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论文_赵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胰岛素,胰岛,葡萄糖,小鼠,细胞,磷酸,胶原酶。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论文文献综述

赵艳丽[1](2017)在《1-磷酸鞘氨醇促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及其可能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促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探索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作用靶点。方法:(1)断头处死大鼠,充分暴露胸腹腔,将胶原酶P经胆总管逆行注入胰腺,剥离后37℃水浴震荡消化11分钟,使用10771分离液梯度离心可获得胰岛。分离的胰岛经EDTA络合钙镁离子后,Diapase II消化5分钟,轻轻吹打后,可获得大鼠胰岛细胞(β细胞占多数)。(2)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胰岛细胞表面S1PR1-5表达情况。(3)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条件下,观察不同浓度S1P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变化;高糖条件下,观察S1PR1-4阻断剂及S1P+S1PR1-4阻断剂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变化。(4)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S1P、S1PR1-4阻断剂及S1P+S1PR1-4阻断剂对电压依赖性钾电流(Kv电流)的影响。(5)采用钙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浓度S1P对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6)观察S1P、S1PR1-4阻断剂、S1P+S1PR1-4阻断剂及Forskolin对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1)经胶原酶P消化获得的大鼠胰岛,质地均一,边缘圆润;经Diapase II消化获得的胰岛细胞,大小均一,胞膜完整。(2)经RT-PCR检测,S1PR1-5在胰岛细胞表面均为阳性表达。(3)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显着促进了胰岛素分泌。在低糖条件下,不同浓度S1P没有改变胰岛素分泌量(P>0.05);而高糖条件下,S1P浓度依赖性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P<0.001)。在高糖条件下,在单独S1PR1-4阻断剂并不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基础上,加入S1PR1-4阻断剂消除了S1P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P<0.01)。(4)高糖条件下,S1P显着抑制了Kv电流(P<0.01)。在单独S1PR1-4阻断剂不影响Kv电流的基础上,S1PR1-4阻断剂消除了S1P对Kv电流的抑制作用(P<0.01)。(5)高糖条件下,S1P浓度依赖性升高了细胞内Ca2+浓度(P<0.001)。(6)Forskolin作为阳性对照,S1P抑制了细胞内cAMP的生成(P<0.01)。在单独S1PR1-4阻断剂不影响cAMP生成的基础上,S1PR1-4阻断剂消除了S1P对cAMP生成的抑制作用。结论:(1)用胶原酶P消化获得的胰岛、用Diapase II消化获得的胰岛细胞边缘圆润、状态良好。(2)胰岛细胞表面表达有S1PR1-5。(3)S1P通过S1P/S1PRs浓度依赖性促进了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4)S1P通过S1P/S1PRs抑制了Kv电流。(5)S1P浓度依赖性升高了细胞内Ca2+浓度。(6)S1P通过S1P/S1PRs抑制cAMP的生成。综上,S1P主要通过S1P/S1PRs/Kv/Ca2+途径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6-06)

庞勃[2](2017)在《GLP-1通过TRPM2调节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超家族是一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分为7个亚家族,TRPM亚家族包括8个不同的成员,TRPM1~8。TRPM2在可兴奋细胞和非兴奋细胞上广泛表达,其中胰岛beta细胞上也发现了TRPM2的表达,同时它可以形成Ca2+通透性阳离子通道,在胰岛beta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中发挥一定的作用。TRPM2通道可以被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H2O2、活性氧(ROS)、温度以及Ca2+所激活。众所周知,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靶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具有保护胰岛beta细胞,刺激其增值和分化,抑制其凋零,增加胰岛beta细胞数量,减轻病人体重,抑制胃肠蠕动和胃液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等作用,然而在它众多作用当中我们对其可以增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作用最感兴趣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GLP-1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则不会使其进一步降低。GLP-1的这种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减少胰岛alph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降低血糖。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将改变细胞内ATP以及cAMP的水平,c AMP水平的变化将影响表达在胰岛beta细胞上的TRPM2的状态,因此这些研究结果促使我们提出了以下设想:TRPM2有可能参与了GLP-1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本研究将结合GLP-1和TRPM2作为新视点探索并揭示胰岛素分泌调节的发生机制,为预防治疗糖尿病以及其并发症开辟了新的道路。方法选取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并培养原代细胞。在室温(22-25oC)下用膜片钳放大器测量细胞膜电流。采用PCLAMP v.10.2软件以及Digidata-1440A来发出指令点刺激并记录数据。将细胞置于位于倒置显微镜载物台上的bath(近似0.15 ml,被维持在37 oC)中,然后以HEPES缓冲的生理盐水(含3.3mmol/L葡萄糖),高糖、高K+、TRPM2激动剂、TRPM2抑制剂、PKA激动剂和抑制剂、Epac激动剂和抑制剂或10 nM的GLP-1等分子进行孵育,流速为5 ml/min的进行(原代细胞用电阻系数约为4.5 MΩ的玻璃电极),记录离子通道电流以及通过记录电容变化比较不同实验组中胰岛素分泌的差异,并且通过连续的去极化刺激初步观察上述刺激对两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经过基因静默和过表达处理的胰岛beta细胞,也给予上述分子孵育,记录离子通道电流、电容变化,并测量胰岛素分泌水平。对基因静默组及过表达组利用Western Blot,RT-PCR及电生理学测量来确定TRPM2的表达及活性水平。并对各组通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离子通道的细胞膜电流强度情况来确定其活性程度,同时利用胰岛素分泌实验加以佐证来确定TRPM2的活性或其表达水平是否与GLP-1的胰岛素分泌调节作用相关。结果1.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对TRPM2的影响:将原代细胞置于37摄氏度的高糖、正常糖溶液及低糖环境中15分钟,对照组和低糖组之间TRPM2电流无明显差异(P>0.05),高糖组TRPM2电流强度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2.高钾及GLP-1对TRPM2的影响:10 nM GLP-1刺激原代细胞后利用全细胞记录法记录TRPM2的峰值电流,与对照组相比GLP-1刺激可以显着增强TRPM2电流强度(P<0.05)。30 m M KCl刺激对TRPM2无影响(P<0.05)。3.TRPM2基因静默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对对照组和siTRPM2组给予不同糖浓度刺激,分别测量0-10分钟(一相分泌)以及10-60分钟(二相分泌)的胰岛素分泌水平。si TRPM2组与对照组相比,低糖和正常糖浓度水平下胰岛素分泌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高糖水平下胰岛素一相分泌及二相分泌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4.高钾及GLP-1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低糖水平下,si TRPM2组,GLP-1组,GLP-1+siTRPM2组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KCl刺激以上各组后胰岛素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高糖水平下,GLP-1组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GLP-1+si TRPM2胰岛素分泌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KCl处理各组后与各组此前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5.2-APB对GLP-1介导的GSIS影响:10μM 2-APB可显着抑制过表达组及对照组TRPM2电流,GLP-1在高糖水平时可使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而2-APB可以使GLP-1组的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较之GLP-1组明显下降(P<0.05)。6.PKA、Epac的激动剂及抑制剂对GLP-1介导的GSIS的影响:PKA激动剂及抑制剂对TRPM2电流无显着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PKA激动剂可以显着增加GSIS。与GLP-1组相比,PKA抑制剂对GLP-1的促泌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Epac激动剂可以显着增强TRPM2电流,在Epac抑制剂的作用下GLP-1增强TRPM2电流的效果消失。同时Epac激动剂可以显着提升GSIS,在其作用下GLP-1的加入无法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而Epac抑制剂可抑制GLP-1的胰岛素促泌作用(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可以增强TRPM2电流强度,低糖对TRPM2电流无影响。TRPM2参与了葡萄糖刺激的第一时项及第二时项的胰岛素分泌。高钾对TRPM2通道活性无影响,GLP-1可激活TRPM2,并通过此途径调节胰岛素分泌,KATP-Cav通路未参与GLP-1介导的GSIS。GLP-1通过Epac通路而非PKA通路调节GSIS,PKA通路通过其他作用机制调节GSIS,此调节作用与GLP-1的GSIS调节作用互补。(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郑忠雄[3](2017)在《炎症细胞因子IL-1β、IFN-γ对大鼠胰岛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鼠胰岛分离与纯化的方法,提高SD大鼠胰岛分离、纯化产率。方法胆总管原位逆行灌注胶原酶NB8消化胰腺,联合使用Histopaque 1077密度离心法和手工挑取法分离、纯化胰岛;双硫腙(dithizone,DTZ)特异性染色后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测定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GSIS)评价胰岛的生物活性。结果(1)每只SD大鼠采用上述分离、纯化法平均得到(325±45)个胰岛,平均纯度为85%,胰岛细胞存活率90%;(2)空白对照组胰岛素分泌量为(5.77±1.07)μIU/ml,在5.5、11.1、16.8、22.2mmol/L葡萄糖浓度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8.14±1.67)μIU/ml、(14.52±0.75)μIU/ml、(10.58±0.60)μIU/ml 和(7.87.52±0.65)μIU/ml,空白对照组与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30.56,p<0.05)。结论采用胆总管原位逆行灌注胶原酶NB8法消化胰腺,联合使用Histopaque1077密度离心法和手工挑取法分离、纯化的大鼠胰岛产量及纯度较高,形态完整。分离的大鼠胰岛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反应良好,11.1mmoI/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水平最高。目的探讨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IFN-γ对大鼠胰岛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后所得的大鼠胰岛,经过24小时培养,手工挑取近似圆形、胞膜完好、孔径相近的大鼠胰岛铺板于12孔板(每孔20个,共11孔),加入IL-1β(0.25ng/ml、2.5ng/ml、25ng/ml)和/或IFN-γ(10u/ml、100u/ml、1000u/ml),处理大鼠胰岛24h,换用无FBS无糖0.5%BSA的KRBH缓冲液孵育培养1小时,再在含ll.l.mmol/L葡萄糖的0.5%BSA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培养1小时,收集胰岛上清,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的胰岛素浓度为(11.25±3.73)uIU/ml,葡萄糖刺激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单纯ll.lmmol/L葡萄糖刺激组的胰岛素分泌量为(40.39±4.12)uIU/ml;IL-lβ(0.25ng/ml)组在 ll.lmmol/L 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36.04±3.35)uIU/ml,IL-lβ(2.5ng/ml)组在 ll.l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29.27±2.33)uIU/ml,IL-1β(25ng/ml)组在ll.l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26.84±2.11)uIU/ml,单纯ll.lmmol/L葡萄糖刺激组与各IL-lβ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2,p<0.05)。IL-lβ(25ng/ml)组对大鼠胰岛GSIS抑制最明显,胰岛素释放量较单纯11.lmm0l/L葡萄糖刺激组下降33.5%[(26.84±2.11)对(40.39±4.12)uIU/ml,t=6.574,p<0.05],IL-1β(2.5ng/ml)组胰岛素分泌量较单纯葡萄糖刺激组下降27.5%[(29.27±2.33)对(40.39±4.12)uIU/ml,t=5.339,p<0.05],IL-lβ(0.25ng/ml)组胰岛素分泌量较单纯葡萄糖刺激组下降 10.7%[(36.04±3.35)对(40.39±4.12)uIU/ml,t=2.303,p>0.05]。IFN-y(10u/ml)组在ll.l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42.99±3.99)uIU/ml,IFN-γ(lOOu/ml)组在 ll.lmmol/L 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30.63 土 1.14)uIU/ml,IFN-γ(l000u/ml)组在 ll.l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23.31 ±3.05)uIU/ml,单纯11.l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组与各IFN-γ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1,p<0.05)。IFN-γ(1000u/ml)组对大鼠胰岛GSIS抑制最明显,胰岛素分泌量较单纯11.lmmol/L葡萄糖刺激组下降48.4%[(23.31 土3.05)对(45.19土3.26)uIU/ml,t=12.95,p<0.05],IFN-丫(100u/ml)组胰岛素分泌量较单纯葡萄糖刺激组下降 32.2%[(30.63士 1.14)对(45.19±3.26)uIU/ml,t=11.99,p<0.05],IFN-γ(0.25ng/ml)组胰岛素分泌量较单纯葡萄糖刺激组下降 10.7%[(42.99±3.99)对(45.19±3.26)uIU/ml,t=2.43,p<0.05]。IL-1β和IFN-γ联合作用组在ll.lmmol/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为(16.22±2.44)uIU/ml,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86.04,p<0.05)。联合作用组GSIS的抑制最明显,较IL-1β(25ng/ml)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下降 39.5%[(16.22±2.44)对(26.84±2.11)uIU/ml,t=7.554,p<0.05],较IFN-y(lOOOu/ml)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下降27.5%[(16.22±2.44)对(22.39±2.74)uIU/ml,t=4.109,p<0.05],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86.04,p<0.05)结论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FN-γ可以抑制大鼠胰岛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反应,且两者有协同作用。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 Β、IFN-γ对大鼠胰岛葡萄糖刺激下胰岛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后所得的大鼠胰岛,经过24小时培养,手工挑取近似圆形、胞膜完好、孔径相近的大鼠胰岛铺板于12孔板(每孔60个,共11孔),加入 IL-1β(2.5ng/ml、25ng/ml)矛和/或 IFN-y(l0u/ml、100u/ml),处理大鼠胰岛24h,PBS缓冲液洗涤两次,加入含22.2mmol/L浓度葡萄糖0.5%BSA的KRBH缓冲液lml/孔,培养5min;提取培养后胰岛的Total RNA,RT-PCR检测胰岛素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22.2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5min,大鼠胰岛胰岛素基因的表达显着增高;IL-lβ和/或IFN-γ处理大鼠胰岛后,在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基因表达随着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呈减少的趋势,联合作用下胰岛素基因的表达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潘明麟,居来提·赛买提,刘田,郭嫣嫣[4](2016)在《DTBNP、DTDP促进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影响,进而揭示其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 :INS-l细胞经传代培养3~4 d后在KRBH液中,37℃培养箱孵育30 min,再用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和巯基氧化还原试剂的KRBH液中培养60 min。然后留取上清液进行胰岛素测定。结果:(1)INS-1细胞在2.5、5、10、15、20 mmol/L葡萄糖浓度范围内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G5、G10、G15组间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G10组相比,G10+DTBNP、G10+DTDP组胰岛素分泌量显着增加(P<0.05),且该效应可以被DTT所消除。(3)DTBNP、DTDP均能增加NIF处理组胰岛素分泌,但其增加幅度低于非NIF处理组(P<0.05);(4)与非DIA组相比,G10+DIA+DTBNP、G10+DIA+DTDP组胰岛素分泌增加幅度显着减低(P<0.05);(5)同G10组比较,G10+DIA+NIF+DTBNP、G10+DIA+NIF+DTDP组胰岛素分泌值增加(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巯基氧化还原试剂对GSIS产生调节作用。DTDP、DTBNP可能通过对K_ATP、L型Ca_V通道及IP_3受体活性的调节,促进胰岛素分泌。(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李超,合湫,王敏,苏恒,李清竹[5](2015)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白介素-1β抑制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人IL-1β抑制小鼠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βTC-6)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GSIS)中的作用。方法 (1)βTC-6细胞分别于含不同浓度(0、1.38、5.5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min,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2)βTC-6细胞分别于含不同浓度(0、1.38、5.5 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5min,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ERK1/2及β-actin的水平;(3)βTC-6细胞加入IL-1β(0.15、1.5、15ng/ml)培养24h后于含1.38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60min,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浓度;(4)βTC-6细胞加入IL-1β(0.15、1.5、15ng/ml)培养24h后于含1.38mmol/L葡萄糖的KRBH缓冲液中孵育5min,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ERK1/2及β-actin的水平。结果 (1)βTC-6细胞在1.38mmol/L葡萄糖刺激时胰岛素分泌及ERK1/2磷酸化水平均达到高峰;(2)IL-1β可抑制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的ERK1/2磷酸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IL-1β抑制βTC-6细胞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张晶晶,薛江义,刘云峰,章毅,尹建红[6](2014)在《葡萄糖刺激下小鼠胰岛素分泌时相及胰岛素囊泡的分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葡萄糖刺激下小鼠胰岛素的动态分泌及胰岛素囊泡的分布变化。方法雄性C57BL小鼠50只,处死后分离小鼠胰岛,采用免疫荧光法孵育,镜下观察小鼠胰岛β细胞分布情况;取50个胰岛在含2.8mmol/L及16.7mmol/L葡萄糖的低糖和高糖KRBH缓冲液中灌流,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胰岛素的动态分泌;另取60个胰岛分为低糖组与高糖组各30个,分别采用低糖和高糖KRBH缓冲液孵育5min,电镜下观察2组胰岛素分泌囊泡密度、分布及未成熟囊泡情况。结果小鼠胰岛β细胞位于胰岛中央;胰岛素第1时相分泌呈典型峰状,AUC为4.924±0.536,第2时相分泌呈平台样均匀分泌,AUC为11.180±0.690;低糖组胰岛素囊泡密度、距离β细胞膜>50~300nm、>300nm胰岛素分泌囊泡密度和未成熟胰岛素分泌囊泡密度((213.3±10.2)、(41.4±1.96)、(152.4±9.52)、(2.9±0.21)个/0.1μm2)明显低于高糖组((249.7±4.2)、(58.9±2.6)、(172.7±4.99)、(6.04±0.98)个/0.1μm2)(P<0.05),距离β细胞膜<50nm胰岛素分泌囊泡密度((19.6±0.7)个/0.1μm2)与高糖组((18.1±0.94)个/0.1μ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刺激下的小鼠胰岛素第1时相分泌呈典型峰状,第2时相分泌呈平台样分泌;高糖刺激5min,胰岛素分泌囊泡合成增多,其中锚定囊泡分布无明显增多,但可释放池囊泡及储备池囊泡明显增多。(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4年11期)

张晶晶,薛江义,刘云峰,章毅,杨静[7](2014)在《脂联素对小鼠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脂联素干预后小鼠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的变化。方法分离获得原代小鼠胰岛,使用胶原酶Ⅴ消化小鼠胰腺,反复过滤离心后体式显微镜下手工挑取胰岛;胰岛的纯度采用双硫棕(DTZ)染色法鉴定;采用RTPCR的方法检验小鼠胰岛细胞表面脂联素受体(AdipoR)的表达;分为溶剂对照组(Con组)和脂联素组(Ad组),观察脂联素干预后小鼠胰岛在低糖(LG)和高糖(HG)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变化。结果该方法获得的胰岛外形饱满,状态良好;胰岛细胞表面AdipoR1及AdipoR2的表达分别为0.56±0.08、0.32±0.03,P<0.05;使用脂联素干预后,体外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测得胰岛素含量使用胰岛素总量标化后分析得到:低糖时Ad组胰岛素总量(0.01410±0.00088)低于低糖时Con组(0.01470±0.00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糖时Ad组胰岛素总量(0.04420±0.00408)显着高于高糖时Con组(0.03150±0.00274)及低糖时Ad组,P<0.05;高糖时Con组胰岛素总量显着高于低糖时Con组,P<0.01。结论使用胶原酶Ⅴ消化获得的小鼠原代胰岛纯度高、活性好;小鼠胰岛细胞表面有AdipoR的表达;低糖情况下,脂联素对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影响,高糖刺激下,脂联素对胰岛素分泌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张晶晶[8](2014)在《葡萄糖刺激下小鼠胰岛素分泌的时相、囊泡分布及S1P对其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离获得小鼠原代胰岛,观察葡萄糖刺激下小鼠胰岛素分泌的时相及胰岛素分泌囊泡的分布,探究S1P干预对小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为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胶原酶Ⅴ(CollagenaseⅤ)消化小鼠胰腺,体式显微镜下手工挑取胰岛,利用DTZ鉴定胰岛的纯度,过夜培养后显微镜下挑选状态良好的胰岛用于实验。(2)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小鼠胰岛β细胞的分布。(3)小鼠胰岛分别在低糖(2.8mmol/L葡萄糖)和高糖KRB缓冲液(16.7mmol/L葡萄糖)中灌流,放射免疫法分析胰岛素的动态分泌。(4)在低糖及高糖刺激后于电镜下观察胰岛素分泌囊泡在胞浆中分布。(5)采用RT-PCR的方法,检验小鼠胰岛细胞表面S1P受体的表达。(6)观察S1P干预后,小鼠胰岛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变化。(7)采用DispaseⅡ消化小鼠胰岛,得到原代小鼠胰岛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S1P干预后胰岛细胞上电压依赖性钾电流(KV)的变化。结果(1)分离获得的胰岛外观饱满,边缘圆润,可被DTZ染成猩红色,胰岛β细胞位于胰岛中央。(2)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灌流试验中,胰岛素分泌呈典型峰状分泌,1相分泌曲线下面积平均为4.9240.536,2相分泌呈平台样均匀分泌,曲线下面积平均为11.180.69。(3)电镜结果显示,LG组(含葡萄糖2.8mmol/L)胰岛素囊泡密度为213.310.2/(0.1m^2),显着低于HG组249.74.2/(0.1m^2)(P<0.01)。距离细胞膜50nm以内的胰岛素分泌囊泡分别为LG组19.60.7/(0.1m^2),HG组18.10.94/(0.1m^2),无显着性差异。距离细胞膜50-300nm的胰岛素分泌囊泡,HG组为58.92.6/(0.1m^2),显着多于LG组41.41.96/(0.1m^2)(P<0.01)。距离细胞膜>300nm的胰岛素分泌囊泡,HG组为172.74.99/(0.1m^2),显着高于LG组152.49.52/(0.1m^2),P<0.05。HG组未成熟的胰岛素分泌囊泡为6.040.98/(0.1m^2),高于LG组2.90.21/(0.1m^2),P<0.01。(4)胰岛细胞表面S1P1、S1P2、S1P3的表达分别是0.11±0.03、0.11±0.01、0.05±0.02,P<0.05。(5)与2.8mmol/l葡萄糖组相比,16.7mmol/l葡萄糖能够明显的促进胰岛素分泌;S1P干预后,在2.8mmol/l葡萄糖条件下,胰岛素分泌量增加,16.7mmol/l葡萄糖条件下,S1P能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6)膜片钳实验表明,10μmol/l S1P对Kv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在70mV时,S1P将Kv抑制到了对照组的78%(S1P组,105.7±3.3pA/pF,n=11;对照组,135.4±3.0pA/pF, n=9,p <0.001)。结论(1)使用胶原酶Ⅴ消化获得的小鼠原代胰岛纯度高、活性好。(2)葡萄糖刺激下的小鼠胰岛素1相分泌呈典型峰状,2相分泌呈平台样分泌。(3)高糖刺激5分钟,胰岛素分泌囊泡合成增多,其中锚定囊泡分布无显着增多,但可释放池囊泡及储备池囊泡显着增多。(4)证实小鼠胰岛细胞表面有S1P1、S1P2、S1P3的表达。(5)在低糖和高糖条件下,S1P都能够促进小鼠胰岛胰岛素分泌。(6)S1P能够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Halperin,F,Lopez,X,Manning,R[9](2014)在《胰岛素抵抗者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增强作用受损》一文中研究指出T2DM根据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进行分类,后者可能是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缺陷引起的。为评估IR人群较之胰岛素敏感人群在胰岛素调节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方面的作用,美国研究者对10例IGT患者,11例T2DM患者以及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研究。输注生理盐水或采用B28-Asp-胰岛素进行正常血糖-高血胰岛素钳夹试验4h后给予右旋糖80min评估胰岛素分泌反应。结果发现,之前暴露于胰岛素的健康人群GSIS增加。这一作用在有IR的人群中减弱,IGT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邓儒元,张玉青,周丽斌,刘赟,李凤英[10](2013)在《Tubacin对β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去乙酰化酶HDAC6特异性抑制剂Tubacin对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RT-PCR检测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在MIN6细胞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DAC6在小鼠胰岛和MIN6细胞内的定位;分别在5.6mmol/L和25mmol/L葡萄糖的DMEM中加和不加10μmol/L Tubacin,用其处理MIN6细胞24h,收集上清,ELISA检测胰岛素浓度。同时用MTT法检测Tubacin对MIN6细胞活力的影响,RT-PCR检测上述处理条件下Insulin基因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ubacin对MIN6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乙酰化水平的影响。结果:MIN6细胞中各乙酰化酶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水平相差较大,其中HDAC6表达相对较高。HDAC6主要表达于小鼠胰岛β细胞及MIN6细胞胞浆中。在5.6mmol/L和25mmol/L葡萄糖条件下,Tubacin处理24h可以显着抑制胰岛素分泌,但不影响MIN6细胞活力。同时,在5.6mmol/L葡萄糖存在条件下Tubacin不影响胰岛素基因表达,在25mmol/L葡萄糖存在条件下Tubacin可轻度上调胰岛素基因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发现,Tubacin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同时伴有α-tubulin乙酰化水平增加。结论:HDAC6抑制剂Tubacin可能通过增加MIN6细胞α-tubulin乙酰化水平,改变细胞骨架的活动度而抑制胰岛素分泌。(本文来源于《放射免疫学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超家族是一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分为7个亚家族,TRPM亚家族包括8个不同的成员,TRPM1~8。TRPM2在可兴奋细胞和非兴奋细胞上广泛表达,其中胰岛beta细胞上也发现了TRPM2的表达,同时它可以形成Ca2+通透性阳离子通道,在胰岛beta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中发挥一定的作用。TRPM2通道可以被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H2O2、活性氧(ROS)、温度以及Ca2+所激活。众所周知,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靶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具有保护胰岛beta细胞,刺激其增值和分化,抑制其凋零,增加胰岛beta细胞数量,减轻病人体重,抑制胃肠蠕动和胃液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等作用,然而在它众多作用当中我们对其可以增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作用最感兴趣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GLP-1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则不会使其进一步降低。GLP-1的这种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减少胰岛alph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降低血糖。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将改变细胞内ATP以及cAMP的水平,c AMP水平的变化将影响表达在胰岛beta细胞上的TRPM2的状态,因此这些研究结果促使我们提出了以下设想:TRPM2有可能参与了GLP-1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本研究将结合GLP-1和TRPM2作为新视点探索并揭示胰岛素分泌调节的发生机制,为预防治疗糖尿病以及其并发症开辟了新的道路。方法选取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并培养原代细胞。在室温(22-25oC)下用膜片钳放大器测量细胞膜电流。采用PCLAMP v.10.2软件以及Digidata-1440A来发出指令点刺激并记录数据。将细胞置于位于倒置显微镜载物台上的bath(近似0.15 ml,被维持在37 oC)中,然后以HEPES缓冲的生理盐水(含3.3mmol/L葡萄糖),高糖、高K+、TRPM2激动剂、TRPM2抑制剂、PKA激动剂和抑制剂、Epac激动剂和抑制剂或10 nM的GLP-1等分子进行孵育,流速为5 ml/min的进行(原代细胞用电阻系数约为4.5 MΩ的玻璃电极),记录离子通道电流以及通过记录电容变化比较不同实验组中胰岛素分泌的差异,并且通过连续的去极化刺激初步观察上述刺激对两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经过基因静默和过表达处理的胰岛beta细胞,也给予上述分子孵育,记录离子通道电流、电容变化,并测量胰岛素分泌水平。对基因静默组及过表达组利用Western Blot,RT-PCR及电生理学测量来确定TRPM2的表达及活性水平。并对各组通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离子通道的细胞膜电流强度情况来确定其活性程度,同时利用胰岛素分泌实验加以佐证来确定TRPM2的活性或其表达水平是否与GLP-1的胰岛素分泌调节作用相关。结果1.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对TRPM2的影响:将原代细胞置于37摄氏度的高糖、正常糖溶液及低糖环境中15分钟,对照组和低糖组之间TRPM2电流无明显差异(P>0.05),高糖组TRPM2电流强度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2.高钾及GLP-1对TRPM2的影响:10 nM GLP-1刺激原代细胞后利用全细胞记录法记录TRPM2的峰值电流,与对照组相比GLP-1刺激可以显着增强TRPM2电流强度(P<0.05)。30 m M KCl刺激对TRPM2无影响(P<0.05)。3.TRPM2基因静默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对对照组和siTRPM2组给予不同糖浓度刺激,分别测量0-10分钟(一相分泌)以及10-60分钟(二相分泌)的胰岛素分泌水平。si TRPM2组与对照组相比,低糖和正常糖浓度水平下胰岛素分泌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高糖水平下胰岛素一相分泌及二相分泌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4.高钾及GLP-1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低糖水平下,si TRPM2组,GLP-1组,GLP-1+siTRPM2组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KCl刺激以上各组后胰岛素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高糖水平下,GLP-1组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GLP-1+si TRPM2胰岛素分泌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KCl处理各组后与各组此前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5.2-APB对GLP-1介导的GSIS影响:10μM 2-APB可显着抑制过表达组及对照组TRPM2电流,GLP-1在高糖水平时可使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而2-APB可以使GLP-1组的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至对照组水平,较之GLP-1组明显下降(P<0.05)。6.PKA、Epac的激动剂及抑制剂对GLP-1介导的GSIS的影响:PKA激动剂及抑制剂对TRPM2电流无显着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PKA激动剂可以显着增加GSIS。与GLP-1组相比,PKA抑制剂对GLP-1的促泌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Epac激动剂可以显着增强TRPM2电流,在Epac抑制剂的作用下GLP-1增强TRPM2电流的效果消失。同时Epac激动剂可以显着提升GSIS,在其作用下GLP-1的加入无法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分泌,而Epac抑制剂可抑制GLP-1的胰岛素促泌作用(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可以增强TRPM2电流强度,低糖对TRPM2电流无影响。TRPM2参与了葡萄糖刺激的第一时项及第二时项的胰岛素分泌。高钾对TRPM2通道活性无影响,GLP-1可激活TRPM2,并通过此途径调节胰岛素分泌,KATP-Cav通路未参与GLP-1介导的GSIS。GLP-1通过Epac通路而非PKA通路调节GSIS,PKA通路通过其他作用机制调节GSIS,此调节作用与GLP-1的GSIS调节作用互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论文参考文献

[1].赵艳丽.1-磷酸鞘氨醇促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及其可能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7

[2].庞勃.GLP-1通过TRPM2调节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D].天津医科大学.2017

[3].郑忠雄.炎症细胞因子IL-1β、IFN-γ对大鼠胰岛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7

[4].潘明麟,居来提·赛买提,刘田,郭嫣嫣.DTBNP、DTDP促进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J].实用医学杂志.2016

[5].李超,合湫,王敏,苏恒,李清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白介素-1β抑制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

[6].张晶晶,薛江义,刘云峰,章毅,尹建红.葡萄糖刺激下小鼠胰岛素分泌时相及胰岛素囊泡的分布变化[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

[7].张晶晶,薛江义,刘云峰,章毅,杨静.脂联素对小鼠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

[8].张晶晶.葡萄糖刺激下小鼠胰岛素分泌的时相、囊泡分布及S1P对其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9].Halperin,F,Lopez,X,Manning,R.胰岛素抵抗者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增强作用受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

[10].邓儒元,张玉青,周丽斌,刘赟,李凤英.Tubacin对β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

论文知识图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和放大...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过程基础血糖(左...1 βTC6 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一般途径(Ne...炎症因子对MIN6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肥胖胰岛素抵抗小鼠葡萄糖刺激的胰

标签:;  ;  ;  ;  ;  ;  ;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论文_赵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