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汪世悦[1](2021)在《衔接理论指导下《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第2-3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儿童的教育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外皆然。学习国外先进的育儿理念对于促进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译者选择了儿童教育类文本作为翻译材料。本翻译实践文本选自被称为“全美最牛母亲”的伊泽尔·沃西基编写的《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的第二、三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信任”和“尊重”两个方面对孩子教育的经历,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报告在韩礼德和哈桑创立的衔接理论基础上展开,在该理论中,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后者包括重现和搭配。笔者结合实例分析了英汉衔接手段不同的特点,并总结出这些特点在翻译实践中产生的影响:代词在英语中比汉语中更为常见,因此在翻译时对于指称要更加明确,避免歧义;英语中经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为了保持译文的完整性,可以在汉语中通过原词复现和其他词汇手段来表达意义;英语中使用连接词的频率高于汉语,是显性的,而汉语中的连接成分则是隐形的,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以达到完整连贯的译文。在翻译时,笔者考虑了词、句和语篇之间的内在衔接,并结合衔接理论使得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对于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异同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能够为研究类似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衔接理论指导下对于育儿翻译的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王玲婷[2](2021)在《别样的留守:舟山市D区“海嫂”的生活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将海员、海运业的社会关注度大大提升,但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海员研究还有待完善,且以往对于海员的研究往往只集中于海员个人,例如海员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方面,很少有研究关注到海员的家庭,尤其是海员的配偶——“海嫂”,这是一个生活方式特殊且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的已婚女性群体,但关于“海嫂”的文献相较于海员更为稀少,导致“海嫂”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及为家庭做出的牺牲都鲜为人知。相较于其他已婚女性,在海员丈夫长期出海的情况下,“海嫂”在家庭责任、家庭负担以及由此衍生的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问题等方面都有着更大的压力,更需要被重视、研究乃至理解,这让“海嫂”的生活方式呈现明显的特殊性。本文旨在以浙江省舟山市D区为例,探究“海嫂”独特的留守生活方式。本文由导论和五章构成。导论部分说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前人研究及述评。第一章论述了“海嫂”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主要从历史发展、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概述海员群体的发展,从而凸显“海嫂”群体的逐渐庞大,从侧面为“海嫂”的发展提供资料;第二章详细描述了“海嫂”留守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扮演以及与其他已婚女性不同的留守生活方式;第三章描述了“海嫂”留守生活的孤寂以及“海嫂”、孩子、海员三者的互相牵挂、关心,体现留守生活中幸福温馨的一面;第四章论述了“海嫂”留守生活中的情感困境;第五章从“海嫂”重返职场,参与技能培训,参与选举三方面来体现“海嫂”的成长过程。留守生活艰辛不易,但最终“海嫂”克服困境不断成长,全心全力支持海员工作默默做好后勤,成为海员背后温柔的守护神,呈现一个与其他留守妇女截然不同的乐观的留守群体,她们身上的独特之处可以给其他地区的留守妇女发展提供借鉴,她们努力从家庭场域、社会场域和职业场域中塑造更好的女性角色,改变过去研究中将妇女置于被动客体地位的做法,尝试将其作为研究的主体,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和研究“她们”。本文通过个案访谈了解“海嫂”们灵活就业的真实情景和变化,结合相应的海岛妇女就业政策,也为日后闲置的女性劳动力就业发展和女性自我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
李鹤春[3](2021)在《乡村小学“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以辽宁省L县的音、体、美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小科教师”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学校、学生所产生,更有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但是目前小科教师的身份及身份认同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和思考。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引言、研究设计与几位老师所处教学场域的描摹、“我”教了什么、“我”教会了什么、“我”教的怎么样、“我”是谁、结语:本研究的自我反思这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研究设计与几位老师所处教学场域的描摹,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包括研究思路和样本的选择、进入研究现场对其场域的描摹和相关人物的刻画。第三部分:“我”教了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从音体美农村三位“小科”教师的现实的教学生活中入手,以叙事的方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将“关键事件”呈现出来。第四部分:“我”教会了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音体美三位农村“小科”教师对于现实教学生活的追思,从而来了解音体美“小科”教学的现状,倾听来自农村“小科”教师心底的真正声音。第五部分:“我”教的怎么样,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音体美农村三位“小科”教师的教学情境描摹,呈现出三位“小科”教师对于所教科目的看法和观点。第六部分:“我”是谁,这一部分从教师的法律身份的践行、“好教师”的标准与现实、“小科”教师的“缺失及边缘化”这三个角度来对其身份的确认进行阐述。第七部分:结语:本研究的自我反思,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者对于自身的反思以及对研究过程的反思。本论文通过对农村三位“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探索,去更全面的展示了关于农村“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和真实面貌。进一步拓宽了身份认同研究的领域。为教育领域有关“教师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希望可以为我们国家的乡村“小科”教师队伍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凌琳[4](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李小花[5](2020)在《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3~6、7岁幼儿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哲学的视角,运用游戏、自我、社会学、自然哲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哲学思辨和逻辑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然后深入幼儿园、社区、家庭,在自然情境中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录像、访谈,搜集和分析了大量实证资料。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游戏促进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述,进而得出了几点独到新颖的结论。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五章、绪论和结语: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在廓清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游戏、幼儿与儿童哲学,论述了游戏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幼儿观、儿童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本研究中的价值,还在总体上探讨了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儿童哲学视角出发,将幼儿世界观分为幼儿自我观、幼儿社会观和幼儿自然观。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这部分主要从世界观的三个内容展开,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关系,以及游戏促进其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章“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讨了幼儿自我观的内涵与外延;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我取向”游戏实例,重点分析了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分析了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笔者亲自观察的幼儿“社会取向”游戏实例,重点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四章“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主要探析了幼儿自然观的内涵与外延;在梳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并基于笔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的幼儿“自然取向”游戏实例,着重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结语。第五章“游戏是幼儿的整个世界”,总结了本研究的如下结论:1.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2.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世界观(包括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是其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3.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社会、发现了自然,发现了世界。4.以上结论对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3点:1.视角新。从儿童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游戏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价值,具有创新意义。2.内容新。虽然研究幼儿游戏的人很多,但国内外鲜见有人研究幼儿的世界观,更鲜见有人研究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的。3.观点新。本研究中关于“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的观点、关于“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的观点和“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社会观、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观点,均具有创新性。本论文的不足在于:理论性不够强、哲学意味不够浓厚;幼儿游戏的实证资料搜集得不够全面;对当前幼儿游戏教育实践观照不足;关于“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探讨较为薄弱。
马小雅[6](2020)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乌鲁木齐市的中考已并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而根据自治区历年中考作文题《感恩,助我远航》(2019年)、《最温暖的陪伴》(2018年)、《属于我的小幸福》(2017年)、《我不怕,因为》(2016年)和《阅读,让我长大》(2018年)更容易写成记叙文,现在的新疆中考语文作文的趋势就是写记叙文文体,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显着。在升学压力之下,记叙文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是我校语文老师心中的痛,做了很多尝试,可能最终没什么效果。笔者从事教育工作5年来,该如何进行写作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在笔者心中的问题。听了学校老师的课,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发现往往存在一个问题:课堂上一片热闹景象,下来习作却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作为一个带有100多名学生的语文老师,篇篇作文精改精修却也是难以做到。所以,如何提高在校效率,尤其是写作课堂效率,真实有效地提升学生习作兴趣、帮助学生找到习作门道,是我做此研究的内在动力。本文以乌鲁木齐某中学为例,分四部分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阐述。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由、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案等。第一部分为初中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方案,详细阐述了实施背景、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实施原则、实施措施等,指导开展实践研究。第二部分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现状调查,对乌鲁木齐市某中学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现状,为下文的问题分析以及原因查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对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发现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实施方法较为单一、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缺乏时间保障、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实操性不高、对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认知尚有欠缺、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程度不够、忽视对作文情境材料的筛选、作文教学重“应试”轻人文性、教师对自身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认同度不高、教师自身能力有待于提高、对学生记叙文写作审题立意能力的训练有所欠缺、对学生记叙文写作列纲起草能力的训练、观察生活能力的训练、写作搜集素材能力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有所欠缺、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分标准的设置缺乏针对性、学生作文反馈缺乏时效性。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过于程式化、情境设置缺乏对生活的考量、缺乏对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方式的具体指导、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认知存在偏颇、“应试”压力影响写作兴趣、缺乏阅读积累、教育理念不能满足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需要、课堂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需要、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师难以对大班额学生的写作进行细化指导、家庭因素影响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力度、学校及相关单位对教师关于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指导培训工作缺乏、缺乏对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及训练的课时保障。第四部分根据问题归因,论述了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文情境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策略:创设生活化、有针对性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式;建立完整地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模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读写良性循环;创设有利于情境教学的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地学习、观摩、培训的机会。
陆烨[7](2020)在《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当今中国,由祖辈协同父辈共同养育孙辈的“隔代教养”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类型的隔代教养方式打破了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权力结构,也改变了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的教养方式、祖孙关系、祖孙互动行为等内容进行分析,以考察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此外,研究也根据实验干预的结果对隔代教养中祖辈的教养方式和祖孙互动行为提出了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两项研究(研究1和研究2),考察家庭结构及其他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其中,研究1以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图形任务和多用途任务为测试材料对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做了测评,以自编的小学生隔代教养现状调查问卷采集了儿童的家庭环境信息,考察了隔代教养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2同样以儿童的创造力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等因素为自变量,考察了核心家庭和三代家庭两种不同家庭结构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1的结果表明:隔代教养对儿童的创造力有负面影响。与没有祖父母的家庭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在祖父母为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创造力较低。与女孩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男孩更有可能在创造力发展方面表现出劣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创造力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但这种优势主要反映在核心家庭中,三代同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优势并不明显。研究2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均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相关。具体而言,母亲的宽容型教养、亲子关系的亲密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正相关,父亲的权威型教养、亲子关系的冲突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负相关。第二部分包含3项研究,重点探讨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成人与父辈成人分别与儿童互动关系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其中,研究3旨在探索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互动方式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研究4聚焦于儿童对父辈、祖辈一般内隐态度和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研究5则从“控制性”的角度考察了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3的结果表明:祖辈和父辈分别与儿童互动之后,会影响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具体体现为:亲子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有显着提升;祖孙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没有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祖辈和父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差异:一是在提供给儿童的认知资源、人际资源方面,父母在互动中给予了儿童更多的认知资源和人际资源;二是在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方面,祖辈比父辈在教养方式上更宽容(对儿童情感需求满足度更高)、更专制(对儿童的行为限制更多),祖孙关系的冲突性更高。研究4的结果表明:儿童对祖辈、父辈的内隐情感态度不同——儿童对父母更亲近、更积极,也认为父母更开放、更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内隐情感态度的差异与儿童的创造性基本没有关系。研究5的结果表明: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的创造力之间有一定关系,具体体现为祖辈权力感越高,儿童在TTCT图形新颖性维度的得分越高。第三部分,旨在通过2项研究(研究6和研究7)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进行行为或心理方面的干预,探索祖辈行为或心理上的变化对儿童后续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其中,研究6主要针对祖辈与儿童的互动行为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并对不同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测不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7,则通过提高祖辈权力感的方式,考察了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6的结果表明:三种干预方式对儿童创造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对照组中,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2个指标(TTCT图形新颖性、AUT流畅性)上下降明显;认知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在各项创造力指标的得分上没有显着变化;情感干预组,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有显着提高,主要体现在TTCT图形精致性和AUT流畅性2个指标上。研究7的结果表明:操纵祖父母的权力感可能会影响祖父母与孙辈的互动,进而影响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具体体现为干预组儿童在AUT流畅性、七巧板新颖性上的得分比对照组更好。本研究结论对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如何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发挥更大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庆军[8](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刘尹[9](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于波[10](2020)在《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策略分析 ——以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一概念由Carol S.Dweck教授于2006年的着作《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正式提出。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会乐于挑战、不惧失败、相信自己的努力、享受学习的过程,其成绩也会优于同等条件下固定型思维学生的成绩,同时成长型思维还可以缓冲贫穷对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教师使用成长型思维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学生会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提高。本文中的数学教学策略,具体是指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我们希望观察一下,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视角下,作为民族地区的新疆,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数学教学策略如何,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并试着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以Jo Boaler与Carol S.Dweck的书籍文献作为依据,提出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在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市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收集了来自于2所学校4名教师的18节课程录像,以及4段访谈音频。依据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结合课堂教学行为的框架,得到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对收集的课堂录像,以编码表为依据建立节点,通过Nvivo11软件直接对视频进行编码,最后得到编码带密度图,与一些量化图表;对访谈音频,整理后转录为文本,得到4段访谈记录。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如下几个研究结果:第一,确定了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第二,提出了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第三,新疆地区两所小学在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整体现状,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在于两所小学的四名教师在针对性表扬、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想法、以及不给学生“贴标签”这几种行为上均做得较好;差异在于各位教师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后会更直接地指出错误;有的教师在针对性表扬这一行为上的表现有待加强;有的教师比较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多样化的手段;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正确后会倾向于表扬速度。第四,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视角下,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恰当的表扬、正确对待错误与失败,以及保证数学课上的公平等三个维度上,表现良好,但仍有进步空间;在开放的数学课堂维度上,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第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来自于应试的压力、家庭教育的欠缺,以及教师个人精力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疆地区的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的建议。
二、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衔接理论指导下《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第2-3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Objectives of the projec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4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
2.1.2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and other relevant materials |
2.2 While-translation |
2.2.1 Translation focus |
2.2.2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2.3 Post-translation |
2.3.1 Proofreading by the translator |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n overview of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
3.2 The application of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
Chapter 4 Case Study |
4.1 Grammatical cohesion |
4.1.1 Reference |
4.1.2 Substitution |
4.1.3 Ellipsis |
4.1.4 Conjunction |
4.2 Lexical cohesion |
4.2.1 Reiteration |
4.2.2 Collocation |
4.3 Summa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s |
5.2 Problems and expected solu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cknowledgements |
(2)别样的留守:舟山市D区“海嫂”的生活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社会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1.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
2.关于妇女生活方式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
2.关于妇女生活方式的研究 |
3.关于海岛妇女的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生活方式 |
(二)“海嫂” |
四、理论工具 |
五、研究方法 |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半结构访谈法 |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
1.内容分析 |
2.二次分析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海:“海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
一、海员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二、舟山市D区“海嫂”的总体概况 |
三、访谈对象概况 |
第二章 别:“海嫂”留守生活的开启 |
一、离别在即的准备工作 |
(一)突发的离别 |
(二)从心里接受离别 |
二、分别后一个人的生活 |
(一)亦父亦母的家庭生活 |
(二)包揽一切的家族生活 |
(三)邻里间的互助 |
第三章 忆:远洋漂流的情感 |
一、藏在生活琐事里的回忆 |
二、远洋相隔的牵挂 |
(一) “海嫂”对丈夫的思念 |
(二)亲子之间的互相思念 |
第四章 守:献给远洋的情感面临困境 |
一、亲子关系淡漠 |
二、夫妻关系疏离 |
三、难以处理的婆媳矛盾 |
第五章 护:做你背后温柔的守护神 |
一、重返职场做更独立的自己 |
二、参与社区生活技能培训 |
三、社区选举与社区志愿者活动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位论文 |
三、中文原着 |
四、中文译着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小学“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以辽宁省L县的音、体、美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研究设计与几位老师所处教学场域的描摹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样本选择说明 |
(二)几位老师所处的教学场域 |
1.自然的进场方式 |
2.L县Y小学基本情况介绍 |
(三)几位农村“小科”老师的描摹 |
1.A老师:不想当“将军的”教育者 |
2.C老师:没想过当老师的回归者 |
3.E老师:带着家人理想教书的还愿者 |
二、 “我”教了什么 |
(一)音乐A教师专业身份的迷思 |
1. “带不出来的徒弟,我想去念紧箍咒”:想要创新却得不到认同 |
2. “我们是否可以演奏出属于自己的交响乐”:面对质疑怀疑自身的教学 |
3. “没有办法,只能回索和高扬现有的主旋律”:因不受重视而产生的无奈 |
(二)体育C教师专业身份的质疑 |
1. “体育其实是名存实亡”:体育器材的极度缺乏 |
2. “大多数人都认为体育课没什么实质作用”:无人问津的追思 |
3. “感觉上课对学生就像赶鸭子上架”:现实上课的无可奈何 |
(三)美术E教师专业标准的失范 |
1. “在教学中有时我也很茫然无措”:实际教学的“盲”与“茫” |
2. “教育归属感的缺失”:教学中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
3. “我不是教育的群众演员”:实际教学中的一人多岗 |
三、 “我”教会了什么 |
(一)音乐A老师对于日常教学的“无力感” |
1. “我也曾渴望站稳在音乐的书声里”:学校并不重视音乐 |
2. “感觉我们被忽略了,语数外归根结底还是主体”:专业身份的弱化者 |
3“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音乐设备不足 |
(二)体育C老师一个人“负重前行”的日常教学 |
1. “一种称呼,两份心情”:都是教师却同工不同酬 |
2. “理想与现实腹背受敌”:冷暖自知的教学现状 |
3. “我也曾无数次渴望过来自社会的安全感”:职业声望日渐式微 |
(三)美术E老师“有苦难言”的教学现场 |
1. “什么时候能把日子熬出头”:美术课实际的教学现场 |
2. “课堂之间有杆不平衡的秤”:教学没有侧重点可言 |
3. “有时候感觉就像在混日子”:没有教学效果的课堂 |
四、 “我”教的怎么样 |
(一)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从“做”中求进步的A老师 |
1. “做中求进步,任重而道远”:实际教学中的步履维艰 |
2. “因地制宜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不断的变革中调整教学 |
3. “我时常在想危机是危险也是机会”:努力发掘农村教学中的优势 |
(二)“拒绝脚踩西瓜皮”,努力去精准定位的C老师 |
1. “精准定位后确实效果不一样”实际教学的课堂风采 |
2. “孩子原来你也在这里”:即使不被认可但仍要发掘孩子的潜能 |
3. “人生来会有三六九等,但你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农村的孩子也能奋力发光 |
(三)“撸起袖子加油干”,研发特色,传承“经典”的E老师 |
1. “看似无用的课程实则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的”:艺术的经典需要后人的传承 |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筚路蓝缕也要研发特色 |
3. “杜绝底层循环要让学生成人更成才”: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力以赴去育人 |
五、 “我”是谁 |
(一) “权力”还有“义务”农村教师的法律身份的践行 |
1. “与公务员待遇大相径庭”:教师权力践行的困惑 |
2. “教师怎样才算尊重学生”:教师义务实践的疑惑 |
3. “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权力而言”:缺失的音体美教师 |
(二)“好老师”的标准与现实 |
1. “好老师就是让学生成绩好”:几近唯一的评定标准 |
2. “教书要讲良心”:付出了不一定就能得到理解 |
3. “有时候感觉自己很孤独”:“小科”教师更像是一个人的狂欢 |
(三)“小科”教师的“缺失”及“边缘化”现状该何去何从 |
1. “很多乡村教师都乐于去城镇”:教师转城镇的流动量较大 |
2. “感觉我们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空壳”:不受重视的音体美教育 |
3. “我们也渴望所教的科目可以旧貌换新颜”:盼望得到身份认同的心情 |
结语:本研究的自我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访谈(节选) |
附录三:部分小科教师教案及教学计划 |
附录四:田野调查部分照片 |
附录五:三位农村小科教师的教学现场 |
附录六:部分编码登录过程图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5)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游戏与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关系”相关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游戏·幼儿·儿童哲学概述 |
第一节 游戏 |
一、游戏的本质 |
二、游戏的特征 |
三、游戏的类型 |
第二节 幼儿 |
一、幼儿是拥有独立人格、完整的、发展中的人 |
二、幼儿是有能力的主体,是成人之师 |
三、幼儿是感性强、理性弱的个体 |
四、幼儿是热爱游戏、喜欢主动操作的个体 |
第三节 儿童哲学 |
一、儿童哲学的涵义 |
二、儿童哲学在本研究中的价值 |
第四节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
一、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
二、幼儿主要通过游戏与世界互动来建构世界观 |
三、游戏是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四、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五、游戏是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第二章 游戏与幼儿自我观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幼儿自我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
一、幼儿自我观的内涵及外延 |
二、个体自我观发展的过程 |
三、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
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
一、游戏在物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
二、游戏在人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
三、游戏在我我互动中促进幼儿自我观发展 |
第三章 游戏与幼儿社会观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及其特点 |
一、幼儿社会观的内涵及外延 |
二、幼儿社会观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三、幼儿社会观的主要特点 |
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逻辑 |
一、幼儿的社会取向游戏就是一个小场域(社会) |
二、幼儿游戏场域观等惯习的内化 |
三、游戏场域观适用于其他场域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
四、幼儿依据游戏场域观行动、社会观逐步形成 |
第四章 游戏与幼儿自然观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幼儿自然观的涵义及其特点 |
一、幼儿自然观的内涵及外延 |
二、人类自然观发展史 |
三、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特点 |
四、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与游戏的关联 |
第二节 游戏促进幼儿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
一、游戏促进幼儿神话自然观、诗性自然思维发展 |
二、游戏促进幼儿朴素、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 |
第五章 游戏与幼儿世界观 |
第一节 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 |
一、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行动 |
二、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发问、领会、获得概念 |
三、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生成生命 |
第二节 游戏是幼儿世界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一、游戏是幼儿自我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二、游戏是幼儿社会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三、游戏是幼儿自然观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 |
第三节 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世界 |
一、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我 |
二、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社会 |
三、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自然 |
第四节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
一、尽量多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的机会 |
二、最大限度保障幼儿的游戏自由 |
三、合理引导幼儿自愿自由场域观的适用范围 |
四、引领幼儿的超功利社会观 |
五、应用幼儿社会观的变化特性 |
六、把握幼儿自然取向游戏的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记叙文写作能力 |
2.语文情境作文教学实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五)研究方案 |
一、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案 |
(一)指导思想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内容 |
(四)操作方法 |
(五)教学设计 |
二、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 |
1.调查目的 |
2.研究问题 |
3.调查对象 |
4.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1.学生调查结果 |
2.教师调查结果 |
三、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学生、教师认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
1.学生角度 |
2.教师角度 |
(二)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情感体验存在的问题 |
(三)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
(四)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
(五)归因分析 |
1.方案设计因素 |
2.学生因素 |
3.教师因素 |
4.家庭因素影响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力度 |
5.学校及社会因素 |
四、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有效性对策 |
(一)优化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案,改进课堂教学 |
1.创设生活化、有针对性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内容 |
2.运用多元化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式 |
3.建立完整地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模式 |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读写良性循环 |
(三)提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保障水平 |
1.创设有利于情境教学的条件 |
2.为教师提供更多地学习、观摩、培训的机会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
1 创造力理论 |
1.1 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 |
1.2 创造力成分模型 |
1.3 创造力系统理论 |
1.4 创造力投资理论 |
1.5 创造力发展理论 |
1.6 社会文化模型与理论 |
2 家庭因素影响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资本的代际传递理论 |
2.2 家庭资源投资理论 |
3 隔代教养研究述评 |
3.1 隔代教养的概念 |
3.2 隔代教养的研究现状 |
3.3 隔代教养背景下的家庭资本转移与家庭资源投资 |
4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4.1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本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家庭结构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1 研究1家庭结构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研究2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对祖辈/父辈互动方式和内隐态度的差异,及祖辈权力感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
3 研究3 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方式的差异比较及其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研究4 儿童对父辈和祖辈的一般内隐态度、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比较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5 研究5 祖辈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祖辈互动方式、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6 研究6 祖辈互动方式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7 研究7 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讨论与结论 |
1 总讨论 |
1.1 研究小结 |
1.2 祖辈教养方式、互动行为影响儿童创造力表现的路径分析 |
1.3 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建议 |
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3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父母权威问卷 |
附录2-亲子关系量表(祖孙关系量表) |
附录3-TTCT图形补全任务举例 |
附录4-AUT多用途任务举例 |
附录5-研究3视频文本转录举例 |
附录6-研究5一般权力感量表 |
附录7-研究6Insight顿悟任务举例 |
附录8-研究6故事生成任务案例 |
附录9-研究7七巧板作品案例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第一节 助词 |
一、助词“了” |
二、助词“过” |
三、助词“着” |
四、助词“的”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
一、趋向补语 |
二、数量补语 |
三、结果补语 |
四、表程度义补语 |
五、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
一、数量定语 |
二、涉指示词语 |
三、性状义定语 |
四、格关系定语 |
五、“什么” |
六、其他定语 |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
(二)英国音乐生活 |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
(一)传记研究 |
(二)海顿社交研究 |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一节 社会身份 |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
第三节 商业制 |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
(一)赞助的历史 |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
(一)薪资 |
(二)音乐家的地位 |
三、贵族音乐竞争 |
(一)竞争的缘由 |
(二)竞争的表现 |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
一、商人身份 |
(一)海顿与赞助人 |
(二)海顿与出版商 |
二、贵族身份 |
三、指挥身份 |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
(一)公共的含义 |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
二、音乐的商业化 |
三、思想的启蒙化 |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
(一)曲折性 |
(二)继承性 |
(三)地域性 |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
(一)与听众的相处 |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
(二)专着 |
二、英文文献 |
三、英文文献网址 |
附录 |
(一)海顿生平年表 |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
(六)海顿遗嘱 |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
(八)海顿的金钱观 |
(九)海顿创作过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会论文 |
(10)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策略分析 ——以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 |
二、数学教学策略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已有研究 |
一、成长型思维方面 |
二、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
三、不同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
四、成长型思维与数学教学策略相结合方面 |
第二节 国内已有研究 |
一、成长型思维方面 |
二、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
三、不同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方面 |
四、成长型思维与数学教学策略相结合方面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课堂录像分析 |
二、访谈录音分析 |
三、课堂录像分析与访谈录音分析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流程 |
第四章 成长型思维课堂观察框架表及编码表的提出 |
第一节 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的提出 |
一、提出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的过程 |
二、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的理论依据 |
三、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 |
第二节 与Kathy Liu Sun提出的MTMF对照验证 |
第三节 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的提出 |
一、提出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的过程 |
二、有关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的解释 |
三、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一节 名词解释 |
第二节 四位教师的编码带密度图 |
一、编码带密度图概况 |
二、编码带密度图分析说明 |
三、甲A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
四、甲B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
五、乙A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
六、乙B编码带密度图分析 |
第三节 吴正宪研讨课编码带密度图 |
第四节 整节课程的课均节点统计表 |
一、行为节点频数分析 |
二、行为节点持续时长分析 |
三、行为节点时长占比分析 |
第五节 不同维度下的课程节点统计图表 |
一、不同维度下的课程节点频数表 |
二、不同维度下的课程节点时长占比图 |
第六节 不同维度下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
一、给予恰当的表扬维度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
二、正确对待错误与失败维度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
三、开放的数学课堂维度的课均节点对比统计图 |
第七节 访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研究框架表 |
二、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编码表 |
三、新疆地区两所小学在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整体现状如何 |
四、在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视角下,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恰当的表扬等四个维度上表现如何,哪些维度上需要改进 |
(一) 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给予恰当的表扬等四个维度上表现如何 |
(二) 新疆地区两所小学数学教师在哪些维度上需要改进 |
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因素限制了新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编码带密度图 |
附录二 所有节点在每节课程中的节点统计表 |
附录三 成长型思维的数学教学框架表(MTMF) |
附录四 访谈记录 |
致谢 |
四、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衔接理论指导下《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第2-3章)汉译实践报告[D]. 汪世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别样的留守:舟山市D区“海嫂”的生活方式研究[D]. 王玲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乡村小学“小科”教师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 ——以辽宁省L县的音、体、美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D]. 李鹤春. 渤海大学, 2021(02)
- [4]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5]游戏中的幼儿世界 ——种儿童哲学的视角[D]. 李小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D]. 马小雅. 西南大学, 2020(05)
- [7]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D]. 陆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9]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成长型思维培养视角下的数学教策略分析 ——以新疆地区两所小学为例[D]. 于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