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第一分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6%(x2=3.890,P<0.049),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3.5±4.6)分、(75.8±4.2)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0.2±2.4)分、(61.3±2.7)分,组间比较(T焦虑=15.402,T抑郁=17.366,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改善了护患关系,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消化内科;护理效果
消化内科是临床重要的科室之一,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均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应用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为人们提供全面的综合性护理。为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70例患者分组观察,现将具体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7),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6±5.2)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体位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症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基本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健康教育: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了解较少,因此,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宣传板或者向患者发放免费的知识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③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因素,易出现恐惧、害怕、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及时做好相关的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信息,鼓励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为患者播放其喜爱的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放松。
1.3评价标准
采取调查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分,共5个项目,每个2分,非常满意:>8分,满意:6-7分,不满意:<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1]。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的有9例,满意的有17例,不满意的有7例,满意度为78.8%,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的有12例,满意的有23例,不满意的有2例,满意度为94.6%,组间比较(x2=3.890,P<0.049)。
2.2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3.5±4.6)分、(75.8±4.2)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0.2±2.4)分、(61.3±2.7)分,组间比较(T焦虑=15.402,T抑郁=17.366,P<0.05)。
3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大部分消化内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3]。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改善了护患关系,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静宇.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533-2535.
[2]杜晓霞.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359-360.
[3]彭冬梅,卢小红,杨静华等.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