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论文和设计-王相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包括高低旁路管道,所述高低旁路管道顶部贴合有第一减温壳体,所述第一减温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二减温壳体,所述第一减温壳体顶部四角均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底部贯穿第一减温壳体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所述第一减温壳体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左侧连接有第一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和第二减温壳体上的固定螺栓,将减温壳体分为两个部分,使减温壳体的拆装和移动更为便捷,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包括高低旁路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旁路管道(1)顶部贴合有第一减温壳体(2),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底部安装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四角均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底部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8),所述冷却液箱(8)左侧连接有第一液管(5),所述第一液管(5)左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底部通过第二液管(7)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冷却液箱(8)右侧连接有第三液管(15),所述第三液管(15)右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

设计方案

1.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包括高低旁路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旁路管道(1)顶部贴合有第一减温壳体(2),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底部安装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四角均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底部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8),所述冷却液箱(8)左侧连接有第一液管(5),所述第一液管(5)左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底部通过第二液管(7)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冷却液箱(8)右侧连接有第三液管(15),所述第三液管(15)右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10),所述圆孔(10)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底部通过电机轴(13)连接有吹风扇叶(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温壳体(3)顶部开设有管槽(16),所述第二减温壳体(3)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管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中间安装有工作电源(17),所述工作电源(17)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18)和第二控制开关(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源(17)的电能输出端与水泵(6)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8)和第二控制开关(19)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水泵(6)和电机(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低旁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在背压工况时,汽轮机的中压缸排出的蒸汽需要将被输送至供热系统,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低压缸完全不进汽,低压缸内的鼓风摩擦将会导致缸内超温从而发生危险,因此,在目前中低压缸连通管处的阀门为机械限位的阀门,且有大概一定的限位开度,使得在背压工况下,由于该开度的存在,也会有部分中压缸蒸汽通过该阀门进入低压缸以保证缸内安全,这个蒸汽量大概在150t左右,这些蒸汽量会通过旁路连通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包括高低旁路管道,所述高低旁路管道顶部贴合有第一减温壳体,所述第一减温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二减温壳体,所述第一减温壳体顶部四角均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底部贯穿第一减温壳体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所述第一减温壳体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左侧连接有第一液管,所述第一液管左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底部通过第二液管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所述冷却液箱右侧连接有第三液管,所述第三液管右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减温壳体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通过电机轴连接有吹风扇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减温壳体顶部开设有管槽,所述第二减温壳体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减温壳体顶部中间安装有工作电源,所述工作电源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电源的电能输出端与水泵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水泵和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和第二减温壳体上的固定螺栓,将减温壳体分为两个部分,使减温壳体的拆装和移动更为便捷,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上的冷却液箱第一液管和水泵,可以将冷却液在第二减温壳体内部旋转,使第二减温壳体对高低旁路管道进行减温,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上的圆孔以及圆孔内的电机和吹风扇叶,在冷却液循环降温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吹风进一步加强冷却的效果,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的第一减温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的第一减温壳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的管槽和管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低旁路管道 2,第一减温壳体 3,第二减温壳体 4,固定螺栓 5,第一液管 6,水泵 7,第二液管 8,冷却液箱 9,管孔 10,圆孔 11,固定杆 12,电机 13,电机轴14,吹风扇片 15,第三液管 16,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包括高低旁路管道1,所述高低旁路管道1顶部贴合有第一减温壳体2,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底部安装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四角均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底部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8,所述冷却液箱8左侧连接有第一液管5,所述第一液管5左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底部通过第二液管7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所述冷却液箱8右侧连接有第三液管15,所述第三液管15右侧贯穿第一减温壳体2连接有第二减温壳体3。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2和第二减温壳体3上的固定螺栓4,将减温壳体分为两个部分,使减温壳体的拆装和移动更为便捷,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2上的冷却液箱8第一液管5和水泵6,可以将冷却液在第二减温壳体3内部旋转,使第二减温壳体3对高低旁路管道1进行减温,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孔10,所述圆孔10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底部通过电机轴13连接有吹风扇叶14。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设有第一减温壳体2上的圆孔10以及圆孔10内的电机12和吹风扇叶14,在冷却液循环降温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吹风进一步加强冷却的效果,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减温壳体3顶部开设有管槽16,所述第二减温壳体3左右两侧前端均开设有管孔9。

其中,所述第一减温壳体2顶部中间安装有工作电源17,所述工作电源17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18和第二控制开关19。

其中,所述工作电源17的电能输出端与水泵6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8和第二控制开关19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水泵6和电机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使用的时候,先把第二减温壳体3与高低旁路管道1贴合,在贴合完成后再将第一减温壳体2与第二减温壳体3贴合,然后利用固定螺栓4将第一减温壳体2和第二减温壳体3固定在高低旁路管道1上,在固定完成后把第二液管7和第三液管15分别连接第二减温壳体3上的管孔9,在连接完成后,把工作电源17通电,然后启动第一控制开关18打开水泵6,水泵6会经过第一液管5、第二液管7和第三液管15将冷却液抽入第二减温壳体4内部循环,从而对高低旁路管道2进行减温,在想提高减温的效果时,可以打开第二控制开关19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电机轴13,电机轴13带动吹风扇叶14,吹风扇叶14吹向高低旁路管道1,提高降温的效果,需注意的是第二减温壳体3上要开设与固定螺栓4相匹配的螺栓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244.0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3(黑龙江)

授权编号:CN209654088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01D 25/12

专利分类号:F01D25/12

范畴分类:28A;

申请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热电厂

第一申请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热电厂

申请人地址: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沿江路132号

发明人:王相军;安艳峰;吴兆玉;曹善辉;王海成;乔璐;董占双;孙超

第一发明人:王相军

当前权利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热电厂

代理人:谈杰

代理机构:1121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高低旁路用供热用减温装置论文和设计-王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