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安装座表面的蜗杆,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座外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双比色红外测温仪。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双比色红外测温仪对炉内温度进行测量,温度测量范围广,测量温度高,通过将安装架插入固定架的卡槽中,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拆卸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带动蜗杆旋转,蜗杆通过蜗轮带动连接杆旋转下降,从而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更加方便快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端连接有炉盖(2),所述炉盖(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安装座(5)表面的蜗杆(4),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座(5)外侧的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的内部设置有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
设计方案
1.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端连接有炉盖(2),所述炉盖(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安装座(5)表面的蜗杆(4),所述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座(5)外侧的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的内部设置有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的内部设置有蜗轮,且连接杆(10)和蜗杆(4)通过蜗轮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的上端设置有与安装架(7)相匹配的卡槽(12),且安装架(7)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架(7)的顶端设置有与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相匹配的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和固定架(6)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匹配的安装孔(14),且安装孔(1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架(7)和固定架(6)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呈中空结构,且连接杆(10)靠近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氩气进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15),且密封盖(15)由透明耐高温材质构成,所述密封盖(15)与连接杆(10)接触位置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化炉测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常用石墨棒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石墨由碳精体高温烧结而成,石墨坩埚承载碳粉块生料,置于石墨化炉内,并用电阻料填充,使得设于石墨化炉炉壁的电极与电阻料、石墨坩埚串接成回路,经通电发热,在高达2800℃的高温环境下,碳粉块生料烧结成为石墨。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结合起来的技术来对石墨化炉进行温度测量,无法对高温进行测量,石墨管的安装非常困难,每次测温时都要重新安装,而且石墨管的损耗较大,成本较高,且无法快速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结合起来的技术来对石墨化炉进行温度测量,无法对高温进行测量,石墨管的安装非常困难,每次测温时都要重新安装,而且石墨管的损耗较大,成本较高,且无法快速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测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端连接有炉盖,所述炉盖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安装座表面的蜗杆,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座外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双比色红外测温仪。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蜗轮,且连接杆和蜗杆通过蜗轮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与安装架相匹配的卡槽,且安装架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架的顶端设置有与双比色红外测温仪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和固定架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匹配的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架和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呈中空结构,且连接杆靠近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氩气进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由透明耐高温材质构成,所述密封盖与连接杆接触位置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双比色红外测温仪对炉内温度进行测量,温度测量范围广,测量温度高,通过将安装架插入固定架的卡槽中,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拆卸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带动蜗杆旋转,蜗杆通过蜗轮带动连接杆旋转下降,氩气通过氩气进口进入连接杆内部,将连接杆内的石墨粉吹出,防止堵塞,从而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盖;3、伺服电机;4、蜗杆;5、安装座;6、固定架;7、安装架;8、双比色红外测温仪;9、固定螺栓;10、连接杆;11、氩气进口;12、卡槽;13、通孔;14、安装孔;15、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天然石墨粉加工用石墨化炉的测温装置,包括炉体1,炉体1的顶端连接有炉盖2,炉盖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5,安装座5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3(型号为130ST-M06025),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安装座5表面的蜗杆4,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安装座5外侧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架7,安装架7的内部设置有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型号为DL-SS)。
在本实施中:通过设置的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对炉内温度进行测量,温度测量范围广,测量温度高,通过将安装架7插入固定架6中,即可进行测温,安装拆卸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3带动蜗杆4旋转,蜗杆4带动连接杆10旋转下降,从而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更加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1,安装座5的内部设置有蜗轮,且连接杆10和蜗杆4通过蜗轮转动连接,通过蜗杆4带动蜗轮旋转,使得蜗轮带动连接杆10旋转,完成连接杆10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从而对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请参阅图2,固定架6的上端设置有与安装架7相匹配的卡槽12,且安装架7呈“L”形结构,安装架7的顶端设置有与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相匹配的通孔13,安装架7和固定架6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匹配的安装孔14,且安装孔1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安装架7和固定架6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连接,通过将安装架7插入固定架6的卡槽12中,通过设置的固定螺栓9进行固定,安装拆卸快速简单,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请参阅图3,连接杆10呈中空结构,且连接杆10靠近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氩气进口11,连接杆10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15,且密封盖15由透明耐高温材质构成,密封盖15与连接杆10接触位置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氩气通过氩气进口11进入连接杆10内部,将连接杆10内的石墨粉吹出,防止堵塞,通过设置的耐高温密封圈防止氩气泄漏。
工作原理:将安装架7插入固定架6的卡槽12中,将固定螺栓9插入安装孔14中,对安装架7和固定架6进行固定,将双比色红外测温仪8放入通孔13内,进行测温,伺服电机3带动蜗杆4旋转,蜗杆4带动蜗轮旋转,使得蜗轮带动连接杆10旋转,完成连接杆10的上升和下降过程,氩气通过氩气进口11进入连接杆10内部,将连接杆10内的石墨粉吹出,防止堵塞,从而对炉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测量,温度测量范围广,更加方便快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0359.0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055225U
授权时间:20190702
主分类号:G01J 5/00
专利分类号:G01J5/00;C01B32/205
范畴分类:31C;
申请人: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6400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工业园五里岭功能区
发明人:周宪聪;吴玉祥;胡旭添;吴易座
第一发明人:周宪聪
当前权利人: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彬
代理机构:36121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