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解价值总量之“谜”——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谷书堂(论文文献综述)
乔晓楠[1](2021)在《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研究资源配置的错误认识,有必要梳理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基础,结合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比例关系要求,重点考察了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内的社会总劳动的配置问题,其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分工导致多种商品生产同时存在,因此社会总劳动必然需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这不仅决定各种商品的价值总量,而且也影响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率。通过计算发现,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最优劳动配置比例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决定,而非单纯的技术问题。
冯金华[2](2021)在《劳动价值论:跨期分析和经济增长》文中认为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缺乏明确的跨时期分析,因而无法说明不同时期的价值决定和增长。如同把价值规律从单个国家推广到多个国家可以建立由多个国家共同决定的国际价值理论一样,通过把价值规律从单一时期推广到多个时期也可以建立由多个时期共同决定的跨期价值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从任意一个时期到另外一个时期的所有商品的跨期价值总量的增长率,等于这些商品按利率调整后的价格总量的增长率,从而,名义和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过是最终产品跨期价值总量增长率的一些特例。这意味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完全可以建立在包括跨期分析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
乔晓楠[3](2019)在《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新解析——纪念魏埙教授诞辰100周年》文中认为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早由魏埙与谷书堂两位教授系统阐述,它与侧重于个别商品维度价值决定的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从商品总量维度考察了社会总劳动的配置对社会总价值创造的影响。这也正好与《资本论》从个别资本生产过程到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论述逻辑相一致,体现了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特征。本文借助日本学者置盐信雄提出的"顺调扩大再生产路径",运用数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具解析了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内涵,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拓展了价值规律,而且对建立马克思主义一般均衡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尝试重新挖掘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价值,并以此纪念魏埙教授诞辰100周年。
孙恒振[4](2020)在《高考命题失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启示——基于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维度》文中提出由于学术界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始终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导致了众多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曲解,甚至质疑。21世纪以来,至少有6道高考试题体现了我国学术界的这一现状,引起了研究者对"社会劳动生产率"问题的关注,使得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时间维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的生产率",而不是"活劳动生产率";从空间的维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全球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生产率",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把这里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理解为"部门劳动生产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成反比"论断的错误理解;所有建立在对马克思"成反比"论断曲解基础上提出的对"成反比"论断的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才能在教学中演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能设计出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高考试题。这对于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问题,对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蔡继明,钟一瑞,高宏[5](2019)在《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价值总量之谜”——基于广义价值论的解释》文中提出"价值总量之谜"反映的是在传统劳动价值论框架下,社会财富总量与价值总量脱节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劳动价值论以活劳动作为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不能反映非劳动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在广义价值论框架下,建立了内生技术进步的消费-生产者一般均衡模型,认为消费-生产者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以学习技术,技术能够进入产品的生产函数,也是新增价值的源泉。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价值总量增加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价值总量等于劳动总量,但从跨期来看,由于不同时期的劳动时间已经存在质的差别,只要这种质的差异体现的是技术进步的贡献,当期的价值总量就会大于前期的价值总量。
童敖州[6](2019)在《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重要发现,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既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也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与特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新的时代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呈现出时代“局限性”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成为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学界对剩余价值理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立足述评目的与述评结果,深入总结分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受到的挑战与局限性,较为全面的考察了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现状与研究成果的特点,较为客观地评析了学界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适当的提出了解决方法与研究的未来展望,其目的就是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提供有效的参考,为剩余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些贡献。第二,彰显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本文研究最大的的创新点就是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合理性的抓住“评”和“述”两个关键点,填补学界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述评类研究的缺失,并提出了“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回归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本真”这一论点。第三,本文研究重点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学界研究现状与成果进行了合理性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研究范式的科学性。第四,抓住“述”和“评”的主要方面与内容,“述”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三、学界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四、马克思剩余研究的视域转换。在“评”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一、对每一部分“述”的内容进行合理性分析,指出优点及不足;二、重点评析学界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整体性与动态性研究、创新转型理论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实践性研究存在不足与局限性;三、合理的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回归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本真。”最后,本文揭示了在当代深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提出要创新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认清马克思剩余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指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幸福社会的构建。
陈景华[7](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王智强[8](2019)在《“价值总量之谜”再研究——来自38个国家2000~2014年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理论,是破解"价值总量之谜"的关键。按照马克思理论,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生产率高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实现更多的按市场价值计算的价值量。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当期商品数量较于基期增加,因此用基期国际价格乘以当期商品数量得到的GDP有可观增长。在国际交换中,价值从劳动生产率低的发展中国家向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转移,因此后者GDP同劳动投入量之比大于前者。经验分析表明,GDP同劳动投入量之比与价值国际转移率正相关。
王智强[9](2018)在《“价值总量之谜”再研究:来自38个国家2000~2014年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财富总量取决于该国所投入的劳动总量,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似乎与此相悖的两种经济现象。第一,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劳动投入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有可观的增长。例如,"按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从1991~2015年的24年中,整个世界的劳动力增长只有42%,但实际GDP的增长却达到了96%"①;同一时期,高
冯金华[10](2018)在《劳动、价值和增长:对“价值总量之谜”的一项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等价交换和劳动价值论证明,在任意一个时期,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GDP恰好等于以当年价值计算的名义GDP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的比率。同样,在任意一个时期,以任意基期价格计算的实际GDP恰好等于以同样基期价值计算的实际GDP与基期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的比率。特别是可以证明,在任意一个时期,以任意基期价格计算的实际GDP增长率恰好等于以同样基期价值计算的实际GDP增长率。这些结论为传统的国民收入核算和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牢固的价值基础,同时也说明"价值总量之谜"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
二、求解价值总量之“谜”——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谷书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求解价值总量之“谜”——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谷书堂(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形成的逻辑与主要内容 |
1. 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形成的逻辑 |
2. 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的数理分析 |
1. 基础模型 |
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劳动配置 |
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劳动配置 |
4. 劳动配置与经济效率 |
四、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的学术价值 |
1. 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 |
五、总结 |
(2)劳动价值论:跨期分析和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一时期的价值理论 |
二、包括多个时期的跨期价值 |
三、跨期价值总量及增长率 |
(一)所有商品的跨期价值总量及增长率 |
(二)最终产品的跨期价值总量及增长率 |
四、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
五、结论 |
(3)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新解析——纪念魏埙教授诞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出 |
三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涵的数理释义 |
四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价值的再认识 |
五总结 |
(4)高考命题失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启示——基于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界的主要观点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
(一)林岗教授提出: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
(二)马艳、程恩富教授等认为: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
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应该如何界定 |
(一)从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关系的角度,“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该商品的全部社会劳动的生产率” |
(二)从一国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全球生产该商品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即国际劳动生产率 |
三、破解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
(一)通过分析“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不成立,进而认为马克思“成反比”论断不能成立的着述例析 |
(二)建立在“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的基础上的“价值量之谜”已经被学术界破解 |
四、界定“社会劳动生产率”概念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意义 |
(5)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价值总量之谜”——基于广义价值论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二、理论模型 |
(一)广义价值论简介 |
(二)模型设定 |
(三)消费-生产者i的生产决策 |
(四)消费-生产者i的消费决策 |
(五)市场均衡 |
三、结论 |
(6)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亮点之处 |
第一章 对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描述 |
一、研究契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新契机 |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
(二)正确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真理性 |
二、理论探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主要争论与评析 |
(一)关于剩余价值源泉的问题 |
(二)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问题 |
(三)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
(四)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
(五)关于剩余价值资本化的问题 |
(六)关于剩余价值与剥削关系的问题 |
三、理论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视域的转化与评析 |
(一)哲学视域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
(二)全球化视域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
(三)非物质劳动视域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 |
第二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国内研究评析及展望 |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国内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
(一)在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分析不足 |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整体性、动态性研究不够 |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创新转型理论研究不够 |
(四)指导当代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性研究不够 |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一)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
(二)对苏联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予进一步研究 |
(三)关注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与成果 |
(四)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剩余价值问题 |
(五)深化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的生产与分配问题 |
第三章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 |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一)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
(二)为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为我国幸福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弘扬我国劳动者的主体性与创造力 |
(二)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建设 |
(三)有利于加快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价值总量之谜”再研究——来自38个国家2000~2014年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相关研究及评析 |
三、理解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 |
1.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理解 |
2.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 |
四、空间层面解谜观点的经验分析 |
1. 模型的构建 |
2.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
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五、尾论 |
(10)劳动、价值和增长:对“价值总量之谜”的一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和假定 |
二时期价值的决定 |
(一) 单位货币的时期价值 |
(二) 单位商品的时期价值 |
三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 |
(一) 名义GDP |
(二) 实际GDP |
(三) 实际GDP的增长率 |
四结语 |
四、求解价值总量之“谜”——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谷书堂(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劳动配置理论研究[J]. 乔晓楠.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1(01)
- [2]劳动价值论:跨期分析和经济增长[J]. 冯金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新解析——纪念魏埙教授诞辰100周年[J]. 乔晓楠.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19(04)
- [4]高考命题失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启示——基于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维度[J]. 孙恒振.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02)
- [5]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价值总量之谜”——基于广义价值论的解释[J]. 蔡继明,钟一瑞,高宏. 经济学家, 2019(09)
- [6]国内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述评[D]. 童敖州. 大理大学, 2019(01)
- [7]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价值总量之谜”再研究——来自38个国家2000~2014年的经验证据[J]. 王智强.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2)
- [9]“价值总量之谜”再研究:来自38个国家2000~2014年的经验证据[A]. 王智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8):----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 2018
- [10]劳动、价值和增长:对“价值总量之谜”的一项研究[J]. 冯金华. 世界经济, 2018(02)
标签:政治经济学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劳动价值论论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