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清病虫越冬规律 抓好冬春综合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孙莲[1](2016)在《水稻穗期稻曲病和灰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宁波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发生状况复杂,年度间为害差异大。据统计,在不开展药剂防治的情况下,常年水稻病虫害造成的自然损失率为15~25%,严重发生年份危害损失率高达40%以上。因此,在严密监控水稻病虫消长动态的基础上,结合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准确开展预测预报,及时组织开展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是争取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试验地区对晚稻穗期灰飞虱、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曲病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开展研究,分析成灾原因及控害减灾的关键点,开展防治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防治药剂,明确用药适期和用药方法,形成一套水稻穗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控制水稻穗期主要病虫的危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研究取得以下几点主要成果:1、探明影响稻曲病发病主要因子,明确高肥条件下水稻稻曲病发病严重,日平均温度低于28℃时利于稻曲病菌孢子的释放,而降雨量对孢子的释放影响不大,在孢子量开始增多的阶段,田间零星出现稻曲病,在孢子侵染时期降雨量多则有利于病菌侵染水稻发病。2、目前我市推广的甬优系列杂交稻多为感病品种,破口前7天施药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适期,第一次施药后7-10天施第二次药。30%爱苗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复配剂MJ2006为推荐药剂,33%己唑醇·稻瘟灵微乳剂和45%丙环唑水乳剂为备选药剂。3、对于穗期灰飞虱,根据灰飞虱的发生规律,9月中下旬的发生高峰在穗部危害,推荐防治穗期灰飞虱适期在抽穗后7天左右,吡蚜酮是目前防治灰飞虱的首选对口药剂。4、明确毒源、介体、感病品种是水稻两大病毒病发病流行的3个必要条件。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大小麦、玉米及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寄主范围广,毒源广泛存在,当毒源积累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传毒介体和适宜的感病品种就会造成大面积发病流行。5、根据灰飞虱种群基数、虫口密度和灯诱数量,结合水稻品种与生育期、气象资料和历年发生资料,分析灰飞虱发育进度以及带毒率估测,可以预测当年灰飞虱和水稻两大病毒病发生危害趋势。建立两大病毒病预测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0.3%:Y=1.6595X-1.6856(式中,X为灰飞虱带毒率%;Y为水稻两大病毒病株发病率)。6、水稻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强化监测预报的基础上,推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措施。
李丽[2](2013)在《石屏县牛街镇小麦锈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表明介绍石屏县牛街镇小麦锈病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重发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当地小麦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赵增锋[3](2012)在《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苹果生产中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危害损失大,有些病虫害对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损害。为加强病虫害科学防治,本研究进行了苹果病虫害种类和分布的全国性调查。通过两年的全国性普查,查明了当前苹果病害种类51种,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粗皮病、腐烂病、干腐病、褐斑病、褐腐病、黑星病、花叶病毒病、轮纹病、煤污病、霉心病、炭疽病、套袋果实黑点病、锈病、锈果病等16种为主要病害;其中腐烂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是各省市分布最广的重大病害,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与以往记载相比,调查增加了两种新病害,分别是丝核菌叶枯病和炭疽菌叶枯病,前者于2010年在河南濮阳发现,菌丝可在枝叶上蔓延,引起死枝和叶枯。后者是近两年在河南商丘、安徽的砀山、江苏丰县及山东青岛等地发现;本次调查中收录到害虫78种,增加了两种新害虫-桔小食蝇和印度小裂绵蚜,其中山楂叶螨、桃小食心虫、绣线菊蚜、苹果绵蚜、苹果小卷叶蛾、二斑叶螨等21种害虫为主要害虫,发生最普遍的害虫是叶螨类和蚜虫类,这两类害虫在管理不善的果园常造成很大危害。在鳞翅目的害虫中,除苹果蠹蛾外,多属于次要害虫,但是在不同地域和天气条件下,一些次要害虫也有造成严重危害的可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根据调查数据,以点代面形式绘制出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区划图。区划图表明,苹果树腐烂病在主产省份发病均较重,个别的管理水平较好的幼龄园较轻。枝干轮纹病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和天津等省市中等以上发生,其发生范围正从渤海湾产区正向西北地区推移,应引起密切关注。黑星病在新疆、山东、山西、甘肃、辽宁、黑龙江、天津和河南均有发现,除在新疆和黑龙江造成一定危害外,其他地区发生很轻;由于该病害为欧美国家苹果上的头号病害,对该病应保持高度关注。苹果害虫发生总体相对偏轻,二斑叶螨在河南发生较重,在山东蓬莱、辽宁东港、河北清苑和甘肃甘谷县等部分县点发生偏重,在新疆部分地区有较重的危害,应引起当地的注意。山楂叶螨发生程度比二斑叶螨严重,尤其在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和河南的北部及辽宁的东部等级重,在西南冷凉产区发生也较重。桃小食心虫在河北邯郸、山西长治、河南洛阳及黑龙江、吉林的个别地域发生严重,在新疆及西南冷凉产区未发现危害。绣线菊蚜分布相对较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中部和河南山西交界的较广泛地带呈带状较重分布,在环渤海产区北部、中部、南部呈三点状分布,并且河北中南部发生严重。苹果蠹蛾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分布,此检疫性害虫由西往东蔓延扩散,与我国苹果种植区域由东向西的扩展相交汇,应引起足够重视。应用GM(1,1)模型和一次滑动平均混合模型,根据调查获取的2000年以来各地主要病虫害历史发生程度数据,对腐烂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和黑星病五种病害和山楂叶螨、苹果绵蚜两种主要虫害未来三年的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走势中苹果树腐烂病在全国范围会维持高发趋势;枝干轮纹病、斑点落叶病在全国也呈高发趋势,但能够基本保持平稳;预测褐斑病在山西、黑星病在河南将呈快速上升走势,应引起足够重视。预测害虫发生程度变化不大,山楂叶螨和苹果绵蚜预测趋重,在山西苹果绵蚜会较重发生。还预测了苹果蠹蛾随有一定的扩散蔓延,但扩散速度不大。根据苹果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每年定期提供的病虫害监测实时数据,建立了苹果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应用数量化理论的方法,选取影响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品种抗性、物候期、发病程度、前几天和未来几天天气状况、前期是否用药、往年发病程度等七个主要影响因子为定性变量,针对每一变量给出不同的赋值,模型运算输出防治建议,可为广大果农提供病虫害防控决策。该决策系统已经通过中国苹果病虫害防控信息网实时指导各地的果农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控。
高付永[4](2012)在《江苏丰县梨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针对丰县梨树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情况,开展了田间调查及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危害丰县梨的病虫害约有68种(不包括贮藏期病害),其中病害18种,包括真菌病11种,细菌病1种,病毒病1种,生理病5种,以黑斑病、褐斑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危害较重;害虫50种,共分7目30科,其中同翅目8种,半翅目5种,鞘翅目11种,鳞翅目22种,双翅目1种,膜翅目1种,蛛形纲蜱螨目2种。目前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的病虫害10种,分别是:梨黑斑病、梨褐斑病、轮纹病、黑星病、炭疽病、梨黄粉蚜、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茎蜂、梨叶瘿蚊。2、丰县梨树病虫害发生趋势主要为:病虫种类不断增多;重大病虫害严重影响该县梨生产经济效益;真菌性采后病害和采后生理性病害在贮藏运销中危害十分严重。3、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防治梨黑星病,谢花70%或授粉48h后,喷布12.5%烯唑醇EC2500倍液;防治梨炭疽病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WP2500倍液、43%戊唑醇EC4000倍液、25%丙环唑1500倍、1:3:240波尔多液对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佳,有望成为将来生产上防治梨炭疽病的主要药剂;防治梨茎蜂可在在成虫发生期,喷布90%敌百虫SP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EC2000倍液;防治梨木虱可选用1.8%阿维菌素EC4000~5000倍液;防治梨黄粉蚜可抓三个关键防治时期:①萌芽前,结合防梨木虱杀越冬卵;②4月上、中旬,卵孵化盛期;③8月中旬危害梨果期。前二次喷药可用10%吡虫啉WP2000倍液或20%氯氰菊酯EC2000倍液,第三次可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500倍液。4、砀山酥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制定:做好当地梨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在研究清楚梨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梨园生态系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种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非化学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合理使用优质化学农药,每次用药要兼顾各种病虫,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协调运用其它防治手段,把梨的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5、在梨树病虫害防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比较完善的预测预报制度,摸清梨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坚持适期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用药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同时控制农药用量,降低用药成本,提高梨产量,改善品质,树立优质无公害绿色果品品牌形象。
沈丽[5](2008)在《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生态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sp.tritci Eriks.)的主要越夏区之一,也是我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冬繁区。小麦条锈菌白越夏区随高空气流传播到盆地冬繁区,经冬、春季大量繁殖并向外传播,成为我国其它麦区的重要春季菌源,由此可见四川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区循环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小麦条锈菌在四川既能越冬,也能越夏.特别是小麦在川西北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种植,导致病菌能顺利完成越夏、越冬和周年循环,有利于新小种的产生、保存和发展,使川西北成为我国小麦条锈菌易变区和新小种策源地之一。纵观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历史,四川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不但对当地条锈病的发生影响重大,而且对全国条锈病的发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控制四川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危害,不仅能确保当地小麦的安全生产,还能降低外传菌源,减轻我国主要麦区的春季防治压力。研究四川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可为病害的分区治理和大区协同治理提供依据;研究品种抗锈性和条锈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可为预测病害流行和菌源地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病害的生态控制可为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尽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对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进行过研究,但受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和品种布局变化等的影响,病害流行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近10年来四川小麦条锈病流行出现了秋苗病害始见期提早、流行期加长、危害损失趋重等新特点,有必要重新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全省132个小麦主产县(市、区)1987~2006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可划分为川西北越夏区、川西南越夏及冬繁区、盆地冬繁区和川东南春季流行区。GIS软件分析发现,病菌孢子在四川盆地内的传播路径为:沿岷江、涪江、沱江和嘉陵江等4条河流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传播。通过相关资料研究明确了影响四川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品种抗锈性、冬季菌源量(发生面积)和冬、春季的气候条件。小麦条锈病已成为影响四川小麦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四川连年大发生,究其原因,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是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本研究根据对28个不同毒性谱的小麦条锈菌菌系的反应,并结合品种系谱分析,研究了58份四川省重要小麦品种、育种材料和抗源品种所具有的抗条锈基因。结果表明,Yr1、Yr2、Yr3、Yr5、Yr7、Yr9、Yr10、Yr24、YrVir1-2、YrAlba和YrSu等11个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布在42个供试品种中,其中携带Yr2基因的品种最多,有11个;携带Yr10基因的品种次之,有9个;14个品种抗所有供试小麦条锈菌菌系,可能具有Yr5或者Yr24基因;10个品种具有未知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显示,四川小麦品种抗锈性现状为:新审定品种区试抗性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新品种一经大面积推广后抗锈性衰退现象十分严重,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抗锈性水平仍不容乐观。进行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和流行区的生理小种监测,掌握病菌群体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对于预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以及制定防治策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为抗病品种选育、品种布局、轮换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四川省小麦品种与条锈病菌互作在群体水平上的演替变化规律提供系统资料。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显示,1996-2000年间,条中31号出现频率占第一位,但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01年起,条中32号出现频率超过了条中31,成为优势小种。具有较强致病力的Hybrid46和水源11两大致病类群内部虽发生着急剧分化,但两大致病类群所占比例自1997年以来一直稳定在80%以上,尤其是近两年竟高达99%以上,成为绝对的优势种群。近年来,对Hybrid46(含抗性基因Yr3b、4b)具毒性的致病类型出现频率逐年下降,而对水源11类群(含抗性基因YrSu)出现频率逐渐上升,其中条中33(Su-14)类型出现频率近年来上升明显,尤其是在2007年更高达18%,仅次于条中32,成为第2位流行小种。表现在毒力频率上,四川小麦条锈病菌群体除对Yr3b+4b毒力频率逐年上升外,尤其是对YrSu的毒力频率上升明显,且高于对Yr3b+4b的毒力频率,2007年达到100%。本研究还在三个不同生态区域对小麦与蚕豆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与蚕豆间作对小麦条锈病和蚕豆叶斑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小麦条锈病的相对控制效果可达31.3%~82.3%,对蚕豆叶斑病的相对控制效果为9.9%~26.4%。另外,作者通过对6个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进行不同组合的随机等量混播,系统调查了各品种净作田和多品种混播田小麦条锈病的病情发展动态。试验表明,4个或6个品种混播能有效推迟条锈病发病期,延缓发病速率,降低发病程度,并且具有较好的稳产作用。将高感品种铭贤169、川农10号、慢锈品种川麦107、生产上表现中抗的品种绵阳31、川麦37、川育18和目前大面积仍然表现高抗的川麦36单播,将川麦107、川育18、绵阳31和川麦36四组份等比混合播种(混Ⅰ),将川麦107、川育18、绵阳31、川麦37、川农10号和川麦36六组分等比混合播种(混Ⅱ),将一属Su-12致病类型、对川麦36具毒性的田间突变株接种上述品种或混播组合并连续继代繁殖9代后,病菌在各品种上的毒性均增强,其中川麦36和绵阳31上病菌分别演化为强毒性的条中32和条中33(即Su-14);抗病品种川麦36对其毒性突变具有定向选择作用,所检测的各代次夏孢子对其具稳定毒性,但此毒性在其他品种上继代繁殖9代后的部分菌株中会丧失,病菌在川麦36上连续继代繁殖6代后,毒性高于其他品种或混播组合上繁殖的菌株;在含有绵阳31、川麦36的四组份混播组合上,病菌继代繁殖9代后的毒性虽有所增强,但对鉴别寄主的毒性弱于条中32和33;而在含有上述两个品种的六组分混播组合上,病菌连续继代繁殖3代后的毒性就较弱于绵阳11和川麦36单播处理上继代繁殖相同代次的条锈病菌,继代繁殖9代后,病菌对川麦36毒性丧失,表明多组分混播不利于病菌毒性的增强。利用对四川小麦条锈病菌株具有AFLP多态性的引物,对各世代收集孢子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预扩和选扩,没有发现各品种和组合继代繁殖代次上条锈病菌具有AFLP多态性,由此可排除病菌毒性变异由机械混杂引起的可能性。
丁晓蕾[6](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易军[7](2008)在《扬州市桑尺蠖的生态特性及防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扬州市桑尺蠖危害面积逐年上升,而且发生期有所提前,这给蚕桑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为摸清桑尺蠖的发生规律,控制其危害,自2003年起,我们在该市桑病虫测报站桑园内采用笼养桑尺蠖和定点调查,对其形态学特征、生活史及发生规律、为害现状、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和药物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桑尺蠖大发生的原因。通过近5年的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初步掌握了扬州市桑尺蠖的发生规律关键性指标。结果表明,在扬州市桑尺蠖一年发生4代,平均历期越冬代260d,第1代41d,第2代26d,第3代38d;高峰期田间各代平均虫量每667㎡分别为1396、1088、2312、3184头;认为桑尺蠖已成为常年为害桑园较重的主要害虫,其发生量有逐年加大且发生期有所提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冬季偏暖、6—7月份雨量足,温度高以及蚕桑生产的布局的调整,全年只养二期蚕。通过对桑尺蠖的空间分布的调查,认为桑园各代桑尺蠖,当平均密度在0.1576~1.1646头/株内,均属聚集分布,并提出了序贯抽样模式。桑尺蠖药物防治方法的试验表明,供试的农药中校正防效以桑宝乳油最高,桑虫净次之,亚胺硫磷稍次,护桑乳油和乐果乳油再次之,而敌敌畏最低。本文还提出了防治桑尺蠖的控防值及主治指标,建议防治桑尺蠖“治一、控二、压三、挑四”的总策略。
刘媛[8](2005)在《宁夏小麦蚜虫、黄矮病监测及基于数据网络报送的预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蚜虫是宁夏山川各地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黄矮病是偶发性病害,多年流行一次,这一病一虫对小麦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如不进行有效的防治,轻发生年损失率在10%左右,中度发生年份损失率在10-20%,中偏重发生年份损失率在20%以上,如遇麦蚜大发生、黄矮病大流行年份最高损失率可达60%左右。 近年来由于宁复冬麦北移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矮病的发生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小麦蚜虫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及黄矮病发病规律的变化,本论文着重研究小麦蚜虫、黄矮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办法和基于数据网络报送系统的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调查,弄清了小麦蚜虫在宁夏的越冬情况、初发生虫源、发生发展规律及在宁夏的四种发生危害类型,进一步完善了综合预报、逐步同归和马尔可夫链等预测预报办法,通过小麦黄矮病传毒媒介试验初步得出小麦黄矮病传毒媒介除蚜虫外,灰飞虱也是传毒媒介之一。 数据网络报送系统的研究,实现了病虫信息管理与决策的自动化,适应了农作物病虫信息广泛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快速准确,解决了病虫信息建设的规范化、可视化和网络化的问题,实现了病虫信息输入、传递、信息发布手段的现代化,并组建了自治区、县二级病虫数据库,实现了病虫测报数据的网络化传输与管理。
丁福波[9](2004)在《滨海盐碱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较少,对滨海盐碱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则更少。因此,为尽快弄清滨海盐碱地东营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与习性,并掌握其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高园林绿化和美化效果,本试验对东营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对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药效筛选试验与评价,并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方面的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它行业和本行业积累的相关经验,边试验边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主要结论如下: 1、针对防治适期,找出了最佳防治方法。首次在本地区进行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的系统调查,掌握了本市区病虫害优势种发生规律与习性,为绿地养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筛选出16种适合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的药剂,其中包括4种生物制剂。对高毒农药采用局部性或隐蔽性施药,减少施药次数,充分保护利用了自然天敌,降低了防治成本。 3、将生物线虫成功地应用于蛀干类害虫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4、克服了蛀干类害虫防治的困难,针对各防治适期找出最佳防治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 5、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滨海盐碱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年历表,在生产单位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王保海,杨雪莲[10](2001)在《西藏植物保护研究五十年》文中研究表明
二、摸清病虫越冬规律 抓好冬春综合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摸清病虫越冬规律 抓好冬春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穗期稻曲病和灰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穗期病虫简介 |
1.1.1 水稻穗期的概念 |
1.1.2 水稻稻曲病简介 |
1.1.3 水稻灰飞虱简介 |
1.1.4 水稻条纹叶枯病简介 |
1.1.5 水稻黑条矮缩病简介 |
1.2 水稻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控情况概述 |
1.2.1 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情况 |
1.2.2 水稻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
1.2.2.1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要性 |
1.2.2.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
1.2.2.3 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
1.2.3 稻曲病、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具体防治方法 |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稻曲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1 稻曲病的分布与寄主 |
1.3.1.2 稻曲病的危害 |
1.3.1.3 稻曲病的病级划分标准 |
1.3.1.4 稻曲病的侵染及病害循环 |
1.3.1.5 稻曲病的流行规律 |
1.3.1.6 稻曲病的防治 |
1.3.2 灰飞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1 灰飞虱的分布与危害 |
1.3.2.2 灰飞虱的种群消长 |
1.3.2.3 灰飞虱的传毒机制 |
1.3.2.4 灰飞虱的抗药性 |
1.3.2.5 灰飞虱的综合防治 |
1.3.2.6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 |
1.3.2.7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
1.3.3 研究进展 |
1.3.3.1 稻曲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1.3.3.2 灰飞虱的研究进展 |
1.3.3.3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进展 |
1.3.3.4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前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技术流程 |
2.4 主研究区概况 |
2.4.1 地理位置 |
2.4.2 自然条件 |
2.4.3 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三章 稻曲病 |
3.1 田间稻曲病菌孢子量监测及与气象的初步拟合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田间孢子捕捉 |
3.1.1.2 田间样品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1.3 气象数据的收集 |
3.1.1.4 田间播种试验及发病情况调查 |
3.1.2 结果分析 |
3.1.2.1 水稻生育期稻曲病菌孢子释放动态 |
3.1.2.2 气象数据分析 |
3.1.2.3 气象与病害的关系 |
3.1.2.4 稻曲病菌孢子、气象因子及病害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
3.2 稻曲病防治适期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3 筛选稻曲病防治药剂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药剂防治研究材料 |
3.3.1.2 田间管理及调查方法 |
3.3.2 结果分析 |
3.4 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分析 |
3.5 稻曲病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1 材料与方法 |
3.5.1.1 供试水稻品种 |
3.5.1.2 考种方法 |
3.5.1.3 稻米品质测定 |
3.5.2 结果分析 |
3.5.2.1 稻曲病粒在稻穗中的分布 |
3.5.2.2 病位和产量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
3.5.2.3 病粒枝梗对邻近枝梗产量的影响 |
3.5.2.4 稻曲病产量损失测定 |
3.5.2.5 稻曲病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2.6 稻曲病粒与产量因子及稻米品质因子相关性分析 |
3.6 田间影响稻曲病发生的主要因子 |
3.6.1 材料与方法 |
3.6.2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灰飞虱 |
4.1 灰飞虱田间发生规律的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田间监测 |
4.1.1.2 测报灯监测 |
4.1.2 结果分析 |
4.1.2.1 灰飞虱在水稻生育期间的发生规律 |
4.1.2.2 水稻穗期灰飞虱的防治适期 |
4.2 灰飞虱防治药剂筛选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供试药剂与用量 |
4.2.1.2 防治药效调查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2.2.1 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4.2.2.2 其他 |
4.3 灰飞虱毒率情况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水稻品种抗两大病毒病田间抗性评价 |
4.4.1 材料和方法 |
4.4.2 结果分析 |
4.5 两大病毒病药剂防治研究 |
4.5.1 材料和方法 |
4.5.1.1 药剂防治研究材料 |
4.5.1.2 调查方法 |
4.5.2 结果分析 |
4.6 两大病毒病发生规律与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
4.6.1 材料和方法 |
4.6.1.1 水稻两大病毒病与介体灰飞虱发生调查 |
4.6.1.2 影响发生因子调查 |
4.6.2 结果分析 |
4.6.2.1 两大病毒病发生流行与灰飞虱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
4.6.2.2 影响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
4.6.2.3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理论抽样技术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1.1 初步探明影响稻曲病的发病因子及品种抗性差异 |
5.1.2 提出稻曲病的综合防治要点 |
5.1.3 初步探明灰飞虱的种群消长规律 |
5.1.4 提出灰飞虱的综合防治要点 |
5.1.5 建立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预测模型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稻曲病防控对策与防治技术 |
5.2.2 灰飞虱与两大病毒病防控对策 |
5.2.3 灰飞虱与两大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
5.2.4 灰飞虱与两大病毒病药剂防治重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石屏县牛街镇小麦锈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锈病症状识别 |
2 小麦锈病发生规律 |
2.1 小麦条锈病 |
2.2 小麦秆锈病 |
2.3 小麦叶锈病 |
3 石屏县牛街镇小麦锈病重发原因分析 |
4 小麦锈病综合防治措施 |
4.1 选用良种,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 |
4.2 适时播种,进行药剂拌种 |
4.3 加强肥水管理,一旦发现病斑,及时药剂防治 |
5 石屏县牛街镇小麦锈病防治实践 |
(3)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
1.1.2 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及发生危害特点 |
1.1.3 苹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技术路线 |
2 苹果病虫害的种类调查 |
2.1 调查方案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案 |
2.1.3 调查内容 |
2.2 调查结果 |
2.2.1 中国苹果病害种类 |
2.2.2 中国苹果虫害种类 |
2.3 讨论 |
3 苹果主要病虫害地域分布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2.1 各省苹果病虫害种类 |
3.2.2 苹果主要病虫害区划 |
3.3 讨论 |
4 苹果腐烂病和轮纹病文献计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苹果腐烂病计量分析 |
4.2.2 苹果轮纹病计量分析 |
4.3 讨论 |
5 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1.3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预测结果 |
5.2.2 发生趋势 |
5.3 讨论 |
6 苹果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分析方法 |
6.2 结果 |
6.2.1 病虫害防治决策 |
6.2.2 系统赋值与防治决策 |
6.3 讨论 |
7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4)江苏丰县梨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梨生产现状 |
1.1 国际梨生产现状 |
1.2 我国梨产业现状 |
1.3 江苏省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丰县梨产业现状 |
2 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2.1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由来 |
2.2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 |
2.3 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与对策 |
2.4 我国梨树病虫害发生趋势 |
2.5 我国梨病虫害综合防治现状 |
第二章 丰县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材料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梨树主要病虫害种类 |
2.2 丰县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
第三章 丰县砀山酥梨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
第一节 不同杀菌剂对梨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丰县砀山酥梨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 |
1 危害特征与发病特点 |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3 防治关键时期及方法 |
3.1 防治的关键时期 |
3.2 农业防治 |
3.3 药剂防治 |
第三节 梨树黑星病发生规律 |
1 梨黑星病发病规律 |
1.1 梨黑星病危害特征与发病特点 |
1.2 1998年气候特征及梨黑星病发病规律 |
1.3 1999年气候特征及梨黑星病发病规律 |
1.4 2000年气候特征及梨黑星病发病规律 |
2 黑星病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 |
3 气象因子对梨黑星病防治的影响 |
3.1 冬季 |
3.2 3月份 |
3.3 夏季 |
3.4 生长季节 |
4 防治的关键时期及防治技术 |
4.1 防治的关键时期 |
4.2 防治技术 |
第四节 10%己唑醇EC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1 试验材料和环境条件 |
1.1 作物和标靶 |
1.2 环境条件 |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2.1 药剂 |
2.2 小区安排 |
2.3 施药方式 |
3 调查 |
3.1 调查时间和方法 |
3.2 药效计算方法及统计分析 |
3.3 对作物的影响 |
3.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丰县梨树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1 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 |
2 综合防治措施 |
2.1 农业措施 |
2.2 物理措施 |
2.3 生物防治 |
2.4 化学防治 |
3 梨园病虫害周年防治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全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生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的地理分布与发生危害 |
1.1.1 发生历史与地理分布 |
1.1.2 危害损失 |
1.2 研究概况 |
1.2.1 病害循环 |
1.2.2 病菌致病性研究 |
1.2.3 品种抗锈性丧失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
1.2.4 品种抗锈性及其遗传研究 |
1.2.5 抗条锈育种 |
1.2.6 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策略及技术 |
第2章 绪论 |
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1 四川是全国小麦条锈病重要的越夏区 |
2.1.2 四川是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重要策源地 |
2.1.3 四川是全国小麦条锈病最重要的冬繁区 |
2.1.4 四川是受小麦条锈病危害损失最重的地区之一 |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2.2.1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发生区划 |
2.2.2 四川小麦品种抗性和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
2.2.3 生态控制小麦条锈病研究 |
第3章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 |
3.1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研究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2 四川盆地内小麦条锈菌传播路径分析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讨论 |
3.3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大区循环的关键环节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讨论 |
第4章 四川省小麦品种的抗锈性与病原菌变异 |
4.1 四川省小麦品种的抗条锈基因型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4 讨论 |
4.2 四川小麦品种在田间的抗性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3 四川省1991—2007年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第5章 小麦条锈病的生态控制及机理研究 |
5.1 小麦与蚕豆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小麦多品种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及稳产作用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不同抗性品种和不同品种混播对特定条锈菌株毒性变异的影响 |
5.3.1 实验材料 |
5.3.2 试验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附录Ⅰ 常用试剂配制 |
附录Ⅱ 实验仪器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7)扬州市桑尺蠖的生态特性及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扬州市桑树虫害发生概况 |
2 桑树主要害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3 桑尺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
第二章 桑尺蠖的形态学及生物学调查 |
1 桑尺蠖的形态学特征 |
2 扬州市桑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
第三章 桑尺蠖的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
1 桑尺蠖的年生活史调查 |
2 扬州市桑尺蠖发生规律 |
3 桑尺蠖发生与温湿度关系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扬州市桑尺蠖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
1 扬州市桑尺蠖的发生特点 |
2 扬州市桑尺蠖发生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桑尺蠖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桑尺蠖药物防治方法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桑尺蠖综合防治策略 |
1 及时预测预报,提供防治决策 |
2 选用桑尺蠖防治的专用农药 |
3 掌握虫情,及时防治 |
4 普及防治知识,指导适时防治 |
5 因地制宜应用综合防治技术 |
6 防治桑尺蠖的控防阈值、主兼治指标、防治策略和预警性控防指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宁夏小麦蚜虫、黄矮病监测及基于数据网络报送的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麦蚜、黄矮病发生规律研究 |
2.1 小麦蚜虫及黄矮病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 |
2.2 预测预报方法 |
2.3 冬麦北移后小麦黄矮病发生规律变化和传毒媒介的研究 |
第三章 小麦蚜虫及黄矮病数据网络报送的研究 |
3.1 研究小麦蚜虫、黄矮病数据网络报送的目的 |
3.2 小麦蚜虫、黄矮病数据网络报送的研究思路 |
3.3 网站框架 |
3.4 功能方案 |
3.5 软硬件要求 |
3.6 数据库设计 |
3.7 数据网络报送的使用 |
3.8 自治区植保站对报送数据的处理 |
3.9 小麦蚜虫、黄矮病数据网络报送的推广应用情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小麦蚜虫、黄矮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办法的研究 |
4.2 关于小麦蚜虫、黄矮病数据网络报送的研究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小麦蚜虫、黄矮病数据网络报送系统研究的代码展示 |
附件2:宁夏吴忠市(银南)1993-2003年小麦蚜虫资料 |
附件3:宁夏惠农(银北)小麦蚜虫资料 |
附件4:宁夏西吉县(南部山区)小麦蚜虫资料 |
学位申请者简介 |
(9)滨海盐碱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园林病虫的存在和猖撅 |
1.2 对园林植物进行综合防治的意义 |
1.3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 |
1.3.1 应该重新认识园林植物害虫、病原菌等有害生物在园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
1.3.2 重视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1.3.2.1 在树种选择上做到适地适树 |
1.3.2.2 植物配置应依据生态学规律 |
1.3.2.3 植物配置应注意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等生物学特性 |
1.3.2.4 规划设计中应避免配置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引发病虫害发生 |
1.3.3 加强植物保健是实现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关键 |
1.3.3.1 植物保健应从施工栽植抓起 |
1.3.3.2 实施科学的绿化养护管理是做好植物保健的关键 |
1.3.4 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生物防治园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是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5 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农药的应用 |
1.4 目前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1 病虫害跨区域传播趋势愈演愈烈 |
1.4.2 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 |
1.4.3 植物生长环境日趋恶化 |
1.4.4 栽植的植物品种单一 |
1.4.5 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不够 |
1.4.6 缺乏稳定的专业队伍 |
1.5 今后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
1.5.1 加强地区间的植物检疫 |
1.5.2 加强预测预报,适时用药 |
1.5.3 园林栽培技术防治 |
1.5.4 生物防治 |
1.5.5 加大经费投入 |
1.6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园林植物组成类型选择 |
2.2 病虫害种类普查研究(田间调查) |
2.2.1 虫害种类调查 |
2.2.2 病害种类调查 |
2.3 园林病虫害优势种类的调查研究(历期法、期距法结合) |
2.4 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
2.4.1 蛀干类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以天牛为主) |
2.4.1.1 物理防治 |
2.4.1.2 化学防治 |
2.4.1.3 生物防治 |
2.4.2 其它类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
2.4.2.1 刺蛾类田间防治试验 |
2.4.2.2 蚜虫田间防治试验 |
2.4.3 病害的田间防治试验 |
2.4.3.1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 |
2.4.3.2 凤尾兰炭疽病的防治 |
2.4.3.3 草坪病虫害的田间防治 |
2.5 制作防治技术年历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虫害目录 |
3.1.1 虫害123种 |
3.1.2 害虫天敌17种 |
3.1.3 病害14种 |
3.2 病虫害优势种发生危害规律与习性 |
3.2.1 光肩星天牛 |
3.2.2 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 |
3.2.3 黄刺蛾 |
3.2.4 柳毒蛾 |
3.2.5 白蜡窄吉丁虫 |
3.2.6 双斑锦天牛 |
3.2.7 月季茎蜂 |
3.2.8 月季黑斑病 |
3.2.9 大叶黄杨炭疽病 |
3.2.10 凤尾兰炭疽病 |
3.2.11 柳树腐烂病 |
3.2.12 草坪病虫害 |
3.3 防治试验结果 |
3.3.1 物理防治 |
3.3.2 根灌40%久效磷药剂处理 |
3.3.3 根埋3%呋喃丹颗粒剂 |
3.3.4 药剂喷干试验 |
3.3.5 打孔与注射试验 |
3.3.6 生物线虫防治试验 |
3.3.7 其它类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
3.3.7.1 刺蛾类田间防治试验 |
3.3.7.2 蚜虫田间防治试验 |
3.3.8 病害的田间防治试验 |
3.3.8.1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 |
3.3.8.2 凤尾兰炭疽病的防治 |
3.3.8.3 草坪病虫害的田间防治 |
3.4 滨海盐碱地城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年历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关于病虫害种类的田间调查 |
4.2 关于本市区园林病虫害优势种类的发生规律 |
4.3 关于本市区园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四、摸清病虫越冬规律 抓好冬春综合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穗期稻曲病和灰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孙莲. 浙江大学, 2016(09)
- [2]石屏县牛街镇小麦锈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 李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6)
- [3]苹果病虫害种类、地域分布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D]. 赵增锋.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4]江苏丰县梨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高付永.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5]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生态控制研究[D]. 沈丽. 西南大学, 2008(05)
- [6]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7]扬州市桑尺蠖的生态特性及防治策略研究[D]. 易军. 苏州大学, 2008(04)
- [8]宁夏小麦蚜虫、黄矮病监测及基于数据网络报送的预报技术研究[D]. 刘媛.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滨海盐碱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D]. 丁福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2)
- [10]西藏植物保护研究五十年[J]. 王保海,杨雪莲. 西藏农业科技,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