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毛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旱性,生理,种子,指标,论文,毛锦,IAA。
白毛锦鸡儿论文文献综述
马雨婷,蒋志荣,方向文,程瑶,肖生旺[1](2018)在《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及外源激素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温度和不同浓度的IAA和GA_3处理对白毛锦鸡儿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为材料,研究该种子对温度和激素IAA(吲哚乙酸)、GA_3(赤霉素)的响应.【结果】不同温度处理可以显着(P<0.05)影响萌发时间,在20℃/30℃日夜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可达78.33%,达到最佳萌发响应,而5℃/15℃温度下的发芽率仅有26.00%.GA_3溶液浸种不影响种子开始萌发时间,GA_3浸种后最大的发芽率是在浓度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且浸种处理整体表现为较高浓度的GA_3处理可以提高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适宜浓度的IAA溶液浸种可以加快种子萌发进程,IAA最佳处理为300mg/L浸种24h,发芽率可达81.33%,与GA_3浸种相反的是,IAA浸种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相同浓度24h浸种效果优于48h.【结论】对比不同激素浸种后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现IAA溶液浸种促进萌发效果优于GA_3溶液浸种.(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马雨婷[2](2017)在《水土保持植物白毛锦鸡儿种子休眠解除机制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毛锦鸡儿为兰州地区特有种,是西北生态修复的主要树种,本实验以白毛锦鸡儿种子为实验材料,主要研究探索白毛锦鸡儿对不同处理的响应,以明确该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实验以白毛锦鸡儿苗木为材料,测定了白毛锦鸡儿在不同模拟干旱环境下的6项生理指标,旨在揭示该树种的抗旱生理机制。从而为生产实践中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划破种皮和未划破种皮的白毛锦鸡儿种子经24h和48h处理后,差异显着,但均呈现浸种24h处理优于浸种48h处理。未划破种皮种子呈现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现象,最大发芽率在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划破种皮正好相反,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最大发芽率可达97.33%。2.IAA浸种划破种皮和未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经24h和48h处理后,结果显示:300mg/L的IAA浸种未划破种皮的白毛锦鸡儿种子24h,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20mg/L的IAA浸种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24h,发芽率可达98.00%。3.化学诱导剂浸种划破种皮与未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没有激素效果佳。浸种后未划破种皮最大发芽率为68.00%,较激素浸种后最大发芽率低13.33个百分点;划破种皮最大发芽率为86.67%,较划破种皮激素浸种低11.33个百分点。4.将白毛锦鸡儿种子置于变温环境下,发现高温促进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低温抑制。在20/30℃(12h/12h)变温下,不仅白毛锦鸡儿发芽率可达78.33%,且能缩短整体发芽时间;而置于5/15℃变温下的白毛锦鸡儿种子不仅发芽率低,仅有36.00%,而且在第九天才开始萌发,整个萌发过程需要24天,很缓慢。5.将白毛锦鸡儿硬实种子在温水中浸泡,发现温水浸种可以促进白毛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且不同温度浸种、不同时间处理差异显着,其中60℃是浸种的最佳温度,浸种20min、30min和40min均显着提高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分别可达45.33%、51.33%、46.00%,显着高于对照14.67%的萌发率。6.模拟干旱条件不同渗透势下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表明:5%~15%的PEG胁迫对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浓度高于15%时,随着浓度的升高,PEG胁迫对白毛锦鸡儿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愈显着。7.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白毛锦鸡儿保护酶的活性影响不同。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SOD、POD、CAT酶活性整体上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适宜的干旱胁迫下(5%~10%),随着PEG浓度上升,保护酶的活性也缓慢上升,当胁迫加剧时,会破坏植物体内保护酶的活力和平衡,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干旱胁迫12h保护酶的活性均低于胁迫24h保护酶的活性。8.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白毛锦鸡儿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现上升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22)
白毛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毛锦鸡儿为兰州地区特有种,是西北生态修复的主要树种,本实验以白毛锦鸡儿种子为实验材料,主要研究探索白毛锦鸡儿对不同处理的响应,以明确该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实验以白毛锦鸡儿苗木为材料,测定了白毛锦鸡儿在不同模拟干旱环境下的6项生理指标,旨在揭示该树种的抗旱生理机制。从而为生产实践中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划破种皮和未划破种皮的白毛锦鸡儿种子经24h和48h处理后,差异显着,但均呈现浸种24h处理优于浸种48h处理。未划破种皮种子呈现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现象,最大发芽率在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划破种皮正好相反,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最大发芽率可达97.33%。2.IAA浸种划破种皮和未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经24h和48h处理后,结果显示:300mg/L的IAA浸种未划破种皮的白毛锦鸡儿种子24h,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20mg/L的IAA浸种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24h,发芽率可达98.00%。3.化学诱导剂浸种划破种皮与未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没有激素效果佳。浸种后未划破种皮最大发芽率为68.00%,较激素浸种后最大发芽率低13.33个百分点;划破种皮最大发芽率为86.67%,较划破种皮激素浸种低11.33个百分点。4.将白毛锦鸡儿种子置于变温环境下,发现高温促进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低温抑制。在20/30℃(12h/12h)变温下,不仅白毛锦鸡儿发芽率可达78.33%,且能缩短整体发芽时间;而置于5/15℃变温下的白毛锦鸡儿种子不仅发芽率低,仅有36.00%,而且在第九天才开始萌发,整个萌发过程需要24天,很缓慢。5.将白毛锦鸡儿硬实种子在温水中浸泡,发现温水浸种可以促进白毛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且不同温度浸种、不同时间处理差异显着,其中60℃是浸种的最佳温度,浸种20min、30min和40min均显着提高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分别可达45.33%、51.33%、46.00%,显着高于对照14.67%的萌发率。6.模拟干旱条件不同渗透势下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表明:5%~15%的PEG胁迫对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浓度高于15%时,随着浓度的升高,PEG胁迫对白毛锦鸡儿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愈显着。7.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白毛锦鸡儿保护酶的活性影响不同。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SOD、POD、CAT酶活性整体上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适宜的干旱胁迫下(5%~10%),随着PEG浓度上升,保护酶的活性也缓慢上升,当胁迫加剧时,会破坏植物体内保护酶的活力和平衡,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干旱胁迫12h保护酶的活性均低于胁迫24h保护酶的活性。8.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白毛锦鸡儿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现上升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毛锦鸡儿论文参考文献
[1].马雨婷,蒋志荣,方向文,程瑶,肖生旺.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及外源激素的响应[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
[2].马雨婷.水土保持植物白毛锦鸡儿种子休眠解除机制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