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霞(昆山市玉山中学江苏苏州2153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1-054-02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断地在写文章。如何写呢?简单地说,文章写作就是人们运用书面的语言文字反映事物、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并把它制作成文。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语言素养,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无米下锅,再好的煮饭技术也无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无论哪种写作,都必须以学生丰富的语文积累为前提,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语言的积累和锤炼尤为重要。
一、语言的积累
文章语言是由字词句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不可能的。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把事物的不同侧面,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从不同角度准确逼真地再现出来。当然,丰富的词汇不是凭空而生的,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听到的好的语言,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点点滴滴,随时记在本子上,等到写作时便可查用。但是,对于本子上记下的好的语言,也需要不时的检查,反复翻阅、记忆,把有形的文字化为无形的知识。这样,在写作时这些好语言就会随时"跳"出来,文笔不至于艰涩,语言也会流畅。就拿中唐诗人李贺来说,他经常骑着毛驴,背上一个口袋,到野外去漫游。遇到什么生活素材,有了什么感受,就随手写下来放入口袋里。傍晚回家,把一天的所得从口袋中取出来,加以整理,仔细揣摩,完成诗作。
不过,单单积累词汇还是不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陶冶情操,增长各种生活知识。只有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语言才会准确、中肯,有说服力。否则就会造成文章用语片面,甚至出现荒谬的结论。"文如其人",我们必须注意陶冶自己的情操。具有高尚情操和正直人格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同样具有动人的美感。相反,品格低下恶劣之人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就枯燥乏味,了无生趣。世间万物,千姿百态。不管是写社会现象,写父母兄弟,还是写花鸟虫鱼……,如果对这些现象没有细致全面地观察了解,我们写作时往往会无话可说,或者肤浅笼统,语言不生动、不形象,根本无法打动读者。
因此,我们在重视词汇积累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学修养。
二、语言的锤炼
既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言,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语言进行精心的选择,即锤炼语言。锤炼语言是为了更加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更加充分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古往今来,多少语言大师,莫不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工夫。鲁迅先生的《自嘲》诗中的名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的原句是"横眉冷看千夫指","冷看"改成"冷对"后,战斗力大大增强,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爱憎分明。由此可见,锤炼语言是十分必要的。锤炼语言要求必须准确、简明、朴实、生动。
(一)准确
这就要求文章语言真实地再现事物,贴切地表达思想。要做到这一点,下笔作文之前,要对所反映的事物进行细致深入地观察,把握事物地基本特征;下笔作文之时,又要精心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去表现它,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写了父亲为我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文中选用了"看"、"穿"、"走"、"探身"、"攀"、"向上缩"、"向左微倾"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表现了父亲的艰难和对儿子的爱。
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如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融融;写春草,用"小""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细腻贴切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小""嫩""绿""软"等特征。
可见,对事物没有细致地观察,没有丰富的词汇供选择,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二)简明
所谓简明,是指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明。也就是说,文章语言要以质取胜,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情况下,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能省一个字就省一个字,以便突出文章的精髓。
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一文,语言简明,仅用700多字,就生动地再现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当划船竞赛到白热化阶段,作者用一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让人产生遐想,留下"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联想。当划船竞赛后人们下水追赶鸭子时,"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连用两个"各处",简洁明了,可以想见当时热烈、欢腾的气氛丝毫不亚于龙舟竞渡。
要使语言简明,不是简单地删文减字,必须要对事物有深刻透彻地认识,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把复杂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相反,文章老长,但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那就是在做表面文章,摆空架子了。
(三)朴实
这是说文章语言要朴素自然,通俗易懂,不矫揉造作。有人认为有着华丽词藻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这种想法不可取。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别人能看懂,就能实现写作目的。如果一味地选用华丽之词,搬用新术语,就会使读者眼花缭乱,不知所云。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明白如话,那是经过锤炼加工,反复修改而成的。白居易每次写完诗后,都会先念给老妪听,如果老妪听不懂,他就继续推敲修改。因为他的诗通俗易懂,所以流传很广。因此,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选用朴实无华,真切明了的语言。还是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为例。
《背影》是一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怀念感激父亲,而像"怀念"、"关心"之类的词语文中却一个也没有,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出现,但朴实的语言中处处饱含深情。如文章中父亲总共讲了四句话,看似简单,却句句流露深情。在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自去送时,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两次"踌躇"后决定亲自送,体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到了车上,父亲该回去的时候,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明知过铁道不容易,但为了儿子,父亲执意要去,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买来橘子将要下车的时候,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的时候,又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是不舍的告别,这是细心的关照。简单的话语,不简单的情感,父子之情在这些简单朴实的语句中体现得是那么的具体、充实,字字蕴涵深情,句句流露挚爱。
(四)生动
生动,是指语言新鲜、活泼、形象,也就是要求有典型的材料,独到的见解。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一文的语言就极具表现力,往往不多的几笔就能把某一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来。例如写买糖果,先说"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过年的气氛在逐渐增温,然后写卖糖果的花样繁多,各具特色。卖糖葫芦的小贩,以"彩"促销,不由得你不去买。卖枣儿的小贩,以"趣"促销,把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真是引得小孩直流口水。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以"声"促销,"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好像到了集市,真是热闹非凡。应该说,文章对大年的每一点回忆,都是一幅体现民风民俗的图景画,生动而又传神,时不时地激起人们会心的微笑。
为了使语言生动,我们在文章写作中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就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如写春花花色鲜艳,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让人感受到火一般的炽热,霞一般的明艳,雪一般的纯洁。还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运用,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总之,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注重积累和锤炼语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确切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