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范围规模越来越大,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传统的注浆工艺是将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对土体的劈裂、渗透、压实以达到注浆加固的目的,但是该工艺对于细颗粒砂性土及粘性土难以达到工程上一定的要求,而高压旋喷桩技术则很好的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本文章根据高压旋喷桩的加固原理,以及该技术在浙江沿海市政道路地基加固中的工程实践,重点分析了该技术的设计参数、试桩要求及质量验收,在软土路基处理中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压旋喷桩;设计参数;试桩要求;质量验收
【引言】高压旋喷桩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日本起源,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在工业建筑的基坑围护、建筑物的基础托换及水利工程中得以应用发展。该技术原理为利用高压喷射专用设备,在不良地基中高压旋转喷射流冲切土体,由于旋喷桩在设置过程中对周围土体有一定的挤密压实作用,演变为板结状的水泥结合体,最终形成复合式地基,使得桩周围的软弱地质承载力得到提高,工后沉降受到控制。
1、高压旋喷桩适用范围
高压旋喷桩对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不良地基的处理,均能产生不错的处理效果。当遇上含有较多的大块石,或地下水流速较快、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质时,需通过试验来确定其适用性。
2、高压旋喷桩技术的设计技术参数
1)设计技术参数:
桩长:旋喷桩复合地基要求桩端落在好的持力土层上,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分析各土层,确定桩端持力土层和桩长,桩长以到达地基持力层为宜。
桩径:600mm,按等边三角型排列,布桩范围为路基坡脚线外两排桩,布桩应结合纵向管道位置,使一列桩位于管基正中位置。
桩距:间距1.2m。
水泥掺量: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5MPa,水泥用量190Kg/m,具体水泥用量参数可根据现场试桩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桩位:施工时,要求桩位偏差值应小于50mm,并保持桩的垂直度。距桩顶2m范围内要求复喷,进行复喷要求为3上3下。
⑥注浆时钻杆提升速率20cm/min;注浆时钻杆旋转速率20r/min;注浆高压注浆泵压力35MPa,风管压力0.8MPa。
⑦地基承载力:要求单桩承载力要求为1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0KPa为合格。
3、高压旋喷桩技术的试桩要求
开工之前应进行试桩,以确定桩间距及复核地基承载力。
在没有施工资料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先进行试桩,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工艺参数试验,同一工程地质条件下试桩数不小于3根。试验桩的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试验桩应与工程桩一致。工艺性试桩应获得以下效果:
①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水泥土配合比是否适用于现场。
②检测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③检验复核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④根据试桩参数调整相应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3)质量检测标准
高压旋喷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钻芯取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复合地基平板荷载试验应在成桩28天后进行。
4、工程质量验收
高压旋喷桩作为一个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其验收批次原则上按照相同施工机械、相同桩型设置、相近工程地质单元,分段、分批次进行验收。验收批按照保证项目、一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进行验收。
高压旋喷桩工程验收原则上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且资料齐全后有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
①工程地质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纪要、设计变更等;
②原材料进场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③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记录,包括工程桩位复核鉴证单;
④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⑤监督抽检资料;
⑥桩提质量检测报告;
⑦复核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
⑧桩基工程竣工图平面图;
⑨工程质量事故和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⑩高压旋喷桩工程验收应由业主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高压旋喷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保证项目全部合格;
②一般项目合格率达90%以上;
③允许偏差项目合格率达70%以上;
④有完整的工程施工资料。
对于不能满足合格要求的工程应及时处理,处理后达到设计和本规定要求的可合格验收,否则评定为不合格。
【结束语】高压旋喷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不仅有效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控制了工后沉降;而且在施工设备、工程投资、工期等相对于其他桩基地基处理方案也存在诸多优势。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试桩过程,在不同技术参数的试验中,得以最终确定适用于该地区的科学、经济、合理的技术指标。对于工程质量的验收上也应做好详实的记录,严谨的把好各项质量实测项目的关,使得该地基处理技术得以物尽其用,不断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世霖.高压旋喷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治中的试研究[J].水运工程,2007(11).
[2]刘黎,崔晓峰.高压旋喷桩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11):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