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
后浇带技术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率的提升,后浇带技术日渐成熟。后浇带技术不仅能够对建筑结构进行简化,促使高层建筑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最重要的利用后浇带可以将整个工程划归成几个单独的部分,降低了施工难度,在通过各部门的协调在节省了施工工期基础上提高了施工质量。
1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场合
有的建筑体积比较庞大,其主楼和裙房地基的下降深度比较接近,这些建筑的地基一旦下降可以迅速的稳定下来。如果建筑物的主楼和裙房的沉降深度相差较大可能会加大混凝土由于结构开裂引起的裂缝,地基牢固的建筑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有一些建筑物的地基虽然也会下降,但其沉降深度比较小,这时候只需要将后浇带放置在岩层和卵石层。如果不想在施工完成后继续对沉降带进行浇筑,施工方可以将主楼和裙房的地基连成一个整体,减少二者地基下降深度的差距。如果建筑物的地基土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的体积,建筑可能会因此而晃动,沉降带的设置会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这时可以利用沉降缝代替沉降带。设置沉降带具有加速建筑沉降的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后浇带技术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我们一般不在沉降量比较小的建筑中设置沉降带。
2如何对施工后浇带进行设置
大多数混凝土结构在风干后都会出现裂缝,我们必须要利用膨胀的混凝土对裂缝进行填充,进而促使建筑的约束应力释放出来。如果设置后浇带是为了解决建筑的沉降问题的那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要仔细研究设计图纸,保证预留的后浇缝带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如果设置后浇带只是为了满足施工的需要,技术人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如果建筑的基础是箱形结构,施工人员只能在三等分柱距的地方设置后浇带,而其他结构的后浇带一般都处位于最小受力处。但是有些建筑将后浇带设置在梁板的中间和反弯点而不是结构的最小受力处,此时后浇带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其次,如果建筑地基下降高度不同,我们必须要在低层地基上设置后浇带,增加上下结构的整体性。在对施工后浇带进行设置时,一定要科学的选择后浇带的间距,低于30m超过40m的间距可能会增加施工难度。另外,我们一般将后浇带的宽度设置为700~1000mm。最后,只有连贯的钢筋才能够保证后浇带的质量,梁板的钢筋受到高强度的压力会出现断裂事故,所以即使梁和板之间间距过大无法利用同一根钢筋,工作人员也必须要将两根钢筋焊接成一体。
3设置后浇带的步骤
3.1模板支设
后浇带的模板大多由钢丝网组成,在对模板进行支设时一定要以分块图上的混凝土浇筑层段作为依据,保证实际施工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提高模板的质量。
3.2施工后浇带补齐浇筑混凝土时间
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后再对沉降带进行浇筑,要想降低高层和低层主体后浇带的沉降差异,我们必须要忽略二者沉降深度的不同。技术人员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个月后对凝固的混凝土进行补充。,并且后浇带的补齐工作必须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
3.3后浇带的保护
工作人员必须在设置后浇带后加大后浇带的保护力度,基础平台的后浇带可能会进入垃圾,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这些垃圾进行预防。为此,工作人员可以在基础承台的钢筋上方放置一个超出后浇带500毫米以上的盖板,阻止杂物的落入。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砌砖的方式对位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进行保护。
3.4后浇带的封闭
我们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时经常会将钢丝网铺设在后浇带的模板上,后期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时可以连带钢丝网一起施工。虽然后浇带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在对任一种形式的后浇带进行封闭时必须要在清除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后将混凝土开凿成毛面。要想保证浇带和先浇带捣砼连接的紧实程度,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后浇带铺设的第二天对其进行浇水进而保证后浇带的湿度,后浇带的湿度达到一定标准后才可以开展水泥浆的铺设工作。此外,工作人员必须要以后浇带的设计理念和国家技术规范为依据做好地下室后浇带的防水工作。在选择后浇带的封闭材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强度高于先浇捣的微膨胀混凝土,这种材料不仅可以使混凝土的湿度在14天内不发生改变,而且还可以提高后浇带浇筑的密实程度。
3.5结构混凝土浇筑
如果混凝土的厚度超出了限制,模板就会受到侧压力的作用失去原有的形状,一旦后浇带的模板形状发生了改变,垂直施工缝就会随之产生,施工难度随之而增加。所以,我们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关注浇筑厚度防止实际厚度与预计相差过大。如果采用分层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分层的厚度和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长度也是需要我们重点注意的地方。振捣器距离模板太近可能会加速混凝土中水泥浆的流失,降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为此我们可以利用钢钎实现提高混凝土密度的目的。
3.6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如果用手按压混凝土表面,可以明显的看到指纹,那么这时被浇筑的混凝土就处于初凝阶段。为了给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工作提供便利,工作人员必须要利用喷雾形状的压力水对钢丝网进行冲洗,彻底清除混凝土表面附着的碎片等杂物,使混凝土骨料充分暴露出来。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才可以对钢丝网进行拆卸,拆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碎片,所以必须要对施工缝的表面进行冲洗。某些产生在木模板附近的施工缝,可能会沾有模板的毛,这时可以利用高压水对毛边进行处理,如果混凝土已经硬化,必须要使用凿毛机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毛。完成以上工作后,工作人员最后要使用喷枪对后浇带模板的表面进行清理。
3.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浇筑成形时间受其类型影响,每一种类型的后浇带成形时间有很大差异。伸缩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并不固定,如果先浇部分的收缩效果不好可能会影响后浇带的凝固。大多数伸缩后浇带在施工两个月内即可凝固,但也有一些混凝土稍有延迟。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建筑物沉降发生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工作,否则会影响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在浇筑工作开始前将施工缝仔细的用压力水冲刷,即可维持后浇带的湿度一天不发生变化从而满足某些单位的特殊需求。另外,要想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将水泥砂浆铺设在施工缝内,其中水泥砂浆的成分必须与内砂浆相同否则会影响后浇带的实际尺寸。
4解决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1沉降差处理
整体性比较高的建筑产生沉降时其深度差距比较小,所以设计人员要提高建筑高层主体和裙房的整体性。如果二者之间间距较大,技术人员可以先分离这两个部分的地基,但是一旦建筑沉降完成要立即对二者之间的混凝土进行浇灌,使其连成整体。高层主体和裙房的高度不同,受力状态也不同,工作人员在校核建筑的承载量时要分别对二者做负载测试。另外,二者沉降高度不同附加应力可能会随高度差的出现而产生,要想计算建筑整体的载荷必须要注意附加应力的大小。为了降低附加应力的数值,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建筑不同部分的压力差进行调整,增加承载量较大的主楼的埋藏深度,利用十字叉梁提高承载量较小的低层楼体的压力,平衡二者之间的沉降高度。低层楼体的施工工作必须要在主楼施工完成后进行,综合计算主楼的沉降深度,适当的提高裙房标高。
4.2温度收缩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会发生收缩反应,根据热胀冷缩规则可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一旦发生变化其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后浇带一般在施工完成的两个月内即可完全凝固,但是在凝固过程中出现变形现象的几率非常高。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可能会伴随结构变形现象而产生,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甚至会出现裂缝。要想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技术人员必须要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设置使得温度应力和结构变形的效果被缩小至原有的三分之一。较低的温度可以提高后浇带浇筑材料的强度,阻止裂缝的产生,所以后浇带的浇筑工作一定要在低温的环境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