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梅(百色市第五中学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教育是增强人类知识积累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而教育在人类知识积累和人格完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时候,他们仍然年轻和健全。因此,要使中学生在这个敏感的青春期过上安全的生活,形成相对健全的人格,就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人生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未来能够发展得更好。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1-026-01
前言:生命的教育过程是照顾每一个学生和他的生活活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和提升生命价值。生命教育离不开生命活动,生命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来实现的。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研究了包括生物圈中的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广义上讲,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从世界向他人延伸、涉及生死、生命、哲学、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方式。狭义上,生活与教育有关,是一种生命观教育,它教人如何理解、尊重和珍爱生命。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活环境,尊重和珍惜已有的生活,回归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一、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和敬畏生命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对于生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初中生本身还没有真正的经历过生老病死,因此对于生命的理念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与教材加以对比和观察,促使学生能够发现生命的神奇,并且能够热爱和敬畏生命[1]。
例如:在教学《激素与生长发育》一课时,就对人体发育的需求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和生物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相关问题加以讨论和探索,进而能够在知识教学当中达到一种转变学生观念、敬畏和关爱生命的目的。
二、深入挖掘初中生物教材中所包含的生物理念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初中生物的教材改革方面充分的体现了对于生命教育相关理念的重视,冀教版的生物教材当中到处都彰显了生命的奇迹,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生命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活环境,尊重和珍惜已有的生活,回归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冀教版生物教材当中,很多的生物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
例如:在教学《病毒的控制与利用》一课时,讲解了病毒的发现和传播途径以及治疗困难等,一方面不仅仅要告诉学生应该自尊自爱,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能够树立一种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初中生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能够影响初中生的人格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通常就是学生人社会问题以及人生问题最基本的看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物学的知识赋予了价值观和人生观相对丰富的内容和内涵。在生物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带到课堂之外,对大自然加以正确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掌握生命的重要意义,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例如:在教学《多种多样的动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课外教学,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观察大自然当中的动物,并且能够深刻了解和掌握这些动物对于大自然平衡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不仅仅只有有益动物是大自然的“功臣”,比如害虫等在大自然当中也具有不能够替代的作用,进而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语: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和生活环境,尊重和珍惜已有的生活,回归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良好的储备,有利于学生与他人的和谐共处。生命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珍惜自己,关爱他人,善待生活,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教学活动才可以真正称为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魏菊萍.浅论制约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开展的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28+32.
[2]杨爽.初中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25):42.
[3]周平.为课堂增添生命的色彩——例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7(2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