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分类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类学,染色体,核型,细胞,数目,水龙,骨科。
细胞分类学论文文献综述
苗颖[1](2018)在《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细胞分类学和染色体演化研究(长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唯一在幼虫期具有复眼的类群,其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早泥盆纪,被认为是联系全变态类与半变态类昆虫的重要纽带,在昆虫纲占据独特的地位。依据长翅目目前的分类体系,科间系统发育关系争议较大,尤其是形态最为特化的蚊蝎蛉科Bittacidae,其系统发育位置始终不明确。另外,用于分类的特征多局限于外部形态,使得种内变异现象突出的蝎蛉科Panorpidae物种划分困难并且属间系统发育关系长期存有争议,亟需引入和利用新的特征。真核生物的染色体chromosome可以为分类学研究提供独特的特征,并且由于其高度的进化保守性可能有助于揭示种或更高单元间的演化关系。染色体数目提供了大量与系统发育和演化相关的信息;不同的分带技术能够帮助鉴别一些可能有助于物种形成的染色体结构突变。染色体对分类和演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在许多昆虫类群中都有记载,但是在长翅目中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C-带技术、DAPI(4’-6-二氨基-2-苯基吲哚)和吉姆萨Giemsa染色研究了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的减数分裂和核型。此外,我们还利用分子和细胞遗传学联合法,确定了蝎蛉科染色体演化过程中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蝎蛉科昆虫均具有非交叉型减数分裂模式和X0(♂)/XX(♀)型性别决定机制,其中前者是蝎蛉科的自有衍征,而后者可能是蝎蛉科的祖征。在粗线期,我们观察到大量的非同源端对端联合,这可能与端粒的功能或异染色质片段之间的相互吸引有关。基于染色体数目的比较,蝎蛉属Panorpa Linnaeus,1758的变化最大,从n=18(蝎蛉Panorpa sp2)到n=24(昆明蝎蛉P.kunmingensis Fu&Hua,2009),再次证实了蝎蛉属为并系群。在淡黄蝎蛉P.fulvastra Chou,1981中观察到由B染色体引起的种内变异现象,这是B染色体在长翅目中的首次报道。新蝎蛉属Neopanorpa Weele,1909的染色体数目有变化,其中绝大多数的染色体数目为n=21,但在黎坪新蝎蛉N.lipingensis Cai&Hua,2009和申氏新蝎蛉N.sheni Hua&Chou,1997中,骤减为n=17,初步揭示了新蝎蛉属的异质性。单角蝎蛉属Cerapanorpa Gao,Ma&Hua,2016具有两种不同的染色体数目,其中分布于中国中部的种为n=22,而东北亚的种为n=23,表明属内已经产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需要进一步修订。华蝎蛉属Sinopanorpa Cai&Hua,2008和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的染色体数目均为n=23,但叉蝎蛉属Furcatopanorpa Ma&Hua,2011的却为n=21。染色体数目在属间的差异性,支持各属分类地位的确立。基于带型分析,我们发现蝎蛉科昆虫的粗线期二价体经显带处理后均能呈现明显的异染色质条带,该条带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在属间、种间、甚至近缘种间差异巨大,表明该特征在蝎蛉科分类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蚊蝎蛉科昆虫具有交叉型减数分裂和X0(♂)/XX(♀)型性别决定机制,这两个特征可能均是蚊蝎蛉科的祖征。基于核型分析,我们发现蚊蝎蛉均属具有典型的单着丝粒染色体。地蚊蝎蛉属Terrobittacus Tan&Hua,2009的染色体数目最高,为n=21;其核型为非对称型,以端着丝粒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为主。蚊蝎蛉属Bittacus Latreille,1805的染色体数目相对较低且变化显着,从n=8(中国蚊蝎蛉B.sinicus Issiki,1931)到n=19(乌苏里蚊蝎蛉B.ussuriensis Plutenko,1985)不等;其核型为对称型,以中着丝粒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为主。减数分裂行为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地蚊蝎蛉属昆虫中,每个细胞核中交叉的数目从11到20不等,每个核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5.3,每个二价体的平均交叉频率为0.8;在蚊蝎蛉属昆虫中,每个细胞核中交叉的数目从17到21不等,每个核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9.5,每个二价体的平均交叉频率为1.1。细胞遗传学特征在属间和种间的显着变化,表明它们适用于蚊蝎蛉科的物种界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支持蝎蛉科的单系性,并显示蝎蛉科可分成两个主单系群。主单系群I包括新蝎蛉属和长腹蝎蛉属Leptopanorpa MacLachlan,1875,其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不超过21且C-带型多样。主单系群II由单角蝎蛉属、双角蝎蛉属、叉蝎蛉属、蝎蛉属和华蝎蛉属组成,其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不低于21(蝎蛉1 Panorpa sp1除外)且C-带型保守。新蝎蛉属首次被证实并系于长腹蝎蛉属。单角蝎蛉属为并系群,需要进一步修订。叉蝎蛉属独特的系统发育地位可能归因于频繁的染色体重排。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染色体融合和易位可能在蝎蛉科的染色体进化中起重要作用,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减少和带型的复杂化。基于系统发育关系的染色体祖征重建显示,非整倍体化,尤其是下降非整倍体化是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主要类型,这对蝎蛉科内的谱系分化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染色体变异不仅是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可靠特征,而且对长翅目内类群的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的整合分类能为一些缺乏较高支持度的模糊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更多的证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娜[2](2016)在《山西省八种狼蛛细胞分类学研究(蜘蛛目:狼蛛科)》一文中研究指出狼蛛是蜘蛛目中的五大科之一,食性广泛,捕食量大,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人们已对狼蛛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关狼蛛细胞分类学研究却极少见报道。本研究以山西省8种狼蛛(柴氏豹蛛Pardosa chapini羽豹蛛Pardosa plumipes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中华亮豹蛛Pardosa Luctinosa etsinensis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北舞蛛Alopecosa licenti高山潮狼蛛Hygrolycosa alpigena琼中迅蛛Ocyale qiongzhongensis)为材料,对狼蛛解剖前预处理和染色体制片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优化,并从精巢形态、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行为等方面对狼蛛的细胞分类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预处理优化结果为:蒸馏水低渗30 min、卡诺氏固定液固定12h和在0.067%NaCl中进行解剖时易得到完整蜘蛛性腺,且染色体清晰,浓缩适宜,便于进行染色体核型和行为分析。(2)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结果为:蒸馏水低渗15min、卡诺氏固定20min和10%Giemsa染液染色30min。(3)精巢形态比较结果表明:8种狼蛛精巢形态在长度、宽度和面积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琼中讯蛛精巢面积最小,高山潮狼蛛宽度最大,柴氏豹蛛面积最大。琼中讯蛛、北舞蛛和星豹蛛在精巢长度上明显短于于其他5个种。柴氏豹蛛的精巢显着宽于星豹蛛和琼中讯蛛。琼中讯蛛显着细于除星豹蛛外的其他种。柴氏豹蛛、拟环纹豹蛛和中华亮豹蛛精巢面积显着大于其余5个种,高山潮狼蛛、琼中讯蛛和羽豹蛛的精巢面积表现出两两显着差异性。说明狼蛛精巢形态在属间差异显着,属内具有较为普遍的共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华亮豹蛛、柴氏豹蛛和高山潮狼蛛聚为一类,拟环纹豹蛛和羽豹蛛聚为一类,琼中讯蛛和星豹蛛聚为一类,北舞蛛单独一支。可见:精巢可以提供较稳定的种属间鉴别特征,实现对部分种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形态及数值分类价值。(4)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8种狼蛛染色体数目稳定在♂2n=28和26条,性别决定机制是X1X20型,性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小型为主,排在染色体组最后。常染色体以端着丝粒为主,中部着丝粒次之,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较少。其中中华亮豹蛛、琼中讯蛛和高山潮狼蛛染色体核型相似,羽豹蛛和拟环纹豹蛛核型相似,星豹蛛和柴氏豹蛛核型相似,核型公式分别为:n=6m+sm+8T, n=6m+3sm+6T, n=4m+3sm+7T; n=m+13T和n=m+14T; n=8m+7T和n=6m+8T;北舞蛛核型公式为n=3m+M+10T。所有染色体中,最大相对长度为13.99±.32,最小相对长度为2.20±0.26。8个种中琼中讯蛛无大型染色体,组式为:11M+2S+X1X2;北舞蛛和高山潮狼蛛染色体组式相同均为L+11M+X1X2;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的染色体组式相同均为L+11M+S+X1X2;柴氏豹蛛、羽豹蛛和中华亮豹蛛的染色体组式相似,分别为2L+8M+2S+X1X2, 2L+10M+X1X2和L+10M+2S+X1X2。(5)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结果表明:8种狼蛛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态和结构无明显差异;前期属间和种间狼蛛染色体具有一定形态差异;中期柴式豹蛛和星豹蛛具有明显的常染色体联会现象;后期拟环纹豹蛛染色体扭曲。因此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联会和后期染色体扭曲现象可作为柴式豹蛛、星豹蛛以及拟环纹豹蛛鉴别特征。(6)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结果表明:8种狼蛛在双线期和终变期的染色体交叉形态不同,可作为种间鉴别特征;细线期北舞蛛染色体排列松散,染色体细长,星豹蛛、羽豹蛛和拟环纹豹蛛核仁排在细胞中央,其余5个种均在核边缘排布,高山潮狼蛛明显可见一对长度相似的棒状性染色体;柴氏豹蛛、拟环纹豹蛛和高山潮狼蛛在偶线期可见颗粒状染色粒;北舞蛛、柴式豹蛛、拟环纹豹蛛、星豹蛛、高山潮狼蛛和中华亮豹蛛二价体在粗线期清晰可见,高山潮狼蛛后期Ⅰ和星豹蛛后期Ⅱ染色体平行移动;柴氏豹蛛、羽豹蛛、星豹蛛和中华亮豹蛛可见圆蝌蚪状的精细胞。说明不同狼蛛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差异明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差异可做为狼蛛属、种间的分类鉴别特征。(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严福林,何顺志,徐文芬,黎忠鸿[3](2016)在《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应用常规压片法对7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为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及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7种淫羊藿属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2,基数x=6;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天全淫羊藿5个种均有4对m染色体和2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12=8m(2SAT)+4sm,其中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具有3对m染色体和3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2=6m(2SAT)+6sm。拟巫山淫羊藿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其余物种第1对染色体均有随体;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天全淫羊藿均属于Stebbins 2A类型,水城淫羊藿为Stebbins 1A类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发现,该属植物不同种间的核型高度一致,核型稳定,种间核型差异小,核型结构与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相关性较小。因此,淫羊藿属是一个在核型进化上较为保守的植物类群,用核型分析对该属植物属下进行种类鉴定、遗传演化十分困难,即使是属内远缘物种,其核型系统学的意义有限,但在属上的分类级别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6年09期)
王任翔,刘灵,邵文,刘静,邓晰朝[4](2013)在《广西爬树蕨属两种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报道了中国广西产两种爬树蕨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繁殖方式。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染色体数目都是n=40,2n=80(2x);每个孢子囊的孢子数为64,是有性生殖二倍体。结合已有资料对爬树蕨属中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3年06期)
刘安莉,何顺志,徐文芬,陈士林[5](2012)在《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6种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与其相应近缘种对比,联系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探讨核型结构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发现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公式分别为:平塘蜘蛛抱蛋(Aspidistra pingtangensis),2n=38=20m+4sm(2sat)+14st;荔波蜘蛛抱蛋(A.liboensis),2n=38=22m(2sat)+4sm+12st;赤水蜘蛛抱蛋(A.chishuiensis),2n=38=22m(2sat)+8sm+8st;伞柱蜘蛛抱蛋(A.fungilliformis),2n=36=18m(2sat)+4sm+14st;四川蜘蛛抱蛋(A.sichuanen-sis),2n=38=22m(2sat)+4sm+12st;丛生蜘蛛抱蛋(A.caespitosa),2n=38=20m+6sm(2sat)+12st。核型类型都为2C型。其中平塘蜘蛛抱蛋、荔波蜘蛛抱蛋和赤水蜘蛛抱蛋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核型结构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细胞分类学研究可以为该属植物起源进化研究以及自然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齐新萍,张宪春[6](2011)在《中国瓦韦属叁种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报道中国分布的3种瓦韦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线叶瓦韦,2n=42;丽江瓦韦,2n=144;西藏瓦韦,2n=50。其中,线叶瓦韦n=21是水龙骨科一个新的染色体基数。结合已有资料对染色体数目在瓦韦属中的重要分类学价值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1年02期)
魏先芹,李琴琴,何兴金,高云东,赵丽华[7](2011)在《13种21居群葱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3种(含1变种)21居群葱属(Allium L.)植物进行了细胞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类群的染色体基数为7、8和11,核型的类型为2A、2B和3A型,并且存在2倍体、3倍体和4倍体。主要讨论了葱属根茎组(Sect.Rhizirdium G.Don)部分类群的核型分化和进化机制,高山韭(A.sikkimense Baker)和多星韭(A.wallichii Kunth)的细胞地理学,以及B染色体的多态性及其在生境上的适应意义。最后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细胞分类学研究结果,对葱属植物的核型进化形成了如下认识:(1)该属植物的原始染色体基数为8,其他基数的类群是由基数为8的类群进化而来的;(2)葱属植物在核型类型的进化上存在两条路线:基数为7的类群核型进化趋势为2A→2B→2C,而基数为8的类群的核型进化趋势为1A→2A→2B→2C;(3)多倍化是葱属植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朱明丽[8](2010)在《大菊品种的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菊花(Chrysanthemum xmorifolium Ramat.)品种变异丰富,其分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大菊品种分类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品种鉴定和生产应用带来了困难。细胞学研究方法可以在染色体水平给出植物体的基本遗传背景参数,是简单而有效的遗传鉴定方法,对栽培植物染色体核型参数的分析可以为栽培品种起源和演进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因此,对菊花品种进行细胞分类学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前人在研究中发现,大菊品种存在染色体水平的变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58个品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参数分析,以期为大菊品种分类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了大菊品种染色体制片技术。以2个大菊品种的根尖为材料,以典型中期分裂相的数目、中期染色体的分散程度和聚缩程度、中期染色体的清晰性为衡量制片效果优劣的标准,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预处理药剂、不同时间取材、不同预处理温度、不同预处理时间长短以及不同解离时间条件下的制片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当根长至1cm左右时,在上午9:00-10:00之间取根,用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在4℃条件下预处理4h,然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2-24h,用1mol/L的HC160℃下解离10min,能够得到数量较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形态清晰以及染色体长度适中的中期分裂相。2.利用上述根尖压片技术,观察所选择的58个大菊品种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和数量,58个大菊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参数表现出以下规律:(1)58个大菊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分布在46-72之间,大多数为6倍体及其非整倍体,有少量7倍体、8倍体以及5倍体的非整倍体。(2)有随体染色体的品种占总数的40.74%,各品种随体最多达到4个,所有随体均位于短臂上,且都是端随体。(3)核型类型以2B型为主,2A、2C型较少;所有品种4种类型染色体的比例都符合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及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的规律。(4)各个品种的臂比均值和染色体相对长度方差的差异较大,而各个品种间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布十分一致。臂比均值与臂比方差2个参数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3.对比不同瓣型、不同花色以及中日品种之间的核型参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比不同瓣型品种的核型参数发现:从平瓣→匙瓣→管瓣→桂瓣,8倍体、7倍体和5倍体及其非整倍体有逐渐减少的趋势,6倍体及其非整倍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臂比均值这一参数的多样性逐渐增加;桂瓣类品种在臂比均值、核型不对称系数、臂比方差和染色体相对长度方差的多样性上比其他瓣型品种高。(2)不同花色品种间在各核型参数上的差异不如不同瓣型品种间的差异明显。(3)日本品种的各项核型参数都没有超出中国品种的范围。4.对58个大菊品种的核型参数进行Q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品种没有单独聚在一起;匙瓣和桂瓣类品种大多没有单独聚在一起,而是分别和平瓣和管瓣品种聚在一起;平瓣与管瓣类品种能够分开;花型十分相近的品种明显聚在一起,且聚在一起的品种在花部形态上能找到共性。5.对44个大菊品种的核型参数与部分表型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菊品种各核型参数中,与染色体数目相关性高的形态学性状最多;花部性状和叶部性状较其他形态学性状来说,与核型参数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不同菊花品种的各核型参数在品种间表现出了多样性变化,可以为菊花品种分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从细胞学水平上来说,以花部形态作为菊花品种分类的基本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瓣型内花型的具体划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得出更合理的分类标准。(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0-05-01)
王任翔,陆树刚[9](2008)在《十种中国云南水龙骨科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中国云南产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7属10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生殖方式。其中6个种:光茎水龙骨Polypodiodes wattii(2n=72)、蒙自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 mengtzeense(2n=70)、二色瓦韦Lepisorus bicolor(2n=70)、骨牌蕨Lepidogrammitis rostrata(2n=72)、斑点毛鳞蕨Tricholepidium maculosum(2n=72)和叁出假瘤蕨Phymatopteris trisecta(2n=108)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大瓦韦Lepisorus macrosphaerus的染色体数目2n=72为一新的细胞型。叁出假瘤蕨是无融合生殖叁倍体,其他的种为有性生殖二倍体。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染色体数目在水龙骨科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王任翔,谢强,李红,邓建珍[10](2008)在《盾蕨的细胞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盾蕨 Neolepisorus ovatus(Bedd.)Ching 隶属于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Berchtold et J.S.Presl 盾蕨属 Neolepisorus Ching,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生于岩石面上。盾蕨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盾蕨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生殖方式。结果表明:盾蕨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72,核型公式为2n=2x=72=12m+18sm+(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期刊2008-07-01)
细胞分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狼蛛是蜘蛛目中的五大科之一,食性广泛,捕食量大,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人们已对狼蛛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关狼蛛细胞分类学研究却极少见报道。本研究以山西省8种狼蛛(柴氏豹蛛Pardosa chapini羽豹蛛Pardosa plumipes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中华亮豹蛛Pardosa Luctinosa etsinensis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北舞蛛Alopecosa licenti高山潮狼蛛Hygrolycosa alpigena琼中迅蛛Ocyale qiongzhongensis)为材料,对狼蛛解剖前预处理和染色体制片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优化,并从精巢形态、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行为等方面对狼蛛的细胞分类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预处理优化结果为:蒸馏水低渗30 min、卡诺氏固定液固定12h和在0.067%NaCl中进行解剖时易得到完整蜘蛛性腺,且染色体清晰,浓缩适宜,便于进行染色体核型和行为分析。(2)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结果为:蒸馏水低渗15min、卡诺氏固定20min和10%Giemsa染液染色30min。(3)精巢形态比较结果表明:8种狼蛛精巢形态在长度、宽度和面积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琼中讯蛛精巢面积最小,高山潮狼蛛宽度最大,柴氏豹蛛面积最大。琼中讯蛛、北舞蛛和星豹蛛在精巢长度上明显短于于其他5个种。柴氏豹蛛的精巢显着宽于星豹蛛和琼中讯蛛。琼中讯蛛显着细于除星豹蛛外的其他种。柴氏豹蛛、拟环纹豹蛛和中华亮豹蛛精巢面积显着大于其余5个种,高山潮狼蛛、琼中讯蛛和羽豹蛛的精巢面积表现出两两显着差异性。说明狼蛛精巢形态在属间差异显着,属内具有较为普遍的共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华亮豹蛛、柴氏豹蛛和高山潮狼蛛聚为一类,拟环纹豹蛛和羽豹蛛聚为一类,琼中讯蛛和星豹蛛聚为一类,北舞蛛单独一支。可见:精巢可以提供较稳定的种属间鉴别特征,实现对部分种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形态及数值分类价值。(4)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8种狼蛛染色体数目稳定在♂2n=28和26条,性别决定机制是X1X20型,性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小型为主,排在染色体组最后。常染色体以端着丝粒为主,中部着丝粒次之,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较少。其中中华亮豹蛛、琼中讯蛛和高山潮狼蛛染色体核型相似,羽豹蛛和拟环纹豹蛛核型相似,星豹蛛和柴氏豹蛛核型相似,核型公式分别为:n=6m+sm+8T, n=6m+3sm+6T, n=4m+3sm+7T; n=m+13T和n=m+14T; n=8m+7T和n=6m+8T;北舞蛛核型公式为n=3m+M+10T。所有染色体中,最大相对长度为13.99±.32,最小相对长度为2.20±0.26。8个种中琼中讯蛛无大型染色体,组式为:11M+2S+X1X2;北舞蛛和高山潮狼蛛染色体组式相同均为L+11M+X1X2;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的染色体组式相同均为L+11M+S+X1X2;柴氏豹蛛、羽豹蛛和中华亮豹蛛的染色体组式相似,分别为2L+8M+2S+X1X2, 2L+10M+X1X2和L+10M+2S+X1X2。(5)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结果表明:8种狼蛛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态和结构无明显差异;前期属间和种间狼蛛染色体具有一定形态差异;中期柴式豹蛛和星豹蛛具有明显的常染色体联会现象;后期拟环纹豹蛛染色体扭曲。因此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联会和后期染色体扭曲现象可作为柴式豹蛛、星豹蛛以及拟环纹豹蛛鉴别特征。(6)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结果表明:8种狼蛛在双线期和终变期的染色体交叉形态不同,可作为种间鉴别特征;细线期北舞蛛染色体排列松散,染色体细长,星豹蛛、羽豹蛛和拟环纹豹蛛核仁排在细胞中央,其余5个种均在核边缘排布,高山潮狼蛛明显可见一对长度相似的棒状性染色体;柴氏豹蛛、拟环纹豹蛛和高山潮狼蛛在偶线期可见颗粒状染色粒;北舞蛛、柴式豹蛛、拟环纹豹蛛、星豹蛛、高山潮狼蛛和中华亮豹蛛二价体在粗线期清晰可见,高山潮狼蛛后期Ⅰ和星豹蛛后期Ⅱ染色体平行移动;柴氏豹蛛、羽豹蛛、星豹蛛和中华亮豹蛛可见圆蝌蚪状的精细胞。说明不同狼蛛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差异明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差异可做为狼蛛属、种间的分类鉴别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分类学论文参考文献
[1].苗颖.蝎蛉科和蚊蝎蛉科细胞分类学和染色体演化研究(长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李娜.山西省八种狼蛛细胞分类学研究(蜘蛛目:狼蛛科)[D].山西农业大学.2016
[3].严福林,何顺志,徐文芬,黎忠鸿.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6
[4].王任翔,刘灵,邵文,刘静,邓晰朝.广西爬树蕨属两种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3
[5].刘安莉,何顺志,徐文芬,陈士林.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2
[6].齐新萍,张宪春.中国瓦韦属叁种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1
[7].魏先芹,李琴琴,何兴金,高云东,赵丽华.13种21居群葱属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1
[8].朱明丽.大菊品种的细胞分类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王任翔,陆树刚.十种中国云南水龙骨科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8
[10].王任翔,谢强,李红,邓建珍.盾蕨的细胞分类学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