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达:列宁晚年《日记摘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现实意义论文

魏志达:列宁晚年《日记摘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现实意义论文

摘 要:作为列宁晚年“政治遗嘱”中的重要著作之一,《日记摘录》从文化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等方面阐述了当时苏维埃俄国语境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并从扫除文盲和提高人民群众识字率、合理分配经费和拨付物资、吸收和改造旧知识分子、建构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举措。列宁晚年著作《日记摘录》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列宁;《日记摘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日记摘录》是列宁晚年“政治遗嘱”中谈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和举措对无产阶级国家进行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前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列宁晚年“政治遗嘱”的整体框架角度来研究的,并没有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尤其是对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重视不够,因而不能深入发掘并正确把握这一著作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这也是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建设中出现失误和挫折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深入阐释列宁晚年著作《日记摘录》中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对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众所周知,经费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经过调查,我国当前基层农机推广中存在严重缺乏经费的现象,从根本上限制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直接对推广工作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经费不足难以对农机技术进行全面演示及推广,导致农民无法认识到其作用,极大地降低农民的购置积极性。除此之外,经费的匮乏还对员工的培训和农机试验等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发展。

一、《日记摘录》关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170他还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460这说明了文化建设对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根据这一原则,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他还强调,“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3]294。在《日记摘录》中,列宁集其一生的思考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和应采取的建设举措,为苏维埃俄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指导。

从现实角度来看,国家不同时期的政策制度不同,如改革开放初期以工业化为主,虽然城乡差距有所减小,但并没有完全消除;在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不断创新,到后来互联网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人群走向城市文化,一味追求新的东西而忘却初心,致使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得不到保护与传承,我国的乡土文化自信也相对受到影响。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列宁指出,随着革命斗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到来,大规模的、剧烈的武装斗争和军事斗争将逐渐让位于和平的、长期的文化领域的斗争。他在《论合作社》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3]773在列宁看来,俄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不久,经济文化状况仍然较为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文化建设置于优先地位。文化建设不仅是苏维埃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同时也是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和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基础。苏维埃俄国要完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基础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而解决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和制度基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列宁在《日记摘录》中所构想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围绕着文化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的逻辑思路展开的,他在文章中也从文化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发展。列宁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意识到,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反对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躁冒进”现象,坚持文化建设的循序渐进。

列宁就苏维埃俄国国家机构受到沙皇专制制度遗留的旧制度、旧习惯的影响,认为目前俄国的许多国家机构设置与现实需要不符,导致了国家在经费开支上存在着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列宁深刻指出:“在我们教育人民委员部里也经常可以看到编制过分庞大的现象,一个国家出版总局的编制就大得不像话。”[3]763-764职业教育总局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列宁认为:“首先应当削减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而是其他部门的经费,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款项转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3]763这就是说,必须精简庞大的国家机构,做好物资的分配工作,通过缩减其他部门的费用开支,并将削减的款项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用于提高人民群众识字率的教育,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此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但目前苏维埃俄国“没有关心或者远没有充分关心国民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3]763。在列宁看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3]764这需要对国内有限的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其他部门削减下来的经费用于提高国民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传播者。而且,列宁强调分配物资的举措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应在“最近修改我国季度预算的时候,实际着手干起来”[3]763,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真正地增加国民教师在物质方面的配给额,这样才能达到利用资产阶级旧教师来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任务的目的。在创造物质基础的过程中,列宁还主张通过实行企业租让、恢复小工业以及大力发展机器大工业和电气化等措施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列宁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本的政治问题,对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基础方面,列宁主张,在促进城市与农村的交往过程中,调动城市工人帮助农村居民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增进他们之间友好交往,使“城市工人真正成为在农村无产阶级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3]765。列宁指出,这种城市与农村的交往形式是有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对农村进行剥削的旧交往形式,这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城市与农村友好互助的新交往形式。此外,他认为,经常下农村的做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加以发展”[3]764-765,必须将城乡友好交往方面的工作制度化。除此之外,城市工人对农村居民进行文化帮扶,还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团体,成立党的、工会的、个人方面的组织团体。而且,列宁十分重视这些工人团体的内部问题,特别强调指出要防止工人团体内部的官僚主义化。具体到支部工作方面,城市的支部要负责帮扶农村支部,通过制度化的城乡支部帮扶达到提高农村支部文化水平的目的。列宁强调的城乡友好交往的制度化建设是“带有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3]766的,只有在系统的、全面的和自觉的制度体系的支持下,城乡的友好交往才会取得更显著的实际效果。

基本信息包括有关环境量信息、大坝结构与运行状况信息等。具体包括当时的上下游水位、蓄水量、边坡比、水深比(水深与坝高之比)、震中距、坝址烈度、坝轴线方向与震中方位的夹角、当天降水量、泄流方式及下泄流量等。

最后,苏维埃俄国城乡发展两极分化,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十分低下。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方面,科学生产力技术在当时的苏维埃俄国的发展是极度不平衡的,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非常大。在苏维埃俄国,城市地区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小手工业的生产方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封建宗法制度的残余混杂其中,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文盲问题在农村尤为严重,如果无法正确解决农村人民群众文化落后的问题,势必会阻碍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列宁从俄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水平极端落后的现实条件出发,重点思考了如何在苏维埃俄国城乡之间建立真正有效的帮扶与援助机制的问题,即如何加强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友好交往的问题。列宁之所以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状况问题,主要是因为俄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相关数据表明,十月革命前夕农村地区的文盲人数占80%,如果无法成功扭转农村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便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列宁认为,只有通过城市地区为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技术和智力上的帮助,才能改变农村人民群众的小农心理,全面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才能解决农村地区文化落后的现实问题,为苏维埃俄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二、《日记摘录》关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举措

在《日记摘录》中,列宁指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3]774鉴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苏维埃俄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键,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列宁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俄国当时条件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文化建设问题的现实举措,从而解决了“该怎么做”的问题。在他看来,依苏维埃俄国目前的现实条件,打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就是要切实解决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基础不牢固的问题。为此,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文化实际状况,提出了扫除文盲、合理分配物资、利用旧知识分子、建构城乡工农交流制度体系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扫除文盲、提高识字率,构建文化基础

1923年之前,苏维埃俄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工作,但这些工作都机械地使用“无产阶级文化比资产阶级文化先进”的结论,以致在文化建设中主要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最终导致了文化建设工作严重脱离了苏维埃俄国人民群众根本不具备文化基础的现实国情。目前,苏维埃俄国在文化建设方面需要转变观念,放弃高谈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的论调,扎扎实实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解决人民群众识字率极低的问题,加强群众性文化建设。只有在苏维埃俄国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从提高居民识字率入手,加强群众性文化建设,才能为苏维埃俄国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构建文化基础方面,列宁认为:“我们能够抛掉资产阶级制度以前的糟糕之极的文化,即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也就不错了。”[3]784在这里,列宁反对空谈“无产阶级文化”,因为一味鼓吹“无产阶级文化”会忽视提高人民群众识字率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在文化建设中是一种虚无与浮躁的表现。此外,列宁还认为,文化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像经济工作与政治革命一样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快速进行,在苏维埃俄国提高人民群众识字率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尤其是在苏维埃俄国这种文化状况极其落后的国家。文化工作的任务艰巨,文化建设要经历一个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急躁冒进”是有害的。因此,列宁主张从普及基础教育、教会人民读书看报等实际工作开始,渐进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列宁反对文化建设“急躁冒进”,也体现在他关于城乡友好交往的主张中,他极力反对马上把“纯粹的和狭隘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3]765,因为这种超越物质基础的“急躁冒进”的文化建设对农村来说是有害的,而且是致命的伤害。除了反对空谈“无产阶级文化”和文化建设的“急躁冒进”现象之外,苏维埃俄国还开展了成立扫盲委员会、加大图书馆建设力度等工作。在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基础建设工作之后,与1920年的5400万的文盲人数相比,到1939年,俄国识字人数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70%,到了40年代,俄国的文盲问题基本解决。

3) 缩小阀门口径,由上述计算公式可知,CV值减小,qm也减小,为保证通过阀门的流量不变,必须加大阀门开度,避免了阀门在小开度工作。该方案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计算适当换成小口径阀门。

(二)合理分配物资,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首先,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空谈“无产阶级文化”和“急躁冒进”现象,从而忽视了必要的文化基础的构建。列宁在《日记摘录》的开篇引用了1897年和1920年苏维埃俄国人民识字状况的调查数据,并指出:“当我们高谈无产阶级文化及其与资产阶级文化的关系时,事实提供的数据向我们表明,在我国就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状况也是很差的。”[3]762列宁认为,在苏维埃俄国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资产阶级文化,但苏维埃俄国的资产阶级文化水平与西欧普通国家相比是十分落后低下的。在苏维埃俄国,资产阶级文化水平已是十分低下,无产阶级文化的落后程度更是可想而知,所以不能超越现实条件高谈“无产阶级文化”,如果现阶段能够达到资产阶级文化水平也已经是文化建设上的进步了。列宁基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存在空谈“无产阶级文化”的现象尖锐地指出,目前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人民群众识字率低和文盲现象泛滥。因此,苏维埃俄国在没有具备基本文化基础的情况下空谈“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有害的,这种空谈“无产阶级文化”的问题反映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便是“急躁冒进”的现象。基于这个思考,列宁认为解决苏维埃俄国存在的识字率低和文盲泛滥的现实问题,才是目前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该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必要的文化基础,继而才能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等方面的问题。

(三)利用旧知识分子,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随着苏维埃俄国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人才缺乏越来越成为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列宁认为,俄国目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面对的是无人才可用的问题,而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俄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他们的知识、经验和劳动……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能真正掌握旧的社会关系所创造的、作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保留下来的文化”[4]24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方面,列宁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他指出,在利用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方面,俄国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没有抓住主要的工作,没有充分满足旧知识分子对物质的需求。因此,列宁主张给予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高薪待遇,国家应该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并且把这方面的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国家机关部门成就的重要根据。只有满足旧知识分子对物质的需求,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才能使他们“执行新的任务,使他们注意教育学一些问题的新提法,注意宗教之类的问题”[3]763。此外,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身上带有资本主义的特质,不过,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他们之前的立场和观点也会慢慢发生改变,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创造者和支持者。他还主张在思想上对旧知识分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使他们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3]764。

(四)建构以工带农制度体系,为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苏维埃俄国国内物质资源匮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建设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在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因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所以文化建设的经费分配和物资拨付方面往往被忽视,甚至连极少的一点经费和物资都被挪为它用,以致苏维埃俄国在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借口国内物资匮乏而削减文化建设经费以及不重视文化工作的物资保障等突出问题。如何在国内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已成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国内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现实,列宁审慎思考了如何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的问题,即如何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的问题。列宁之所以强调要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问题,是因为提供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性工作,如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那社会主义文化上层建筑便无法建立。

再次,苏维埃俄国国内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极其匮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方面,苏维埃俄国国内“无产阶级文化派”鼓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能依靠无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来进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这种主张显然是带有狭隘性的,且忽视了国内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匮乏的社会现实。列宁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错误观点尖锐地指出,“无产阶级文化派”在用人方面的主张脱离了苏维埃俄国现实,已经严重偏离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列宁基于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和国内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无人才可用的现实情况,思考并回答了苏维埃俄国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问题,即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利用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列宁之所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首先是他对苏维埃俄国国内无人才可用的现实情况的清醒认识,更深层次上是基于对无产阶级文化水平低下的深刻洞悉和深切担忧。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3]294因此,只有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人才基础,才能根本解决目前人才急缺的问题,并最终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日记摘录》关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40-41他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在新时代条件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观点。列宁在《日记摘录》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举措对无产阶级国家进行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尤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农村书屋”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文化建设偏离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群众性文化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首先,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喂食型”的文化建设现象。有关文化部门在开展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即文化下乡的内容偏离了人民群众的现实文化需要,致使人民群众的兴趣不高,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形式。其次,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忽视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现阶段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老年群体,而忽视了青年群体,渐渐出现年轻人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象。最后,在我国农村地区思想文化宣传工作中,存在着一味高喊“高大上”政治口号的现象,致使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无法真正“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基于此,在农村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群众性文化的建设,文化建设的内容要力求切合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状况为建设依据,有针对性、分层次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易于吸收消化的形式进行思想文化宣传。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列宁提出扫除文盲、提高识字率的举措,来源于他对苏维埃俄国农村人民群众现实文化状况的准确把握。他反对空谈“无产阶级文化”,强调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普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这从侧面突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出发点,即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为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据。

利用正演模型,可以求出球体的真实质量以及球体下表面的埋深。可以清楚分析异常的位置分布,判断异常的分布形态。

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6]101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步子要稳”就是说,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内在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他这种宏观的社会主义建设思维同样适用于并坚强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面对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深水区”,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意识,深刻洞悉并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于那种“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文化建设现象要敢于“喊停”,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服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躁冒进心理。此外,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积极寻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的契合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运用科学的发展方法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政策和制度,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优化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方式,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方面,列宁主张削减其他部门经费而转投教育部门,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如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持,那社会主义文化上层建筑便无法建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的现实需求是动态的和存在差异性的,每个时代的人的现实需求都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基于每个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同水平而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更完备、更广泛等特征,人民群众在文化消费中更注重的是获得更高级的幸福感、愉悦感和满足感。因此,我们要通过完善文化融资体系,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建设资金筹措制度,以此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国家应致力于研究发行文化建设类型的国家债券和公益性彩票,为公共文化建设和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其次,要转变政府财政投入方式,构建具有激励性质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再次,鼓励社会团体运用自身力量组织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和捐献文化资金,并对兴办阅览室、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团体或个人给予鼓励与支持;最后,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文化建设领域,支持文化企业联合、兼并和重组,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用人体系和人才政策体系。列宁认为,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积极利用好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给予他们高薪,而且要提高国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报酬。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列宁在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使用人才上的态度与主张。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7]但是,我国当前,束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破除这种体制机制障碍的束缚,我们必须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用人体系和人才政策体系,对人才进行必要的“松绑”,让人才作为主体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特别是在企业单位自主用人等方面释放权力,让人才自由流动、人才自主创新、人才自主创业在今天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取得更大的突破。另一方面,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力仍略显不足,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因此我们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人才战略模式,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用人体系和人才政策体系,既要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鼓励国内学生出国深造,又要采取各种形式引进国外高端人才,从而提高我国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第五,促进文化建设的城乡互动交流、区域协调发展。当时,苏维埃俄国的现实状况是农村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农村地区的文盲问题得不到解决,便会阻碍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

同样,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如果无法解决偏远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的文化落后问题,必然会影响“中国梦”的如期实现。再者,在我国,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有计划地促进城乡、东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使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8]现阶段,我们要对乡村地区、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进行“补课”,弥补这些地区在文化建设上的“赊账”现象;着力落实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发达地区反哺欠发达地区计划,扶持这些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挖掘这些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并加以创新,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要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多样化、精准化、全面化的扶贫脱贫策略,为文化建设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东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实现对口支援、结对扶贫、“爱心书包”和“爱心书籍”捐献、青年大学生下乡支教等渠道的制度化,促进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8] 习近平.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15-05-02(01).

SocialistCulturalConstructionandPracticalSignificanceofLenin’sDiaryExcerptinHisLaterYears

WEI Zhida

(School of Marx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jian 350001,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s in Lenin’s “political will”in his later years, the diary excerpt expounds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Soviet Russian language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basis, material basis, talent basis and system basi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eliminating illiteracy and improving the literacy rate of the people, reasonably distributing funds and materials, absorb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old intellectua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iendly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the workers and the peasants and so on. The thought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Lenin’s later work diary excerpt is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Lenin;Diary excerpt;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A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19)05-0006-07

收稿日期:2019-09-05

作者简介:魏志达(1994—),男,福建泉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列宁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 陈静雄)

标签:;  ;  ;  ;  ;  ;  ;  ;  ;  ;  ;  ;  ;  ;  

魏志达:列宁晚年《日记摘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现实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