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调扭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度,预应力,扭矩,楼盖,临界,机理,突变。
协调扭转论文文献综述
姜春海[1](2015)在《扭转经济失衡 实现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格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十叁五”期间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理念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协调处理,强调发展的均衡性、整体性、健康性和长期可持续(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5-12-03)
陈建新,杨彬[2](2011)在《协调扭转设计法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及国内协调扭转设计法的现状,系统说明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零刚度设计法,以及零刚度设计法的局限性。最后详细阐述了自己在协调扭转设计中的操作方法。(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1年09期)
王志强,韩金生,申建红[3](2011)在《混凝土构件协调扭转破坏机理的突变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凝土构件协调扭转破坏时相邻构件的作用,建立受扭构件破坏的力学模型。运用突变理论对协调扭转破坏的机理进行分析,揭示了混凝土构件协调扭转破坏过程,并给出了构件脆性破坏的临界条件。研究表明:混凝土构件协调扭转的临界条件是由加载系统刚度与受扭构件本构曲线的软化段斜率绝对值的比值K确定,K<1时,受扭构件将发生脆性破坏。对于少筋和超筋构件脆性破坏机理是由于其本构曲线峰值强度后软化段部分斜率较陡,加载系统释放的弹性能超过构件所能耗散的能量所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1年S1期)
李尔春[4](2011)在《体外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后无板楼盖边梁协调扭转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边梁协调扭转的研究尚不充分,我国规范也未给出相关条文。我校前期进行的两个大型无板普通混凝土楼盖边梁-楼面梁试件的协调扭转的试验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并不足够。此外,以波形齿锚具为基础的体外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技术由于试件数量和种类不够,尚需更进一步地试验研究,对王海洋原有试件的加固为波形齿锚具加固效果的实际检验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采用以波形齿体系为基础的体外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技术对原有试件进行加固,然后进行了无板楼盖边梁协调扭转试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本试验中,用优化后的波形齿锚具对CFRP片材进行横向张拉时,用于张拉的锚具的螺杆轴力与CFRP片材预拉力的比值随CFRP片材预拉力的增长几乎成线性增长,说明优化后的锚具基本能做到定量张拉。②在混凝土梁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端部波形齿锚具以及其所夹持的CFRP片材均无滑移现象,且端部锚固处混凝土未发生局压破坏,说明波形齿锚具在锚固预应力CFRP片材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③采用以波形齿体系为基础的体外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技术对混凝土梁进行加固,能将已严重破坏的混凝土梁的抗裂及承载能力、刚度与变形得到全面提高,充分表明该加固技术的有效性,且为工程加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④在普通混凝土无板边梁-楼面梁楼盖体系中,边梁始终处于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且其协调扭矩不能忽略。⑤在对开裂边梁进行再次试验研究时,边梁的扭矩值一直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弹性扭矩法”、“零刚度法”、与“塑性设计法”与试验结果都有一定出入,建议对类似于本文情况的无板楼盖钢筋混凝土楼盖边梁协调扭转问题,可采用折减边梁扭转刚度的方法计算边梁协调扭矩值。⑥利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试验进行了线性分析,通过对“次梁二跨中挠度-荷载曲线”、“边梁单位长度扭转角-荷载曲线”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分析,建议边梁的裂后扭转刚度可取为弹性扭转刚度的0.15~0.2。(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5-01)
王晓明[5](2011)在《带整浇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边梁—楼面梁结构中,边梁因对楼面梁的约束作用而产生协调扭矩,其值的大小取决于楼面梁弯曲线刚度和边梁的扭转线刚度的比值以及整浇板对边梁的“阻扭”作用。因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性质,杆件裂后其弯曲刚度、扭转刚度等相关刚度的变化,难以准确计算边梁的协调扭转值。至今,在GB50010-2010规范中仍未给出关于边梁协调扭转问题的计算方法。在重庆大学已经完成的4个大型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试件和两个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试件边梁协调扭转试验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带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试件边梁协调扭转试验,并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带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中,边梁始终处于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且其协调扭矩不能忽略。②边梁开裂以后,边梁协调扭矩随荷载的增加而继续增大,这不同于美国ACI318-08规范中关于边梁的协调扭矩设计值保持不变的基本假定。同时,ACI318-08规范中其取值相对偏低,可能会使边梁设计偏不安全。③有整浇板的情况下,在边梁开裂前,整浇板对边梁存在“阻扭”作用,使得边梁的扭转角较小。但在边梁开裂后,随着裂缝的发展,“阻扭”作用逐渐减弱,在极限状态下可以忽略。④“弹性法”、“零刚度法”与“塑性设计法”叁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建议采用扭转刚度折减法来解决与本文试验类似的带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边梁协调扭转问题;⑤利用空间刚架杆系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试验试件进行模拟分析,并对“边梁单位长度扭转角-荷载”等关系曲线的电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边梁开裂后其扭转刚度取为开裂前的0.2~0.4。(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5-01)
贺振坤[6](2010)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筋混凝土边梁-楼盖梁体系中边梁因变形协调而发生协调扭转,其协调扭矩值取决于边梁扭转线刚度与楼面梁弯曲线刚度之间的比值以及现浇板由其刚性平面效应形成的空间阻扭作用。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性质,以及杆件开裂后扭转刚度、弯曲刚度下降的影响,边梁协调扭矩值难以准确计算。到目前为止,边梁协调扭转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尚属空白。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两个大型无整浇板楼盖的边梁协调扭转试验及16种模拟工程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进行非线性程序分析时,构件单元划分长度可取为100mm,这样可在满足精度要求下节约计算时长。②利用空间刚架杆系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边梁—楼面梁试件进行全过程模拟,通过分析所得“边梁单位长度扭转角-荷载”曲线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建议在非线性分析中,边梁开裂后的扭转刚度降低为开裂前的0.2倍。③为适应工程需要,针对无整浇板边梁-楼面梁楼盖体系,提出边梁协调扭矩的简化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经扭转刚度折减后,边梁内力可由结构力学方法按弹性计算求得。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采用圣维南原理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折减系数宜取为0.6;当采用Nadai砂堆比拟法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的折减系数宜取为0.4。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当采用圣维南原理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折减系数宜取为0.8;当采用Nadai砂堆比拟法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的折减系数宜取为0.5。④利用SATWE构建16种主、次梁跨度不同的无整浇板模拟工程,按简化设计方法计算其中的边梁协调扭矩,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进行分析复核。通过与包括SATWE程序、ACI规范等在内的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探讨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矩的合理简化设计方法。⑤ACI318-08规范未能体现影响边梁协调扭转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实际结构中边梁所受协调扭矩存在偏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偏于不安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5-01)
王海洋[7](2009)在《无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边梁协调扭转的研究尚不充分,我国规范也未给出相关条文。为此,通过大型(平面尺寸6m×6.6m)无整浇板楼盖的边梁协调扭转试验,并与前期已完成的4个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和1个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的试验对比,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①对于大型无整浇板楼盖结构,边梁的协调扭矩不能忽略。②按照弹性计算的边梁扭矩在试件开裂前能比较准确的模拟边梁的实际扭矩,但在开裂后只能大致描述扭矩随荷载变化的趋势,而且弹性计算值偏大。③边梁开裂以后,协调扭矩继续随荷载的增加而增长,这一现象与美国混凝土委员会(ACI)规范所提出的塑性设计法的基本假定有显着区别。而且ACI318-05规范中关于边梁的协调扭矩设计值偏低,可能会使边梁设计不安全。④由于“弹性扭矩法”、“零刚度法”与“塑性设计法”与实际情况都有一定出入,建议对类似于本文试验情况的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边梁协调扭转问题,可采用折减扭转刚度的方法计算边梁协调扭矩值。⑤利用空间刚架杆系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对该边梁-楼面梁试件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并对比“边梁单位长度扭转角-荷载”等关系曲线的实测值与电算值,对于支座负弯矩裂缝开展较为充分的边梁,建议边梁的裂后扭转刚度可取为开裂前扭转刚度的0.1~0.2,这与前期试验结论中对于支座裂缝较少的边梁所建议的扭转刚度折减系数取值0.2~0.3不同。(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5-01)
黄音,王海洋,王正霖,白绍良[8](2009)在《带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带整浇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中边主梁与次梁之间弯扭分配的变化过程,进行了两个6 m×8 m带整浇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试件的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测和实测结果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的边主梁始终处于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其协调扭矩不可忽略,零刚度法不应采用;开裂以后,协调扭矩继续随荷载的增加而增长,这与ACI规范中的塑性设计法有显着区别.(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黄音,贺振坤,白绍良,王正霖[9](2009)在《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方案模拟4个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试件的边梁协调扭转试验,分析比较各方案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以及边梁的协调扭矩、单位长度扭转角、边梁扭转刚度等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在整个受力过程中,边梁协调扭矩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不因边梁开裂而明显下降;美国ACI318-05规范的开裂扭矩值偏小,与边梁极限扭矩相差较大;对于开裂后的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梁扭转刚度折减系数,无整浇板时可取0.05~0.10,带整浇板时可取0.10~0.40。(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郭俊杰[10](2008)在《无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筋混凝土边梁-楼盖梁体系中边梁因变形协调而发生协调扭转,其协调扭矩值取决于边梁扭转线刚度与楼面梁弯曲线刚度之间的比值以及现浇板由其刚性平面效应形成的空间阻扭作用。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性质,以及杆件开裂后扭转刚度、弯曲刚度下降的影响,边梁协调扭矩值难以准确计算。到目前为止,边梁协调扭转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尚属空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已完成的4个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大型协调扭转性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常规尺度的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边梁协调扭转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得出常规钢筋混凝土无整浇板边梁-楼面梁体系的以下主要结论:①楼盖中的边梁协调扭转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较为复杂的内力重分布过程,边、次梁(楼面梁)开裂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②无板边梁-楼面梁楼盖体系中,边梁自始至终处在弯剪扭受力状态中,边梁的协调扭矩不能忽略。③按照弹性计算的边梁扭矩在试件开裂前能比较准确的模拟边梁的实际扭矩,但在开裂后只能大致描述扭矩随荷载变化的趋势,而且弹性计算值偏大。④边梁开裂以后,协调扭矩继续随荷载的增加而增长,这一现象与美国混凝土委员会(ACI)规范所提出的塑性设计法的基本假定有显着区别。⑤ACI318-05规范中关于边梁的协调扭矩设计值偏低,可能会使边梁设计不安全。⑥由于“弹性扭矩法”、“零刚度法”与“塑性设计法”与实际情况都有一定出入,建议对类似于本文试验情况的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边梁协调扭转问题,可采用折减扭转刚度的方法计算边梁协调扭矩值。⑦通过利用空间刚架杆系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对本文边梁-楼面梁试件进行的全过程模拟分析,对“边梁的单位长度扭转角-荷载”等关系曲线的实测值与电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建议边梁的裂后扭转刚度可取为开裂前扭转刚度的0.2~0.3。(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5-01)
协调扭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及国内协调扭转设计法的现状,系统说明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零刚度设计法,以及零刚度设计法的局限性。最后详细阐述了自己在协调扭转设计中的操作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调扭转论文参考文献
[1].姜春海.扭转经济失衡实现协调发展[N].大连日报.2015
[2].陈建新,杨彬.协调扭转设计法浅析[J].工业设计.2011
[3].王志强,韩金生,申建红.混凝土构件协调扭转破坏机理的突变理论分析[J].工业建筑.2011
[4].李尔春.体外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后无板楼盖边梁协调扭转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
[5].王晓明.带整浇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及研究[D].重庆大学.2011
[6].贺振坤.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D].重庆大学.2010
[7].王海洋.无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
[8].黄音,王海洋,王正霖,白绍良.带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J].天津大学学报.2009
[9].黄音,贺振坤,白绍良,王正霖.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
[10].郭俊杰.无板楼盖边梁—楼面梁协调扭转试验及研究[D].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