等领域,但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难以降解,给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近年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得到了发展。聚乳酸(Poly(L-lactide), PLL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等优点,目前已(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赵骁宇,孙姗姗,赵晔,廖荣臻,李明德[10](2019)在《羰基自由基对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是由富聚合物相与富液晶相周期性排列而成的结构有序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彩色3D图像存储功能,还具有电光响应特性,因此获得了广泛关注.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通过激光相干下的光聚合诱导相分离原位形成.高的光聚合反应速率有利于全息加工,但往往会抑制相分离.因此,发展新的动力学调控策略以提升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的性能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发现,羰基自由基阻聚可抑制引发自由基从相干亮区向相干暗区的传递,进而显着提高相分离程度和全息性能.消除羰基自由基导致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性能下降,也证实了羰基自由基阻聚在设计高性能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中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2期)
复合材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叁维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针对双模量纤维增强树脂基(BFRP)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渐进损伤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双模量材料的双线性模型以及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本构理论,给出了BFRP单层板的应力-应变关系描述方法。其次,采用Dvorak就位强度模型计算了单层板的就位强度。并且,采用叁维Hashin强度准则以及指数型材料损伤演化准则描述层合板的内部损伤起始与演化,使用内聚力单元描述层间的力学行为。进而,借助Abaqus材料子程序Umat编写了BFRP层合结构的渐进损伤分析程序。通过与文献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空间站BFRP臂杆结构的承载极限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相应的预测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材料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程佳佳,侯淑娟.低速冲击下杉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J].机械强度.2019
[2].黄哲峰,李力,杨增钦,尚福林,侯德门.双模量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承载极限的预测[J].机械强度.2019
[3].单尧,余兵,牛斌.复合材料结构与表面压电材料动态布局优化[J].压电与声光.2019
[4].刘俊岭,孙颖,陈利.含变异结构的叁维机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性能[J].纺织学报.2019
[5].严银,王锴,苏永章,李孟梁,黎宏飞.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在200km/h磁浮车体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
[6].任浩,于然波.中空多壳层结构TiO_2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9
[7].张培睿,翁方青,伍强贤.贝壳粉粒度与含量对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8].张培睿,翁方青,伍强贤.贝壳粉粒度与含量对聚己内酯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9].孙得翔,王勇.通过调控结晶结构增韧PLLA/PBAT/CNF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10].赵骁宇,孙姗姗,赵晔,廖荣臻,李明德.羰基自由基对全息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