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_方丽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废水,填料,动态,污水,有机物,废水处理。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方丽娜[1](2018)在《复合式MBR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式MBR工艺对园区型印染综合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色度、浊度分别为110~150 mg/L、80~100倍、30~50 NTU时,相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70~80 mg/L、<25倍、<0.5 NTU,满足了提标的要求。复合式MBR膜生物反应器对进水具有较好的稳定处理效果,耐冲击负荷,容积复合高,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10期)

余中亮[2](2018)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阶段挂膜方式进行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启动试验,1阶段为生物填料挂膜;2阶段为活性污泥驯化。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80~200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6~30mg/L的条件下,18d左右完成挂膜,30d的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试验过程中还发现,启动时间取决于第1阶段,且挂膜期间氨氮的去除率的提高明显快于COD去除率的提高,表明该启动方式更有利于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系统内生物量在挂膜19d后达到893mg/L,当第21d向系统内添加1200mg/L活性污泥后,附着生物量略有减少,最终稳定在700mg/L左右,活性污泥含量有少量增加,最终维持在1500mg/L左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19期)

刘强,闫军伟,徐德兰,曹文平,宋启程[3](2017)在《污泥龄对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污泥龄(SRT)条件下同时运行5套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实验室小试,研究了SRT对HMBR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RT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去除有重要影响,COD、NH3-N、TN和TP平均去除率最高时对应的SRT分别为30、20、30、20 d。此外,过长和过短的SRT均会加剧膜污染,最佳SRT为30 d,对应的膜组件运行周期为117 d。(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7年12期)

赵秋燕[4](2017)在《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染行业是我国耗水大户,其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总量分别位居全国工业部门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印染废水因排放量大、处理难度高而成为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印染行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印染废水的资源化回用成为实现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技术,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在印染工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成功应用,并且产生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印染行业技术革新带来了新机遇。本课题采用不同投加物耦合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HDMBR)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试验,主要研究HDMBR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及膜污染控制机理,以寻求一种新型、高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也为延缓和控制膜污染提供可靠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参考大量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废水的研究及相关文献,确定将溶解氧(DO)、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叁个因素作为正交试验的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和综合平衡法来确定DO、SRT、HRT对DMBR处理印染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寻求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DO为2~3mg/L、HRT为12h、SRT为45d时,DMBR对模拟印染废水中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在最佳运行工况下,通过HDMBR和DMBR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投加悬浮填料对印染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强化作用以及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HDMBR对色度、浊度、NH_4~+-N、TN、TP、COD、UV_(254)平均去除率依次为86.39%、96.00%、90.13%、85.84%、89.63%、95.75%、88.24%,分别比DMBR提高了6.15%、2.24%、8.33%、5.99%、5.56%、1.79%、6.39%。叁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经过水解酸化-HDMBR(DMBR)处理,废水中DOM的荧光峰强度沿程逐渐减弱,即相应物质含量逐渐降低,投加悬浮填料可强化对DOM的去除。对两反应器污泥混合液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发现,水解酸化池与好氧池内既有相同的微生物种属,也有其特有的种属,而HDMBR中各微生物优势地位均比DMBR明显,故在污染物去除方面,HDMBR内微生物种群及数量的增加是污染物去除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膜污染控制方面,HDMBR中混合液的胞外聚合物(EPS)浓度增加量、LB-EPS积累量、污泥粒径小于10μm所占比例、膜通量降低及膜阻力增加幅度均小于DMBR,LB-EPS积累量是影响污泥混合液中Zeta电位、污泥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膜表面滤饼层的红外图谱与叁维荧光图谱解析,验证了蛋白质和多糖是膜表面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一方面,悬浮填料为微生物提供载体,降低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减小了混合液的黏度;另一方面,HDMBR大量的微生物对EPS的吸附,降低了EPS含量,进而减缓了膜污染。HDMBR内悬浮生长的与附着在填料上生长的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体现了对污染物去除的强化作用以及良好的膜污染控制能力。HDMBR中投加颗粒物,投加物的吸附作用不仅能强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还可改善混合液污泥特性,提高活性污泥可过滤性,减少凝胶层的吸附、降低混合液的粘度、抑制污泥在膜表面的沉积,从而延长HDMBR的整个运行周期。通过向HDMBR中投加改性煤气化渣/粉煤灰(分别记为反应器A和B)处理印染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投加不同颗粒物对模拟印染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强化作用以及对膜污染控制研究。根据不同投加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SVI、混合液粘度及Zeta电位的影响,确定改性煤气化渣和改性粉煤灰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200mg/L、1000mg/L。结果表明:最佳投加量条件下,反应器B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反应器A,原因可能是改性粉煤灰的粒径比改性煤气化渣的小,因为投加物的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自由能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对污染物及EPS的去除率越高。反应器A中EPS递增趋势、粒径小于10μm的污泥颗粒所占比例、混合液Zeta电位降低及粘度增加速度、膜通量递减及膜阻力递增趋势、膜清洗次数均大于反应器B,故反应器A的膜污染进程比反应器B快。由A、B反应器膜基材的扫描电镜可直观地看出,投加改性煤气化渣的膜表面沉积大量的污染物,致使膜孔堵塞;而投加改性粉煤灰的膜表面污染物较少,抗污染性能明显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7-04-01)

宋箭,赵秋燕,伍昌年,方涛,鲍超[5](2016)在《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与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HDMBR)处理印染废水,研究投加悬浮填料前后对污染物去除和膜污染控制影响。投加和未投加悬浮填料的反应器分别标为反应器A和B。结果表明,A反应器对色度、浊度、NH+4-N、TN、TP、COD、UV254平均去除率依次为86.39%、96.00%、90.13%、85.84%、89.63%、95.75%和88.24%,分别比B反应器提高了6.15%、2.24%、8.33%、5.99%、5.56%、1.79%和6.39%。对两反应器污泥混合液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可知,水解酸化池与好氧池内既有相同的微生物种属,也有其特有的种属,而A反应器中各微生物优势地位均比B反应器明显。A反应器中混合液的EPS浓度增加量、LB-EPS积累量、污泥粒径小于10μm所占比例、膜通量降低幅度均小于B反应器,LB-EPS积累量是影响污泥混合液中Zeta电位、污泥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膜表面滤饼层的红外图谱与叁维荧光图谱解析,验证了蛋白质和多糖是膜表面污染物的主要成分。A反应器中悬浮填料为微生物提供载体,增强了微生物降解能力,能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同时也延缓了膜污染。(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朱丽楠,禾海伶,王春丽[6](2016)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对船舶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中生化反应及膜自身对船舶生活污水中浓度较高的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当进水COD浓度为1 000 mg/L左右,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4 kg COD/(m3·d)时,HMBR曝气池内生化反应对COD的去除率平均可达91.63%,膜本身去除率平均为5.09%。可见,曝气池内生化反应对有机物的去除起到了主要作用,而膜则维持了系统出水水质的稳定。对曝气池内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曝气池内有机物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其相应动力学参数为vmax=2.79 d-1,Ks=395 mg/L,所得动力学方程可用于指导船用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运行维护。(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刘会应,冯志江,吴曼,刘文,张业中[7](2016)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结合了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与接触氧化工艺的优点,能在维持稳定高效的有机物去除率前提下,有效减缓膜污染,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并为同步脱氮过程提供良好环境,因此近几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其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在处理不同废水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6年01期)

刘丽[8](2015)在《复合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校园污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作为“21世纪污水处理最佳实用技术”,在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优势突出,但膜污染导致膜通量减小、膜元件清洗频繁,其稳定性及经济性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论文通过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中投加不同类型填料组成缺氧/好氧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A/O-HMBR)对本校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填料的投加对A/O-MBR综合处理效果的优化作用及对膜污染的延缓作用,并且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填料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减缓膜污染的作用差异。首先,在优化运行工况(回流比为200%、水力停留时间为8h、曝气量为20m3/h)下连续稳定运行A/O-MBR与两个不同填料的A/O-HMBR系统各30天,研究表明,添加组合填料和悬浮填料的两个A/O-HMBR系统比未添加填料的A/O-MBR系统对CODCr、NH3-N、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对应提高了0.56%、0.65%;1.5%、0.9%;11.23%、8.16%;7.84%、5.7%,且添加组合填料的膜组件综合处理效果略好于投加悬浮填料的膜组件。组合填料上的软性纤维束对微生物的吸附捕捉作用相对表面光滑的悬浮填料好,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效果上略显优势。A/O-HMBR系统出水水质满足再生水回用标准,表明其用作城市绿化等回用水是切实可行的。其次,本试验用TMP来表征两个A/O-HMBR系统膜污染状况时,均经历了初期稳定发展阶段、中期缓慢增长阶段、后期快速增长阶段叁个时期,添加组合填料膜组件的前两个阶段相对投加悬浮填料膜组件持续时间略长,膜污染速率相对较小;通过测定过滤阻力发现,在膜孔道之中吸附堵塞污染物产生的内部污染阻力(Rirf)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且组合填料膜组件Rirf所占百分比相较悬浮填料膜组件小4.4%;通过测定膜组件膜面EPS和填料表面EPS时发现,添加组合填料的膜组件膜面比投加悬浮填料膜组件的膜面EPS平均含量低1.4mg/gMLSS,组合填料表面生物膜EPS平均值比悬浮填料高15mg/gMLSS。分析原因,主要因为组合填料的悬挂方式和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可减轻悬浮颗粒在膜面的沉积,减少滤饼层沉积污染,而悬浮填料在实际操作过程难以处于完全流化状态,且表面微生物相对较少,对膜污染的抑制较小,因此添加组合填料的A/O-HMBR系统相对投加悬浮填料的A/O-HMBR系统更利于降低膜污染速率;两个A/O-HMBR系统膜面EPS平均含量分别比A/O-MBR低7.8 mg/gMLSS和6.4mg/gMLSS,表明填料的加入对膜污染进程具有一定延缓作用。采用自来水洗-酸洗-碱洗方式对污染后的平板膜进行了两次清洗,其中单纯碱洗使膜出水效率恢复50%左右,贡献最大。此外,本试验运行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操作措施最大程度的减缓了膜污染进程。最后,本论文就A/O-HMBR系统工程建造费用、运行管理费用、经济效益叁方面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膜更换费用及曝气能耗费用在经济总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填料的添加降低了膜折旧费,减少了膜清洗次数,表明通过添加填料组成A/O-HMBR系统来减缓膜污染、降低其运行费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姜一鸣[9](2015)在《填料颗粒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对石化废水的处理及菲降解菌LZ-Q在含油废水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从长期受到PAHs污染的兰州黄河上游段的土壤中筛选到能够高效降解菲的菌株LZ-Q,经ViTek和16S rRNA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能够在含有1g/L的菲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存,并降解菲。通过HPLC分析发现,该菌在代谢菲的过程中产生了邻苯二甲酸和水杨酸,且能够利用中间代谢产物作为唯一碳源,证明了该菌株对菲的代谢包含了这两个途径。其生存谱广泛,能够适应0.5%-7.5%的盐度、5.0-9.0的pH,以及10-42℃的温度,这为该菌株作为生物增强菌株奠定了基础。LZ-Q对抗生素敏感,因此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该菌碳源利用谱广泛,能够利用包括汽油、柴油、萘等在内的有机物作为唯一碳源,说明菌株能够在含油工业废水中高效发挥作用。在含有100 mg/L的菲的培养基中,外加葡萄糖和蛋白胨可以稍微增加其对菲的降解。在含菲的高盐高碱人工废水中,固定在载体上的LZ-Q能够在8小时内完全降解20 mg/L的菲,并且经过20d的测定,仍能运行良好,说明该菌株适合作为生物修复菌株,对含有的石化废水进行生物修复。石化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难以处理的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曾被广泛应用到废水处理中,但是对于石化废水,活性污泥法效果并不明显。MB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方法。本实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填料颗粒复合式MBR(HMBR),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排放的水质对植物生长没有不良影响。通过群落分析表明,HMBR改变了活性污泥的原油群落结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5-01)

薛军,王振忠[10](2014)在《复合式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优化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的复合式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在保证COD去除率90%左右的基础上,对NH3-N去除率在85%~90%左右,对TP去除率在65%,能较好地实现对有机物的去除和同步脱氮除磷。并且通过优化运行操作参数改变混合液性质减缓膜污染。考察对膜污染影响因素的临界变量,延缓了膜污染。(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S1期)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2阶段挂膜方式进行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启动试验,1阶段为生物填料挂膜;2阶段为活性污泥驯化。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80~200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6~30mg/L的条件下,18d左右完成挂膜,30d的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试验过程中还发现,启动时间取决于第1阶段,且挂膜期间氨氮的去除率的提高明显快于COD去除率的提高,表明该启动方式更有利于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系统内生物量在挂膜19d后达到893mg/L,当第21d向系统内添加1200mg/L活性污泥后,附着生物量略有减少,最终稳定在700mg/L左右,活性污泥含量有少量增加,最终维持在1500mg/L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方丽娜.复合式MBR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

[2].余中亮.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启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

[3].刘强,闫军伟,徐德兰,曹文平,宋启程.污泥龄对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17

[4].赵秋燕.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7

[5].宋箭,赵秋燕,伍昌年,方涛,鲍超.复合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J].环境工程学报.2016

[6].朱丽楠,禾海伶,王春丽.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对船舶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J].环境工程学报.2016

[7].刘会应,冯志江,吴曼,刘文,张业中.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6

[8].刘丽.复合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校园污水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9].姜一鸣.填料颗粒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对石化废水的处理及菲降解菌LZ-Q在含油废水生物修复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

[10].薛军,王振忠.复合式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优化参数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

论文知识图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流...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示...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流程图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泥饼层中EPS...1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图...

标签:;  ;  ;  ;  ;  ;  ;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论文_方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