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董仲舒不仅把饮食指向仁义道德和礼乐制度的实践层面,而且上升到了自然神论和精神信念层面。他在“天人感应论”“阴阳五行论”的前提下,以“天”为本源,以“食”为载体,从天道运行的法则和规律中探寻养生智慧。天不言不语,万物看似自生自长,实则由天所主宰。董仲舒在养生和天意之间投射了一道隐蔽的认知防线,唯君子谨慎察物,有洞析事物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才能真正明白参天取食的智慧。董仲舒是天道的大翻译家,将抽象晦涩的玄妙之理,转化为直观性、实践性的生活内容,实则是在构建人们饮食思维中的天道观念。“感念”与“中和”是董仲舒十分强调的饮食要求。天赐人以物,人必感念神的恩泽,循天择食祭祀,以表对天的思念和敬畏。“中和”是天地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不仅是天道人道之根本,还是人自我修养、养生长寿之根本。故饮食有节,劳逸有度,才能得天地之泰,延年益寿。董仲舒的饮食养生思想,是从天人感应论、阴阳五行论中催生出的理论产物,融合了中医学、阴阳学、天道学、五行学说的理论精华,通过“食”与“天”的紧密联结,彰显汉代天人哲学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董仲舒;君子;养生;饮食;天人感应;中和
“君子”堪称儒家设计的经典人格,《白虎通义·号》曰:“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1]48贤能尚德是君子的特质,修身养德是君子的“必修课”。《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2]607“食”乃人大欲之一,也最能用来考验本能与德性之间的张力,“吃”关切人的伦理底线和品德贵贱。“吃”是本能,而“如何吃”则是文化。“夫礼之初,始诸饮食”[2]586。“食礼一体” 是中国特有的饮食思维,先秦礼乐制度与饮食活动紧密相关,饮食与生命、个体成长、婚嫁、繁衍、族群和社会,生物链般牵系在一起,不断催生出一系列的礼乐文明。儒家先贤把饮食之“养”与礼乐之“治”相融合,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在试图把“吃”变成社会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话题,这是中国性情哲学的应有之义。直到董仲舒,饮食不仅指向仁义道德和礼乐制度的实践层面,而且上升到了自然神论和精神信念层面。他以“天”为本源,以“食”为载体,从天道运行的法则和规律中探寻君子的养生智慧。
针对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水环境,仅依靠水流自身的净化功能显然无法彻底改善污染问题,在此情况下,需要应用人工生态处理技术。人工生态技术处理即借助于各种人工生态技术对城市河流中的微生态加以改善,对河流中的污染物与其他污染源等物体进行处理,并且不会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河流处理方法[2]。但是,该处理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并非所有城市河流都适用,为此,应选择已经污染或问题比较严重的河流进行治理,促使其快速恢复到原有生态结构。
一、“吃”的传统解读
一个民族对食色之欲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占据着文化的重要部分。《孟子·告子上》曰:“食、色,性也。”[3]饮食男女,乃人之天性。古人对男女两性问题保守内敛,甚至停滞、堵塞,而对“饮食”的关注十分频繁,甚至牵扯到各个文化领域。《尚书》《诗》《礼记》《周易》《吕氏春秋》中均有丰富的食器及饮食文化的相关记载。《尚书·酒诰》:“尔乃饮食醉饱。”[4]377《诗·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郑玄笺:“苾苾芬芬有馨香矣,女之以孝敬享祀也,神乃歆嗜尝女之饮食。”[5]即便是人们信仰中的神,都会因祭品馨香而有嗜欲,更何况人呢?《周易·颐卦》曰:“贞吉。观颐。自求口实。”[6]口食物以自养,食物是人的基本需求。可见,口腹之欲在古典文献中普遍得到认可和重视。
“吃”是个体的本能,而“怎样吃”则会牵扯到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领域。《周易·颐卦·象》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7]“吃”与德行礼仪相挂勾,嗜欲无度,不讲节制,就会道德败坏,有违君子风范。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8]政治与饮食紧密相关,二者有共同的治理之道,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曰:“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9]龚鹏程在《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中写道:“在中国,吃不只是吃,更是几乎可以延伸到一切事物上去的活动。”[10]足以看出,饮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辐射极其广泛和深刻。
古语讲“病从口入”,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更为直接。孔子曰:“子之所慎:齐、战、疾。”朱熹注:“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11]疾病是人生死攸关之事,孔子将其与战争、斋戒相提并论,足以看出他对疾病的谨慎态度。《左传》昭公九年载膳宰屠蒯言:“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杜预解曰:“气和则志充,在心为志,发口为言。”[12]食物决定人之血气,气影响意志,意志作用于言行。《吕氏春秋·情欲》曰:“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13]45古人的长寿之道,离不开声色滋味,饮食是人长寿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灵枢》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张志聪解曰:“气合于有形而为病,藉人气之生长以慧安。”[14]饮食、居所和喜怒哀乐的情绪均为百病起因。
孔子对人如何吃、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进行过很多讨论。《论语·乡党》提出君子“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15]408-414孔子在饮食上十分谨慎严格,对于腐烂、发霉、反时常、烹饪不当、无调味佐酱等食物杜绝食用,甚至对吃肉喝酒都不能随便,君子要拒绝市面上的赝品,食酒肉要有辨别能力,以防对身体造成伤害①王充在《论衡·语增》中,曾驳斥过“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的传言,这话原本是想表明“圣人德盛,能以德将酒”,可惜却成了对两位圣人的一种“高级黑”。文王、孔子如果真的可以“一坐千钟、百觚”,那么,他们也就一定是“酒徒,而非圣人”了,算个酒囊饭袋还差不多。见余治平、唐艳:《周公训诫:“无彝酒”与“德将无醉” ——经学诠释下〈酒诰〉对酒的使用控制与德性规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5期。王充在《论衡·语增》中说:“世闻‘德将无醉’之言,见圣人有多德之效,则虚增文王以为千钟,空益孔子以百觚矣。”见《百子全书》第四册,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3286页。酒为“节度”之物,过则伤身坏事,故以此凸现君子“治心”的重要性。孔子对酒的质量、品质的要求,更是对君子“治身”的谨慎要求。。“食不语,寝不言”[15]408-414,吃饭睡觉时应保持安静,专心致志;甚至对坐姿也有要求,“席不正,不坐”[16]237。饮食的环境必须有礼有序,否则不能进食。孔子极强的生命意识,关切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孟子以“仁爱”为中心,主张“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17]只顾口腹之欲,而忽视仁义道德是“养小以失大”,为了仁义,宁可抛弃美食,甚至牺牲性命也不为过。荀子则更突出“礼治”,重视饮食礼节和寓教于食,“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18]。“礼”是人们衣食住行的根本,一切都要以“礼”为基本原则,相对于个体生命,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与著名画家赵华胜教授过从二十余载,深知其对民族绘画的执着追求,数十寒暑如一日故而造诣精湛,主要表现在人物造型方面,匠心独具,风格突出,已然成为中国东北艺林中之翘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书记》有云:“向背无遗势,洪纖无遁形……然后知学在骨髓者,自心术得;工侔造化者,由天和来。”藉此以评价画家在今日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相信此去不远。
二、天人感应:“食”以“天”为根据
董仲舒吸取上古方术、黄老道论、精气学说,对儒家君子治身术进行弥补和修复。孟、荀之后,董仲舒的治身观念是朝向孔子的一次回归[19]。相比孟、荀,董仲舒更加重视养身问题。饮食上,他突破孔子对食材、习惯、礼仪等具体实践层面的阐释,以天人感应论、阴阳五行论为基础,为“食”寻求“天”的依据。首先,董仲舒继承先秦的天道论和人本主义思想,重构了天与人的关系。董仲舒曰: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故数者至十而止,书者以十为终,皆取之此。人何其贵者?起于天至于人而毕。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投其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20]1085
所谓的解释,就是说明某种现象何以如此。语用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解释语言形式何以如此。在Givón(1979:3-4)认为语言学的解释需要涉及下面一个或多个“自然解释性参数”:命题内容、话语语用学、语言处理器、认知结构、世界观语用学、个体发生学的发展、历时演变和种系发生学的进化。这些参数就是我们称之为外部解释的参数。语体与命题内容、话语语用学、认知结构等参数密切相关,那么语体研究能为语言学提供什么样的解释?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天人合一”是古人心性追求的最高境界,要凸显人的地位,必定要涉及天。董仲舒将人与天首尾并列于“十端”,宇宙十大构成性元素的排列,从天开始,至人结束,这并非纯粹的宇宙现象,而是要体现人的重要性。十大元素始终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状态之中,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性,盘根错节,纠缠往复。任何一个元素本身都不可能是独立的“单子”,只有当它们相互发生作用才能够产生出万物[21]。天地、阴阳、五行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作为十端之一,下能培育万物,上能参照天地变化,显然超越于万物之上。人与天在作用、功能和地位上似乎等量齐观,足以看出人之尊贵。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提高煤矿开发利用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减少机械故障,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炭传送系统、矿井提升机、牵引采煤机和矿井监测系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随着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促进煤矿机电设备向智能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董仲舒把天的至上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董仲舒曰:
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相邻的两个教学年度内选取两届学生,将其设置为实验组与参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其中,实验组包含14级物流专业6组学生,共计34人;15级物流专业6组学生,共计36人,合计12组,共70人。参照组包含14级物流专业学生6组,共计35人;15级物流专业学生6组,共计36人,合计12组,共71人。实验组采用SPOC模式下的ERP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并运用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参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并以传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春生夏长,百物以兴;秋杀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疢疾莫能为仁义,唯人独能为仁义;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独能偶天地。[20]800
以荠、荼两种植物为例,分别证明了冬夏为其所宜的原因,冬天为水气,荠菜味道甘甜,借着水气会长得茂盛,甘甜战胜寒冷,故而滋阴养人。《淮南子·地形训》:“荠冬生而仲夏死。”刘文典解曰:“荠,水也,水王而生,土王而死也。”[25]175冬天水气,夏天火气,故荠菜冬天生,夏天死。夏天为火气,荼菜味苦,借火气而熟,苦味胜过炎热,故而缓解酷暑。《白虎通·五行》曰:“火味所以苦何?南方主长养,苦者,所以长养也,犹五味须苦可以养也。”[1]171五味中苦具有养的特性,故夏季服苦味最适宜。《淮南子·时则训》曰:“其位南方,其日丙丁,盛德在火。……王瓜生,苦菜秀。”[25]200-201孟夏之月是火气,荼,味苦,需借火气以成熟。
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号也。[24]310
天地之气运行规律决定万物生死规律,四季变化是万物生死往复的过程。春天木气旺盛而生的万物,到秋天金气旺盛便会死亡;秋天金气旺盛而生的万物,到夏天火气旺盛便会死亡;春天物种活不过秋天,秋天物种活不过第二年夏天,这是天地阴阳之气运行的结果。《淮南子·地形训》曰:“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麦秋生夏死。”[25]175禾、菽、麦的五行属性不同,根据天时运作规律而生死。董仲舒曰:“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赖炎元解曰:“天地的气,相合而为一体,区分为阴气阳气,判别为四季,排列为五行。”[26]335天地之气的流动有章可循,阴阳、四时、五行②阴阳与五行,绝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范畴的抽象或概念的一般,也一定不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万物始基,也有别于印度古代哲学所提出的地、水、风、火“四大”宇宙元素,而是包涵实存的物、可感觉的象、被思想的意在内的一种合体,是人人、物物、事事以及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见余治平《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五行”学说进一步完善了宇宙运作的图式,为人生存在世做了联系性、整体性的诠释。这与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关系性思维不无关系,因为这种中国式思维特色,造就了中国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养生哲学。的范畴都是气运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因此万物生命也遵循此规律,天地之气运行到什么程度,万物就生长到什么程度。饮食万物各有其适宜之时,亦有不适宜之时,人要弄清楚阴阳五行与食物之间的存在关系。阴阳变化与万物生长的关系,“两和”与“二中”是关键,董仲舒曰:
凡天地之物,乘于其泰而生,厌于其胜而死,四时之变是也。故冬之水气,东加于春而木生,乘其泰也。春之生,西至金而死,厌于胜也。生于木者,至金而死;生于金者,至火而死。春之所生,而不得过秋,秋之所生不得过夏,天之数也。饮食臭味,每至一时,亦有所胜,有所不胜之理,不可不察也。”[20]1057
天人同类的人类学依据是繁衍关系,人由天所生,天是人的祖先,故人的一切特性均源于天。人的血气、德行、禀赋、喜怒哀乐都来自天,这从逻辑上把天归为上位,人归为下位。董仲舒天人感应、人副天数的逻辑论证虽满富联想与神秘色彩,实则是他在“神权”庇护下,宣扬人的力量、作用和地位。“受”有遭受、接受、承受之意,天有先在性和决定性,没有天不可能有人,人是天的受体,人的仁义性情、喜怒哀乐都与天同呼吸共命运。因此,人的饮食也必定源于“天”,受制于“天”。董仲舒曰:
董天工解曰:“此言查食之所美,夏食芬,冬食荠,可以见天意。”[28]万物生死不同时,各季节都有长得茂盛的,也有死亡不生的,甚至同一季节生长的食物,生死也不同步。规律是:当万物生长茂盛之时,唯独一种生物在此时死亡,如果它能食用,此物便是美好之物;如果不能食用,说明有不好的事物必须去除。相反,当万物死亡之时,唯独一种生物长势旺盛又可食,人多吃有益;如果此物不可食,便可用来饲养家禽。自然万物的生长,似乎潜藏着某种规律,无论是巧合,抑或是人的主观臆想,都是受“天人合一”思想观念支配的。董仲舒揭示事物生长的普遍现象,也是在为天道寻求合法性。至于事物如何才算长得茂盛?如何区分可食与不可食?四季常青不败的事物又怎么解释?董仲舒并没有给出答案。其实,董仲舒通过构建饮食与天道的逻辑,尽心尽责地为中国的天人哲学寻找出路,
两和,指东方之和与西方之和,分别指春分和秋分;二中,指南方之中和北方之中,分别指夏至和冬至。“两和”与“二中”每年周而复始、循环交替,北方之中(冬至),阳气初生与阴气合,万物生长于地下;南方之中(夏至),阴气初生与阳气合,万物生长得最茂盛。冬至开始生长于地下的万物,若不经过东方(春分)之和,就不可能再生长;夏至在地上生长茂盛的万物,若不经西方(秋分)之和,就不可能成熟。由此看来,冬至之目的是春分,夏至之目的是秋分,同时,没有冬至和夏至,更谈不上春分和秋分。这种严密的因果逻辑关系,似乎是由完美主义的“天”所设计好的,是万物存在的定性法则和运作模式。万物生长都是根据天道规律进行的。
三、饮食规律:“君子察物之异,以求天意”
董仲舒认为,万物不能与人相比拟,因为人生来自带“天”的基因,与“天”几乎有相似的生理构造和精神意志,自然就有体达天、认识天、感应天的能力。董仲舒构建了一个善良的“人格神”“有情神”“感应神”,“天”与人有着同样向善、向生意义上的生存法则。天有道,人有道,饮食亦有道,关键是人能不能洞察天意,能不能读懂和执行“天”的意旨,从而领略饮食的智慧所在。董仲舒曰:
四时不同气,气各有所宜,宜之所在,其物代美。视代美而代养之,同时美者杂食之,是皆其所宜也。[20]1059
故荠以冬美,而荼以夏成,此可以见冬夏之所宜服矣。冬,水气也,荠,甘味也,乘于水气而美者,甘胜寒也。荠之为言济与!济,大水也。夏,火气也,荼,苦味也。乘于火气而成者,苦胜暑也。天无所言,而意以物。物不与群物同时而生死者,必深察之,是天之所以告人也。故荠成告之甘,荼成告之苦也。君子察物成而告谨,是以至荠不可食之时,而尽远甘物,至荼成就也。天所独代之成者,君子独代之,是冬夏之所宜也。春秋杂食其和,而冬夏服其宜,则常得天地之美,四时和矣。[20]1059
其次,按照董仲舒的精气论,人与物是“气”所构成的不同生命表现形式,“凡养生者,莫精于气”[24]447。气是宇宙的根本,也是人养生的根本。《郭店竹简·唐虞之道》曰:“脂肤血气之青(情),䍩(养)眚(性)命之正。”[27]正乃正直、正道之意,血气顺乃养生之大道。饮食目的即养人之血气、精气。合适季节长得茂盛又可食的食物,正是天地精气的表征,故可以补人血气、养人正气。赖炎元解曰:“代养,疑当作代食。”[26]423天赐予的美好食物,人用它来养身,食物种类多,人便可以杂食,有益身心,这也符合现代营养学原理。但董仲舒的解释路径比科学原理微妙得多,董仲舒曰:
大学生往往喜欢与志同道合,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处事,这也有利于他未来的职业发展,他们正需要一个专业的平台来结交益友。
“宜”当适合、也许、恰当、大概讲,其本身就是中国模糊化、概括化思维的体现,“气”之所“宜”,无非指的是一种和谐、平衡、中庸的状态,而这种美好的状态是通过具体事物体现出来的。四时更替,阴阳变化,在任意时间节点总会以合适的事物为代表来体达天意,把天地精华最丰盈、最饱满的形态展现出来。故食物自带此季节的品格、特性和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夏天的食物,有降暑功能,冬天的食物,有滋阴作用。天人同类,如母亲哺育婴孩一样,天赐于人的,也正是人所需要的。《吕氏春秋·尽数》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许维遹解曰:“不过差,故身无灾疾也。”[13]68饮食符合时宜,身体就不会有疾病、灾难。《淮南子·本经训》曰:“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25]311秋收冬藏是万物四时生长的规律,人获取食物要有节律,掌握好合适的时间。
人与万物始于天地之精气,但人又比万物尊贵,唯人之数能与天地之数偶合、匹配。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实际上是他对天人关系的回答①宋志明认为,董仲舒天人学说的第一个基本论点是“人上有天”,其不是一个关于自然哲学的论断,而主要是一个关于政治哲学的论断。见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版,第234页。。《春秋繁露》中,天人感应的原因是“天道各以其类动”[22]。万物同性同质则可彼此沟通,相助相益,否则相互损耗。同类相动、以类度类是万物生存的普遍法则。金春峰认为:“‘类比’‘无类类比’是董仲舒认识方法的本质特点。”[23]董仲舒对人的理论自信在于人有偶合天地的条件和官能,这是天人感应的前提。从生物类存在上讲,只有同类可以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和性情,故董仲舒构造神灵之天的参照物一定程度上是人,而并非全是神。董仲舒曰:
凡择味之大体,察其时之所美,而违天不远矣。是故当百物大生之时,群物皆生,而此物独死。可食者,告其味之便于人也,其不可食者,告杀秽除害之不待秋也。当物之大枯之时,群物皆死,如此物独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益畜之。天愍州华之间,故生宿麦,中岁而熟之。君子察物之异,以求天意,大可见矣。[20]1062
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其在功能定位方面具有一致性,必须对其定位进行准确的界定。首先,应该把管理会计和全面预算作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付诸实际的重要抓手,依托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原本更加抽象的长期战略规划向短期目标进行转化,使战略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并依托管理会计,促进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应该把管理会计与全面预算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围绕着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经营目标,协调企业整合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和配置。第三,应该把管理会计和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企业进行财务业绩绩效评价提供客观全面的评价依据和标准。
从阴阳五行或中医学中单单解释“吃”的问题,未免过于敷衍,几千年来,中国人构建的天人哲学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结晶,易学思维和意象风格已经烙在血统里了,其中难以具体化、客观化、精确化的部分,也因此能被原谅。故“夏”与“苦”,“冬”与“甜”的内在逻辑问题也就被默认了。然而,天不言不语,万物看似自生自长,实则由天所主宰。董仲舒在养生和天意之间投射了一道隐蔽的认知防线,唯君子谨慎察物,有洞析事物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才能真正明白参天取食的智慧。董仲舒是天道的大翻译家,将抽象晦涩的玄妙之理,转化为直观性、实践性的生活内容,实则是在构建人们饮食思维中的天道观念。为了更进一步地解释万物生死的具体内在法则,董仲舒又曰:
中医学认为,人体乃复杂的有机统一体,五脏、五位、五行、五味、五官、五情、五色之间相互作用。《尚书·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4]296-297五行、五味、五位都是一一对应的。董仲舒认为,天人同类,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董仲舒曰:“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24]333春天喜气则万物生,秋天怒气则万物死,夏天乐气则万物养,冬天哀气则万物藏。故每个季节都有其恒常性、同一性的特质,恰恰是这一点,才使得万物生长有度、生死有方。《礼记·内则》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郑氏曰:“多其时味以养气也。”[2]746春夏秋冬,分别对应酸、苦、辛、咸,不同的味道,对应不同的季节,这样才符合阴阳五行的规律。《白虎通义·五行》中曰:“南方者,任养之方,万物怀任也。西方者,迁方也,万物迁落也。北方者,伏方也,万物伏藏也。”[1]173南方阳气盛,主长养;北方阴气盛,主收藏。
天有两和,以成二中,岁立其中,用之无穷。是故北方之中用合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合阳,而养始美于上。其动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然则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成,南方之所长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长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20]1023
君子择食是以对“天”的理解,对事物的洞察,以及自身敏锐的判断力为前提的。董仲舒提出“可食”与“不可食”的观念,实则也反映出饮食“辨识度”的问题。掌握饮食规律,还需理智选择,否则同样迫害生命。《黄帝四经·前道》曰:“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知)智以辩之,强以行之,责道以并世,柔身以寺(待)之时。”[29]君子力行大道,一定要用智慧辨别好坏、是非。《论语·乡党》曰:“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16]239凡药自有三分毒,孔子在不明药性的情况下,如此警惕,是儒家严谨笃行的君子风范。饮食需要理智,人只有遵循自然,吃的才算是“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并非是龙肝凤脑、金精玉液,而是最普通、最常见的应季食材,如俗语讲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热天一块瓜,强如把药抓”等。然而,当今人的味觉似乎已被科技化、商业化的内容所麻痹,认为吃萝卜白菜是平民,吃奇珍异食才是高人。于是,各种动物的脑髓、内脏首当其害,甚至已经恶化到吃人类自身的组织器官,如胎盘、死婴等,简直不可思议,天理不容。此外,太空养殖、转基因、药物催熟等食物触目皆是,这些虽是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的标志,但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疯长口欲、丢弃自然呢?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四、饮食要求:“感念”与“中和”
天赐人以物,人必感念神的恩赐,心怀尊天敬祖之情,循天道择食祭祀,以表对天的思念和敬畏。在中国古代,“礼”与“醴”本一字,奉“天”、敬“神”都是以酒、食物。《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2]586“礼”最初源于人的觅食求生活动,人们用黍米、猪肉、酒等食物通过简陋的仪式来向鬼神表达敬意,祈祷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坚守祭祀的习惯和礼仪,董仲舒也不例外。董仲舒曰:
五谷食物之性也,天之所以为赐人也。宗庙上四时之所成。受赐而荐之宗庙,敬之至也,于祭之而宜矣。宗庙之祭,物之厚无上也。春上豆实,夏上篹实,秋上朹实,冬上敦实。豆实,韭也。春之所始生也。篹实,麰也,夏之所受初也。麰实,黍也,秋之所先成也。敦实,稻也,冬之所毕熟也。……故君子未尝不食新,天赐新至,必先之,乃敢食之,尊天敬宗庙之心也。[20]1013
春夏秋冬人们分别用应季的韭菜、大麦、黍稷、水稻祭祀天,故宗庙一年根据季节变化相应有四次祭祀。《礼记·王制》曰:“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2]353郑氏曰:“庶人无常牲,取兴新物相宜而已。”平民没有牛、养、猪等家畜,只需按照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春夏秋冬分别用与当季相适宜的韭、麦、黍、稻来祭神即可。孔子也十分强调祭祀的重要性,“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古人临食,每品各出少许,置笾豆之间,以祭先代始为饮食之人,所以报功,不忘本[16]236。饭前祭祀是古人重要的饮食习惯。王永祥说:“‘崇德报本’是中国人的一贯思维,天生万物以养人,五谷之性可以食,乃天赐于人养其体者。”[30]人在服食之前,必须通过祭祀报答天、感恩天。
董仲舒十分强调尊天敬祖之心,祭祀不忘天道,要求祭祀的季节和食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上天赐予的新食物,君子先祭祀后进食,以表对天的尊敬。《礼记·少仪》曰:“未尝不食新。”[2]937新食物必须先用来祭祀。《诗·小雅·天保》曰:“禴祠烝尝,于公先王。”郑玄注曰:“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31]祠、禴、尝、烝的祭祀活动以祭拜先王。“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褅、秋尝”。孙希旦解曰:“天道每时一变,而孝子思亲之心因之,故一岁四祭者,不疏不数之节也。”[2]1207人祭祀天与祭祀祖先的心境相同,应满怀感谢与恩情,以新食物来祭拜和怀念。
同时,“中和”为饮食的原则。董仲舒曰:“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20]1040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是天地万物对真、善、美的共同夙愿,也是天人和谐的关键。“和”不仅是天道人道的根本,还是人自我修养、心身和谐、养生长寿的根本[32]。董仲舒曰:“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20]1034“中和”乃天地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阴阳之气保持中正平和,万物才能扩充自性,发展本我。“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20]1034“阳道舒,阴道促”[1]453。宽、急、舒、促是阴阳二气的不同特性,相反相成,二者共存的唯一可能是“和”,以得天地之美。《黄帝内经·素问》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马莳解曰:“阴性精专,阳性彪悍,故曰阴在内阳在外。”[33]49-50阴精阳彪,阴内阳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然后找到当前循环最差蚂蚁所经过的路径,应用式(10)的全局更新规则对属于最差路径但不属于全局最优路径中的节点的信息素进行更新。
(3)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功能地位,承接地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接受一些不具备发展潜力或污染严重的行业,应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条件,择优选择。
无论在中国古人的人生实践、精神信念、伦理道德,抑或艺术创造中,“中和”之道都是最高的追求。从生理贯穿到心理、精神层面,以中为节,以和为美,是中国人几千年来酝酿的特有的审美韵味。董仲舒在天人感应的理论境遇里,自然要保留这种传统的审美逻辑和文化精髓。饮食虽小,原则事大,董仲舒还十分强调君子在小事上的谨慎作为,董仲舒曰:
君子慎小物而无大败也。是故春袭葛,夏居密阴,秋避杀风,冬避重漯,就其和也。衣欲常漂,食欲常饥。体欲常劳,而无长佚居多也。行中正,声向荣,意气和平,居处虞乐,可谓养生矣。……得天地泰者,其寿引而长,不得天地泰者,其寿伤而短。短长之质,人之所由受于天也。[20]1049
衣物保持清洁,饥饱不过度,劳逸适中,冷暖不失度,居处旷而不散,高而不威,此乃天地之“泰”。“泰”即天地中和的最佳状态,得“泰”者长寿,不得“泰”者短寿。《黄帝内经·素问》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33]4饮食起居有节律,劳作有度,是人长寿的秘诀。《吕氏春秋·尽数》曰:“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许维遹解曰:“葆,安也。”[13]68饮食过饥、过饱都会伤身体的五脏六腑,不挨饿,也不吃得太饱,才能确保内脏机能健全。对于统治者来说,饮食也必须有节制。《吕氏春秋·先识览》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13]398统治者饮食如果太过丰盛,穷奢极欲、放纵口腹,就会有伤身亡国的下场。《黄帝内经·素问》曰:“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3]5人要控制自己的嗜欲,虚心恬静,守住真气,疾病从何而来呢?
饮食与君子品格也是分不开的。《春秋繁露·仁义法》曰:“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又曰:‘坎坎伐辐,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先其事,后其食,谓治身也。”[24]248-249君子要修炼自身,必须要有所作为,而非满足于口实之需。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6]18君子的志向不在口腹之欲、贪图享乐,德性才是最关键的。君子是儒家不变的理想人格目标,故饮食在修身面前显得十分逊色,而道家自然主义天道论,却比儒家更为密切地关注到人的生存问题。董仲舒虽吸收了黄老道家的养生精华,但他最终还是要回归儒家德性伦理的道场。
五、结语
“生命”一旦被赋予“天”的能量,似乎显得更有说服力。董仲舒在“神权”的庇护下,构建系统的天道论、人道论,在“天人感应”的心理场中,把“唯天为大”的饮食思维、文化沁入人心。“天”在人的饮食实践中扮演着精神引领者的作用,人保持对天的忠诚和敬畏,便能掌握和控制生命。人离不开食,食来自天,故人离不开天,这种看似合理的意象逻辑,很容易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里生根发芽。君子必须以“天意”节“口欲”,否则“天人合一”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就没有了出路,人也就没有了方向。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立场,为人们找到了生存的希望,人的嗜欲在天道的笼罩中价值飙升,甚至成为“天”的一部分。如果说万物源于天的理论成立,那么“天”顶多在人的精神和意识世界中笃定了权威,而在人的现实需求上并没有即视性、实质性的功能,但信仰的力量远远超过现实的预想,这种精神动能正是当今所匮乏的。人们对食物的恩泽之心被欲望和利益所淡化,人类疯长的口欲物欲正逐渐吞噬着美好的自然生态与资源,丢掉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谢忱,而这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在RPM机制下,容量义务是年度的。基本剩余拍卖(BRA)在交付年提前3年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增量拍卖(Incremental Auctions ,IA)在后续三年依次完成。其中交付年的前一年会重新进行负荷预测,如果非强制容量资源(an unforced capacity resource)紧缺超过100 MW,会触发第二次增量拍卖。
参考文献:
[1]陈立.白虎通疏证:上[M].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2]孙希旦.礼记集解:中[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3]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242.
[4]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雒江生.诗经通诂[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605.
[6]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68.
[7]朱熹.周易本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152.
[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8.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2357.
[10]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93.
[12]左丘明.春秋经传集解[M].杜预,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325-1326.
[1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4]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272.
[15]刘宝楠.论语正义:上[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16]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7]徐洪兴.孟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73.
[18]荀子.荀子[M].王朝明,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78.
[19]余治平.治身不敢违天——董仲舒的养身理念及性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38.
[20]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M].校补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21]余治平.“推阴阳”而动天地:董仲舒的宇宙图式——如何实现对先秦儒家宇宙论的改造与超越[G]//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多维视野下的早期中国宇宙论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香港理工大学,2019:213-243.
[2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4.
[2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72.
[2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6]赖炎元.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27]刘钊.郭店楚简校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49.
[28]董天工.春秋繁露箋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21.
[29]余明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M].长沙:岳麓书社,1993:157.
[30]王永祥.董仲舒评传[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35.
[31]阮元.十三经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2013:330.
[32]肖群忠,霍艳云.董仲舒“德莫大于和”思想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7(4):48-51.
[33]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田代华,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Dong Zhongshu's Views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Thoughts of Diet for Gentlemen
TANG Yan
(College of Education,ShanghaiAurora College,Shanghai 201908,China)
Abstract:Dong Zhongshu explores diet not only 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of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morality and systems of rite and music,but also from the level of Deism and spiritual belief.Under the premise of“the theory of the telepathy between Heaven and man”and “the theory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Dong Zhongshu,taking“heaven”as the origin and “food”as the carrier,explores the wisdom of health preservation from natural laws and rules of the operation of heaven.Heaven seems to be silent and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seem to grow on their own,but in fact they are dominated by Heaven.Dong Zhongshu casts a hidden cognitive line of defense between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the will of Heaven.Only when a gentleman observes things carefully and has the sensitivity and ability to judge things,can he really understand the wisdom of taking food from heaven.Dong Zhongshu is a great interpreter of natural law.Turning the abstract and obscure mysterious truth into practical content of life that can be seen,he actually constructs the concept of heaven in people's thought of diet.“Gratitude”and “Neutralization”are the dietary requirements that Dong Zhongshu emphasizes much.When Heaven gives things to people,they must be grateful to what Heaven has given them,choose food to offer sacrifices according to natural law to show their yearning and awe for Heaven.“Neutralization”is the best state of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n heaven and earth.It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both natural law and humanity,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self-cultivation,health preservation and longevity.Therefore,if one has a moderate diet and a proper level of leisure,he can enjoy the peac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prolong his life.Dong Zhongshu's thought of diet and health preservation is a theoretical product derived from the theory of the telepathy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which integrates the theoretical essence of Chinese medicine,theory of yin and yang,theory of natural law and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Through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diet”and “Heaven”,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Heaven and man in the Han Dynasty is vividly displayed.
Key words:Dong Zhongshu;gentlemen;health preservation;diet;telepathy between Heaven and man;neutralization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9.06.007
作者简介:唐 艳(1990-),女,陕西安康人,讲师。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重点推荐项目(ZZzdz19003)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9)06-0047-08
收稿日期:2019-10-26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
标签:董仲舒论文; 饮食论文; 万物论文; 君子论文; 天人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 《衡水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论文;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重点推荐项目(ZZzdz19003)论文;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