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与河口淤积延伸(论文文献综述)
刘法贵,周苗苗[1](2021)在《黄河小浪底—花园口段泥沙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模型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泥沙问题一直是黄河治理中的难题。黄河作为多沙游荡型的典型河流,来沙量大,来水来沙与河流挟沙能力不相适应,很容易产生河道淤积或冲刷。自小浪底水库建成使用以来,下游泥沙淤积程度已得到很大改善,但黄河下游仍然处于淤积发展阶段。探讨了黄河小浪底—花园口段的河床泥沙淤积演变规律,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黄河泥沙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模型,还对其理论解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的河床高程误差在10%以内。可见,所建黄河泥沙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模型对指导黄河泥沙治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吴晓,范勇勇,王厚杰,毕乃双,杨作升,徐丛亮[2](2021)在《黄河下游与河口对2015~2017年调水调沙中断的沉积响应》文中提出受流域内降水波动和小浪底库容变化的影响, 2015~2017年期间黄河调水调沙中断.本研究系统收集了2015~2017年黄河主要水文站水沙数据、下游河道高程资料和冲淤数据、河口测深和粒度资料,研究了调水调沙中断导致的黄河入海泥沙来源和通量变化,探讨了下游河道和河口地貌演化对调水调沙中断的快速响应.2015~2017年,上中游来沙完全被小浪底水库拦截,黄河首次出现全年进入下游的泥沙量为0.水库下泄清水,引起下游河道全线冲刷,累积冲刷量达1.8亿m3,高村以上河段是主要冲刷区,高村向下冲刷量逐渐降低,下游河道断面发生展宽和下切,断面形态向宽深方向演化.下游河道起动的泥沙成为黄河入海泥沙的唯一来源,由于缺少中游泥沙供应,黄河入海沙量进一步降低, 2017年,黄河全年入海泥沙仅为770万t,是1950年黄河利津站有连续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黄河行水河口陆域面积开始萎缩,水下三角洲冲刷强烈,最大冲刷量高达1.8 m/a,导致表层沉积物粗化明显.
尤延锋,王奕童,王远见,许月萍,郭玉雪[3](2021)在《黄河入海口亚三角洲演变与下游河道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黄河下游沿程河道、入海口的淤积变化情况资料,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海岸线提取,并基于统计学原理和遥感影像,分析了近40年黄河下游河道变化与三角洲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灰狼算法求解河道的滞后响应模型,探索了黄河水沙变化下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以及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变化,模型表明,随着河道改道发生后,西河口断面比降将逐年下降,最终值为0.145。
董晓知[4](2021)在《基于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位山灌区输沙渠泥沙运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浪底水库进入正式生产运行后,黄河下游特别是山东境内的引黄灌溉地区,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引水能力降低、输沙量变小等新形势。在小浪底水库持续运行的新形势下,排沙问题仍未减轻,为解决位山灌区的泥沙问题,提高渠道的输水输沙能力,减少泥沙淤积,保证灌区的正常运行,本文以位山灌区一支改造后的输沙干渠——东输沙渠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东输沙渠现状年的水沙特性的基础上,以控制输沙渠渠道泥沙淤积为目标,通过MIKE 21软件构建相应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泥沙运移特性进行探究,并设计典型工况对水流特性及泥沙淤积分布规律进行模拟预测,筛选保水输沙的最佳方案,为山东省等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干渠泥沙治理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灌渠实测水沙数据及往年的水文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输沙渠现状年的水沙特性,得到了位山灌区引水能力的新情况,在水流特性的分析中的得到流量与水位呈正相关,在探究不同断面不同流量的水位中发现过水断面面积及水深的沿程变化规律。(2)对采样结果分析,得到含沙量在时空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含沙量沿渠减少;在时间上,含沙量与引水流量呈正相关。通过对渠道挟沙能力的分析中发现流量对干渠的挟沙能力影响较大,为满足冲淤平衡,灌区东渠引水流量应控制在40m3/s以上。在对泥沙粒径分析中得到渠道中泥沙均以粘粒、粉粒为主,砂粒占比很小。泥沙粒径分布在夏灌时期最大,秋灌次之,春灌最小;空间上沿渠呈现逐渐细化的趋势。(3)运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适用于输沙渠道的平面二维水流泥沙输移模型,根据渠道现状年的地形水文泥沙资料,对模型率定验证,比较模拟结果和实际值,得到数值模拟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水文、泥沙淤积情况,验证了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可靠性,可以用于输沙渠泥沙冲淤演变数值模拟。(4)设置泥沙预测模拟的四种工况,运用验证后的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实现了水动力及泥沙预测模拟的可视化。针对水流特性(流速与水位),泥沙纵向、横向形态发展及淤积总量四个角度,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确定了方案三——在流量为40m3/s下,渠道可以实现冲淤平衡是最优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为灌区的输沙渠实际调控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尤延锋[5](2021)在《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现行黄河三角洲是于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由利津入渤海而形成,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河道发生了多次改道,黄河入海口也发生变迁。近年来最近一次入海变迁是1976年5月由刁口河改道清水沟,又于1996年在清八人工出汊使得入海口向北摆动。黄河河口的演变主要取决于黄河下游河道改道与否,而对下游河道河口的冲淤特征研究将对人们研究下游河道提供帮助。本文以黄河下游河道以及黄河河口三角洲为研究对象,收集了黄河下游水文站1950-2012年水沙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以及河道断面淤积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解水沙时间序列,对黄河下游的水沙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黄河河口河道的三角洲面积和河长,并用提取得到的数据结合灰狼优化算法求解河道的滞后响应模型;通过Copula函数构建了三种未来不同水沙情景,结合滞后响应模型,对未来的河道演变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下为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1)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断面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两者并不完全同步;花园口径流量的变化主周期为22a,而输沙量的变化主周期为30a;利津站径流量的变化着周期为22a,输沙量变化的主周期为22a。(2)利用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提取黄河河口的三角洲冲淤面积和河长数据,黄河河口的冲淤面积与河长的发育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3)利用灰狼优化算法求解了利津站3000m3/s水位和利津以下河道单位河长累积淤积量的滞后响应模型,NSE分别为0.902和0.907,结果表明采用灰狼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的滞后响应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以作为黄河下游河道特征量模型。(4)根据黄河下游的水沙变化特征,选用Gamma分布作为边缘分布函数,Frank Copula函数作为联合分布函数模拟了三种不同水沙情景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5)三种不同的水沙情景得到三组不同的冲淤特征量计算结果;由利津站水位求解得出的西河口比降在利津站水位达到最低点后基本保持不变,且三种水沙情景下能够达到的最低点各不相同。此时河长延伸,河床因淤积而不断抬高,利津站3000m3/s水位也不断抬高,防洪风险加剧。可以将利津站3000m3/s水位和西河口比降指标联合考虑,作为河道防洪风险的调控指标。
郑珊,王开荣,吴保生,吕宜卫,韩琦[6](2018)在《黄河口冲淤演变及治理研究综述》文中认为综述了黄河口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异特点、河口演变的大小循环、河口改道后的滞后响应特征及近期河口冲淤演变的新特点,总结了以往关于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河口冲淤的临界水沙条件、未来河口水沙条件及河口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往多数研究认为河口延伸引起的溯源淤积可影响到下游艾山或泺口河段,而对艾山以上河道是否受溯源淤积的影响争议较大,仍需深入研究不同时间尺度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影响;以往研究认为维持黄河口造陆与侵蚀平衡的临界来沙量为2.74亿4.21亿t/a,维持清水沟冲淤平衡的临界来沙量约为1.5亿t/a,后续研究需从径流、潮汐、海洋、海岸和河口河道边界条件等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出发,建立统一的临界水沙量的计算方法。此外,需深入开展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黄河口未来水沙通量的预测研究及河口生态响应研究。
郑珊,谈广鸣,吴保生,王开荣[7](2015)在《利津水位对河口演变响应的计算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黄河口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利津3 000 m3/s同流量水位的影响。黄河口每次改道后尾闾河道的河长突然缩短,比降陡增,之后河长以先快后慢的速率增长,尾闾河道比降则呈指数衰减,经过约56年调整至平衡比降,其变化过程反映了典型的河床演变滞后响应特性。基于黄河口河道的演变特征,提出了河口河道水位和纵比降变化的概化模式,并采用滞后响应模型建立了河口河道同流量水位的计算方法,较好地计算了1954—2012年间黄河下游利津3 000 m3/s同流量水位的变化过程。该计算方法不仅考虑了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特性,而且反映了来水来沙和河道淤长与蚀退对利津同流量水位的共同影响,能够连续地模拟河口淤积延伸及改道过程中河口河道特征水位的长期变化过程。研究成果可为分析黄河口淤积延伸与下游河道相对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关系提供参考。
郑珊[8](2013)在《非平衡态河床演变过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取我国黄河和美国图特河北汊作为典型案例,以河床演变普遍存在的滞后现象为主线,以描述河床演变过程的滞后响应模型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扰动因素影响下河道的滞后响应特点和调整规律,建立了不同扰动因素协同作用下非平衡态河道复杂演变过程的计算方法,对选取典型案例的长时间河床非平衡态冲淤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论文成果对于深化对非平衡态河床演变规律的认识,发展非平衡态河床演变学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河流系统的概念,在分析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和下游侵蚀基准面变化对冲积河流系统的不同作用机制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扰动因素协同作用下河床冲淤调整的平衡模式和平衡冲淤体的计算方法。对于受水沙条件和潼关高程共同影响的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的河床演变过程,采用三角形淤积体的平衡态计算模式,利用滞后响应模型计算了1960~2011年潼关高程抬升及水沙变化对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河道冲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充分考虑了潼关高程和水沙条件对河道冲淤演变过程的协同作用,结果还显示潼关高程对河道冲淤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近期河道的冲淤受水沙条件的影响较大。对于受水沙条件和河口淤积延伸影响的黄河下游河道的长系列冲淤演变过程,采用梯形淤积体的平衡态计算模式,结合滞后响应模型,建立了黄河下游历年累计淤积量的计算方法,模拟了1952~2010年黄河下游不同河段长时间的河道冲淤过程,计算效果较好,表明模型能够考虑水沙条件引起的沿程冲淤和河口延伸引起的溯源淤积;并且研究表明花园口利津河段的河床淤积过程与水沙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孙口以下河段则受河口延伸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受火山爆发影响的美国图特河北汊的河床演变,分析了河道垂向、横向及纵向的调整过程,研究表明河道的调整速率随时间非线性衰减,河床的调整在空间上呈现上冲下淤的一般趋势;根据平衡比降建立了河床平衡态的计算方法,进而采用滞后响应模型建立了图特河北汊河床深泓高程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当前水沙条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而且考虑了前期水沙条件的作用,用于模拟1980~2011年图特河北汊河床冲淤交替的变化过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王恺忱[9](2012)在《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问题的认识》文中指出概述了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从输沙平衡临界流量、平衡趋向性、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几点认识:①黄河下游的冲淤受水沙条件、河床边界、河口基准面三大要素制约,三者缺一不可,分析研究下游河道的冲淤时不与河口尾闾的影响相联系是不全面的;②输沙率法、同流量水位法和断面法均有局限性和各自的优越性,应取长补短,以达到真实反映下游河道冲淤规律的目的;③黄河艾山以下河段的冲淤与河口基准面的状况相对应,输沙能力不足不是黄河下游淤积的主因,将临界流量作为判断艾利河段冲淤的条件是不当的和缺乏依据的;④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的问题,在短时段的冲淤情况十分复杂和不稳定,从长时段宏观上看,上下河段的冲淤始终是趋向于河流自身的相对平衡,二者的冲淤过程大体是同步的,不存在哪个河段多冲多淤的问题;⑤现阶段黄河下游的淤积主因是来沙量巨大,其淤升幅度受制于河口基准面,属于溯源淤积的性质,解决黄河下游淤积的关键是"抓两头",即首先减少上游流域进入下游的沙量,特别是粗沙量,其次是减缓河口淤积延伸的速率;⑥拖淤、挖沙、放淤、调水调沙和借清刷浑等措施均具有局限性,在解决局部淤积问题和兴利方面有实用价值,但欲凭借这些措施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长时段宏观的淤积问题,则难见实效。
韩其为,胡春宏[10](2008)在《50年来泥沙研究所主要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0年来,泥沙研究所几代科技人员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对我国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研究,为一些重大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三门峡、小浪底和三峡水库上下游的泥沙问题解决,黄河和长江等河道演变研究和治理、黄河口演变和治理等,无不包含着我所职工的心血。不少科研人员,在所里组织和个人自觉开展相结合的形式下,不间断地开展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经过一批研究人员的艰辛努力,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如浑水异重流、泥沙运动随机理论、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高含沙水流、水库淤积及河床演变等理论成果,其中一些达到了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为将我院提升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与河口淤积延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与河口淤积延伸(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小浪底—花园口段泥沙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模型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选取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选取 |
2 河床变形模型 |
2.1 基准面稳定模型 |
2.2 溯源淤积模型 |
2.3 基准面动态模型 |
3 模型拟合 |
3.1 简化的河床变形模型 |
3.2 溯源淤积模型 |
3.3 河床变形模型仿真分析 |
3.4 误差分析 |
4 结语 |
(2)黄河下游与河口对2015~2017年调水调沙中断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数据来源 |
3 结果 |
3.1 黄河入海水沙波动 |
3.2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 |
3.3 黄河现行河口地貌响应 |
4 讨论 |
4.1 调水调沙中断引起黄河向“贫沙性”河流转换 |
4.2 调水调沙中断引起黄河下游河道冲刷量进一步降低 |
4.3 调水调沙中断引起黄河现行河口快速冲淤转换 |
4.4 黄河调水调沙对全球河流调控和三角洲地貌稳定的启示 |
5 结论 |
(3)黄河入海口亚三角洲演变与下游河道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及数据 |
2 分析方法 |
2.1 遥感影像的提取方法 |
2.2 河道高程变化确定 |
2.3 河口滞后响应模型 |
2.4 灰狼优化算法 |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1 花园口段和利津段的水沙变化过程 |
3.2 河口三角洲面积及河长变化 |
3.3 河口三角洲与入海水沙关系探究 |
3.3.1 利津断面平均高程 |
3.3.2 滞后响应模型计算 |
4 结语 |
(4)基于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位山灌区输沙渠泥沙运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流域水沙演变研究进展 |
1.2.2 泥沙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1.2.3 泥沙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地质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水文水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工程概况 |
第三章 输沙渠水流及泥沙特性分析 |
3.1 位山灌区引水能力分析 |
3.2 监测断面的布设及样品采集分析方法 |
3.2.1 实验方法及思路 |
3.2.2 采样位置及时间 |
3.2.3 采样点布设 |
3.2.4 监测内容及分析方法 |
3.3 输沙渠水流特性 |
3.3.1 降水量年内变化特征 |
3.3.2 流量、水位年内变化过程 |
3.3.3 不同断面不同流量水位分析 |
3.4 输沙渠泥沙特性 |
3.4.1 实际运行后各断面的含沙量情况分析 |
3.4.2 东输沙渠河道挟沙能力分析 |
3.4.3 东输沙渠泥沙粒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维水沙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1 MIKE水文软件的介绍 |
4.2 水动力、泥沙模型理论 |
4.2.1 水动力模型理论 |
4.2.2 泥沙模型理论 |
4.2.3 数值计算方法 |
4.3 水动力模块建立 |
4.3.1 模型的前处理 |
4.3.2 网格的划分 |
4.3.3 参数与边界条件设置 |
4.4 水动力模块率定与验证 |
4.4.1 水动力参数率定结果 |
4.4.2 水动力模块验证 |
4.5 泥沙模块率定及验证 |
4.5.1 泥沙参数率定结果 |
4.5.2 泥沙模块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方案下冲淤数值模拟对比及分析 |
5.1 不同方案的设定 |
5.2 各方案下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1 水流特征变化分析 |
5.2.2 泥沙淤积纵向形态发展 |
5.2.3 泥沙淤积横向形态发展 |
5.2.4 泥沙淤积总量及其分布 |
5.3 方案对比结果的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 |
1.2.2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特征研究进展 |
1.2.3 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提取研究进展 |
1.2.4 多变量水文频率分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黄河下游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黄河下游水沙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
2.2.1 黄河下游水沙情况 |
2.2.2 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
2.2.2.1 小波分析 |
2.2.2.2 小波系数变换图与小波方差 |
2.2.2.3 水沙序列趋势分析 |
2.2.2.4 水沙变化周期性分析 |
2.3 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河下游和三角洲冲淤演变分析 |
3.1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及断面变化情况 |
3.1.1 利津断面变化情况 |
3.1.2 黄河下游冲淤变化情况 |
3.2 黄河河口三角洲冲淤面积变化 |
3.2.1 黄河三角洲河口造陆面积变化 |
3.2.2 黄河入海口河长变化 |
3.3 黄河三角洲冲淤特征相关关系 |
3.3.1 滞后响应模型 |
3.3.2 滞后响应模型在黄河河口的应用 |
3.3.3 灰狼优化算法 |
3.3.4 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指标研究 |
4.1 利津水沙序列的随机模拟 |
4.1.1 Copula函数 |
4.1.2 未来水沙情景设计 |
4.1.3 基于Copula随机模拟利津站水沙序列 |
4.2 不同水沙情景对调控指标的影响 |
4.2.1 初始条件 |
4.2.2 模型计算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6)黄河口冲淤演变及治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口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异 |
2 黄河河口演变的基本特征 |
3 黄河口演变研究进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3.1 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溯源影响 |
3.2 黄河口冲淤平衡的临界水沙条件 |
3.3 未来黄河口的来水来沙条件 |
3.4 水沙变异对河口湿地生态的影响 |
4 结论 |
(8)非平衡态河床演变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河流的平衡态与非平衡态 |
1.3 河流非平衡态演变过程的特点 |
1.3.1 河流调整的方向——冲积河流的自动调整作用 |
1.3.2 河流调整的阶段与模式 |
1.3.3 河流调整的速率与时间 |
1.3.4 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现象 |
1.4 河床非平衡态演变的计算方法 |
1.4.1 定性计算方法 |
1.4.2 定量计算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非平衡态河道冲淤演变的计算方法 |
2.1 滞后响应模型的基本原理 |
2.2 滞后响应模型的特点与应用 |
2.2.1 模型各模式的适用条件 |
2.2.2 采用离散方法求解模式 I 产生的误差 |
2.2.3 模型的应用步骤 |
2.3 河道冲淤平衡态的计算方法 |
2.3.1 河道冲淤平衡态的概化模式 |
2.3.2 河道冲淤量平衡值的计算方法 |
2.4 河道冲淤量的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冲淤过程模拟 |
3.1 研究河段与研究概况 |
3.2 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的冲淤特点及影响因素 |
3.3 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冲淤过程模拟 |
3.3.1 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 |
3.4 采用不同平衡淤积体计算方法的比较 |
3.5 潼关高程和水沙条件对河道冲淤的影响分析 |
3.5.1 潼关高程的影响 |
3.5.2 水沙条件的影响 |
3.5.3 水库控制水位 318m 运用以来的冲淤变化分析 |
3.6 河道冲淤量空间分布的计算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过程及模拟 |
4.1 黄河下游研究概况 |
4.2 黄河下游冲淤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黄河下游冲淤过程模拟 |
4.3.1 计算方法 |
4.3.2 计算结果 |
4.4 小浪底水库运用和河口延伸对黄河下游冲淤影响 |
4.4.1 小浪底水库运用的影响 |
4.4.2 河口淤积延伸的影响 |
4.5 不同平衡淤积体计算模式的效果分析与比较 |
4.5.1 不同计算方法的建立 |
4.5.2 计算效果比较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图特河北汊冲淤调整过程及模拟 |
5.1 本章引论 |
5.2 图特河北汊流域介绍 |
5.3 图特河北汊的调整过程及特点 |
5.3.1 河道垂向的调整 |
5.3.2 河道横向的调整 |
5.3.3 河道纵剖面的调整 |
5.4 图特河北汊河床深泓高程调整过程模拟 |
5.4.1 水沙条件的估算 |
5.4.2 河床深泓高程调整过程模拟 |
5.4.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黄河下游汛期来水量计算表(单位:亿 m3) |
附录B 黄河下游汛期来沙量计算表(单位:亿 t)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问题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概述 |
2 输沙平衡临界流量问题 |
3 平衡趋向性问题 |
4 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问题 |
5 对黄河下游冲淤的几点认识 |
(10)50年来泥沙研究所主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研究 |
2.1 水库异重流研究 |
2.2 泥沙运动随机理论研究 |
2.2.1 泥沙运动统计理论[5] |
(1) 单颗泥沙运动的力学规律及随机模型研究。 |
(2) 泥沙交换与输沙率的统计规律研究。 |
(3) 推移质扩散的随机模型和统计规律研究。 |
(4) 非均匀沙运动机理研究的创新。 |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鉴定写到: |
2.2.2 推移质跃移运动实验研究及随机理论分析 |
2.3 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研究 |
2.4 泥沙起动及推移质运动研究 |
2.4.1 泥沙起动 |
2.4.2 推移质运动与输沙率 |
2.5 黄河河道高含沙水流研究 |
2.6 滑坡泥石流研究 |
2.7 土壤侵蚀研究 |
3 水库淤积理论研究[2] |
3.1 水库淤积过程中泥沙分选 |
3.2 水库淤积形态 |
(1) 水库三角洲淤积: |
(2) 水库锥体淤积。 |
3.3 推移质淤积 |
3.4 水库排沙与冲刷 |
3.5 淤积引起的回水抬高 |
3.6 变动回水区的冲淤 |
3.7 水库淤积平衡 |
3.8 水库糙率及淤积物干容重 |
3.9 水库长期使用[2] |
3.10 水库变动回水区航道控制[2] |
4 河床演变研究 |
4.1 河床演变特性 |
4.1.1 清水冲刷的河床平衡[2, 18] |
4.1.2 河势变化[2, 19] |
4.1.3 河型成因[20] |
4.1.4 河道形态 |
4.1.5 弯道环流及泥沙输移特性[21] |
4.2 黄河演变特性及规律 |
4.2.1 黄河下游的河性[19] |
4.2.2 黄河水沙过程变异与洪水过程的作用 |
4.2.3 黄河下游断面形态与洪水过程的响应关系 |
4.2.4 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方略与水沙调控体系 |
4.2.5 黄河下游水沙调控对塑造与维持下游中水河槽的作用 |
4.2.6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动力平衡临界阈值研究[25] |
4.3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26] |
4.4 河口演变研究 |
5 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
5.1 三门峡枢纽改造与泥沙处理 |
5.2 潼关高程研究 |
5.3 小浪底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
5.4 三峡水库淤积和下游河道冲刷 |
5.5 刘家峡电站泥沙问题及排沙设施增建研究 |
5.6 都江堰工程改建研究 |
5.7 孟加拉布拉马普特拉河防洪及河道整治研究[39] |
5.8 引黄渠系泥沙利用及对平原排沙影响研究[40] |
5.9 新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演变与整治研究[41] |
5.10 官厅水库疏浚整治研究[42] |
6 河流模拟技术 |
6.1 水沙数学模型 |
6.1.1 一维非均匀不平衡输沙模型 |
6.1.2 河网水沙模型 |
6.1.3 一、二维连接的水沙模型 |
6.1.4 立面二维水沙模型 |
6.1.5 平面二维水沙模型 |
6.1.6 三维水沙模型 |
6.1.7 水沙运动力矩模型 |
6.2 泥沙实体模型 |
6.2.1 相似理论 |
6.2.2 模型设计和试验技术 |
6.2.3 模型测控技术 |
6.3 野外调查 |
四、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与河口淤积延伸(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小浪底—花园口段泥沙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模型仿真分析[J]. 刘法贵,周苗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黄河下游与河口对2015~2017年调水调沙中断的沉积响应[J]. 吴晓,范勇勇,王厚杰,毕乃双,杨作升,徐丛亮. 科学通报, 2021(23)
- [3]黄河入海口亚三角洲演变与下游河道关系探究[J]. 尤延锋,王奕童,王远见,许月萍,郭玉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10)
- [4]基于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位山灌区输沙渠泥沙运移特性研究[D]. 董晓知. 济南大学, 2021
- [5]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演变特征研究[D]. 尤延锋. 浙江大学, 2021(06)
- [6]黄河口冲淤演变及治理研究综述[J]. 郑珊,王开荣,吴保生,吕宜卫,韩琦. 人民黄河, 2018(10)
- [7]利津水位对河口演变响应的计算方法[J]. 郑珊,谈广鸣,吴保生,王开荣. 水利学报, 2015(03)
- [8]非平衡态河床演变过程模拟研究[D]. 郑珊. 清华大学, 2013(07)
- [9]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问题的认识[J]. 王恺忱. 人民黄河, 2012(07)
- [10]50年来泥沙研究所主要研究进展[J]. 韩其为,胡春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