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批评理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化,使命,批评现状,巴赫金
批评理论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1](2016)在《文学批评理论化之使命及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成文学批评理论化之使命,不仅要成为坚定的文学批评实践者,高度认同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融合发展之必要性,自觉承担如此之重任,还必须超越文学批评传统,克服时代病和体制带来的阻力。一方面坚持文本细读为前提的文学批评,另一方面在特殊对象的文学批评基础上提炼一般问题,创造新学语描述和阐释它们,再以批评实践证明其普泛价值,这不失为文学批评理论化的可行策略,为了不辱使命,万死不辞方可完成,这大概也不是被夸大的一般说辞。(本文来源于《中外文论》期刊2016年02期)
张一帆[2](2015)在《论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是理论与批评兼有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人们为文学研究的进步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人们又为理论与批评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而忧心忡忡。所以要克服文学理论中的缺点,重新确定理论与批评的方向。由此,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的观念提出,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必须理论化,才能使文学与理论都走上正确的轨迹,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23期)
刘晓萍[3](2015)在《走向话语的批评和常规的质疑——琳达·哈琴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其他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来说,加拿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对于后现代理论发展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她将后现代主义诗学作为一个可以系统进行阐述的灵活概念。针对当时后现代主义讨论中理论与实践的状况,哈琴同哈桑一样,认为要讨论后现代主义诗学首先有必要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化。因为她认为艺术和艺术理论都应当是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组成部分,而她自己所要建构的诗学也正是将后现代主义置于理论与艺术的交叉地带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王研[4](2011)在《理论必须批评化 批评应该理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文学批评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从文本中建构出一种理论 ■在当今中国,谈到学习西方文艺理论,有哪一位学者敢称是哪一方面的专家 ■我所谈的中国视角和中国立场,局限在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上,而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要建构一个本土化的方法,可能还(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11-04-25)
王卫新[5](2010)在《英语研究的兴起——论英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职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研究是关于"任何英语文本的生成与分析"的探究,其核心部分是文学批评。英语研究的兴起是20世纪之交英国知识界的盛事,与其相伴而生的是英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职业化。英语研究的兴起和英国民族自尊的提升以及英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联,英国文学和"国学"的不解之缘在英语兴起的进程中得以体现。(本文来源于《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肖谊[6](2009)在《莎士比亚批评史上的“性”研究及其理论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以优雅的姿态在其戏剧、十四行诗和叙事诗中处理了性。然而,几个世纪以来,由于舞台表现中对莎士比亚作品中性的不同理解和演绎、评论界对性的淫秽的阐释以及20世纪不同批评流派对莎士比亚性研究的介入,莎士比亚与性的研究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历史建构,呈明显的理论化倾向。(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09年04期)
王明刚[7](2009)在《文学批评理论化与系统化的建构——评《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充闾是当代着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思想深刻和文艺内涵丰厚见长,从中可以归结出文学表现的许多实践范畴。《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散文创作研究》是专门研究王充闾散文创作的评论性着作。王向峰邀集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作品实际入手,在36章中展开论述,实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化与系统化的高标追求,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始于个案分析而又广开创作经验之路的少见的创举。(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杨晔[8](2007)在《对“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争论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文学研究趋势的认定是使文学批评更加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在“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的争论中,认为批评实践更需要从传统文学理论的失语背景上加以提倡,是“批评化”这一趋势认定的最初原因。研究者出于对批评的偏重,提倡“理论的批评化”;而“批评的理论化”则是指研究者对具体批评中引申出的理论问题更加重视。实用批评和理论批评的偏重问题深化为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趋势的理解问题。当“批评理论”作为“批评化”和“理论化”的争论核心时,对文学批评的探讨就涉及到应该如何评价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批评化”和“理论化”成为了对“批评理论”进行定位研究的运作方式。本文分别从批评理论的引入、“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争论的阶段分析、从接受的角度看待批评理论、文学性和“审美意识形态”、从批评理论探讨“批评化”和“理论化”的意义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这场争论,并补充背景,加以总结。本文认为,只有了解批评理论这一西方文学研究术语和现象,才能对这场“批评化”和“理论化”的争论进行阶段分析。批评理论既有中国化的背景,也取决于接受者的思维方式,这种接受角度由中国文艺界对文学性的界定来决定。基于此,“批评化”和“理论化”就不只是侧重于实用批评或理论批评的问题,更是对文本研究对象的界定问题。只有扩大批评对象,把所有的社会文本纳入文学批评中,才能对批评理论进行恰当的定位,并深入理解“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两种主张。针对“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本文探讨了如下问题:第一,为什么社会文本的批评化运作能够得以实现;第二,摆脱批评的文学感受能否实现的问题;第叁,对“批评化”和“理论化”的“游戏”特征的分析。以上分析区分了文学存在方式和批评存在方式,并把社会文本和文学文本纳入到“批评化”和“理论化”的范畴,明确批评与文学所要表达内容的差异,指出作为自我建构的批评理论,是以“批评化”和“理论化”的方式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王一川[9](2001)在《批评的理论化——当前学理批评的一种新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大陆的批评状况如何 ?这是见仁见智的事 ,也需要大量文献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但有一点是人们关注的 :批评到底怎么了 ?如今的批评似乎已不大像过去的批评 ,或者与想象中的批评相距甚远 ,变得种类混杂、标准不一和难以理解了 ,于是人们不禁发出批评(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01年02期)
陈雪虎[10](1999)在《批评理论化及其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主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内在质素的新变,90年代汉语的现代批评出现理论化的走向。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尤其是激烈的年轻作家,看不惯过去的批评,也对批评的理论化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乃至对批评存在的合理性提出挑战。然而,在我看来,现代(本文来源于《“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1999-10-01)
批评理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是理论与批评兼有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人们为文学研究的进步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人们又为理论与批评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而忧心忡忡。所以要克服文学理论中的缺点,重新确定理论与批评的方向。由此,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的观念提出,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必须理论化,才能使文学与理论都走上正确的轨迹,有一个科学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批评理论化论文参考文献
[1].吴艳.文学批评理论化之使命及其策略[J].中外文论.2016
[2].张一帆.论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J].青年文学家.2015
[3].刘晓萍.走向话语的批评和常规的质疑——琳达·哈琴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王研.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应该理论化[N].辽宁日报.2011
[5].王卫新.英语研究的兴起——论英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职业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
[6].肖谊.莎士比亚批评史上的“性”研究及其理论化倾向[J].外国语文.2009
[7].王明刚.文学批评理论化与系统化的建构——评《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杨晔.对“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争论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
[9].王一川.批评的理论化——当前学理批评的一种新趋势[J].文艺争鸣.2001
[10].陈雪虎.批评理论化及其问题[C].“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