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友车位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生产运行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电气设备与电力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在这一总体时代背景下,在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当前我国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仍旧存在着施工质量低下、工程管理体系混乱以及各类施工问题。为完善这一问题,笔者对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优化策略开展以下研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优化完善与发展,在大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社会总体生产力的同时,对于电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输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电气工程层面上,则转变为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提升。但在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施工质量与工程管理水平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提升,并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期间内,各类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出现,极大干扰影响了业主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管理水平以及质量控制力度的提升,是当下我国建筑行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必由之路。
一、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准备阶段中,优化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阶段中的优化策略
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阶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设计人员对于施工现场并未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实地考察工作,更为依赖于对平面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参考,因此所设计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之间往往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化,这也是导致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各类施工问题频发、设计方案反复更改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但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与施工进度,还使得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有所降低。
针对这一问题,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阶段中,首先需要设计人员开展全面性、系统性的施工现场实地考察作业,确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实际性与准确性符合要求。其次,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设计工作完成后,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借助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模拟所设计施工方案的施工流程,从而及时发现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类尚待优化的问题。
(二)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中的优化策略
首先,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人员配置情况、施工区域周边环境等加以深入了解与分析,从而针对性制定出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计划、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施工材料采购计划等各项工程管理计划。
其次,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施工难度系数以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对各项施工技术加以选择配置。此外,工程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水平、综合素养以及安全施工意识的考核工作,从中筛选出整体素养较高的工作人员用于开展各项施工技术,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系数。
最后,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所采购配置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质量检测与性能检测工作,确保所采购施工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与国家相关规定,所配置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性能参数符合施工要求。此外,还需要将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电气管道预埋砖等进行妥善保存,并开展防腐作业。
二、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优化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各施工环节之间的衔接性
相较于其他建筑分部工程而言,建筑电气工程各施工环节步骤之间需要具有较高的衔接性,才能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不出现大幅降低。例如在电气管线预埋施工环节中,在出现电气管道线路中进入异物、渗水等问题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电气系统的运行。此外在电气工程部分施工环节步骤中,也需要多工种施工人员开展协调施工作业,例如在电气管线预埋施工环节中,不但需要施工人员将电气管线进行预埋,还需要施工人员将建筑特定区域墙体进行开槽作业。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工程管理人员应注重于提高各施工环节中的衔接性。
(二)提高施工作业监管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流程开展作业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部分施工人员较为缺乏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作业环节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施工作业规范流程加以施工,而是过于依赖自身工作经验来自主简化施工作业流程,这也会造成各类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位于施工现场开展实时现场技术指导,不但对各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环节中所出现的技术性错误加以及时指正,还需要对未遵循国家相关安全施工规范流程的施工人员加以及时制止与勒令其改正。在施工人员频繁出现违规操作时,工程管理人员则需要对其加以适当惩处,从而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施工意识的重视程度。
(三)工程管理人员对所配置施工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开展不定期的质量检测工作
首先,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部分施工企业或施工材料采购、管理人员,为追求更高的企业经济效益以及谋求私人利益,因此将所采购施工材料更换为劣质施工材料,这也使得部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缺乏必要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开展不定期的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此外,还需要将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清点工作纳入工程管理体系中。例如在施工材料出入库环节中,工程管理人员按照管理流程开展施工材料清查盘点与抽样质量检测工作。
其次,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阶段中,时常出现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不稳定,导致开展重复施工作业等问题,不但增加了建筑电气工程的造价成本,还降低了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工程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测与维修保养工作,并将其纳入工程管理体系,根据不同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针对性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测与维修保养工作开展周期。
三、在建筑电气工程招投标与竣工环节中,优化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在建筑电气工程招投标环节中的优化策略
在建筑电气工程招投标环节中,由于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合约各项条款较为模糊,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较为宽泛,缺乏进一步的精确。正因于此,部分施工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通过降低工程施工质量、采购劣质施工材料、缩短工程施工工期来实现对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不但对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还是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缺乏保障、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的主要根源所在。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工程招投标环节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首先对各投标企业的企业资质与以往承接工程施工质量开展系统性的检测分析。其次,在施工合约签署环节中,明确规定建筑电气工程具体的施工质量要求,并在施工质量要求不符合施工合约规定时,建设单位有权延期支付或拒绝支付工程造价尾款。
(二)在建筑电气工程竣工环节中的优化策略
在工程竣工环节中,工程管理人员与质量检测人员需要对超声波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加以适当应用,并开展电气式检测作业,确保所安装电气设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以及建筑电气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符合验收竣工标准。
四、总结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缺乏保障、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低下的问题,笔者从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准备、验收、招投标以及施工等阶段的优化策略开展上述阐述,为提高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贡献出自身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光臣.《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施工质量监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刘国卿.关于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