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探空仪,高空气象观测,平行观测,中国气象局,业务软件,测量精度,安装调试工作,系统切换,温度传感器,实习
环境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文科[1](2020)在《全国气象部门完成新型探空仪升级换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实习文科报道1月1日,全国气象部门正式完成新型探空仪升级换型工作。新型探空仪在气压、湿度、温度传感器等方面实现技术改进,提高了测量精度、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技术指标,进一步提升了高空气象观测水平。此次升级换型工作主要涉及所有国家高空气(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20-01-07)
韩浩然,花向红,王文昆,刘伟,罗梓河[2](2019)在《既有铁路GNSS测量环境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研发既有铁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测量环境评估系统的必要性,给出了既有铁路GNSS测量环境评估系统总体架构,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实现的关键技术,展示了利用Java语言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情况。(本文来源于《测绘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杨文金[3](2019)在《大气环境监测数字化测量的简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问题,大气污染是主要污染之一,现已经成为各国重视的污染难题。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逐步开展,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是以人工、单个设备功能为主,这种监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环境治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式能够发挥巨大的优势。本文就针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进行研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0期)
孟娟,洪利,韩智明,李亚南[4](2019)在《废墟环境2.4 GHz无线信道测量与时延扩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手机Wi Fi信号对震后被困人员进行定位是灾后搜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定位精度依赖废墟环境无线信道模型的精确性,目前国内尚缺乏废墟环境下Wi Fi信号传播的信道模型。相对于典型通信环境,震后废墟中信号传播环境更为复杂,多径效应更为明显,将会严重影响信道的时延扩展。在对北川灾后废墟环境下2.4 GHz Wi Fi通信频段信道进行频域测量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计算平均附加时延和RMS时延扩展参数。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分析了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时延扩展的分布规律,并根据Kolmogorov-Smirnov,Chi-square和Anderson-Darling 3种法则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得出RMS时延扩展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分析得出平均附加时延和RMS时延扩展呈线性关系,实测得到的信道时延扩展参数可为基于手机Wi Fi定位的灾后人员搜救系统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耀国,郭腾龙[5](2019)在《基于不同观测环境下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ATR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具有精度高稳定好的优点,特别是它的ATR(自动目标识别)功能,能够大大提高观测效率,实现无人值守观测。因此,ATR功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质量,有必要对ATR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文中基于图像分割算法,分析ATR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矿山测量》期刊2019年05期)
许雄,吴若无,韩慧,郝晓军,王华兵[6](2019)在《雷达信号环境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特性认知与可视化的现实应用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分层认知概念的雷达信号环境测量系统,实现了对外界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参数的感知测量,同时以二维坐标形式对测量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进行了分层可视化展示。该系统的设计实现期望能够为电磁环境感知、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参考。(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0期)
甄杨,黄爱军[7](2019)在《影响自动换膜采样器在环境监测中测量准确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其中,又以大气污染的问题最为显着,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自动换膜采样器是一种连续采样、自动换膜、可实现无人监守全天候自动采样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器,研究自动换膜采样器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影响其准确度的各个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有利于更准确可靠的实现对环境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本文来源于《工业计量》期刊2019年05期)
李豆,吴海军,余亮,蒋伟康[8](2019)在《噪声环境下基于双声压测量面的声场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传统的声全息方法适用于自由场环境[1],干扰源存在时该方法失效。为了实现非消声环境下的声场重建,各种声场分离方法被提出。其中基于等效源的声场分离方法研究得比较多,包括稳态[2]和非稳态[3]情况。基于边界元的声场分离方法[4]、基于统计最优的近场声全息方法[5]以及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近场声全息方法[6]也都有研究。其原理都是通过双测量面实现辐射、散射和入射波的分离,然后基于边界阻抗条件实现辐射和散射声的分离,最后得(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沈茹珊,崔寒茵,李超,林伟军[9](2019)在《模拟临近空间环境声速测量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临近空间是距地面20-100km的空域。作为空天过渡域,其间存在着大量可探测到的声波信息。临近空间声波探测具有探测范围广、不受地面地形影响、风噪声小等优势。因此,对临近空间的声波探测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临近空间物理环境地面迥异,因此其中声传播的特性与地球表面大气必然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模拟临近空间环境展开声速测量实验,得到测量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临近空间声传播特(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白晨明,李志慧,高菲菲[10](2019)在《基于弱测量的噪声环境下量子秘密共享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秘密共享是量子密码学中一个重要分支,而纠缠态是设计秘密共享协议的重要手段之一。噪声环境会导致量子纠缠态发生退相干,从而降低方案质量甚至失败。本文针对相关文献中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研究了振幅阻尼信道对方案的影响。为了减少纠缠退相干的发生,采用了弱测量方法对噪声环境下的方案进行保护,分析了经过振幅阻尼信道作用之后得到的秘密量子态与初始秘密之间的保真度;给出了不采取任何手段时得到秘密与采用弱测量得到秘密时的相干性度量的定量研究。最后,以具体的量子态为例,发现弱测量的方法对提高方案中秘密态的保真度与相干性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环境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阐述了研发既有铁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测量环境评估系统的必要性,给出了既有铁路GNSS测量环境评估系统总体架构,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实现的关键技术,展示了利用Java语言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文科.全国气象部门完成新型探空仪升级换型[N].中国气象报.2020
[2].韩浩然,花向红,王文昆,刘伟,罗梓河.既有铁路GNSS测量环境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地理信息.2019
[3].杨文金.大气环境监测数字化测量的简单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9
[4].孟娟,洪利,韩智明,李亚南.废墟环境2.4GHz无线信道测量与时延扩展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耀国,郭腾龙.基于不同观测环境下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ATR性能分析[J].矿山测量.2019
[6].许雄,吴若无,韩慧,郝晓军,王华兵.雷达信号环境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测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7].甄杨,黄爱军.影响自动换膜采样器在环境监测中测量准确度的研究[J].工业计量.2019
[8].李豆,吴海军,余亮,蒋伟康.噪声环境下基于双声压测量面的声场重建[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9].沈茹珊,崔寒茵,李超,林伟军.模拟临近空间环境声速测量实验[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10].白晨明,李志慧,高菲菲.基于弱测量的噪声环境下量子秘密共享方案[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探空仪; 高空气象观测; 平行观测; 中国气象局; 业务软件; 测量精度; 安装调试工作; 系统切换; 温度传感器; 实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