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定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集群,网络权力,二元式创新,知识闭环
知识定价论文文献综述
韩莹,陈国宏,梁娟[1](2017)在《基于网络权力的产业集群二元式创新下知识闭环系统知识定价、收益与协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探索性知识和利用性知识从知识供应源发出,经知识中介到知识用户,再形成反馈回到知识供应源,构成了二元式创新知识闭环系统。本文在知识闭环系统中,基于网络权力,对比了不同决策模式下知识定价、收益差异。利用博弈论方法与数值分析,研究发现:(1)知识收益与利用性知识偏好呈负相关;(2)在分散决策模式下,知识供应源和知识中介的收益与网络权力密切相关,网络权利越大,相应收益越多;(3)集中决策模式为最优决策模式,可使探索性知识与利用性知识定价均最低,并且系统总收益最高。由此本文设计了有效的协调机制,使集中决策模式得以实现。这不仅能够丰富知识闭环系统理论,并且为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本报评论员[2](2016)在《知识“定价”亟须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优化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本质是要完善知识和智力劳动的“定价”机制。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活动更趋多样多变,政府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千变万化的创新活动“精准定出价格”。那么,应当由(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6-11-10)
杜维,刘清华[3](2015)在《合作联盟间失败知识定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联盟间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共享,而失败学习对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失败知识的共享是知识共享的重要部分。而联盟间的知识并不是无偿共享,在知识共享中引入知识交易机制,分析知识供给者、需求者和平台服务商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需要对交换中的失败知识确定一个价格。本文通过两阶段博弈模型对失败知识价格、知识平台价格和知识共享成本的定价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合作性的失败知识定价策略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使平台服务商和失败知识供给企业受益;在失败知识需求量不同时,平台服务商和知识供给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奖励策略。(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高一鑫[4](2015)在《促进知识创新及有效流通的隐性知识定价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成为当前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而知识的创新及其有效流通是形成内生性增长动力的重要源泉。文中认为有效的知识定价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励知识的创新和流通,从改善技术创新缓慢等方面形成新动力继而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文中从知识所具有的经济特性作为出发点,分析在知识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知识交易中影响知识定价的因素,完善了基于信号显示的知识定价方法,最后结合该定价模型提出完善社会信号系统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物流工程与管理》期刊2015年01期)
王道平,李建立[5](2013)在《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知识定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探讨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知识价值的构成,提炼出知识价值公式。根据知识价格围绕知识价值波动的原理,本文认为知识价格除了受知识价值影响之外,还受知识服务网络中知识粘滞性、知识距离以及交易方的信任程度等重要因素影响。通过量化分析这些因素,构建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知识定价模型,并以实际算例检验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23期)
纪慧生,陆强[6](2010)在《知识交易与知识定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交易受其价格影响。通过分析知识交易的特点,构建知识定价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提供者和知识购买者两方面对知识价格进行分析,认为作为交易的知识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知识价格受到知识开发成本、知识交易量和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陈搏,王苏生[7](2008)在《基于知识距离的知识定价决策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交易中的买卖双方通过对信任关系和知识距离的综合评价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将其作为双方调整报价且最后达成一致价格的依据。基于知识距离的知识交易定价模型与知识定量的计算有效地衔接起来,对知识或知识产品的定价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预测》期刊2008年05期)
陈搏[8](2007)在《知识距离与知识定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认为商品化的知识在交换中需要确定一个价格才能顺利成交。决定交换价值的因素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大小,还包括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知识的编码和抽象化方式以及买方的知识基础等等。引入“知识距离”的概念来替代知识编码和抽象化程度以及买方的知识基础等因素,用数学模型分析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并建立隐性知识交易的定价模型。(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陈惠雄[9](2003)在《人才流动中的知识定价与地区失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流动与“价高者得”是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规则,这两条规则的实施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与微观利用效率,却也带来了流动中人才的知识定价差异与人才流动的国际(地区)失衡。本文作者从约束刚性与边际效用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03年02期)
知识定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优化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本质是要完善知识和智力劳动的“定价”机制。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活动更趋多样多变,政府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千变万化的创新活动“精准定出价格”。那么,应当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定价论文参考文献
[1].韩莹,陈国宏,梁娟.基于网络权力的产业集群二元式创新下知识闭环系统知识定价、收益与协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
[2].本报评论员.知识“定价”亟须深化“放管服”改革[N].科技日报.2016
[3].杜维,刘清华.合作联盟间失败知识定价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5
[4].高一鑫.促进知识创新及有效流通的隐性知识定价机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
[5].王道平,李建立.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知识定价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
[6].纪慧生,陆强.知识交易与知识定价模型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陈搏,王苏生.基于知识距离的知识定价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预测.2008
[8].陈搏.知识距离与知识定价[J].科学学研究.2007
[9].陈惠雄.人才流动中的知识定价与地区失衡[J].经济学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