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论文-张岩,吕伟刚,宋桂华,郭彦荣,管志伟

藏象学说论文-张岩,吕伟刚,宋桂华,郭彦荣,管志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藏象学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象学说,医学,中国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儿科教学

藏象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岩,吕伟刚,宋桂华,郭彦荣,管志伟[1](2019)在《基于藏象学说的中医儿科教学方法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藏象学说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将2017级中医系本科学生60人分为普通中医儿科教学组(传统教学组)和中医藏象学说儿科教学组(藏象组),通过对2组学生学习成绩考查和学生满意度调查,对中医藏象学说儿科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藏学组学生学习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较传统教学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藏象学说与传统儿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满意度,值得大面积教学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19期)

贾成祥[2](2019)在《中医藏象学说的文化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藏象"即内在之藏与外应之象,藏象学说是以外应自然现象联系来构建内在脏腑功能系统的学说,具有形象性、功能性、系统性的特点。意象思维是藏象学说得以构建的文化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其形成源于《周易》。意象思维的特点就在于使无形变为有形,使无形之物呈现出形象性和易见性。意象思维广泛应用于《黄帝内经》,而《素问·六节藏象论》也已用意象思维的方法以五行生克理论构建五脏的功能系统。从中国传统文化来探求中医藏象学说得以构建的文化根源,为认识和诠释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曾耀明,汪洋鹏,柯晓[3](2018)在《基于藏象学说论治炎症性肠病的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和消耗性等特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是北美和欧洲的常见病,但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病。IBD属中医脾胃病,UC病位在大肠,治疗基于脾胃,兼顾肺; CD病在小肠,治疗基于脾胃,重在心。(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雷文婷,师建梅,刘琪[4](2018)在《藏象学说发展的探讨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藏象学说知识体系比较复杂,采用与《黄帝内经》相结合的方式对藏象学说的概念、结构进行规范地表述,有助于实现藏象学说的理解和沿袭。现代研究要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好传统理论学习和挖掘,是基于传统基础上的理论学习,是基于稳固理论的不断整理与总结,从而使藏象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由此产生不可或缺的好方法,使我们不断学习和应用。在藏象理论中,继承和发扬藏(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娜[5](2018)在《中医藏象学说隐喻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为中医隐喻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中医藏象学说中包括了容器隐喻,社会隐喻,自然隐喻等大量的隐喻现象;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译者采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本文分析了容器隐喻、社会隐喻、自然隐喻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以保持中医语言特色为己任,尽量保持源文的隐喻特点,在保持中医语言特色的同时,也应尽量兼顾读者的理解,不应一味直译。(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14期)

赵万标[6](2018)在《专家指出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发生学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张栋提出中医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发生学依据的学术观点。张栋从发生来源、发育时间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对胚胎发生时期的卵黄囊、肾、心、肺、脑等内脏,口、鼻、眼、舌等器官的生成和衍变进行追踪,并与《黄帝内经》中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8-05-31)

张栋[7](2018)在《藏象学说的胚胎发生学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胚胎发生时期的卵黄囊、肾、心、肺、脑等内脏,口、鼻、眼、舌等器官的生成和衍变进行追踪,并与《黄帝内经》中脾、肾、心、脑的概念和功能、五脏的开窍等藏象学说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分析,认为因发生来源相同而形成同一脏腑体系,因发生时间相同或胚胎时期位置关系紧密而形成五脏与器官的开窍关系,这即是脏腑系统形成的发生学原理,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学依据。据此提出藏象经络发育追踪研究方法这一结合藏象和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即追踪脏腑经络的发生来源和脏腑之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建立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个体出生以后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发现藏象学说的科学依据和内涵以及经络的实质。(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李今庸[8](2018)在《藏象学说及其产生的客观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其他理论的基础。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几千年来又指导了中医学的临床实践。藏象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药、预防等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对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都起着重要作用。1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象"一词,首先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所谓"藏(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慧[9](2017)在《《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教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多元化教学法组)和对照组(系统讲授教学法组),通过教学质量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考查等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藏象学说"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多元化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学生普遍认为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藏象学说"知识,并在平时作业和考查成绩中得以体现;多元化教学法组平时作业和考查成绩明显优于系统讲授教学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藏象学说"。(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李爽姿,王勤明[10](2017)在《对中医理论藏象学说本质特征的模糊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本质特征在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做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藏象最本质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使中医理论认知有了唯物的基本内核;最突出的特点是运动性,相互的运动,使中医理论认知有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最显着的特征是系统性,整体、联系、普遍的观点,使它确立了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整体观念;而最基本的要求是认识藏象的规律性,只有认识了藏象的规律性,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对藏象本质特征作些模糊认识,是为解决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问题,探寻提高医家诊疗思维能力有效途径做准备。(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藏象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藏象"即内在之藏与外应之象,藏象学说是以外应自然现象联系来构建内在脏腑功能系统的学说,具有形象性、功能性、系统性的特点。意象思维是藏象学说得以构建的文化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其形成源于《周易》。意象思维的特点就在于使无形变为有形,使无形之物呈现出形象性和易见性。意象思维广泛应用于《黄帝内经》,而《素问·六节藏象论》也已用意象思维的方法以五行生克理论构建五脏的功能系统。从中国传统文化来探求中医藏象学说得以构建的文化根源,为认识和诠释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藏象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岩,吕伟刚,宋桂华,郭彦荣,管志伟.基于藏象学说的中医儿科教学方法实践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贾成祥.中医藏象学说的文化根源[J].中医学报.2019

[3].曾耀明,汪洋鹏,柯晓.基于藏象学说论治炎症性肠病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4].雷文婷,师建梅,刘琪.藏象学说发展的探讨与意义[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8

[5].王娜.中医藏象学说隐喻翻译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

[6].赵万标.专家指出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发生学依据[N].中国中医药报.2018

[7].张栋.藏象学说的胚胎发生学依据[J].中医杂志.2018

[8].李今庸.藏象学说及其产生的客观基础[J].中医药通报.2018

[9].李慧.《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10].李爽姿,王勤明.对中医理论藏象学说本质特征的模糊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标签:;  ;  ;  ;  ;  

藏象学说论文-张岩,吕伟刚,宋桂华,郭彦荣,管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