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菌论文_苏瑞景,杨玉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蜡虫,昆虫,霍尔,细菌,斯坦,若虫,尺蠖。

共生菌论文文献综述

苏瑞景,杨玉荣[1](2019)在《肠道共生菌在弓形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入弓形虫卵囊和包囊是动物和人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途径,弓形虫进入小肠引发Th1细胞免疫反应和肠内稳态失调,诱导潘氏细胞呈IFN-γ依赖性缺失,出现共生菌菌群组成改变和细菌易位,引起肠道急性炎症反应,加剧弓形虫的感染和入侵。而无菌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肠道病理损伤轻微,且小鼠存活时间较长。此外,部分肠道共生菌在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发挥分子佐剂的作用,和黏膜免疫共同维持免疫系统平衡防御病原入侵。可见,在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弓形虫感染进程、潘氏细胞缺失程度和肠道共生菌失调叁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该文就肠道共生菌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韩雪,杨浩,王烨,谷娇娇,高丽[2](2019)在《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共生菌液中伯克霍尔德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共生菌液进行富集培养,并分离鉴定伯克霍尔德菌。方法收集新鲜2型糖尿病患者的粪便样本,用Postgate液体和固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和微量生化反应进行初步鉴定;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并结合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精确鉴定。结果经革兰氏染色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菌,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测序鉴定和建立系统发育树后最终确定所得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结论从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共生菌液中分离培养得到Burkholderia cepacia。(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婷婷,唐家全,Valliappan,Karuppiah,李雅乾,陈捷[3](2019)在《木霉菌—芽孢杆菌共生菌剂创制与小麦病害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测试木霉菌和芽孢杆菌共生菌剂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木霉菌和芽孢杆菌共培养可以产生单一培养没有的物质,试验利用响应面技术优化了一种适合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直接组合再共培养的配方,其发酵次生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有直接的抑制效果。将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直接组合再培养和间接培养再组合的发酵产物分别制成共生菌剂,在扬花期对小麦叶片进行喷施处理,3d后接种小麦赤霉病菌,4d后二次喷施生防菌。在接种后30d左右时调查植株为害程度,在接种50d左右进行小麦产量调查。调查发现,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直接组合再培养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处理且提高了小麦的产量。木霉菌和芽孢杆菌共生菌剂的创制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王志博,李红,周孝贵,唐美君,孙亮[4](2019)在《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两近缘种共生菌差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菌在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免疫及生殖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是一对近缘种昆虫,同时也是茶园中主要的食叶性害虫。二者能够交配但杂交后代不能续代,因此,二者为研究共生菌如何调控生殖隔离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种茶尺蠖16S rDNA的V3-V4进行了测序,首次鉴定并比较了二者共生菌的组成及差异。结果显示,灰茶尺蛾的共生菌组成比小茶尺蠖具有更高的多样性。在门的水平上,小茶尺蠖主要的共生菌依次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蓝藻细菌门;而灰茶尺蛾主要的共生菌依次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属的水平上,灰茶尺蛾主要共生菌组成为:沃尔巴克氏体属、肠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小茶尺蠖主要的共生菌为蜜蜂球菌属、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属。同时,我们使用wsp基因分子标记对8个地里种群的80个茶尺蠖样本感染沃尔巴克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灰茶尺蛾携带沃尔巴克菌而小茶尺蠖不携带。综合上述,本研究揭示了两种茶尺蠖共生菌的差异,其中沃尔巴克菌可能是影响二者生殖隔离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为共生菌(特别是沃尔巴克菌)与近缘种昆虫生殖隔离的互作提供了一个新视野。(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吕品,亓倩,杨璞,陈航,陈晓鸣[5](2019)在《基于16S测序分析白蜡虫二龄雌雄若虫共生菌的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白蜡虫二龄雌雄若虫共生菌的种类和结构。[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蜡虫二龄雌雄虫16S rR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Uparse软件对有效标签进行聚类,使用Mothur方法与SILVA的SSUrRNA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分析雌雄间共生菌物种丰度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共得到了1 798 646条有效标签,以97%相似度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 334个OTUs,其中,有14个门,29个纲,60个目,109个科,165个属,55个种得到注释。与其他昆虫明显不同,白蜡虫二龄若虫中立克次氏体属为优势菌(雌85.740%,雄95.462%),缺乏布赫纳氏菌和沃尔巴克氏体。[结论]白蜡虫与其它昆虫的共生菌有很大差异,立克次氏体在白蜡虫二龄若虫中占绝对优势,具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菌目和芽孢杆菌目、能合成类胡萝卜素的鞘脂单胞菌目为次优势菌,在共生菌中占有一定比例。白蜡虫若虫共生菌独特的现象可能与白蜡虫独特的生物习性、生态学特征和营养相关。(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段入心,孟雷,王宁新[6](2019)在《昆虫共生菌介导的抗药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国家之一,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随着化学农药在农林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昆虫对农药的抗性不断增加,并且已成为农业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昆虫抗药性是指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中大多数个体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目前,已有600多种害虫对不同种类农药产生抗药性且抗药性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昆虫共生菌与昆虫抗药性有关。这些昆虫中以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产生抗药性虫种数量最多。综述了昆虫抗药性机制、与昆虫抗药性相关的共生菌类群和相关研究进展,这为昆虫抗药性治理以及农药降解提供了新方向,同时也为当前植保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策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昆虫共生菌的功能研究将会有明显突破。昆虫共生菌介导的抗药性治理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研究昆虫-微生物的互作奠定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程民,毛菊,杨雯雯,吴新春,陈稳[7](2019)在《共生菌对荷瘤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共生菌群对荷瘤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M)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共生菌缺失的荷瘤小鼠及共生菌正常的荷瘤小鼠AM,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选后的AM细胞纯度可达98%,共生菌缺失荷瘤小鼠与正常荷瘤小鼠相比较,AM细胞中差异性表达基因共有353个(变化倍数≥2),上调基因171个,下调基因182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分类(GO)主要为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信号传导、血管生成等;KEGG通路主要为氮素代谢、趋化因子信号、TGF-β信号及肿瘤通路等;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CCL24、Arg1、Retnla及IL-13等在共生菌缺失荷瘤小鼠AM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共生菌可以调控荷瘤小鼠AM细胞的基因表达,包括CCL24、Arg1、Retnla及IL-13等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与多个GO分类和KEGG通路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郑赛巍,周杨一帆,蔡丽婷,李玉婷,何园[8](2019)在《共生菌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口腔共生菌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OL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8例)颊拭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OLP患者颊黏膜菌群结构,并通过q PCR方法进行验证;检测OLP病损组织中产黑普氏菌及细胞炎症因子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OLP患者颊黏膜菌群多样性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其菌群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显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产黑普氏菌在OLP患者颊黏膜表面菌群构成比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门、科、属、种各层次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产黑普氏菌在OLP患者病损组织中含量升高,且与IL-6呈正相关(P<0. 05)。结论共生菌可能在促进口腔扁平苔藓免疫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倩,刘凯扬,张燕娜,赵伊英[9](2019)在《植物介导的土耳其斯坦叶螨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水平传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研究寄主植物介导的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的水平传播能力,解释在节肢动物中Wolbachia感染率高于Cardinium感染率的原因。我们运用PCR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Wolbachia和Cardinium的水平传播途径。结果发现Wolbachia在棉花叶片中存在的时间和表达量均高于Cardinium,大多数未感染的土耳其斯坦叶螨能够被2种共生菌感染,且Wolbachia感染率高于Cardinium。证明了Wolbachia的水平传播能力比Cardinium强,这可能是导致自然界中约60%~70%的节肢动物被Wolbachia感染,而只有约20%~30%的节肢动物被Cardinium感染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艳红,闫裕,王圣印,宋月,刘同先[10](2019)在《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沙雷氏菌对宿主抵御寄生蜂和高温胁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桃蚜Myzus persicae体内次生共生菌沙雷氏菌Serratia symbiotica对宿主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利用叶碟法测定短翅蚜小蜂Aphelinus asychi对自然感染沙雷氏菌桃蚜、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和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的寄生特性和取食特性,并测定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这3种处理桃蚜的寄生特性及这3种处理桃蚜经高温胁迫后的生长繁殖特性。结果显示,短翅蚜小蜂在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上的产卵率比在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上的下降近1/2,羽化率下降1/3左右,致死率、取食率、僵蚜率均无显着差异;烟蚜茧蜂对这3种处理桃蚜的致死率、过寄生率、僵蚜率及其产卵率和羽化率等均无显着差异;这3种处理桃蚜的2龄若蚜经高温胁迫后,发育时间和寿命均显着延长,开始产蚜时间明显推迟,繁殖力和日繁殖率显着降低,繁殖历期无明显变化;高温胁迫后,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比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开始产蚜时间提前3.9 d,繁殖力增加7.0头。表明人工感染沙雷氏菌可以提高桃蚜对短翅蚜小蜂和高温胁迫的防御作用,对烟蚜茧蜂的寄生无明显效果。(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共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共生菌液进行富集培养,并分离鉴定伯克霍尔德菌。方法收集新鲜2型糖尿病患者的粪便样本,用Postgate液体和固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和微量生化反应进行初步鉴定;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并结合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精确鉴定。结果经革兰氏染色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菌,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测序鉴定和建立系统发育树后最终确定所得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结论从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共生菌液中分离培养得到Burkholderia cepaci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生菌论文参考文献

[1].苏瑞景,杨玉荣.肠道共生菌在弓形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

[2].韩雪,杨浩,王烨,谷娇娇,高丽.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共生菌液中伯克霍尔德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3].李婷婷,唐家全,Valliappan,Karuppiah,李雅乾,陈捷.木霉菌—芽孢杆菌共生菌剂创制与小麦病害防治[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王志博,李红,周孝贵,唐美君,孙亮.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两近缘种共生菌差异比较[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吕品,亓倩,杨璞,陈航,陈晓鸣.基于16S测序分析白蜡虫二龄雌雄若虫共生菌的多样性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9

[6].段入心,孟雷,王宁新.昆虫共生菌介导的抗药性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9

[7].程民,毛菊,杨雯雯,吴新春,陈稳.共生菌对荷瘤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

[8].郑赛巍,周杨一帆,蔡丽婷,李玉婷,何园.共生菌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9].赵倩,刘凯扬,张燕娜,赵伊英.植物介导的土耳其斯坦叶螨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水平传播的比较[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刘艳红,闫裕,王圣印,宋月,刘同先.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沙雷氏菌对宿主抵御寄生蜂和高温胁迫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新疆与西藏样品中分离菌株所属目的...6.1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饲养在25°C的...5 饥饿胁迫后共生菌的生长情况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构建共生菌与...4 干燥和饥饿双胁迫后共生菌在固...兰属部分共生菌根真菌培养形态

标签:;  ;  ;  ;  ;  ;  ;  

共生菌论文_苏瑞景,杨玉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