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预测论文-井晶,张卫国,祝万洁,唐晋

术后预测论文-井晶,张卫国,祝万洁,唐晋

导读:本文包含了术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经皮行冠脉介入术,造影剂肾病

术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井晶,张卫国,祝万洁,唐晋[1](2019)在《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经皮行冠脉介入(PCI)术的患者219例,造影剂肾病(CIN)定义为应用含碘造影剂造影后72h内血清肌酐(Scr)值比造影前基础水平上升25%或者达到44.2μmol/L。将符合标准的对象分为两组(CIN组和Non-CIN组),通过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清Cys-C、RBP与CIN的相关性。结果①CIN组患者女性居多,年龄更大,使用造影剂剂量更大,糖尿病比例、RDW、Hb A1c、UA、Cys-C、RBP、基线Scr及术后72h内Scr水平均高于Non-CIN组,同时RBC、HGB、TBIL和e GFR水平均低于Non-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ys-C、RBP与Scr均呈正相关(r=0.291,P<0.001; r=0.195,P=0.004),Cys-C、RBP与e GFR均呈负相关(r=-0.394,P<0.001; r=-0.154,P=0.022);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RBP、Scr、性别均为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RBP在PCI术后CIN诊断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颖娴,陈未,王佳丽,高鹏,程中伟[2](2019)在《右室功能对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室收缩功能参数对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等临床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的队列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序贯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55例房颤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行超声心动图,储存动态图像,软件生成左右心室应变曲线。记录治疗方案,随访各种终点事件。结果:射频术后早期复发的房颤患者术前叁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15.9±3.5) mm vs.(18.3±4.2) mm)、右室整体应变((15.9±3.6)%vs.(20.0±5.0)%)显着低于早期未复发者;右室长轴收缩功能下降(侧壁叁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10 cm/s或右室整体应变<17%)的房颤患者早期复发率显着高于早期未复发者(P均<0.05)。房颤病程长短、叁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右室整体应变均与早期复发显着相关(OR分别为1.039、0.852、0.813,P均<0.05)。多元回归方程校正后仅房颤病程(OR=1.050)及右室整体应变(OR=0.770)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右室整体应变与房颤复发(OR=0.802)、心血管事件再入院(OR=0.824)、心律失常相关症状(OR=0.824)均呈负相关。Kaplan-Meier分析中右室整体应变下降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无事件生存率较低(P均<0.05)。结论:右室长轴收缩功能参数下降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更易出现早期复发。右室应变下降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心血管再入院及心律失常相关临床症状有一定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闫瑞承,李士军,王旭峰,罗建飞[3](2019)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胃肠功能紊乱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61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病率为1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营养不良(P<0.05)和术前不完全性肠梗阻(P<0.05)为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胃肠功能紊乱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750(95%CI:0.658~0.841),曲线对应的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639。结论术前营养不良和不完全性肠梗阻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术后预测模型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昊,张宏伟,唐强,李振榕,陈瑞[4](2019)在《吲哚菁绿试验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ALBI)评分与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试验在预测巴塞罗那肝癌分期系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 PHLF)中的价值。方法 179例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术后5 d发生PHLF 49例为PHLF组,未发生PHLF 13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大范围肝切除术比率及术前ALBI评分、ICG试验15 min代谢率(ICG test at 15 min, ICG-R1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ALBI评分、ICG-R15预测PHLF发生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大范围肝切除术比率(53.17%)、术前ALBI评分[(-2.31±0.75)分]、ICG-R15[(9.20(5.45,14.55)%]较对照组[16.15%、(-2.83±0.63)分、5.90(3.70,8.48)%]高(P<0.05),PT[(16.18±3.36)s]较对照组[(13.53±1.56)s]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延长(OR=1.690, 95%CI:1.355~2.108,P<0.001)、大范围肝切除术(OR=6.946, 95%CI:2.816~17.130,P<0.001)、ALBI>-1.39分(OR=3.009, 95%CI:1.322~7.264,P=0.009)是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ALBI评分(最佳截断值为-2.387分)联合PT(最佳截断值为15.550 s)预测小范围肝切除术患者发生PHLF的AUC[0.839(95%CI:0.742~0.936,P<0.001)]高于ICG-R15(最佳截断值为7.950%)联合PT[0.771(95%CI:0.642~0.900,P<0.001)](P<0.05)。结论术前ALBI评分>-1.39分是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ALBI评分联合PT预测小范围肝切除术BCLC分期B期肝癌患者发生PHLF的效能优于ICG-R15联合PT。(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杨秉融,王瑾[5](2019)在《术后早期PTX-3及PCT检测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检测正五聚蛋白3(PTX-3)及降钙素原(PCT)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264例全麻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外周血PTX-3及PCT水平,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1)及非感染组(n=233),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PTX-3、PC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24 h PTX-3、PC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术后24 h PTX-3、PCT水平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术前PTX-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PTX-3、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24 h PTX-3、PCT变化率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24 h PTX-3与PCT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546,P=0.000)。术后24 h PTX-3、PTX-3变化率、PCT及PCT变化率预测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924,0.836,和0.817,截断值分别为2.965 ng/mL,102.420%,1.265μg/L和468.900%。结论术后早期PTX-3及PCT检测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合PTX-3及PCT变化率有助于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曹艳霞[6](2019)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应用阴道检查和超声测量值对选择适宜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产前Bishop评分联合超声检测对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在临床中选择的预测作用,旨在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112例)和剖宫产组(61例),分析两组孕妇使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一般资料(年龄、孕期、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分娩前阴道检查的状况及最新的超声测量结果、Bishop评分,选择最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结果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产妇、新生儿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剖宫产组孕妇产褥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χ~2=18. 32,P<0. 001)、初次母乳喂养(t=26. 80,P<0. 001)与住院时间长短(t=18. 07,P<0. 001)以及出生体质量也是剖宫产组孕妇高于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35,P=0. 465),严重并发症如羊水栓塞等也均未出现。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25,P=0. 746),新生儿窒息(χ~2=1. 083,P=0. 29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χ~2=0. 189,P=0. 664)、新生儿发生产伤(χ~2=0. 018,P=0. 892)、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χ~2=0. 299,P=0. 585)和黄疸(χ~2=0. 519,P=0. 47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阴道分娩组Bishop评分较剖宫产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 63,P<0. 001)。剖宫产组胎儿体质量较重(t=307. 7,P<0. 001),孕妇自身宫颈长度较长(t=10. 32,P<0. 001),两组孕妇的胎儿均是枕先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分娩方式与Bishop评分、超声测量最后一次结果、宫颈长度有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在Bishop=4分、超声测量胎儿体质量=4 200 g、宫颈长度=28 mm是阴道分娩试产的最理想临界值。结论通过Bishop评分联合超声检测,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上,阴道分娩相对安全,在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结局都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2期)

Y.F.He,J.P.Guo,X.Y.Ding,P.M.A.van,Ooijen,Y.P.Zhang[7](2019)在《基于术前MRI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使用基于术前MR和临床特征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GCTB)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收集56例经刮除术后组织病理(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姚奇,何兰珍,刘贤明,周家铭,吕文[8](2019)在《腹腔镜Dixon直肠癌术后动态监测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CRP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对判断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例接受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观察组(有吻合口瘘)和对照组(无吻合口瘘),分别于术后当日、术后第3日及第5日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对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价值。结果接受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5例(6%),该5例纳入观察组,余75例未发生吻合口瘘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P均<0.05)。术后第3日和第5日观察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3日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水平和术后第5日CRP水平对预测吻合口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对应的AUC最大,分别为0.845(与术后当日及术后第5日比较P均<0.05)、0.855(与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日比较P均<0.05),灵敏度分别为0.835、0.875,特异度分别为0.762、0.773。结论 Dixon直肠癌根治术后动态监测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和CRP水平,尤其是监测术后第3日时的降钙素原水平和术后第5日时CRP水平对预测吻合口瘘具有较高价值。(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卢佳,吕银凤,尉爱红,何荣霞[9](2019)在《术前血浆人附睾蛋白4水平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浆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对复发的影响。方法:以18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浆HE4水平分为低HE4组(<327.6 pmol/L)93例和高HE4组(≥327.6 pmol/L)93例。应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低HE4组和高HE4组的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4 cm、Ⅱa期均为影响HE4水平的独立因素。低HE4组有10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41.5(25.0~62.0)个月,高HE4组有20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25(5~50)个月。与低HE4组相比,高HE4组无复发生存率显着下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辅助治疗是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而Ⅱa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前血浆HE4水平≥327.6 pmol/L为影响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浆HE4水平升高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宫颈癌患者预后判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刘丹丹,王海珠,任凤波[10](2019)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微囊泡浓度对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浆微囊泡(MVs)浓度对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223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32个月,根据是否再次发生TLR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统计可能引起PCI术后再次发生TLR的相关因素,对比两组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对比PCI术后不同时刻及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不同时刻血浆MVs浓度变化;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术后不同时刻血浆MVs浓度对TLR的预测价值。结果 223例患者中共33例再次发生TLR,发生率为14. 80%;发生组男性、体重指数>23. 9 kg/m~2、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即刻血浆MVs浓度≥13. 5 nmol/L、支架最小开放直径<3. 5 mm患者构成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均是导致PCI术后再次TLR的危险因素(P<0. 05); PCI患者术后3 d、7 d血浆MVs浓度低于术后即刻,术后7 d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发生组术后不同时刻血浆MVs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两组术后3 d、7d血浆MVs水平均低于术后即刻,术后7 d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即刻、术后3 d、7 d血浆MVs浓度预测TLR发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0. 58 nmol/L、17. 10 nmol/L、14. 21 nmol/L。术后7 d血浆MVs浓度预测TLR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术后即刻、术后3 d检测,且术后7 d血浆MVs浓度预测TL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 836,高于术后即刻和术后3 d。结论血浆MVs浓度≥13. 5 nmol/L是PCI术后再次TLR的危险因素,且与术后即刻、术后3 d相比,术后7 d血浆MVs浓度对STEMI患者PCI术后再次TLR风险预测价值更高。(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术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右室收缩功能参数对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等临床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的队列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序贯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55例房颤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行超声心动图,储存动态图像,软件生成左右心室应变曲线。记录治疗方案,随访各种终点事件。结果:射频术后早期复发的房颤患者术前叁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15.9±3.5) mm vs.(18.3±4.2) mm)、右室整体应变((15.9±3.6)%vs.(20.0±5.0)%)显着低于早期未复发者;右室长轴收缩功能下降(侧壁叁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10 cm/s或右室整体应变<17%)的房颤患者早期复发率显着高于早期未复发者(P均<0.05)。房颤病程长短、叁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右室整体应变均与早期复发显着相关(OR分别为1.039、0.852、0.813,P均<0.05)。多元回归方程校正后仅房颤病程(OR=1.050)及右室整体应变(OR=0.770)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右室整体应变与房颤复发(OR=0.802)、心血管事件再入院(OR=0.824)、心律失常相关症状(OR=0.824)均呈负相关。Kaplan-Meier分析中右室整体应变下降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无事件生存率较低(P均<0.05)。结论:右室长轴收缩功能参数下降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更易出现早期复发。右室应变下降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心血管再入院及心律失常相关临床症状有一定预测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术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井晶,张卫国,祝万洁,唐晋.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2].刘颖娴,陈未,王佳丽,高鹏,程中伟.右室功能对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

[3].闫瑞承,李士军,王旭峰,罗建飞.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临床外科杂志.2019

[4].李昊,张宏伟,唐强,李振榕,陈瑞.吲哚菁绿试验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测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5].杨秉融,王瑾.术后早期PTX-3及PCT检测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6].曹艳霞.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应用阴道检查和超声测量值对选择适宜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9

[7].Y.F.He,J.P.Guo,X.Y.Ding,P.M.A.van,Ooijen,Y.P.Zhang.基于术前MRI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8].姚奇,何兰珍,刘贤明,周家铭,吕文.腹腔镜Dixon直肠癌术后动态监测腹腔引流液中降钙素原、CRP水平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J].新医学.2019

[9].卢佳,吕银凤,尉爱红,何荣霞.术前血浆人附睾蛋白4水平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刘丹丹,王海珠,任凤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微囊泡浓度对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预测分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标签:;  ;  ;  ;  

术后预测论文-井晶,张卫国,祝万洁,唐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