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接送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下学接送,SPSS数据分析,二项Logistics建模,参数估计
接送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郭云飞[1](2018)在《中小学生接送行为特征及其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上下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因此家长会以不同形式的交通方式接送学生上下学。通过对现有数据和研究资料的分析,在接送方式中小汽车所占比重最大。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建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停车问题,在上下学的高峰时段,学校门口和附近的道路聚集了大量的接送车流和人流,导致交通拥堵,影响社会车流。非机动车接送的家长由于其在等待过程中的走动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学校门口和附近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以上描述的现象中,在上下学高峰时段,由于家长的接送而引发的学校门口以及附近路网的拥堵问题是一种新型的交通拥堵问题。学生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通勤人员。由于中小学生的还没有完全的独立能力,很多家长选择接送学生上下学。本文以深圳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5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出行的调查数据,获取学生自身特性、父母特性、家庭特性对学生上下学接送的影响和趋势。并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不同家庭结构的接送特征和比例、接送人员构成、接送方式进构成。由于上下学高峰期与城市交通的高峰期重迭,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人员加重了城市的交通的拥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建立学生上下学二项Logistic接送概率模型,通过模型得出对学生上下学接送有显着影的因素以及接送比例。文章深入分析了接送对于道路交通、对家庭成员、对双职工家庭的影响,讨论出学校寄宿托管策略、校车策略、放学后学校开通托管服务、对接送集散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对学区规划的建议,目的是减少接送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减少接送次数,减轻家长的负担,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困难的难题。(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徐培超[2](2018)在《基于接送行为的小学空间整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与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形成了快速的飞跃。小学公共接送制度尚未完善,学生接送几乎全靠家长,导致了上下学期间学校门口及周边聚集大量接送人群和车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消极影响和资源浪费。本文前叁章从接送现象的主要对象门前区为出发点,立足于南京中心城区主要小学,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小学门前区功能、环境设施要素以及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聚焦几所典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况记录对接送行为形成深刻剖析,分析了产生接送的原因,总结了接送行为的特征,归纳了接送行为阶段存在的问题。文章后半部分通过对接送空间中各行为需求的量化分析为基础,从管理、接送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了措施与建议,只有通过不同阶段各措施的结合才能解决接送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重点对接送空间设计进行说明,阐述在校园内部功能组织下的接送空间整合是有效解决接送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空间整合的原则和层级,归纳出以与公共空间和社区功能为主的平面空间的整合以及与次要空间和辅助空间为主的立体空间整合两大类方式,并通过真实项目进行应用。(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23)
史文君[3](2015)在《基于接送行为的中小学校等待集散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用地密集化发展和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的许多方面已经逐渐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并在理论和实践运用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然而由于中小学校上下学伴随而来的接送交通流对学校周边交通造成高峰时间的拥堵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广泛重视。中小学校上下学接送交通流具有短时集中的特性,并且由于一般中小学学生上下学和城市市民通勤交通在时间上接近甚至重合,因此接送交通流的高峰时间也为城市道路网络中社会车流的高峰时间,这种情况下接送交通流在学校周边造成的交通拥堵会对整个区域的交通网络造成更加严重的瓶颈效应。本文主要研究接送行为特性,定义了接送行为特性的基本概念以及组成要素,分别从接送概率特性、接送方式特性以及接送交通流特性这叁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接送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接送概率的二项logistic模型和接送需求总量模型,并给出了接送概率模型的一般参数赋值方法和建模流程;确定了接送到达率和离去率函数曲线的拟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无错时上下学和有错时上下学两种情况下的接送交通流峰值计算模型:基于停车需求预测理论,提出了学校接送集散空间的需求模型以及模型中单位集散空间需求量参数和空间需求折减参数的取值方法,并结合停车空间的设置形式和学校接送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接送集散空间设置形式:利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建模,根据仿真的运行情况和输出的延误、行程时间等评价指标,对比集散空间设置前后学校周边道路交叉口以及学校放学接送交通流影响范围内的整个区域的路网性能。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接送交通流特性,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新建学校或者改建学校的集散空间设置和设计,通过集散空间的合理供给,有助于将接送交通流对学校周边道路的干扰降至最低,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由于上下学接送行为导致的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提高高峰期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03-01)
付凌峰,吴子啸[4](2011)在《基于居民出行数据的上学接送行为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交通模型构建过程中,忽略了上学出行伴随的家长接送行为,可能导致需求分析结果的失真。基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上学接送行为的概率模型。模型可以基于不同的家庭及个人属性,获得相应的上学接送概率,并定量描述各因素的作用关系,可用于对交通模型的修正及上学接送行为特征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11年17期)
孙玉红[5](2011)在《继红校门前拟出台限停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孙玉红)市交委会昨天召开会议,就如何解决继红校周边道路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问题进行讨论和统筹协调,同时对我市近期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及交通整治工作进行部署。会议确定,我市近期将出台严厉措施,由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军警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市委(本文来源于《哈尔滨日报》期刊2011-03-05)
方列,华昶[6](2010)在《校门前停车难违章罚不罚款?》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长:这是人性化的执法方式,方便了学生家长 ●律师:既然法律有规定,执法部门就该严格执法,否则就损害了法律威严 ●媒体:人性化执法的前提是要尊重法律,否则就是对守法公民的不公平 据新华社杭州6月10日专电(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10-06-11)
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刘刚何建华[7](2008)在《明知盗窃而受雇接送行为的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案情2007年8月18日下午,周文成、李忠云、李忠平经事先预谋,由周文成、李忠云租用李忠平的摩托车从浦江到桐庐进行盗窃。当晚22时许,周文成、李忠云乘坐李忠平的摩托车从浦江到桐庐县凤川镇林园村喻塘自然村,由李忠平负责在路上接应,李忠云负责望风,(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08-04-09)
[8](2007)在《州纪委严查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8月30日至31日,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滥用公车、公车私用问题,州纪委组织州公安局、州教育局、吉首市纪委等责任单位,深入吉首市一中、湘西雅思实验学校、州民族中学,对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利用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等违规行为进行现场检查。 两天(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07-09-06)
蒋正容[9](2006)在《杭州市幼儿接送行为及其空间需求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通过对杭州市幼儿的接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接送这一特殊行为所涉及的人群,交通工具,以及其对幼儿园设计的空间需求,总结其相互关系。研究显示,幼儿园建筑设计现状与接送空间需求有较大差距。论文通过进一步分析接送行为的特点,明确其对幼儿园的空间需求,通过对空间需求的量化分析,提出针对幼儿园接送空间的设计建议。论文的最后,对杭州市2所幼儿园园前场地进行布局优化,给出了建议总平面图。(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3-01)
接送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与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形成了快速的飞跃。小学公共接送制度尚未完善,学生接送几乎全靠家长,导致了上下学期间学校门口及周边聚集大量接送人群和车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消极影响和资源浪费。本文前叁章从接送现象的主要对象门前区为出发点,立足于南京中心城区主要小学,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小学门前区功能、环境设施要素以及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聚焦几所典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况记录对接送行为形成深刻剖析,分析了产生接送的原因,总结了接送行为的特征,归纳了接送行为阶段存在的问题。文章后半部分通过对接送空间中各行为需求的量化分析为基础,从管理、接送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了措施与建议,只有通过不同阶段各措施的结合才能解决接送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重点对接送空间设计进行说明,阐述在校园内部功能组织下的接送空间整合是有效解决接送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空间整合的原则和层级,归纳出以与公共空间和社区功能为主的平面空间的整合以及与次要空间和辅助空间为主的立体空间整合两大类方式,并通过真实项目进行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送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郭云飞.中小学生接送行为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深圳大学.2018
[2].徐培超.基于接送行为的小学空间整合设计[D].东南大学.2018
[3].史文君.基于接送行为的中小学校等待集散空间研究[D].东南大学.2015
[4].付凌峰,吴子啸.基于居民出行数据的上学接送行为建模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
[5].孙玉红.继红校门前拟出台限停措施[N].哈尔滨日报.2011
[6].方列,华昶.校门前停车难违章罚不罚款?[N].新华每日电讯.2010
[7].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刘刚何建华.明知盗窃而受雇接送行为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8
[8]..州纪委严查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行为[N].团结报.2007
[9].蒋正容.杭州市幼儿接送行为及其空间需求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06
标签:上下学接送; SPSS数据分析; 二项Logistics建模; 参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