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和促排卵周期预测排卵中的应用

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和促排卵周期预测排卵中的应用

一、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及促排卵周期中预测排卵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彭乔[1](2021)在《Kisspeptin在促排卵下PCOS患者月经周期中的表达及对早期妊娠的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Kisspeptin在来曲唑(letrozole,以下简称LE)诱导排卵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月经周期中的表达规律,同时探究月经周期中不同时间点Kisspeptin水平与促排卵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05月—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女性患者,均予以LE促排卵治疗(最多进行三个周期)。收集其各周期月经基础期、h CG扳机日(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扳机后第5天共三个时间点的肘静脉血浆,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浆Kisspeptin浓度,并记录上述三个时间点门诊测得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及患者该促排卵周期试孕结局。分析Kisspeptin在该类患者月经周期中的表达规律,并探索Kisspeptin与早期妊娠的相关性。结果:1.基础期Kisspeptin值较低,排卵日上升,排卵后下降。三个阶段值两两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促排卵未孕的PCOS患者,其下一周期基础Kisspeptin浓度较上一周期有所下降(2506.43±828.49VS 2327.10±688.66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基础期LH、重庆市渝中区科技局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20190124E2浓度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9,P2=0.010)。3.最终纳入80名PCOS患者,平均促排卵周期为2.5次,促排卵后共计妊娠人数26例,妊娠率为32.5%(26/80),其中有4人生化妊娠,4人孕早期发生稽留流产后清宫,早期妊娠丢失率总计30.77%(8/26)。4.与未妊娠患者相比,妊娠PCOS患者其基础期Kisspeptin值更高(2293.01±398.73VS 1633.05±203.80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妊娠患者基础期Kisspeptin浓度水平(ng/ml)的95%置信区间为(1511.497,3074.523);妊娠/非妊娠患者基础期LH和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Kisspeptin水平在经LE诱导排卵的PCOS患者中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基于h CG扳机日Kisspeptin水平的上升,外源性使用Kisspeptin有望成为PCOS患者诱导排卵的潜在治疗方向。2.LE降低了PCOS患者基础期Kisspeptin、LH、E2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不能纠正HPO轴上中枢水平的紊乱。3.研究中较高的早期妊娠率提示PCOS患者促排卵妊娠成功率较大,其内分泌紊乱状态并不是怀孕的禁忌。4.在接受LE促排卵治疗的PCOS患者中,基础期Kisspeptin浓度可能对早期妊娠几率存在一定预测作用,基础期Kisspeptin浓度较高的病人更容易实现早期妊娠。

李慧[2](2020)在《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e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黄体期短效激动剂长方案IVF/ICSI-ET治疗的329个新鲜囊胚移植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日孕酮(P)水平分为≤0.49ng/ml(A1组)、0.50~0.74ng/ml(A2组)、0.75~0.99ng/ml(A3 组)、1.00~1.24ng/ml(A4 组)、1.25~1.49ng/ml(A5 组)、1.50~1.74ng/ml(A6组)、≥1.75ng/ml(A7组),比较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HCG日7组不同血清孕酮水平对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得出临界点。根据临界点将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孕酮低值组、孕酮中值组、孕酮高值组,继续比较三组间妊娠结局以及相关临床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BMI、Gn总量、Gn用时、HCG日E2水平、HCG日直径≥14mm卵泡数目及获卵数等临床指标与HCG日孕酮水平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影响HCG日孕酮水平升高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1.本研究包括了 329个新鲜囊胚移植周期,282个IVF周期,47个ICSI周期。根据HCG日P水平分为7组(A1至A7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2.35%、57.33%、61.11%、59.52%、61.29%、59.38%、44.19%。校正年龄、获卵数、HCG 日 E2 水平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各组的临床妊娠率与A1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2至A6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A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7组与A1组无显着差异(P>0.05),同时A2至A6组进行组间比较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HCG日P水平过低(<0.5ng/ml)或过高(≥1.75ng/ml),均对临床妊娠率有不良影响。故将HCG日P低值的临界点设为0.5ng/ml,P高值的临界点设为1.75ng/ml。2.根据P低值及高值的临界点,将329个新鲜囊胚移植周期分为P低值组、P中值组和P高值组。P低值组与P中值组相比,发现:P低值组的不孕年限、BMI及妊娠丢失率较P中值组明显升高,而获卵率、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P中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P中值组相比,P高值组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妊娠丢失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低值组及P高值组的受精率、可用卵裂期胚胎率及成囊率与P中值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G日E2水平、HCG日直径≥14mm卵泡数目及获卵数与P水平升高有相关性,其中HCG日E2水平与HCG日P水平升高显着相关。结论1.HCG日血清P水平与新鲜囊胚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2.HCG日血清P<0.5ng/ml或≥1.75ng/ml对新鲜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存在负面影响。3.HCG日血清P水平升高与胚胎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4.HCG日血清P水平升高与HCG日E2水平有相关性。

麻婷[3](2020)在《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卵巢低反应(POR)已成为影响高龄患者以及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报道显示,在辅助生殖促排卵过程中,大约有5.6%35.1%的患者会发生POR。而目前还没有POR患者最佳助孕方案的临床指南和共识,常用的几种促排卵方案也各有优势和不足,但微刺激方案较其他方案更为常用。2015年匡延平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兴的促排方案——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即在早卵泡期开始口服外源性孕激素抑制LH峰,同时给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目前该方案已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并证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但大部分中心开展临床研究主要选择卵巢正常反应的不孕患者展开,而对于POR患者应用PPOS方案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而,本文主要探讨比较PPOS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PPOS方案在不同年龄段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第一部分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人群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比较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共990个周期,按促排卵方案分为两组:PPOS组共434个周期;微刺激方案组共55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周期临床指标、促排卵结局指标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与微刺激方案相比较,PPOS方案促性腺激素(Gn)总量[(2821.23±996.56)U vs.(2499.36±626.96)U]显着增加(P<0.05),Gn天数[(10.69±2.73)d vs.(11.10±2.29)d]、HCG日E2[(1664.31±1108.80)pg/ml vs.(1859.99±1298.67)pg/ml]、HCG日LH[(3.38±2.79)pg/ml vs.(10.57±10.39)pg/ml]和HCG日优势卵泡数[(4.39±2.36)vs.(4.71±2.24)]均降低(P<0.05),获卵数[(3.80±2.33)vs.(3.48±2.02)]、2PN数[(2.18±1.78)vs.(1.92±1.59)]、获卵率[86.66%vs.73.84%]、优质胚胎率[46.32%vs.41.39%]均显着增加(P<0.05)。与微刺激方案相比较,PPOS方案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46.89)%vs.(41.98)%]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发LH峰率[2.53%vs.40.47%],周期取消率[19.12%vs.24.28%]显着降低(P<0.05)。结论:PPOS方案较微刺激方案能有效降低POR患者的早发LH峰率和周期取消率,增加获卵率、改善胚胎质量,并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为POR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促排卵方案。第二部分PPOS方案对不同年龄卵巢低反应人群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比较PPOS方案在不同年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第一部分纳入的PPOS方案组的434例患者,根据年龄分为四组:≤30岁组(n=63),30岁<年龄≤35岁组(n=164),35岁<年龄≤40岁组(n=108),>40岁组(n=99)。434例患者行FET周期的一共179例,其中有两例患者取消移植,故有177个FET周期,同样根据年龄分为四组:≤30岁组(n=29),30岁<年龄≤35岁组(n=63),35岁<年龄≤40岁组(n=55),>40岁组(n=30)。比较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周期临床指标、促排卵结局相关指标以及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比较四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显示>40岁组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更差,基础FSH高于其他三组,AFC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0岁组的HCG日E2、HCG日优势卵泡数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0岁组的HCG日LH显着高于≤30岁组和30岁<年龄≤35岁组(P<0.05),其余组间HCG日LH无统计学差异(P<0.05)。>40岁组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余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ET周期>40岁组的妊娠率明显小于其他三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三组间的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一个独立因素,同样应用PPOS方案的POR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显现出AFC降低、基础FSH升高等基础状态更差的情况,并且在IVF/ICSI-ET助孕中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2PN数、可移植胚胎数逐渐降低,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也降低。

王茜[4](201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ceRNA网络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生物标志物》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由于RNA可以通过ceRNA机制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我们构建了一个ceRNA网络,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和观察胞饮突的表达,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潜在生物标志物。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例女性不育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处于正常排卵期,月经周期正常(21-35天),年龄在28至37岁。并在子宫内膜取样后3个月内没有接受激素治疗,对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8例正常在位子宫内膜进行RNA测、免疫组化检测和观察胞饮突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算法对ceRNA网络进行预测和通路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共检测到767个mRNA(181个上调和586个下调)、231个lncRNA(99个上调和132个下调)和45个miRNA(11个上调和34个下调)表达差异。构建ceRNA网络,包含45条通路。通过对lncRNA、miRNA和mRNA三组之间的倍数变化进行拓扑分析,共12个共同基因。其中重建的ceRNA网络中有26个miRNA、30个mRNA、32个lncRNA和119条边线。在ceRNA中进一步选择lncRNA,miRNA,mRNA,确定两个共表达模块:模块1中含136条富集的GO通路和3条富集的KEGG通路;模块2含121条富集通路和12条KEGG富集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蜕膜化、类固醇代谢过程正调控、脂肪酸代谢过程正调控、氧化还原酶活性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损伤。确定了hsa-miR-449c-5p、hsa-miR-449a、DRAIC 和 LOC400867 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胞饮突表达未见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激素受体B型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共检测到767个mRNA(181个上调和586个下调)、231个lncRNA(99个上调和132个下调)和45个miRNA(11个上调和34个下调)表达差异。基于ceRNA理论,我们重建了一个lncRNA-miRNA-mRNA网络,首次从全系统层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lncRNA相关的ceRNA介导基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分析。GO分子功能分析发现了 41条丰富的GO通路。KEGG通路和wikipathway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4条通路。总的来说,通过对lncRNA、miRNA和mRNA三组之间的倍数变化进行拓扑分析,在亲近性、程度、中间性的前25个基因有12个共同基因,其中重建的ceRNA网络中有26个miRNA、30个mRNA、32个lncRNA和119条边线。在重建的ceRNA网络中,GO分类(分子功能)p≤0.05获得38条富集GO通路,KEGG分析发现31条富集通路。ceRNA子网络中蜕膜化和卵巢类固醇生成,以及VEGF和TNF信号通路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在ceRNA中利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进一步选择lncRNA、miRNA、mRNA,确定了两个共表达模块:模块1中包含136条富集的GO通路和3条富集的KEGG通路;模块2包括121条富集通路和12条KEGG富集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蜕膜化、类固醇代谢过程正调控、脂肪酸代谢过程正调控、氧化还原酶活性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损伤。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定了 hsa-miR-449c-5p、hsa-miR-449a、DRAIC和LOC400867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上皮细胞子宫内膜孕激素B受体表达水平较低,这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胞饮突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

张亦心,赵青,吕丽华,郭薇,郭旭芳,马婧,张诺,朱序亭,高羽,王琇[5](2018)在《尿黄体生成素半定量试纸检测结合超声监测卵泡在预测排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尿黄体生成素(LH)半定量试纸检测结合超声监测卵泡在预测排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人工授精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治疗的704例共1 616个周期不孕症夫妇为研究对象,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情况,并结合尿LH半定量试纸检测,综合判断排卵时间并确定授精时机。结果尿LH检测值以45 mU/ml临床妊娠率最高,为34.50%,其次临床妊娠率依次为尿LH检测值65 mU/ml、<25 mU/ml及25 mU/ml组,分别为31.44%、27.55%和22.96%,尿LH检测值<25 mU/ml及25 mU/ml与45 mU/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LH检测值25 mU/ml与65 mU/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616周期中,发生未破裂黄素化卵泡(LUF)有29个周期,占1.79%,以尿LH检测值<25 mU/ml组为最高,为2.78%,随着LH检测值的增加,LUF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尿LH检测值<25 mU/ml组与65 mU/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LH半定量试纸检测结合超声监测卵泡情况可以准确预测排卵率,当出现内源性LH检测值<25 mU/ml时,适时注射h CG,可提高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预防和降低LUF发生,相比血LH测定尿LH半定量试纸检测更具优势。

方玉,陈洁瑛,陈红[6](2015)在《不孕症妇女自然周期过早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的发生与排卵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孕症妇女自然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过早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峰与排卵障碍的相关性,为不孕症妇女行自然周期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不孕症门诊确诊的102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超声,检测出102例不孕症妇女共244个自然周期的卵泡生长、内源性LH峰值及落峰时间、排卵情况,依据检测结果分为尿LH峰阳性组、尿LH峰阴性组及过早LH峰组,比较3组的排卵率、未破裂黄素化卵泡(LUF)发生率、周期妊娠率。结果尿LH峰阳性组138个,尿LH峰阴性组44个,过早LH峰组62个。244个自然周期总排卵率为77.0%(188个周期),LUF发生率为21.3%(52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20.9%(51个周期妊娠)。尿LH峰阳性组、尿LH峰阴性组及过早LH峰组的排卵率分别为91.3%、63.6%、54.8%,LUF发生率分别为8.7%、31.8%、41.9%,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9.0%、11.4%、9.7%;其中尿LH峰阳性组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尿LH峰阴性组和过早LH峰组(P<0.05),尿LH峰阳性组LUF发生率低于尿LH峰阴性组和过早LH峰组(P<0.05),尿LH峰阴性组和过早LH峰组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LUF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早的内源性LH峰,是导致排卵障碍影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临床实践中过早内源性LH峰的出现,可预测提早排卵及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的发生,可适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强黄体支持,以降低LUFS的发生,提高临床妊娠率。

方玉,陈洁瑛,陈红[7](2015)在《动态检测不孕症妇女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值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孕症妇女自然周期中尿黄体生成素(LH)半定量试纸动态检测内源性LH峰值的应用。方法采用尿LH半定量试纸结合阴道超声,观察不孕症妇女排卵时间、排卵率、早发LH峰、未破裂黄素化卵泡(LUF)的发生率以及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性。结果 102例不孕症妇女244个自然周期的卵泡发育中,尿LH半定量试纸测定结果为尿LH阳性率56.56%,阴性率18.03%,早发LH峰发生率25.41%。根据尿LH峰测定结果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及早发LH峰组,排卵率分别为91.30%、63.64%和54.84%,LUF发生率分别为8.70%、31.82%和41.94%。3组排卵率比较,LH阳性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LUF率比较阳性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自然周期中利用尿LH半定量试纸动态检测内源性LH峰值,有利于判断卵泡发育情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邓波,马艳萍,武泽,李云秀,邵静宜,官洁,章晓梅[8](2013)在《尿LH半定量试纸在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IVF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半定量试纸在指导受孕、准确预测排卵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尿LH半定量试纸观察尿LH值在排卵前后的不同变化,恰当选择排卵最佳时机指导受孕或者确定HCG注射日。结果观察200个排卵周期,其中60个自然排卵周期,50个IVF自然周期,90个IVF微刺激周期。显示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B超,可为不孕夫妇指导受孕,提高妊娠率。结论应用尿LH半定量试纸结合阴道B超对监测卵泡生长和预测排卵是简便易行、准确的方法。

徐永红,史六梅[9](2012)在《监测排卵350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各种排卵监测的优缺点及可能的适应范围。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监测排卵拟孕及不孕妇女350例,5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00个,药物周期200个,采用B超监测、宫颈黏液评分、快速尿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半定量测定的方法监测排卵。结果 B超监测、宫颈黏液评分、快速尿LH半定量测定的均值基本符合文献所描述的标准和规律。结论不孕妇女排卵监测在经过对专业人员培训后,当地基层医院即可取得同样效果,排卵监测的选择应根据需要而定。

王艳华,吴琳,李墨林[10](2011)在《TVS卵泡监测序贯尿LH试纸预测排卵在计划妊娠中的指导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阴道超声(TVS)监测卵泡发育序贯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预测排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在计划妊娠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有意向妊娠且无明显不孕因素的育龄妇女分为两组:A组:于自然月经第917天行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隔日一次,追踪观察卵泡生长状况,至成熟、排卵为止;待发现优势卵泡近排卵期时,序贯采用尿LH试纸检测尿LH,每晨一次,呈阳性、达顶峰24 h内性生活,指导早日受孕;若阴性,再辅以血LH测定,预测排卵时间并了解卵巢功能。B组:随机抽取50例无任何监测方法的自然受孕妇女作对照。结果:A组46例共监测84个月经周期,B超监测到成熟卵泡67个周期,证实排卵周期63个,占75.0%;71个月经周期出现尿LH峰,阳性率为84.5%;两种监测排卵方法排卵周期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46例中有15例在监测周期受孕,故监测周期的受孕率为32.6%(15/46),46个月间4例自然妊娠,自然妊娠率为8.7%。B组3个月内自然受孕4例,占8.0%,46个月间妊娠6例,受孕率为12.0%。两组3个月内受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监测卵泡生长直观、动态、科学;尿LH试纸检测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两者结合既能监测卵泡从生长至成熟卵泡的动态过程,又能预测排卵时间,为尽快受孕找到了最佳时机。因此,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序贯尿黄体生成素试纸预测排卵在计划妊娠中具有积极、科学的指导意义,并在优生优育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二、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及促排卵周期中预测排卵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及促排卵周期中预测排卵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Kisspeptin在促排卵下PCOS患者月经周期中的表达及对早期妊娠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Kisspeptin/KISS1R系统在妊娠和辅助生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2)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期血清孕酮水平的变化
    1.3 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期血清孕酮水平升高的相关性研究
    1.4 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1.5 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对IVF/ICSI-ET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1.6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IVF/ICSI-ET方案及取卵
    2.3 精液采集及处理
    2.4 体外受精、胚胎评估、胚胎处理与移植
    2.5 黄体支持及随访
    2.6 激素水平检测
    2.7 相关指标的定义
    2.8 分组情况
    2.9 观察指标
    2.10 统计学方法
三 结果
    3.1 所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3.2 不同孕酮水平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3.3 高中低孕酮水平三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3.4 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讨论
    4.1 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4.2 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偏低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4.3 影响HCG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可能因素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孕激素与卵泡发育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3)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方案
        1.2.1 PPOS方案
        1.2.2 微刺激方案
    1.3 取卵
    1.4 取精
    1.5 受精
    1.6 胚胎培养
    1.7 FET周期
        1.7.1 内膜准备及黄体支持
        1.7.2 胚胎复苏及移植
        1.7.3 妊娠结局判断
    1.8 观察指标
        1.8.1 患者一般情况
        1.8.2 促排卵周期临床指标
        1.8.3 促排卵结局指标
        1.8.4 妊娠结局
        1.8.5 观察指标计算方法
    1.9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 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在POR患者的IVF/ICSI-ET中的疗效分析
        2.1.1 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2.1.2 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两组患者的促排卵周期临床指标
        2.1.3 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两组患者的促排卵结局指标
        2.1.4 FET周期的临床结局
        2.1.5 两种方案临床妊娠结局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2 不同年龄POR患者应用PPOS方案的疗效分析
        2.2.1 应用PPOS方案的不同年龄POR患者的基础资料
        2.2.2 不同年龄POR患者应用PPOS方案的促排卵临床指标
        2.2.3 不同年龄POR患者应用PPOS方案的促排卵结局指标
        2.2.4 不同年龄POR患者应用PPOS方案的FET周期的临床结局
第三章 讨论
    3.1 卵巢低反应的定义及治疗现状
    3.2 PPOS方案的作用机制
        3.2.1 孕激素阻断LH峰的机制
        3.2.2 卵泡波理论
        3.2.3 PPOS方案发展历程
    3.3 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促排卵情况的比较
    3.4 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卵母细胞及胚胎质量的比较
    3.5 不同年龄卵巢低反应患者应用PPOS方案的疗效分析
    3.6 不足与改进
第四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ceRNA网络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生物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实验设备和试剂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
    三、统计分析
    四、实验流程如下
结果
    一、免疫组化
    二、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
    三、RNA-Seq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谱
    四、LncRNA-miRNA-mRNA 关联
    五、通路分析
    六、关键基因的选择与拓扑分析
    七、关键IncRNA-miRNA-mRNA子网络和通路分析
    八、IncRNAs-mRNAs-miRNAs的共表达及功能预测
讨论
    子宫内膜形态学观察
    RNA测序
结论
展望
总结要点
基金与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综述: 人类子宫内膜容受性转录组的最新进展
    前言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孕激素
    他莫昔芬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尿黄体生成素半定量试纸检测结合超声监测卵泡在预测排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卵泡监测及授精时机
        1.2.1.1供精来源
        1.2.1.2
    1.3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测定尿LH值
    1.4 排卵及未破裂黄素化卵泡 (LUF) 的诊断
    1.5 精液处理
    1.6 授精方法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妊娠结局
    2.3 尿LH检测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4 尿LH检测值与LUF的关系
3 讨论

(6)不孕症妇女自然周期过早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的发生与排卵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动态检测不孕症妇女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值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2结 果
3 讨 论

(8)尿LH半定量试纸在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IVF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3组排卵率和临床受孕率比较
        2.1.1 A组 (指导受孕组)
        2.1.2 B组 (自然周期IVF组)
        2.1.3 C组 (微刺激方案IVF组)
    2.2 血LH峰与尿LH值的相关性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9)监测排卵35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项目
        1.3.1 B超监测
        1.3.2 宫颈黏液评分
        1.3.3 快速尿黄体生成素半定量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妊娠成功率
    2.2 各周期监测指标的比较
    2.3 B超监测排卵
    2.4 宫颈黏液评分
    2.5 尿黄体生成素试纸
3 讨论

(10)TVS卵泡监测序贯尿LH试纸预测排卵在计划妊娠中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检测方法
        1.2.1 TVS监测卵泡
        1.2.2 尿LH试纸检测
        1.2.3 血LH测定
    1.3 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B超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结果
    2.2 尿LH检测结果
    2.3 血LH测定结果
    2.4 尿LH峰日与TVS显示排卵日的时间关系
    2.5 监测周期与受孕的关系
    2.6 A、B两组同期妊娠率的关系
    2.7 妊娠结局
3 讨论
    3.1 常规预测排卵的方法
    3.2 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前的筛选检查
    3.3 TVS、LH两种方法科学结合在计划妊娠中的指导意义
        3.3.1 掌握排卵期, 指导受孕
        3.3.2 了解卵巢功能, 相继发现内分泌疾病及不孕原因, 进一步诊治

四、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及促排卵周期中预测排卵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Kisspeptin在促排卵下PCOS患者月经周期中的表达及对早期妊娠的预测[D]. 彭乔.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D]. 李慧. 苏州大学, 2020(02)
  • [3]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D]. 麻婷. 兰州大学, 2020(01)
  • [4]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ceRNA网络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生物标志物[D]. 王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5]尿黄体生成素半定量试纸检测结合超声监测卵泡在预测排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张亦心,赵青,吕丽华,郭薇,郭旭芳,马婧,张诺,朱序亭,高羽,王琇. 中国妇幼保健, 2018(14)
  • [6]不孕症妇女自然周期过早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的发生与排卵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方玉,陈洁瑛,陈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5(02)
  • [7]动态检测不孕症妇女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峰值的应用[J]. 方玉,陈洁瑛,陈红. 浙江预防医学, 2015(01)
  • [8]尿LH半定量试纸在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IVF中的应用[J]. 邓波,马艳萍,武泽,李云秀,邵静宜,官洁,章晓梅. 西部医学, 2013(02)
  • [9]监测排卵350例临床分析[J]. 徐永红,史六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2(06)
  • [10]TVS卵泡监测序贯尿LH试纸预测排卵在计划妊娠中的指导意义[J]. 王艳华,吴琳,李墨林. 中国妇幼保健, 2011(13)

标签:;  ;  ;  ;  ;  

尿黄体生成素试纸在自然和促排卵周期预测排卵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