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早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片,水稻,甜瓜,赤霉素,衰老,拟南芥,基因。
叶片早衰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鸿,李雨佳,张可伟[1](2019)在《拟南芥叶片早衰突变体els3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是生物体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通过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筛选到一个拟南芥叶片早衰的突变体els3(early leaf senescence3),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在els3突变体中的衰老相关基因如SAG12、SAG13等显着上调。通过对该突变体的图位克隆和重测序,确定了els3突变基因,该基因是由单拷贝基因编码的,能够参与植物体内小肽与蛋白的修饰磺化过程。用体外合成的小肽PSK-α处理突变体,发现经过处理后能够恢复els3突变体的衰老表型,表明TPST的作用是通过修饰产物植物小肽PSK-α,继而参与调控拟南芥叶片的衰老。以上的研究表明了AtTPST介导其底物植物小肽PSK-α调控植物叶片衰老过程,这对于阐明小肽激素调控植物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4)
孟德恺,徐志鹏,刘宁宁,王萌,王楚[2](2019)在《白桦转BpGH3.5基因叶片早衰突变株的光合特性及生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植物叶片早衰将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研究叶片早衰机制对于培育耐早衰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转BpGH3.5基因的白桦叶片早衰突变株(G4)、非转基因白桦(WT)及叶片正常的转基因白桦(G21)等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等光合指标,测定苗高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叶片早衰突变影响了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及积累,突变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值为36.08,相对两个对照株系分别下降7.34%、7.48%。叶片早衰突变影响了白桦光合呼吸作用。突变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WT野生株系的67.54%、64.44%、64.93%,胞间CO_2浓度达到234.33μmol/mol,显着高于G21对照株系(P<0.05)。突变株的当年高生长显着低于WT、G21两个对照株系,当年高生长分别是WT、G21两个对照株系的68.9%、85.0%。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参试株系当年苗高生长量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拟合,其系数均高于0.98,同时,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的生长参数揭示了早衰突变株高生长较两个对照株系低的原因是速生期苗高平均生长量(GR)、苗高日生长量的平均值(GD)等生长参数较低。【结论】转BpGH3.5基因的白桦发生了叶片早衰现象,使叶绿素提前降解,影响了光合呼吸作用,进而影响了苗高生长。(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徐飞飞,纪志远,徐江民,王福军,唐永超[3](2019)在《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的性状鉴定及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早衰直接降低作物产量,了解控制作物早衰的分子机制对实现作物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EMS诱变水稻品种金刚30,获得稳定遗传的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其在分蘖盛期叶片开始出现水浸状斑点,并发展至孕穗期叶片出现坏死症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wss1株高降低30%、结实率降低22%、穗粒数减少50%。生理分析发现wss1产生水浸状斑点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台盼蓝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显示,wss1叶片细胞膜系统被破坏。在wss1叶片中衰老标志基因明显上调表达,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的抗性显着减弱。wss1表型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被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着丝粒区附近1200 kb范围内,为进一步克隆Oswss1基因及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田,刘海河,张彦萍,陈倩云,左彬彬[4](2018)在《外源赤霉素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全株叶片喷施外源赤霉素(GA_3)的方法,以黄瓜品种‘迎春’为试材,通过对黄瓜坐果节位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及内源激素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探究GA_3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调控作用,为延缓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并提高其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50、100和150 mg/L的外源GA_3水溶液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坐果节位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减缓丙二醛含量的增长,同时抑制脱落酸的增长,提升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水平,最终显着改善果实产量和品质。通过叶面喷施适宜浓度外源GA_3,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和内源激素含量的调控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延缓叶片早衰并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100 mg/L的外源GA_3水溶液延缓早衰效果最佳,且在各个时期能够使坐果叶片内脱落酸含量分别平均降低19.22%,玉米素核苷、生长素和内源赤霉素含量分别平均升高14.60%、23.50%和56.13%。(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洪永波[5](2018)在《一个甲基转移酶调控叶片早衰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早衰叶片是影响植物发育和产量的最常见因素之一。尽管甲基转移酶参与了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但在水稻叶片衰老中的作用以前没有报道过。在本研究中,我们鉴定了水稻早熟叶片衰老突变体pls3,该突变体表现出叶片过早衰老以及抽穗期提前。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过早叶片衰老是由活性氧(ROS)大量积累触发。生理学分析发现pls3突变叶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水平升高。与此同时,pls3突变体对外源H202表现出高度敏感。其他衰老相关基因如Osh36和RCCR1在pls3突变体中上调表达。图位克隆表明pls3早衰表型是由于甲基转移酶OsMTS1突变的结果,OsMTS1编码褪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O-甲基转移酶。在pls3突变体功能互补OsMTS沿完全恢复至野生型表型。我们发现叶片褪黑色素含量在pls3中显着降低,并且外源使用褪黑色素能使pls3突变体的叶片衰老表型恢复至野生型。此外,在野生型中过量表达OsMTS1能增产15.99%。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编码甲基转移酶的OsMTS1的破坏可能是由于褪黑色素减少而引发叶片衰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6-28)
李田[6](2018)在《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调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研究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对其早衰的调控作用及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厚皮甜瓜‘迎春(F_1)’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_3)和抗坏血酸的方法,通过比较侧蔓坐果节位叶片与其主蔓相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两种外源物质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调控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厚皮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侧蔓坐果节位叶片与其主蔓相邻叶片相比,前者的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分别显着高于后者,而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却显着低于后者;坐果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代表光合作用中光系统Ⅱ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叶绿素荧光参数ABS/RC、TRo/RC、ETo/RC和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着低于主蔓相邻叶片,初始荧光Fo和用于热耗散的光能DIo/RC显着高于主蔓相邻叶片。表明,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机理是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系统受到了影响,造成膜脂过氧化,加速了坐果节位叶片的衰老,导致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损害,光合效率下降。2.在厚皮甜瓜果实生长过程中,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100和150mg/L)的外源GA_3溶液对坐果节位叶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00 mg/L外源赤霉素处理可以使坐果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速率显着降低,且叶绿素吸收、捕获和用于传递电子传递的光能(ABS/RC、TRo/RC和ETo/RC)及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着提高,用于热耗散的光能DIo/RC显着降低;喷药处理后的坐果节位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着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显着提高;内源ABA含量显着降低,ZR、IAA和GA_3含量显着增加。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赤霉素溶液能够降低坐果节位叶片内活性氧含量,提高抑制衰老的激素水平,延缓坐果节位叶片早衰,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3.在厚皮甜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2,4和6mmol/L)的外源抗坏血酸溶液均不同程度延缓了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发生。其中喷施4 mmol/L和6 mmol/L抗坏血酸溶液可以显着提高坐果节位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显着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喷施4 mmol/L抗坏血酸溶液还可以显着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和DIo/RC值,提高Fv/Fm、ABS/RC、TRo/RC和ETo/RC值,同时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也显着增强,抑制衰老的内源激素ZR、IAA和GA_3含量显着升高,促进衰老的ABA含量显着下降。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抗坏血酸溶液可以加速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降低其对细胞膜的伤害,延缓坐果节位叶片衰老,减少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4.在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喷施100 mg/L外源赤霉素溶液和4 mmol/L抗坏血酸溶液均可以显着提高厚皮甜瓜果实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2.69%和13.71%,并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显着上升,可滴定酸含量显着下降。综上所述,在适宜地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溶液均可以显着延缓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提高果实产量并优化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100 mg/L外源赤霉素和4 mmol/L抗坏血酸溶液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3)
李田,刘海河,张彦萍,陈倩云,左彬彬[7](2018)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厚皮甜瓜品种‘迎春(F1)’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KH_2PO_4的方法,探究其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调控作用的影响,以期延缓坐果节位叶片衰老,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坐果节位雌花开花授粉当天,对全株叶片喷施不同浓度(1.0,3.0,5.0g/L)的KH_2PO_4溶液,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坐果节位叶片的全磷、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降低初始荧光参数(F0),减缓MDA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增长,增强超氧过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并且提高果实单果重,增加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减少可滴定酸含量。由此表明,KH_2PO_4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具有调控作用,可延缓其早衰,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3.0g/L KH_2PO_4水溶液调控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高易宏[8](2018)在《水稻早衰基因LSN5的遗传分析及叶片衰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复杂且受遗传高度调控的过程,涉及细胞、组织、器官到生物体水平的一系列协调作用。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叶片衰老的调控对稻米产量及品质性状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中,我们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获得了一个早衰叶尖枯突变体lsn5,通过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生理学指标测定,遗传分析等,获得了如下结果:1、突变体lsn5最明显且稳定的表型为叶片早衰,从叁叶期开始突变体表现出叶片早衰,叶尖枯萎,且随着叶龄的增大衰老表型越明显。同时突变体的其它农艺性状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分蘖数减少,抽穗延迟,二次枝梗数减少,结实率下降等。2、突变体lsn5叶绿素含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前期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大量降解,叶绿素b在衰老后期大量降解。3、叶绿素的降解导致了突变体lsn5光合速率下降,主要表现为净光合速率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蒸腾速率上升。4、光合速率的下降,特别是灌浆期,会影响水稻籽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导致灌浆不充实。在不影响籽粒长宽的情况下,籽粒厚度下降,导致了千粒重的降低。5、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发现,lsn5叶绿体中类囊体垛迭松散,不能形成完整的基粒。同时叶绿体内存在噬锇颗粒及淀粉粒的积累,表明叶绿体活性氧的积累。6、通过扫描电镜及指甲油印模法观察气孔发现,lsn5中叶片气孔闭合异常,处于闭合和半开放状态的气孔数明显减少。7、通过衰老生理指标的染色同样发现lsn5突变体中活性氧的积累,并且电解质渗透率升高,表明突变体衰老程度较野生型严重。8、突变体lsn5中活性氧清除相关酶,酶活下降,LSN5的突变改变了衰老相关基因及活性氧清除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LSN5参与叶片衰老的调控。9、通过对突变体lsn5进行杂交配组分析发现,lsn5突变体受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我们最终将LSN5定位于第5染色体上43.6 kb的区间内。同时,本研究利用业已基因组测序的134份种质资源,结合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绿素的变化,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水稻叶片衰老的遗传调控机制。通过关联分析我们分别鉴定得到3,2,1个与移栽后40 d,抽穗后10 d,抽穗后20 d叶绿素含量有关的显着性位点。同样,分别关联得到1,8个与生长指数和衰老指数相关的显着性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汪妍彤[9](2018)在《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esl1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作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若是提前发生衰老,必将严重的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如果正常成熟期功能叶寿命延长一天,理论上可使水稻增产2%,实际增产1%左右~([1])。因此,从分子水平和遗传水平上研究衰老的调控机制,克隆水稻早衰调控基因以及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并对早衰现象进行改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改善稻米的品质。本研究中的早衰突变体esl11(early senescence leaf 11)是利用人工化学诱变技术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获得的。本论文主要对突变体esl11和对应的野生型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指标分析、组织化学分析、细胞学观察、糖分含量分析、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及突变基因定位。主要结论如下:1.在水稻发生自然的生理衰老前,野生型的叶片生长发育正常且一直保持绿色。而在突变体esl11的叁叶期至成熟期,除心叶外的叶片逐渐从叶尖和叶边缘开始黄化衰老,然后叶中下部逐渐出现此表型,最后整个叶片衰老死亡,该性状一直持续到成熟期。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esl11的株高、二次枝梗、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极显着降低,一次枝梗数显着降低。2.分蘖期,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esl11叶片尖部衰老部位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了83.56%、84.82%、83.76%、17.93%,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变化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而在叶片基部持绿部位,突变体esl11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尖部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突变体esl11的叶尖部和叶基部的净光合速率都极显着的低于野生型。冷冻切片发现紫外光下突变体esl11的自发红色荧光变弱,暗示叶绿体结构被破坏。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突变体esl11叶片叶绿体中有明显淀粉粒存在,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3.碘-碘化钾染色结果显示,突变体植株的叶片被染成蓝色,说明有明显的淀粉积累。突变体esl11叶片尖部和基部的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野生型。对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RT-qPCR结果表明,突变体esl11中淀粉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极显着高于野生型;而磷酸丙糖转运途径相关基因、蔗糖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蔗糖转运途径相关基因在突变体esl11中表达量均极显着下调。4.抽穗期突变体esl11叶尖部和叶基部的H_2O_2、O_2~-、·OH含量均极显着升高;而CAT和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MDA在突变体esl11的叶尖部和叶基部的含量都比野生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达到了极显着和显着的水平。突变体esl11的叶片叶尖衰老部位被台盼蓝染成深蓝色,证明衰老部位的细胞存在细胞死亡;被DAB染成红褐色,证明在突变体叶尖的衰老部位有大量的H_2O_2积累。5.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esl11叶片中叶绿素相关基因DVR、CAO1、NYC1和NYC4表达量下调,SGR和NYC3表达量上调,表明突变体esl11的叶绿素含量发生了变化,这与光合色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一致,可能是突变体esl11的叶绿体遭到破坏所导致的;衰老相关基因OsNAP和Osh69的表达量极显着上调,OsDOS的表达量极显着下调,表明突变体esl11叶片加速了衰老。活性氧相关基因NOE1、OsCATA和OsCATB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表明突变体叶片中CAT活性升高,H_2O_2含量增加。PCD相关基因RLS1和PDCD5的表达量上调,表明突变体esl11叶片细胞加速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进程。6.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esl11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将esl11最终定位在第7染色体标记SNP580和SNP830之间,物理距离为143.0kb。该区间共有22个注释基因,其中2个编码转座子蛋白,2个编码逆转座子蛋白,8个编码表达蛋白,其余10个基因已经被注释了可能的功能:包括2个编码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基因,2个编码过氧化物酶前体基因,其他6个基因分别编码NUC153结构域蛋白、Harpin诱导蛋白1结构域蛋白、丙酮酸激酶PI调节蛋白、口腔癌中高表达的蛋白、酪氨酰-DNA磷酸二酯酶1和酰基转移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1)
陈新龙[10](2018)在《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Esl10的鉴定与精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早衰会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因此研究水稻叶片早衰的分子机制对水稻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突变体Esl10(early senescent leaf 10)来源于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籼型叁系保持系西农1B的突变体库。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从四叶期开始表现出叶片黄化早衰表型,并且其叶片中淀粉及蔗糖大量积累。本研究对突变体Esl10进行了表型鉴定、农艺性状分析、光合色素含量分析、光合特性分析、细胞学观察、叶片糖含量测定、衰老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光合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糖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为ESL10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及农艺性状分析田间种植情况下,突变体Esl10自四叶期开始叶片变黄,其黄化部位从叶尖逐渐延伸至叶片中下部,叶片基部微黄,该性状一直持续至成熟期。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Esl10的株高、穗长、千粒重、每穗粒数显着降低,分别降为野生型的92.63%、88.27%、88.91%和86.78%;此外,其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分蘖数及结实率极显着降低,分别降为野生型的64.29%、65.61%、76.23%、71.59%和77.27%。2、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分析与野生型相比,苗期Esl10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着降低;分蘖期Esl10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倒二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最大,且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光合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抽穗期Esl10叶片净光合速率极显着降低,气孔导度显着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极显着升高。3、细胞学观察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Esl10叶肉细胞轮廓模糊,外形干瘪,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Esl10叶肉细胞自发荧光极弱,表明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降解严重。4、叶片碘-碘化钾染色分析及淀粉含量和蔗糖含量测定叶片I_2-KI染色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Esl10叶片从叁叶期开始积累淀粉,并伴随叶龄增长逐渐加重,四叶期时淀粉积累量高于叁叶期淀粉积累量,高水平的淀粉含量致使突变体叶片从四叶期开始黄化。叶片糖含量分析表明,分蘖期Esl10叶片中蔗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5、衰老相关生理指标测定与野生型相比,分蘖期突变体Esl10中抗氧化酶系统稳定性差,CAT、POD和SOD等酶的酶活性均极显着降低,此外,突变体倒一叶、倒二叶和倒叁叶中的O_2~ ̄、·OH、H_2O_2及MAD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导致细胞内氧化水平加重,诱导叶片早衰。6、光合色素合成及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突变体Esl10叶片中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光合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低于野生型,表明Esl10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及光合作用均受到抑制。7、淀粉代谢和蔗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淀粉代谢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在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表达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Esl10叶片中蔗糖运输途径相关基因(OsSWEET11和OsSWEET14)表达下调,蔗糖合成途径相关基因(OscFBP1、OscFBP2、OsSPS1和OsSPS11)表达下调,TP转运关键基因(OsTPT1和OsTPT2)表达显着下调,叶片淀粉合成基因(OsAGPL1和OsAGPL2)表达上调,而淀粉分解关键酶基因(OsISA3)表达下调。推测由于基因ESL10直接或间接参与叶片糖代谢或糖运输相关途径,在Esl10叶片中蔗糖运输受阻,诱导蔗糖在叶肉细胞质中积累,从而抑制TP流入细胞质,导致TP分配途径改变,更多的TP滞留于叶绿体中参与淀粉合成;此外,高浓度蔗糖抑制淀粉分解,未及时分解的淀粉在叶绿体中过度积累。8、遗传分析突变体Esl10与籼型低温敏两系不育系56S杂交,F_1植株叶片均出现早衰黄化表型,F_2群体中表现出性状分离,早衰黄化突变单株数为4116株,绿色正常单株数为1314株,其分离比符合3:1(χ2=1.859<χ2_(0.05,1)=3.84),表明Esl10受一对显性核基因的控制。9、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利用F_2定位群体将ESL10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的SNP标记SNP585和SNP498之间,物理距离为416.29kb,包含56个注释基因。在这些注释基因中,1个编码耐盐蛋白,1个编码糖基水解酶10家族蛋白,1个编码ELMO/CED-12家族蛋白,1个编码含染色体缩合结构域的调节蛋白,1个编码HAD超家族磷酸酶,1个编码WRKY转录因子,1个编码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2个编码无顶端分生组织蛋白,其它基因主要编码转座子、反转录转座子、假定蛋白和表达蛋白。其中,WRKY家族转录因子参与调控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衰老、非生物胁迫及脱落酸信号途径等),但测序结果并未发现定位区间内的WRKY转录因子基因组序列在野生型和突变体Esl10中存在差异。该区间内尚无已报道的衰老相关基因,因此,ESL10可能是一个新的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为ESL10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1)
叶片早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植物叶片早衰将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研究叶片早衰机制对于培育耐早衰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转BpGH3.5基因的白桦叶片早衰突变株(G4)、非转基因白桦(WT)及叶片正常的转基因白桦(G21)等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等光合指标,测定苗高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叶片早衰突变影响了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及积累,突变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值为36.08,相对两个对照株系分别下降7.34%、7.48%。叶片早衰突变影响了白桦光合呼吸作用。突变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WT野生株系的67.54%、64.44%、64.93%,胞间CO_2浓度达到234.33μmol/mol,显着高于G21对照株系(P<0.05)。突变株的当年高生长显着低于WT、G21两个对照株系,当年高生长分别是WT、G21两个对照株系的68.9%、85.0%。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参试株系当年苗高生长量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拟合,其系数均高于0.98,同时,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的生长参数揭示了早衰突变株高生长较两个对照株系低的原因是速生期苗高平均生长量(GR)、苗高日生长量的平均值(GD)等生长参数较低。【结论】转BpGH3.5基因的白桦发生了叶片早衰现象,使叶绿素提前降解,影响了光合呼吸作用,进而影响了苗高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早衰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鹏鸿,李雨佳,张可伟.拟南芥叶片早衰突变体els3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C].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孟德恺,徐志鹏,刘宁宁,王萌,王楚.白桦转BpGH3.5基因叶片早衰突变株的光合特性及生长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徐飞飞,纪志远,徐江民,王福军,唐永超.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的性状鉴定及基因定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
[4].李田,刘海河,张彦萍,陈倩云,左彬彬.外源赤霉素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8
[5].洪永波.一个甲基转移酶调控叶片早衰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6].李田.外源赤霉素和抗坏血酸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的调控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7].李田,刘海河,张彦萍,陈倩云,左彬彬.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厚皮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机理调控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8].高易宏.水稻早衰基因LSN5的遗传分析及叶片衰老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9].汪妍彤.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esl1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D].西南大学.2018
[10].陈新龙.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Esl10的鉴定与精细定位[D].西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