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司马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司马法,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军礼
司马法论文文献综述
姜军[1](2019)在《《司马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本重要的兵书,其主要内容包含有周代军政典章制度、司马穰苴之言以及战国时齐国大夫言论,传世本《司马法》中亦保有汉代兵家、经学博士对其整理的痕迹。通过对《司马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军事制度、战争形态,以及古典文献的成书、先秦“官学”与“子学”的关系、齐国兵学文化等方面问题的理解。本文以兵书《司马法》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军礼和军事思想叁个方面进行探讨。全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前叁章)以文献学讨论为主,下编(后两章)以军礼和军事思想讨论为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书名与真伪考,本章先对传世文献中与《司马法》有关的各种称谓进行梳理,认为《史记》中的“司马法”“古者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代表兵书《司马法》的叁个不同成书阶段,而“司马兵法”为“司马穰苴兵法”的简称,是后代兵书《司马法》在西汉时的名称之一。《汉》志以后虽然名称略有不同,但都可以看做是兵书《司马法》。接下来本章就传世本《司马法》真伪问题做了讨论,认为传世本《司马法》,是从汉代本一路流传下来的残本,其中应该保留有先秦时期《司马法》的内容。第二章,成书、作者和流传,关于《司马法》的成书,本文主要依据《史记》中的线索,结合历史上“官学下移”的过程,认为《司马法》成书分为叁个阶段,即成书前的“司马之法”阶段,为周代官方军政档案文献的统称;“古者《司马兵法》”阶段,是第一次成书阶段,但后来散佚;《司马法》定型阶段,在战国齐威王时,由齐国大夫编撰而成。关于作者,本文认为由于《司马法》成书过程复杂,其早期流传过程亦是成书过程,不同成书阶段有不同的作者。关于流传,本文认为《司马法》在南北朝时期有过大量散佚的过程,到唐以后,篇幅趋于稳定。到了宋代,被官修《武经七书》收录,今天所见《司马法》都是由宋本而来。第叁章,《司马法》佚文简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佚文辑佚情况。之后通过对不同时代佚文的比较,认为《司马法》的散佚有人为删减的因素。同时就佚文部分内容与《孙子兵法》内容相同这一问题阐明观点,认为不能轻言佚文中与《孙子兵法》相同的内容是由于“误引”造成,也有可能在唐代及以前,《司马法》中就是包含有一些《孙子兵法》的内容。第四章,《司马法》所含军礼考,主要考证了《司马法》中所见“大师礼”“大均礼”和“大田礼”,即建军、作战制度,军赋制度和军事训练制度。在“大师礼”部分,论及《司马法》中的卒伍之制、车制、军阵编制,以及作战前、作战中、作战后叁个不同作战阶段的军礼内容。在“大均礼”部分,本文重点探讨了《司马法》佚文中出现的两种军赋制度,认为这两种军赋制度都是以“井田制”为基础,以赋、役合一为主要征收形式。这两种军赋制度可能是不同时期的制度,与《周礼》中的军赋制度有近似的地方,但比《国语·齐语》中的军赋制度时代要早。在“大田礼”部分,本文结合《周礼》,讨论了四时田猎之制。第五章,《司马法》军事思想发微,论及了《司马法》中的战争观、“教战”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民本思想和功利思想。其中战争观部分,认为《司马法》中战争的目的是“讨不义”;《司马法》中“仁”的思想,既是对国家的政治伦理要求,也是对个体的道德要求;而“礼”的思想则渗透到了治军、作战等各个方面;“慎战”思想则体现为既不轻言战争,又要积极备战。“教战”思想部分,体现为一方面要教民以“礼义”,一方面要教民以“豫”。朴素辩证法思想部分,认为《司马法》中含有朴素的对立统一概念,其中“轻重相权”思想表现的尤为突出。民本思想与功利思想部分,论及了《司马法》思想兼具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钟尉[2](2018)在《叁军禁戒——《司马法》两则难句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法》的《严位篇》中有两句话素来难解,"凡战:叁军之戒,无过叁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一人之禁,无过皆息。""凡叁军:人戒分日;人禁不息,不可以分食;方其疑惑,可师可服。"诠释这两句话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司马法》"以仁为本"的精神,区分"禁"和"戒",同时把"人"诠释为"仁"。这样这两句话就有了非常深刻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姜军[3](2018)在《古文献中《司马法》称谓考辨——以《史记》《汉书》《隋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典籍中关于《司马法》的称谓有很多,甚至同一典籍中存在着不同称谓。在《史记》《汉书》《隋书》中关于《司马法》的不同称谓,有些所指相同,有些则要区别对待。《史记》中"司马法"不是单一着作名,而应该理解为"司马之法",实质为军政文献的统称,而"司马兵法"和"司马穰苴兵法"则为同一部着作名。《汉书》中"军礼司马法"与"司马法"所指相同,就是《史记》中的《司马穰苴兵法》。《隋书》中"司马法"与"司马兵法"也为同一着作,都从汉代本《司马法》流传下来,称谓不同仅仅是版本之别。凌廷堪、黄以周二人以为《隋书》中"司马法"与"司马兵法"为两书,此说有误。(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06期)
海涛[4](2017)在《读《司马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唐]皮日休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虞尚仁b,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尚权c,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曰取天下以民命者乎?(本文来源于《月读》期刊2017年11期)
王震[5](2017)在《《司马法》与齐国思想学术的关系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战国之际,齐国在稷下学者的引领下发起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学术变革。《司马法》正是这场变革的代表性成果。对于《司马法》,不仅应该看到,其作为一部兵书,既确立了田氏集团在齐兵学系统中的正统地位,也建立起适应战国时代战争形势的强兵理论。同时还应看到,这部兵书也是对齐国思想学术的传承和推进,映射了齐国的价值信仰、文化基因和时代思潮。从价值信仰方面看,该书在适应客观现实需要的同时,总体上秉承了宗周礼乐精神。从文化基因上看,其深受姜齐文化传统影响,人本主义倾向与功利实用主义特质十分鲜明。从时代思潮角度看,该书诠释了黄老"稷下主旋律"在兵学领域的渗透和延伸。(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黄朴民[6](2016)在《“自古兵家流,皆出司马法”——《司马法》之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法》,亦称《司马兵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兵法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司马法》成书、流传及军事意义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梳理其内在脉络,概括其思想要义,揭示其文化特征。《李卫公问对》卷上:"今世所传兵家者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1)这揭示了《司马法》一书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即它是中国兵学文化总源头,是先秦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座巍峨丰碑。本文旨在通过对《司(本文来源于《华中国学》期刊2016年02期)
[7](2017)在《《司马法·仁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期刊2017年03期)
钟尉[8](2016)在《《司马法》轻重战略思想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兵书,虽残缺不全,但微言大义,特别是其独有的轻重战略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在《司马法》中,"轻"有轻装上阵、行动迅速、注重攻击叁个层面的意思,"重"有装备辎重、步步为营、注重防御叁个层面的意义。从这些层面理解轻重的概念,可以管窥《司马法》博大精深的轻重战略思想。(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高润浩,赵鲁杰[9](2015)在《“兵法之源”与“兵学圣典”——《司马法》与《孙子兵法》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法》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两部经典兵学着作。前者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是先秦时代司马之官治军用兵的法典;后者被尊为中国"兵学圣典"。以下考察了《司马法》的来龙去脉,古《司马法》与《司马穰苴兵法》的关系;分析了《司马法》与《孙子兵法》以及司马穰苴和孙武之间的地域背景、家学渊源和学术传承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司马法》与《孙子兵法》的共同特征和鲜明差异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赵鲁杰[10](2015)在《《司马法》的治军思想研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法》是中国古代经典兵学着作,是中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在《司马法》中,如何治理军队的思想贯穿始终,它根据治军与治国不同的特点,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治军理论及其方法措施,其中不少论述符合军队建设与管理训练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军事学术价值,至今仍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孙子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司马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司马法》的《严位篇》中有两句话素来难解,"凡战:叁军之戒,无过叁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一人之禁,无过皆息。""凡叁军:人戒分日;人禁不息,不可以分食;方其疑惑,可师可服。"诠释这两句话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司马法》"以仁为本"的精神,区分"禁"和"戒",同时把"人"诠释为"仁"。这样这两句话就有了非常深刻的内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司马法论文参考文献
[1].姜军.《司马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钟尉.叁军禁戒——《司马法》两则难句辨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8
[3].姜军.古文献中《司马法》称谓考辨——以《史记》《汉书》《隋书》为中心[J].学术交流.2018
[4].海涛.读《司马法》[J].月读.2017
[5].王震.《司马法》与齐国思想学术的关系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黄朴民.“自古兵家流,皆出司马法”——《司马法》之综合研究[J].华中国学.2016
[7]..《司马法·仁本》[J].军事历史.2017
[8].钟尉.《司马法》轻重战略思想诠释[J].滨州学院学报.2016
[9].高润浩,赵鲁杰.“兵法之源”与“兵学圣典”——《司马法》与《孙子兵法》之比较[J].管子学刊.2015
[10].赵鲁杰.《司马法》的治军思想研探[J].孙子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