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教委龙山小学,山东滕州277500)

摘要:小学教学经过不断改革,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对德育的需求。学校与教师应当对德育策略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力度,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引言

学校应当传承“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深化德育教学工作,通过德育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德育教学质量,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未来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立德树人”内涵

(1)“立德树人”需立师德教师这一职业具备的职业道德就是“师德”。班主任在工作中应以“师德”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否拥有良好师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班主任在进行立德树人工作时要做到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使教学效果真正得到提升。学生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最熟悉,心理有事最愿意诉说的对象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班主任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要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自己的言行和习惯。(2)“立德树人”需立学生之德所谓“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传统美德和伦理道德。此外,它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四德三观”,这是未来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专业信念和专业态度。表现在工作时就是做好分内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并且有责任心。社会道德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最基本行为准则,是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伦理道德和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延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和内在要求,和“三观”原则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教育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认知。(3)“立德树人”需树德才兼备之人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在这两个任务中最重要的应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即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对当今的学生而言,良好的道德发展需要长期塑造,具有良好言行和高尚品德的学生才不会将来危害社会。我们在现代化教育中强调的四有新人的培养必须从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出发。因此,班主任应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2、提升小学德育水平的途径与策略

2.1从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的教学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的德育活动便是在此环境下进行有效开展的。所以,教师应当善于从学校的物质环境中宣扬德育内容并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与精神,通过不同的德育体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我校是侨捐学校,教学楼是华侨捐建的,许多设备是乡贤校友捐的,到处都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活教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便能够产生自发的向学心理,形成回报母校、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思想意识。学校可以加强对学校自然景观以及文化景观的建设,让学生在景观的观赏中陶冶情操,增强内心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在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地教室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保持教室的洁净与书桌的整齐,学习便要有学习的样子,通过这种良好环境创设帮助学生开创积极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内张贴多种名人肖像与名言警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时,便会看到墙上的警句,给予自己及时的提醒。此外,教师也要加强卫生与纪律方面的德育管理,实行赏罚分明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通过这样在学校方方面面的物质环境中全面体现德育思想的方式与途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熏陶,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

2.2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在多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选

“立德树人”理念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面临一项现实任务,即如何推动课程综合化发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世界认知的完整度及全面性,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多样化解决。在这种改革背景下,整合小学阶段的各门课程,促进小学教育综合化发展,能够对学科合力进行充分利用,基于整体效应来完善学生品格。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可采取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对于德育课程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强化小学德育效果,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作用综合性地发挥出来,重视合理开发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实现求同存异与多元化发展。同时,德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应重点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课程开发建设的基础性目标。

2.3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在课堂课外实践中渗选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应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强制性要求,注重营造良好的道德培育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多种类型的德育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和课堂开展过程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具体而言,教师可基于多样化、有效的课堂课外实践活动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实现德育效果的深化。小学阶段的“立德树人”教育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德育过程中合理组织课堂及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确保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联系家长,内外合力,维系身心健康

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除了学校,家长也是重要的主体之一。因此,我们在坚持德育的工作中,要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针对学生个体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既让家长了解学生们在校的情况,也从家长处获取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信息。特别是对部分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留守家庭等,更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阴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格,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家长集会,进行德育宣讲和培训,促使其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人才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有力臂膀。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铸就美丽人生。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正常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之外,兼顾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大爱无疆才能叩响师生之间的心灵之音,才能引导学生积极、阳光、向上,才能使班级的德育建设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邱旭平.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42.

[2]黄伟清.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58.

[3]邓慧婷.巧用儿歌立德树人——浅谈小学儿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9,39(06):208-209.

标签:;  ;  ;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