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_黄杰,张颂红,贠军贤,姚克俭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丙烯酸,开环,环氧,催化剂,乳液。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文献综述

黄杰,张颂红,贠军贤,姚克俭[1](2019)在《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疏水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疏水纳凝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动态激光光散射等测试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疏水纳凝胶形成过程规律和对温度、pH和时间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并探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含量和乳化剂浓度对纳凝胶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得疏水纳凝胶具有粒径均一、分散稳定和溶胀性能好等优点。疏水纳凝胶粒径在一定温度和pH范围内无变化,在30天内粒径从76nm增至116nm,zeta电位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值稳定在-90~-30mV之间,说明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凝胶体系。在实验范围内,纳凝胶粒径随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浓度的增加从80nm增至250nm,随乳化剂浓度增加从230nm降至60nm。(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2期)

秦慧慧,洪勇波,王亚红,王念贵[2](2019)在《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大豆油基UV固化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作为成膜树脂得到的固化膜交联密度差、力学强度差和硬度低等缺点,我们尝试将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与多官能度的活性稀释剂共混来提高涂膜性能.本研究以衣康酸为原料,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叁苯基膦为催化剂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制备了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向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中加入不同量的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质量分数4%的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并讨论了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加入量对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UV固化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应力-应变测试、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吸水率、附着力、铅笔硬度和耐水性等手段对膜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加入量越多,UV固化膜的交联密度越大,膜的力学性能越强,呈现硬而脆的特征.(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舒泉水,陈仕平,张鹏,孙复钱,王小玉[3](2018)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及阳离子光引发剂复合组成固化体系,紫外光照固化获得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材料,研究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含量变化对材料本体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硬度随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含量增大而增大,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含量变化对复合材料本体热性能无显着影响。复合材料表面疏水性随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含量增大而增大,耐水性增强。XPS结果表明随着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含量增大,材料表面C元素含量降低,O元素含量降低,Si元素含量增大。光固化复合体系有望作为UV固化涂料使用。(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舒泉水,陈仕平,张鹏,孙复钱,王小玉[4](2018)在《季铵盐型倍半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合成的季铵盐型倍半硅氧烷(QPOS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以及阳离子光引发剂复合组成固化体系,通过紫外光照固化制备QPOSS/GMA复合材料,研究QPOSS分子结构和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150~160℃出现结晶放热峰,材料结晶性随QPOSS含量增大而增大,随QPOSS分子结构中季铵盐基团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季铵盐基团碳链长度对复合材料结晶性影响不明显。复合材料表面亲水性随QPOSS含量增大而增大,随QPOSS分子结构中季铵盐基团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季铵盐基团碳链长度对复合材料亲水性影响不明显。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QPOSS含量增大,碳元素含量和氮元素含量增大,氧元素含量和硅元素含量减小。随着季铵盐基团摩尔比的增大,材料表面硅元素含量减小,氮元素含量增大。随着季铵盐基团中碳链长度的增大,材料表面碳元素含量和氮元素含量增大,氧元素含量和硅元素含量减小。(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1期)

王宇飞,贾云祯,秦亚琼,郑丽萍,李维实[5](2018)在《无机盐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的结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的结构调控,包括增加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和调节孔径的大小,一直是聚合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仪和压汞仪等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氯化钙(CaCl2)、氯化钠(NaCl)和硫酸镁(MgSO4)3种无机盐的类型及用量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比表面积、泡孔、窗孔及毛孔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二价无机盐CaCl2和MgSO4比较而言,采用一价无机盐NaCl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小泡孔、窗孔和毛孔孔径;随着无机盐用量的增加,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而泡孔、窗孔和毛孔孔径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08期)

杜莎[6](2018)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与分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是精细化工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环氧基类单体,GMA分子内碳碳双键和环氧基的双官能团结构使得GMA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感光材料、有机合成和聚合物改性等领域。为了解决GMA的传统制备工艺中所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不易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在前人对酯化闭环法制备GMA的研究的基础上,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以四甲基胍(TMG)为开环催化剂,经由酯化闭环法合成GMA。探究了反应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条件对中间开环产物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产率(Y_1)及GMA产率(Y_2)的影响,并对TMG催化ECH开环的机理做出了详细解释。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原料摩尔比(MAA/ECH)、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为自变量,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模型,采用叁因素叁水平的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GMA的合成工艺。方差分析显示,此回归模型对试验的拟合较好,可以对Y_1和Y_2进行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得到了各因素对Y_1和Y_2的影响关系。最佳优化条件为:n(MAA):n(ECH)为1:2.26,反应温度81℃,催化剂用量1.4 wt%,优化后的Y_1为73.25%,Y_2为63.17%,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9%和0.96%,说明最佳优化工艺是合理且可靠的。另外,针对GMA合成体系所得的粗产物,设计了连续减压精馏精制GMA的工艺流程。借助Aspen plus软件对该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和流程优化,得出了精馏塔的最优操作参数(塔板数、进料位置、塔顶采出率、塔顶压力等),实验验证表明该优化后的流程可以实现GMA的有效分离。与此同时,针对该分离体系所进行的小试研究的结果说明,模拟值和实验值是高度吻合的,在验证了流程模拟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对该分离体系的工业放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6-01)

孙永利,杜莎,澹台晓伟[7](2018)在《响应面法优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甲基胍为开环催化剂,通过酯化闭环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探究了各工艺条件对中间开环产物产率(Y1)及GMA产率(Y2)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质量分数为自变量,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GMA的合成工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此回归模型对试验的拟合较好,可以对Y1和Y2进行很好地分析和预测,得到了各因素对Y1和Y2的响应曲面。最佳优化条件为:甲基丙烯酸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2.26,反应温度为8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4%,优化后的Y1为73.25%,Y2为63.17%,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9%和0.96%,说明最佳优化工艺的可靠性较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徐恒[8](2018)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接枝改性再生聚乙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最重要的通用塑料,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在国内外消费量巨大。HDPE的长期使用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氧化和老化,因此,对HDPE的回收利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传统的回收利用方式主要通过物理共混和接枝改性的方式来提高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HDPE)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而简单的物理共混改性方法难以解决多相聚合物相容性差、共混物应力集中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因为较低的接枝率,使得单组分接枝改性rHDPE的方法难以实现和新树脂相近的力学性能。针对rHDPE较低的力学性能和改性共混物相容性差的问题,本论文做了以下研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接枝改性剂,丙烯酸(AAc)作为改性共单体,首先分别对rHDPE和mPE(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熔融接枝改性,制备rHDPE-g-(GMA-co-AAc)(缩写为rH-g-G/A)和mPE-g-(GMA-co-AAc)(缩写为mPE-g-G/A),然后,rH-g-G/A与LDPE共混制备了LDPE/HDPE-g-(GMA-co-AAc)(缩写为L/rH-g-G/A)共混物;mPE-g-G/A作为rHDPE/LDPE的界面改性剂,制备了rHDPE/LDPE/mPE-g-(GMA-co-AAc)(缩写为rH/L/mPE-g-G/A)共混物。两种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行为、微观形貌分别通过万能拉力机、熔融指数仪、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本研究使用GMA和AAc接枝改性rHDPE制备了L/rH-g-G/A共混物,力图改善共混物的机械性能。随着AAc和GMA浓度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先增强后下降。当GMA和AAc含量分别为1.2%和0.6%时,拉伸强度从17.26 MPa增加到24.3 MPa,断裂伸长率从107%增加到647%,提高了6倍,熔体指数从3.42g/10 min降低到0.97g/10min。动态流变性能表明,和rHDPE相比,L/rH-g-G/A对温度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样品的熔融曲线和非等温结晶曲线,发现改性共混物的熔融温度升高,结晶温度降低且峰面积变大,表明材料分子链缠结紧密,分子链活性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发现改性前后共混物发生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的转变。本研究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的rH/L/mPE-g-G/A共混物,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和rHDPE/LDPE相比,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由25.06MPa提高到34.51MPa,断裂伸长率由784%提高到1263%;DSC结果表明,rH/L/mPE-g-G/A共混物熔融峰近似重迭,说明存在部分共结晶现象,表明两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流变测试表明rH/L/mPE-g-G/A相位角斜率接近0,表明共混物弹性变大,相容性得到提高;X射线衍射仪对rH/L/mPE-g-G/A共混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和rHDPE/LDPE相比,界面层厚度增大,分散相LDPE的尺寸减小,说明多相聚合物之间存在部分相容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9](2018)在《沈阳工业大学科研成果介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负责人:蔡志强电话:0419-5319252手机:15241959826 E-mail:kahongzqc@163.co项目简介:沈阳工业大学经过多年研究,自主研发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范围:用于印染,粉末涂料,也用于热固性涂料、纤维处理剂、粘合剂、抗静电剂、氯乙烯稳定剂、橡胶和树脂改性剂、离子交换树脂和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用作聚合反应的功能性单体。用作环氧树脂的活性稀释剂、氯乙烯的稳定剂、橡胶和树脂的(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李婷婷[10](2018)在《微波辐射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因其具有两个官能团-乙烯基、环氧基,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漆料及改性涂料、合成大分子、医疗行业等领域。而传统合成GMA过程繁琐复杂,合成条件苛刻,加之制备时间较长,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论文首先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采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其次同样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通过改变催化剂类型,利用环氧基开环、闭环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最后在连续微基波反应器中,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具体内容如下:(1)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十六烷叁甲基溴化铵(CTMAB)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直接一步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研究了甲基丙烯酸(MAA)与环氧氯丙烷(ECH)用量、比例、合成温度、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加入量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钠:环氧氯丙烷=1:7 摩尔比),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加入量20%(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钠的质量),阻聚剂添加量5%(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钠质量),微波功率500W,体系温度达到90℃时反应20min,此时产率最大,达到80.61%。(2)以环氧氯丙烷、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在第一步基础上改变催化剂的类型,采用胺类为开环催化剂,NaOH为闭环催化剂,通过酯化闭环两步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考察MAA与ECH的用量比例、合成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最佳合成条件:n(MAA):n(ECH)=1:1.2,催化剂的加入量1%(相对于反应物总量)、微波功率500W、温度45℃、反应15min后,得到中间产物;中间产物以n(MAA):n(NaOH)=1:1.0的配比混合后,转移至功率为300W、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反应10min,产率高达85.32%。此法相对于前者工艺简单,能耗低,环境污染小。(3)采用连续化微波辐射反应装置,通过两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物和开环催化剂充分搅拌混合后,以恒定流速流经连续化微波反应器到达收集瓶,然后在闭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了目标产物GMA。最佳反应条件为:n(MAA):(ECH)=4:5,流速0.6mL/min,催化剂的加入量0.95(%,相对于反应物总量),微波功率为2.2KW,闭环条件同第二部分,制得高纯度和高收率的GMA。上述所得产物经红外光谱图(IR)、核磁共振谱图(NMR)进行表征后,证明所得产物均为GMA(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改善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作为成膜树脂得到的固化膜交联密度差、力学强度差和硬度低等缺点,我们尝试将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与多官能度的活性稀释剂共混来提高涂膜性能.本研究以衣康酸为原料,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叁苯基膦为催化剂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制备了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向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中加入不同量的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质量分数4%的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并讨论了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加入量对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UV固化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应力-应变测试、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吸水率、附着力、铅笔硬度和耐水性等手段对膜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加入量越多,UV固化膜的交联密度越大,膜的力学性能越强,呈现硬而脆的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参考文献

[1].黄杰,张颂红,贠军贤,姚克俭.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疏水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J].化工进展.2019

[2].秦慧慧,洪勇波,王亚红,王念贵.衣康酸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大豆油基UV固化膜性能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舒泉水,陈仕平,张鹏,孙复钱,王小玉.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倍半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18

[4].舒泉水,陈仕平,张鹏,孙复钱,王小玉.季铵盐型倍半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5].王宇飞,贾云祯,秦亚琼,郑丽萍,李维实.无机盐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的结构调控[J].化工新型材料.2018

[6].杜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与分离研究[D].天津大学.2018

[7].孙永利,杜莎,澹台晓伟.响应面法优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合成工艺研究[J].现代化工.2018

[8].徐恒.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接枝改性再生聚乙烯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9]..沈阳工业大学科研成果介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生产[J].当代化工.2018

[10].李婷婷.微波辐射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D].陕西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使用分子量为3,840,000的聚苯乙烯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3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红外谱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标签:;  ;  ;  ;  ;  ;  ;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_黄杰,张颂红,贠军贤,姚克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