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储液罐、导液软管和分液管,并在分液管的顶部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导气管和抽气泵,在灌装结束后,可以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由抽气泵向分液管内鼓入空气,进而可以将分液管内残留的药液压入储液罐内,实现对分液管内药液有效的回收。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9),且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10),且四个支撑杆(10)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灌装机(11),所述灌装机(11)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液管(21),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分液管(16),且分液管(16)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管(21)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分液管(16)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三个等距离设置的灌装管(17),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气管(13),所述导气管(1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与分液管(16)的顶部另一侧外壁连接,所述导气管(13)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泵(15),且抽气泵(15)的抽气方向为从上至下,所述分液管(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液软管(7),所述支撑底座(2)的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板(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液罐(5),且储液罐(5)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气管(6),所述储液罐(5)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软管(7)的一端外壁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9),且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10),且四个支撑杆(10)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灌装机(11),所述灌装机(11)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液管(21),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分液管(16),且分液管(16)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管(21)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分液管(16)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三个等距离设置的灌装管(17),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气管(13),所述导气管(1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与分液管(16)的顶部另一侧外壁连接,所述导气管(13)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泵(15),且抽气泵(15)的抽气方向为从上至下,所述分液管(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液软管(7),所述支撑底座(2)的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板(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液罐(5),且储液罐(5)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气管(6),所述储液罐(5)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软管(7)的一端外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5)的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排液管(3),且排液管(3)的顶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液阀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16)的圆周一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8),所述导液管(21)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2),三个所述灌装管(17)的圆周顶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3)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板(14),所述导气管(13)的圆周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收集箱体(18),且收集箱体(18)四周的顶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网板(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体(18)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排液槽(20),所述支撑底座(2)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垫(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灌装机(11)和抽气泵(15)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鼻液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滴鼻液指药材提取物或药物用适宜的溶剂制成的供滴入鼻腔用的液体制剂,滴鼻液多用于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滴鼻液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浊型三种。有滴剂、喷雾剂、注入剂及洗净剂等,滴鼻液都是灌装保存使用的,在对滴鼻液进行灌装操作时,需要用到滴鼻液的灌装机。
滴鼻液的灌装机常会配备一个回收装置,对滴鼻液进行回收使用,但是现有的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不能有效的对管道内残留的药液进行回收,药液长期残留在管道内不仅污染管道,而且还造成药液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且四个支撑杆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灌装机,所述灌装机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液管,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分液管,且分液管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管的底部外壁连接,所述分液管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三个等距离设置的灌装管,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与分液管的顶部另一侧外壁连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泵,且抽气泵的抽气方向为从上至下,所述分液管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液软管,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液罐,且储液罐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储液罐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软管的一端外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排液管,且排液管的顶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液阀门。
优选的,所述分液管的圆周一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导液管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三个所述灌装管的圆周顶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导气管的圆周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收集箱体,且收集箱体四周的顶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网板。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排液槽,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灌装机和抽气泵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储液罐、导液软管和分液管,并在分液管的顶部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导气管和抽气泵,在灌装结束后,可以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由抽气泵向分液管内鼓入空气,进而可以将分液管内残留的药液压入储液罐内,实现对分液管内药液有效的回收。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通过在支撑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箱体,并在收集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网板,在收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导液槽,在灌装的过程中,可以将灌装瓶放在支撑网板上,灌装时洒落溅落的药液会落入收集箱体内,并由排液槽排出,进而可以在排液槽的排液口设置收集器皿对药液进行回收,实现了非常便捷有效的回收洒落溅落药液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三个灌装管,可以实现同时对三组灌装药液瓶的灌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灌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的收集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垫、2支撑底座、3排液管、4排液阀门、5储液罐、6排气管、7导液软管、8第一电磁阀、9第一支撑板、10支撑杆、11灌装机、12第二电磁阀、13导气管、14过滤网板、15抽气泵、16分液管、17灌装管、18收集箱体、19支撑网板、20排液槽、21导液管、22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滴鼻液灌装机药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板9,且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2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10,且四个支撑杆10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灌装机11,灌装机11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液管21,第二支撑板22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分液管16,且分液管16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管21的底部外壁连接,分液管16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三个等距离设置的灌装管17,第二支撑板22的顶部另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气管13,导气管1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与分液管16的顶部另一侧外壁连接,导气管13的另一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泵15,且抽气泵15的抽气方向为从上至下,分液管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液软管7,支撑底座2的顶部靠近第一支撑板9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储液罐5,且储液罐5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气管6,储液罐5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与导液软管7的一端外壁连接,由抽气泵15向分液管16内鼓入空气,进而可以将分液管16内残留的药液压入储液罐5内,实现对分液管16内药液有效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中,储液罐5的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排液管3,且排液管3的顶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液阀门4,分液管16的圆周一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8,导液管21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2,三个灌装管17的圆周顶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电磁阀,导气管13的圆周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板14,导气管13的圆周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支撑底座2的顶部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收集箱体18,且收集箱体18四周的顶部内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网板19,收集箱体18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排液槽20,支撑底座2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垫1,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灌装机11和抽气泵15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源。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接着可以将灌装瓶放在支撑网板19上,并使瓶口位于灌装管17的正下方,然后进行灌装操作,在灌装过程中,洒落溅落的药液会落入收集箱体18内,并由排液槽20排出,进而可以在排液槽20的排液口设置收集器皿对药液进行回收,实现了非常便捷有效的回收洒落溅落药液的效果,在灌装结束后,关闭第二电磁阀12和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8和第四电磁阀,由抽气泵15向分液管16内鼓入空气,进而可以将分液管16内残留的药液压入储液罐5内,实现对分液管16内药液有效的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2941.2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41704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5B 3/00
专利分类号:B65B3/00;B67C3/24;B67C3/26;B67C3/22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济宁光明制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济宁光明制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72400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52省道
发明人:董宏项;郭宁;狄秀霞
第一发明人:董宏项
当前权利人:济宁光明制药有限公司
代理人:于晓晓
代理机构:37205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