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包括手机、PC盖板、聚合物锂电池、手机后壳、PCB板、手机连接插头、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和包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下方设置有PC盖板,所述包角设置在手机后壳上。该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安装有PCB板,PCB板上集成了三个插头,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手机既有插头母座也有音频母座,能够很好满足手机在使用时一边充电一边满足影音娱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包括手机(1)、PC盖板(2)、聚合物锂电池(3)、手机后壳(4)、PCB板(5)、手机连接插头(6)、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和包角(1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1)下方设置有PC盖板(2),所述PC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聚合物锂电池(3),所述聚合物锂电池(3)固定在手机后壳(4)上,所述PCB板(5)固定在聚合物锂电池(3)和手机后壳(4)之间,所述手机连接插头(6)设置在PCB板(5)的一端,所述手机连接插头(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所述PCB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底端,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和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侧边,所述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上。
设计方案
1.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包括手机(1)、PC盖板(2)、聚合物锂电池(3)、手机后壳(4)、PCB板(5)、手机连接插头(6)、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和包角(1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1)下方设置有PC盖板(2),所述PC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聚合物锂电池(3),所述聚合物锂电池(3)固定在手机后壳(4)上,所述PCB板(5)固定在聚合物锂电池(3)和手机后壳(4)之间,所述手机连接插头(6)设置在PCB板(5)的一端,所述手机连接插头(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所述PCB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底端,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和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侧边,所述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PC盖板(2)与对应手机后壳(4)上开设的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到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的距离与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到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13)设置有6个,且4个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四个角,并且2个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长边的中间位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各种保护手机的设备层出不穷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手机壳,现在的手机很多取消了音频插口,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个插口来实现充电和插耳机,而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很好的使使用者便充电边听音乐或者观看影视作品,而市面上的手机壳却无法实现此功能,无法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手机壳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包括手机、PC盖板、聚合物锂电池、手机后壳、PCB板、手机连接插头、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和包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下方设置有PC盖板,所述PC盖板的下方设置有聚合物锂电池,所述聚合物锂电池固定在手机后壳上,所述PCB板固定在聚合物锂电池和手机后壳之间,所述手机连接插头设置在PCB板的一端,所述手机连接插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所述PCB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设置在手机后壳的底端,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和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设置在手机后壳的侧边,所述包角设置在手机后壳上。
优选的,所述PC盖板与对应手机后壳上开设的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到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的距离与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到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包角设置有个,且个包角设置在手机后壳的四个角,并且个包角设置在手机后壳长边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
1、此设备安装有PCB板,PCB板上集成了三个插头,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手机既有插头母座也有音频母座,能够很好满足手机在使用时一边充电一边满足影音娱乐;
2、此设备的两个插头设置在侧边,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侧过来时更为方便的进行充电或者插耳机,而市面上的插头往往安装于手机的底部或者上方,在使用时外接的数据线与耳机线往往会很碍事,所以该设备设置于外壳的一侧,能够很好的避免此类事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2、PC盖板,3、聚合物锂电池,4、手机后壳,5、PCB板,6、手机连接插头,7、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8、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9、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10、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3、包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包括手机1、PC盖板2、聚合物锂电池3、手机后壳4、PCB板5、手机连接插头6、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和包角13,所述手机1下方设置有PC盖板2,所述PC盖板2与对应手机后壳4上开设的卡槽构成卡合结构,这样能够更好对PC盖板2进行固定,同时能够便于此装置的维修,所述PC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聚合物锂电池3,所述聚合物锂电池3固定在手机后壳4上,所述PCB板5固定在聚合物锂电池3和手机后壳4之间,所述手机连接插头6设置在PCB板5的一端,所述手机连接插头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到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的距离与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到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人们在使用手机时一边充电一边满足影音娱乐,所述PCB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所述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底端,所述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和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侧边,所述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上,所述包角13设置有6个,且4个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的四个角,并且2个包角13设置在手机后壳4长边的中间位置,能够更好的将此装置固定在手机1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进行结构上的简单了解,首先将PCB板5放置在手机后壳4内表面上,将PCB板5上的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7、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8和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9对准插进第一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0、第二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1和第三充电或音频母座孔12中,将聚合物锂电池3放置在PCB板5一侧,之后再将PC盖板2与手机后壳4进行卡合,此时将手机1底部的充电插口对准手机连接插头6,将手机连接插头6插进手机1底部的插孔中,从而完成该设备与手机1的连接安装,这就是该侧边带两个Lightning插口的背夹电源手机壳的全部使用过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00396.1
申请日:2019-07-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860981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4M1/18
专利分类号:H04M1/18;H04M1/02
范畴分类:39A;
申请人:陈亿长
第一申请人:陈亿长
申请人地址: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前蔡宿舍9691号
发明人:陈亿长
第一发明人:陈亿长
当前权利人:陈亿长
代理人:张艳梅
代理机构:44409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