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介孔磷酸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孔,介孔,磷酸钛,溶菌酶
介孔磷酸钛论文文献综述
李霞,邢向英,任铁真[1](2012)在《具有大孔-介孔结构的磷酸钛的合成及溶菌酶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混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合成了大孔-介孔结构磷酸钛,并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附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水/乙醇体系的样品具有大孔-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62 m2/g,且大孔-孔径为1~2 m.乙醇溶剂条件下样品以介孔结构存在,比表面积可以达到272 m2/g,孔容0.359 cm3/g,孔径3.7 nm.在不同的pH溶液中测试溶菌酶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在等电点处(=25.94 mol/g),吸附等温线为典型的L型,表明磷酸钛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吸附剂.(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佳楠,付建伟,陈志民,陈加福,许群[2](2011)在《含有聚磷腈结构的杂化介孔磷酸钛的设计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成功合成了孔壁具有聚磷腈结构的杂化介孔磷酸钛。氮气吸附脱附、TEM、FTIR分别证明了介孔结构形成,孔壁中Ti原子之间由交替N、P组成的苯环状结构相连接,构成了生物体相似环境,因此材料在过渡金属离子吸附、生物分子固载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0)
王琼,施志聪,杨勇[3](2009)在《不同介孔结构的磷酸钛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结合煅烧的方法,通过选用不同的模板剂合成得到具有不同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材料,运用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技术(XRD)、低温N2吸脱附技术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分别对各材料的介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介孔结构的长程有序性及其孔径大小都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影响,例如在大电流密度下(如:150mA/g),长程有序性较好的与长程有序性较差的磷酸钛介孔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3.9、67.9mA/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的保持率分别为54%、20%;大孔径与小孔径的磷酸钛介孔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6.1、67.9mA/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的保持率分别为66%、17%。(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09年12期)
王琼[4](2009)在《介孔结构磷酸钛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胶凝胶模板法结合煅烧的方法,通过外加和不加模板剂,分别制备出介孔结构和非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正极材料,所得样品的结构和比表面积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低温N2吸脱附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正极材料表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在500mA/g充放电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81.9 mAh/g,而非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正极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仅为11.4 mAh/g.(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王琼,蒋小平,刘芳[5](2009)在《温度对磷酸钛介孔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模板结合煅烧的方法,合成得到磷酸钛介孔材料,研究了煅烧温度对磷酸钛介孔材料的介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了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技术(XRD)、低温N2吸脱附技术、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HRTEM)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煅烧对材料的介孔结构不利,并使材料晶体化;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500℃下煅烧得到的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50mA/g下充放电,材料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4mAh/g,而650℃时的材料只有64mAh/g。(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王琼,Adel,Attia,施志聪,杨勇[6](2008)在《有序介孔磷酸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合适模板剂由溶胶凝胶法合成高度有序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正极材料.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孔结构及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比表面分别用XRD、BET、TEM及元素分析仪表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介孔结构正极材料表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以150 mA/g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4 mAh/g,而不含模板剂无孔结构的材料放电容量仅37 mAh/g.(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08年01期)
王琼[7](2007)在《介孔磷酸钛正极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因具有稳定的框架结构和易于调变的电位平台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有可能被推动成为第叁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由于这类材料电导率低,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差,限制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了改善这类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对材料进行了包碳、掺杂等处理,来提高其电子电导率。本论文也是基于要改善这类材料的离子传输性能,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方法,即把介孔结构引入到材料中,通过改善该材料的微观结构来克服其电导率低的缺点,最终实现其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目的。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模板结合煅烧的方法合成出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正极材料。材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实验组曾对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前驱体制备阶段的一些因素(诸如:磷源、温度、湿度、溶剂的蒸发速度及溶胶放置陈化的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溶剂蒸发过快或溶胶陈化时间太短都不利于介孔结构的形成,尤其是长程有序介孔结构的形成;叁氯化磷是一种较好的磷源;温度或湿度太高不利于介孔结构的形成。为了制备长程有序介孔结构,本论文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优化,并成功制得一系列介孔磷酸钛材料,同时并对模板剂、溶剂,及前驱体煅烧处理阶段中除模板剂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煅烧方式等因素对介孔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疏水基链长较长的P123模板剂合成得到的介孔材料具有较好的长程有序性,并且比表面积和孔容都较大,介孔结构呈平面六方排列;而用亲水基链长较长的F108模板剂合成得到的介孔材料孔径分布比较集中,孔道的孔壁变厚,介孔结构呈立方相排列;用强亲水性的乙醇做溶剂时,对形成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有利;长时间除模板剂处理或长时间的煅烧都会使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煅烧温度是煅烧处理阶段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的煅烧处理有利于介孔结构的优化,但过高的煅烧温度(如:800℃)则使材料介孔结构坍塌,而且材料完全晶体化;相比一步焙烧法而言,两步焙烧法煅烧得到的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在对具有不同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中,实验结果显示,与没有孔结构的磷酸钛材料相比,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钛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尤其是大电流下的充放电性能。此外,与长程有序性差的或孔径小的介孔磷酸钛材料相比,长程有序性好的或孔径较大的介孔磷酸钛材料具有相对较好的大电流循环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7-10-01)
施志聪,叶维玲,王琼,李益孝,杨勇[8](2005)在《介孔焦磷酸钛正极材料的制备和嵌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稳定、循环性能优异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科,但是其电化学性能受到较差的锂嵌脱动力学的限制。研究人员一般采用包覆导电剂或掺杂杂离子的办法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出介孔焦磷酸钛材料,介孔结构的引入有利于锂离子在电极上的快速传输,改善其锂嵌脱动力学,提高其大电流放电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期刊2005-11-01)
介孔磷酸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成功合成了孔壁具有聚磷腈结构的杂化介孔磷酸钛。氮气吸附脱附、TEM、FTIR分别证明了介孔结构形成,孔壁中Ti原子之间由交替N、P组成的苯环状结构相连接,构成了生物体相似环境,因此材料在过渡金属离子吸附、生物分子固载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孔磷酸钛论文参考文献
[1].李霞,邢向英,任铁真.具有大孔-介孔结构的磷酸钛的合成及溶菌酶吸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
[2].张佳楠,付建伟,陈志民,陈加福,许群.含有聚磷腈结构的杂化介孔磷酸钛的设计合成[C].第十六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2011
[3].王琼,施志聪,杨勇.不同介孔结构的磷酸钛的制备及性能[J].电源技术.2009
[4].王琼.介孔结构磷酸钛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化学研究.2009
[5].王琼,蒋小平,刘芳.温度对磷酸钛介孔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6].王琼,Adel,Attia,施志聪,杨勇.有序介孔磷酸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电化学.2008
[7].王琼.介孔磷酸钛正极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7
[8].施志聪,叶维玲,王琼,李益孝,杨勇.介孔焦磷酸钛正极材料的制备和嵌锂性能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