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论文文献综述)
何泰锋[1](2021)在《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各类资产收益率逐渐下降,主动型投资管理愈发困难,投资者逐渐开始关注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模式。此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部分社保基金和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2018年3月证监会出台的《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也指出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应该采用基金中基金(FOF)形式管理。在此背景下,我国公募FOF基金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然而FOF基金产品自发行后不久,因其业绩表现不佳,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基金,基金规模也大幅缩水,FOF基金产品的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这应当给FOF基金行业和投资者敲响警钟。基金行业是金融领域高风险行业,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规避金融风险,将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然而FOF基金作为当前基金行业的热门产品,当前针对FOF基金领域的研究集中于FOF基金的产品设计和投资组合策略,却忽略了其市场风险方面的研究,科学的市场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FOF基金产品实现良好的收益,而且有利于FOF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认为针对FOF基金市场风险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FOF基金的市场风险为研究对象,在查阅了目前FOF基金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了FOF基金领域的研究现状之后,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FOF基金市场风险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后文FOF基金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作了铺垫。接着,选取2019年1月之前成立的31只FOF基金的日净值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期间为2018年12月27日—2021年3月31日,运用了较为主流的基于GARCH模型的Va R方法进行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测度研究,比较了31只样本基金Va R值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其内在原因。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根据前文市场风险问题的理论分析,从股票市场的影响,债券市场的影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金净值涨跌幅的影响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引入基金经理变动,基金份额变化程度,净资产变化率,基金规模这4个控制变量,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厘清了不同指标对FOF基金市场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文章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基金监管者三个层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启示。通过对31只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测度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31只样本基金收益率序列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存在尖峰左拖尾的现象,不同FOF基金的Va R值存在差异是由于它们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结构的不同导致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较多的FOF基金Va R值明显高于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较少的FOF基金Va R值。第二,股票市场的风险、债券市场的风险、重仓基金持有比例、基金持股比例、净值增长率、基金经理变动、基金份额变化率这7个指标对FOF基金的市场风险具有正向的影响。第三,基金持债比例,净资产变化率和基金规模这3个指标对FOF基金的市场风险具有负向的影响。
刘昊天[2](2020)在《取消分级下的赎回异象研究 ——基于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用以控制资管产品的杠杆水平。分级基金作为分级杠杆产品,即将退出市场。随着分级基金最后规范期限的临近,与众多分级基金通过转型或清盘退出市场的方式不同,富国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取消分级的方式,将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整改为富国中证银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分级基金退出市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分析该整改过程发现,自公布取消分级日至子基金终止上市日期间,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出现了场内基础份额净赎回骤增,且场内基础份额净赎回跟随基础份额净值波动的异象,具体表现为基础份额净值变大,场内基础份额净赎回规模却增加;而基础份额净值减小时,场内基础份额净赎回规模也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整改过程中流动现金的压力,而且也造成了基金折算后场内份额短期净赎回的骤增,对基金的资产运作和整改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采用取消分级方案整改时出现赎回异象的原因,及预防其他分级基金采用取消分级方式退出市场的过程中出现赎回异象,成为分级基金谢幕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为案例研究对象,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噪音交易理论、有限套利理论及期望理论出发,考察了在取消分级运作前后,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的子基金折溢价和整体折溢价的变化、配对转换份额的变化及赎回异象的表现,先后分析了该基金在取消分级期间持续出现整体折价的原因、反向套利机会的大小及投资者的赎回行为。构建了基于噪音交易、有限套利和期望理论视角研究投资者情绪、有限套利及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分级基金整改如采取不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取消分级方案,会极大降低投资者对子基金的投资情绪,继而导致基础份额与子基金份额之间持续出现整体折价。分级基金基础份额与子基金份额之间持续出现整体折价,促使反向套利机会凸显,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并没有完全抹消整体折价,投资者的套利行为是有限套利的行为,这是取消分级期间发生赎回异象的直接原因。取消分级期间赎回异象的出现对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的资产运作和整改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增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因此分级基金采用取消分级方案整改时,若不能有效提高投资者情绪,同样会出现赎回异象,故而提高投资者对子基金的投资情绪,避免出现赎回异象,是确保采用取消分级方案顺利退出市场的关键。
巩润泽[3](2020)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风险测度与风险因素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防控系统性风险是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政策取向,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始终关注的重大经济金融问题。2012年以来,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此同时,在推进经济“稳中求进”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了一些积极重要的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在如今国内外情况多变,大国关系紧张的现实背景下,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情势依然严峻,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在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增大的今天,以散户居多的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给中国股市的有效运行带来了诸多弊端。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过去几年,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19年11月,我国共发行5759只开放式基金,其交易规模达到将近14万亿元人民币。此外,投资基金进入其所投公司前十大股东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由于投资基金拥有较大的资产规模且其资产管理者均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基金经理,因此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投资基金承担着比中小投资者更多的责任。但伴随着基金交易影响的不断上升,投资基金经理一旦出现投资失误或者产生风险事件,则可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进而影响市场稳定,引起系统风险的聚集,甚至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有效度量、防范基金风险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度量基金风险,厘清基金风险的成因,本文首先采用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构建了我国投资基金的动态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其次运用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基金经营管理、宏观经济因素对基金风险的影响。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国内外有关基金风险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第二章主要阐述本论文建模过程中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及计量方法,包括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与面板Logit模型。第三章采用中国的基金投资类型指数数据,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构建了我国投资基金的动态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以识别基金机构投资者的系统性风险状况和标志性事件对我国基金机构投资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基金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指数FSRI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2007年至2018年间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状况;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状况基本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体现了该指标在测度我国基金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上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第四章基于中国开放式基金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构建了动态基金风险度量指标,并采用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基金经营管理、宏观经济因素对基金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观层面上,有较高的基金经理胜任力和有较稳定的基金管理团队的基金均能有效降低基金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占比对基金风险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宏观层面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基金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可能性越大。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研究结论对我国证券市场防范基金投资行业市场风险、监管部门控制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于防范基金风险给出以下经济建议:首先,应充分认识基金风险,分层次、分角度来量化基金风险,考察宏、微观层面诱发基金风险因素,便于从源头管理基金风险。其次,针对当前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现状,应加强相关风险管理配套措施建设以优化基金风险管理结构。最后,在基金风险发生后,应加强风险应对措施,增强风险处置能力,以防基金风险的进一步传染。
陈守东,巩润泽[4](2019)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一个度量指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中国的基金投资类型指数数据,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构建了我国投资基金的动态系统风险度量指标,以识别基金机构投资者的系统风险状况和标志性事件对我国基金机构投资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度量指数FSRI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2007年至2018年间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系统风险状况;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系统风险状况基本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体现了该指标在测度我国基金行业系统金融风险水平上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研究结论对我国证券市场防范基金投资行业市场风险、监管部门控制系统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秦畅[5](2018)在《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与赎回风险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股灾爆发之后,我国资本市场遭受巨大冲击,分级基金规模大幅度缩水,大量分级基金引发了下折波动。股灾过后,我国金融市场持续低迷,此时控制金融市场风险,减少金融市场波动成为了决定中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存在增加了分级基金市场价格的波动,杠杆倍数的存在放大了交易风险。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中132只开放式分级基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希望找出整体溢折价无风险套利机会与赎回风险的相关关系,为分级基金发行定价提供一个理论支持,为初始杠杆倍率的设定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并为基金管理者控制流动性风险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指标。选取我国资本市场中132只开放式分级基金,利用JO检验法对各只分级基金进行检验,其中67只分级基金通过了 JO检验,表明样本期内部分分级基金存在整体溢折价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因此,通过构建整体溢价正向套利机会、整体折价反向套利机会的代理变量,建立整体溢折价无风险套利机会和分级基金赎回风险的静态面板模型。实证结果证明:整体溢价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与分级基金赎回风险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整体溢价的正向套利机会的回归系数显着为正,表明正向套利机会是分级基金净现金流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虽然由于整体经济环境原因导致整体折价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与赎回风险关系不显着,但整体折价无风险套利行为的存在仍然是诱发分级基金赎回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初始杠杆率的设定对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出现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因此,在交易成本固定的前提下,母基金净值和子基金市价的价格背离是影响无风险套利机会的主要因素。投资者情绪指数与分级基金现金净流量息息相关,是影响分级基金赎回风险的重要因素。
周一[6](2016)在《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级基金投资策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4年至今,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波极为罕见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期间出现了几次集体非理性的现象。在2015年年中,由于政策去杠杆,导致泡沫破裂。本文是基于平时做投资时发现分级基金大量套利交易都无法抹平溢价下,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踪研究其成因,希望能够找到解释。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分级基金的溢价周期,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去,发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的发展背景和成熟的行为金融理论,列举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内容羊群效应,认知偏差、前景理论等。又介绍了分级基金套利的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模型、动量投资、反向投资、小盘股策略。最后重点对分级基金出现大幅溢价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解释这些现象。文中配以自己在实际投资中的观察和数据支持,总结归纳了出大幅溢价的情况,如何进行套利投资以及投资过热的情况下,泡沫化的市场怎么利用分级基金进行低成本低风险做空指数。本文核心在研究方面,借鉴行为金融的理论,并引入分级基金特点设立的一些新的指标。对非理性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预测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方面的帮助。文章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中国股市这个弱有效市场中,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有足够多的机会进行套利投资,并在实际应用中卓有成效。
徐骁[7](2016)在《分级基金对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基金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整个基金管理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基金公司甚至不得不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在同质化发展严重的基金管理行业,行业内部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基金产品创新,近几年被大家熟知并迅速发展壮大的分级基金产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创新型基金产品。它的规模在2015年牛市中曾经达到过5000亿,然后在后面的股灾期间大幅缩水至1000多亿。分级基金对整个基金管理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行分级基金的基金公司的市场份额也是潮起潮落,对它们的整体市场份额和收入也产生了深刻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基金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表现、竞争程度以及创新型的基金产品,引出分级基金目前在创新型基金产品中的重要地位,详细阐述了分级基金的折溢价、折算等特点,提出了分级基金对于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收入影响的假设,之后在采用过往学者研究的对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收入影响的一些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分级基金的相关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建立模型假设,通过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借助Eviews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分级基金对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基金公司收入的作用方式。
马真真[8](2016)在《我国分级基金投资者行为和涨跌停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分级基金迄今发展不足十年,分级基金定价与交易规则较为复杂,2015年很多不清楚交易规则的投资者误买入确定下折的分级B,损失惨重。本文将从投资者行为和分级基金制度两方面入手,研究我国分级基金市场的特殊性,也为完善分级基金制度设计,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解决方案。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客户结构,对分级基金市场的投资者行为进行分析。一方面,运用CH以及CKK模型对分级B市场进行检验表明分级基金市场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相反,当取消分级基金涨跌停时,羊群效应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涨跌停制度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磁吸效应明显,在已实施涨跌停板制度的情况下,分级B再设涨跌停板制度加大了价格的波动性、阻止价格发现。由此,本文对取消分级基金涨跌停板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市场效率、定价、处置效应以及资产配置的角度研究后,得出应取消分级基金涨跌停板的结论。主要以下四个理由:第一、在定折与不定期折算交易第一天,分级A、B价值可快速回归,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流动性;第二、避免投资者误买入造成损失,保护投资人利益;第三、避免由于在分级基金下折机制中因处置效应所带来的损失;第四、减少套利空间,杠杆属性更为纯粹,有利于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
宁凯[9](2016)在《不定期折算制度在B基金异常亏损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分级基金在2015年快速普及,其流动性、低门槛、带杠杆、低交易成本和能看空等特点集于一身,在国内二级市场受到追捧。但2015年A股大幅调整期间,B份额投资者损失惨重。笔者认为B份额带有杠杆,投资亏损难以避免,但由于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异常亏损(异常亏损:B基金净值亏损幅度远高于母基金亏损幅度),完全可以通过基金管理人优化制度减少损失。分级基金是新鲜事物,国内鲜有研究资料,本文以141只分级基金最有代表性证券B为切入点。详细分析证券B如何在三个月不到时间从前复权16元跌到1元的过程,分析下折期间市场交易特点,展现证券B亏损过程全景。在研究证券B亏损过程中,笔者发现母基金净值自成立以来上涨81.93%,但B份额市价却下跌-24.55%。两者净值的差异就是异常亏损。近一步,笔者统计国内市场B份额2015年亏损、异常亏损情况;统计不定期折算情况,分析不定折算特点,以及分析未下折分级基金特点。笔者发现异常亏损普遍存在,而且与不定期折算高度相关。研究分级基金制度的缺陷,设计出更符合A股市场,能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分级基金产品迫在眉睫。随后分析B份额亏损和异常亏损的原因。从B份额的定价、杠杆和A份额看空期权三个因素出发,建立模型说明B份额的运作机制。应用证券B的实例数据,说明定价等三个因素可以解释证券B的亏损原因。但三个因素只是一把剑,不定期折算制度才是执剑人。本文寻找两组6个分级基金,用对照组唯一变量的方法,证明上折和下折差异会造成B份额收益差异,引起异常亏损。本文用逻辑推理、数据和模型等方法证明了最重要结论:不定期折算制度是B份额异常亏损的根本原因。其作用机制:上折降低安全垫,离下折更近;下折制度造成上涨和下跌杠杆不对称。B份额不能长期持有,这是第二个结论。针对现折算制度,笔者认为新折算制度的原则是“保留安全垫,减少不定期折算次数,规避极端下折折算率”。新制度包含提高下折阈值,动态上折阈值和提高上折的折后净值等三个具体方法。通过三组四次数据实验证明新折算制度可行。最后笔者结合研究过程和实验结果,提出新制度建议。
谢丹敏[10](2016)在《公募基金大缩水:一季度少了6200亿》文中研究表明近日,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落下帷幕,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整体运行状况显露在投资者面前。受累于A股市场暴跌,一季度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整体缩水逾6000亿元,偏股类基金净值大跌,新发基金普遍延期,个别募集期限“逼平”92天的史上最长发行纪录。股市暴跌之下基金行业?
二、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论文提纲范文)
(1)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OF基金的研究 |
1.2.2 市场风险测度的研究 |
1.2.3 市场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FOF基金市场风险的理论基础 |
2.1 FOF基金的概念及特点 |
2.1.1 FOF基金的概念 |
2.1.2 FOF基金的特点 |
2.2 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概念 |
2.3 FOF基金市场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投资组合理论 |
2.3.3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2.3.4 行为金融理论 |
第3章 FOF基金市场发展与市场风险的问题分析 |
3.1 FOF基金市场发展 |
3.1.1 国外FOF基金市场发展 |
3.1.2 国内FOF基金市场发展 |
3.2 FOF基金市场风险的问题分析 |
3.2.1 股票资产波动较大 |
3.2.2 债券资产配置比例较高 |
3.2.3 投资品种较少 |
3.2.4 基金净值涨跌幅较大 |
第4章 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测度研究 |
4.1 研究模型介绍 |
4.1.1 VaR法 |
4.1.2 GARCH模型 |
4.1.3 GARCH-VaR方法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平稳性检验 |
4.3.3 自相关性检验 |
4.3.4 异方差性检验 |
4.3.5 GARCH模型的估计 |
4.3.6 样本基金VaR值的计算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FOF基金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FOF基金市场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1.1 股票市场的影响 |
5.1.2 债券市场的影响 |
5.1.3 资产配置的影响 |
5.1.4 基金净值涨跌幅的影响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介绍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4 F检验 |
5.3.5 Hausman检验 |
5.3.6 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2.1 针对基金投资者的启示 |
6.2.2 针对基金公司的启示 |
6.2.3 针对基金监管者的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取消分级下的赎回异象研究 ——基于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金折溢价之谜 |
1.2.2 基金套利研究 |
1.2.3 投资者赎回行为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分级基金 |
2.1.2 取消分级 |
2.1.3 赎回异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噪音交易理论 |
2.2.2 有限套利理论 |
2.2.3 期望理论 |
3 分级基金运作分析 |
3.1 分级基金机制分析 |
3.1.1 分级基金交易机制分析 |
3.1.2 分级基金折算机制分析 |
3.2 分级基金各参数的特征分析 |
3.2.1 净值分析 |
3.2.2 子基金价格分析 |
3.3 分级基金套利分析 |
3.3.1 配对转换套利分析 |
3.3.2 不定期折算套利分析 |
4 案例介绍 |
4.1 案例背景 |
4.1.1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基本信息介绍 |
4.1.2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运营状况介绍 |
4.2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取消分级运作过程介绍 |
4.2.1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基金取消分级运作流程介绍 |
4.2.2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各份额主要参数变化 |
4.2.3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取消分级出现的赎回异象介绍 |
5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取消分级运作下的赎回异象分析 |
5.1 赎回异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
5.1.1 折溢价分析 |
5.1.2 反向套利机会分析 |
5.1.3 投资者赎回行为分析 |
5.2 取消分级下的赎回异象的影响分析 |
5.2.1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取消分级期间现金流压力增大 |
5.2.2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折算后场内净赎回骤增 |
5.2.3 子基金投资者投资风险增大 |
6 预防取消分级方案出现赎回异象的应对措施 |
6.1 取消分级方案改进 |
6.1.1 增设配对转换日上限份额和―先进先出‖原则 |
6.1.2 缩短取消分级准备时间 |
6.2 取消分级方案实施前的应对准备 |
6.2.1 基金管理公司增加债券和衍生品的投资 |
6.2.2 选择合适实施取消分级方案实施的时间 |
6.2.3 投资者适当减少对溢价子基金的投资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风险测度与风险因素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基金风险与业绩评价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 章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面板Logit模型构建 |
2.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构建 |
2.2 面板Logit模型的构建 |
第3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实证分析 |
3.1 数据描述 |
3.2 投资基金波动的区制分析 |
3.3 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状况的分析 |
第4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因素的选择 |
4.2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分析 |
4.3 基于面板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一个度量指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投资基金波动的区制分析 |
三、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度量指数FSRI |
四、结论 |
(5)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与赎回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分级基金文献综述 |
1.2.2 基金赎回风险文献综述 |
1.2.3 相关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分级基金运作机理 |
2.1 分级基金概述 |
2.2 分级基金A,B子基金特性 |
2.3 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操作流程 |
2.3.1 溢价无风险套利操作流程 |
2.3.2 折价无风险套利操作流程 |
2.3.3 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操作综述 |
第3章 无风险套利机会的识别—JO检验 |
3.1 JO检验的介绍 |
3.2 JO检验的理论推导 |
3.3 JO检验的检验结果分析 |
第4章 无风险套利与赎回风险的关系 |
4.1 分级基金子基金溢折价关系 |
4.2 杠杆率、溢折价、跟踪指数与赎回风险 |
4.2.1 杠杆率对赎回风险的影响 |
4.2.2 溢折价对赎回风险的影响 |
4.2.3 跟踪指数对赎回风险的影响 |
4.2.4 分级基金赎回风险总述 |
第5章 无风险套利机会与赎回风险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指标设计 |
5.1.2 模型构建 |
5.1.3 样本的数据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增加准入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 |
6.2.2 选择合理的价格杠杆水平 |
6.2.3 优化完善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机制 |
6.2.4 增加赎回成本,抑制赎回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不足 |
6.3.2 分级基金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级基金投资策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行为金融理论及分级基金套利介绍 |
2.1 主要理论 |
2.1.1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行为模型 |
2.1.2 投资策略 |
2.2 分级基金 |
2.2.1 分级基金概念 |
2.2.2 分级基金折溢价简析 |
2.2.3 折溢价分析 |
2.2.4 套利研究 |
2.2.5 份额影响 |
2.2.6 分级基金份额缩减的主要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为金融在分级基金投资策略中策略的应用研究 |
3.1 标的的选择 |
3.2 行为金融理论对分级溢价的解释及套利应用 |
3.2.1 案例一:招商中证证券分级 |
3.2.2 案例二:富国军工分级 |
3.2.3 案例三:富国创业板分级 |
3.3 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在分级基金套利中的应用 |
3.3.1 反向投资策略的应用 |
3.3.2 行为偏差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惯性交易策略 |
3.3.3 小盘股策略 |
3.4 投资策略的实证应用 |
3.4.1 策略应用案例一 |
3.4.2 策略应用案例二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结论 |
4.2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4.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分级基金对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影响我国公募基金公司市场份额和收入的因素 |
2.1 我国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情况 |
2.2 我国公募基金公司市场表现、分红与竞争情况 |
2.3 我国公募基金公司的产品创新情况 |
2.3.1 分级基金的发展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级基金的规模变动特性与假设 |
3.1 分级基金的拆分情况 |
3.2 分级基金场内外折溢价套利影响 |
3.3 分级基金定期与不定期折算对基金规模的影响 |
3.4 分级基金对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基金收入影响的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基金对公募基金市场份额和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影响公募基金市场份额和收入因素的选取 |
4.1.1 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水平 |
4.1.2 公募基金公司的分红频率和分红比率 |
4.1.3 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率 |
4.2 实证分析与研究 |
4.2.1 样本范围选择 |
4.2.2 变量选取与计算 |
4.2.3 模型假设 |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意见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分级基金投资者行为和涨跌停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海外分级基金发展情况 |
2.1.1 美国封闭式基金架构与发展情况 |
2.1.2 英国分割资本信托架构及发展情况 |
2.2 国内分级基金的发展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股票分级基金介绍及原理 |
3.1 分级基金定义 |
3.2 分级基金的分类 |
3.3 分级基金的收益分配 |
3.4 分级基金的定折、上折、下折及操作策略 |
3.4.1 定折及操作策略 |
3.4.2 什么是上折及操作策略 |
3.4.3 下折及操作策略 |
3.5 分级基金的套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基金投资者行为分析 |
4.1 我国股票市场客户结构 |
4.2 分级B羊群效应模型检验 |
4.3 磁吸效应对分级基金市场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取消分级基金涨跌停板制度可行性分析 |
5.1 分级基金涨跌停板制度的问题 |
5.2 取消分级基金涨跌停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5.2.1 对市场交易效率及流动性影响 |
5.2.2 对定价有效性的影响 |
5.2.3 对下折机制中处置效应的影响 |
5.2.4 对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定期折算制度在B基金异常亏损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结构 |
1.3 文献综述 |
第2章 分级基金以及证券B研究 |
2.1 分级基金介绍 |
2.1.1 分级基金发展 |
2.1.2 分级基金的分类 |
2.1.3 分级基金与指数基金 |
2.1.4 分级基金主要条款 |
2.1.5 分级基金政策 |
2.2 分级基金研究的必要性 |
2.2.1 B份额的投资优势 |
2.2.2 B份额的非理性交易 |
2.2.3 分级基金制度不合理的表现 |
2.3 证券B亏损及下折研究 |
2.3.1 申万证券分级 |
2.3.2 证券B股价表现研究 |
2.3.3 证券B涨跌幅研究 |
2.3.4 证券B亏损构成 |
2.3.5 证券B下折风险特征 |
第3章 B份额不定期折算及异常亏损研究 |
3.1 B份额不定期折算情况 |
3.1.1 不定期折算情况 |
3.1.2 B份额不定期折算特点 |
3.1.3 未下折基金分析 |
3.1.4 下折折算率区间计算 |
3.2 B份额亏损研究 |
3.2.1 B份额亏损情况研究 |
3.2.2 溢价是亏损直接原因 |
3.2.3 基金亏损对基金管理者影响 |
3.3 B份额异常亏损情况 |
第4章 亏损形成机制的定价及杠杆研究 |
4.1 B份额定价 |
4.1.1 原理简述 |
4.1.2 稳定市场定价模型 |
4.2 下折期A份额的影响 |
4.2.1 原理简述 |
4.2.2 份额价值拆分 |
4.2.3 A份额期权价值 |
4.2.4 下折套利风险 |
4.2.5 证券A实证研究 |
4.3 杠杆 |
4.3.1 杠杆的原理 |
4.3.2 杠杆公式推导 |
4.4 B份额快速下跌原理 |
第5章 制度引发异常亏损的研究 |
5.1 不定折算制度不合理的实证研究 |
5.2 制度影响的普遍性 |
5.3 不定期折算制度对异常亏损影响机制 |
5.3.1 下折对异常亏损的影响机制 |
5.3.2 下折对异常亏损的影响机制 |
5.4 价值投资伪命题 |
第6章 制度优化意见及实证检验 |
6.1 不定期折算制度优化意见 |
6.1.1 上折制度优化 |
6.1.2 下折制度优化 |
6.1.3 其他制度优化 |
6.2 优化意见实证检验的前期准备 |
6.2.1 检验流程设计 |
6.2.2 实证检验样本及流程说明 |
6.3 第三组样本实证检验 |
6.3.1 证券B的实证检验 |
6.3.2 医疗B的实证检验 |
6.4 第二组样本实证检验 |
6.5 第一组样本实证检验 |
6.5.1 第一组样本第一组实证检验 |
6.5.2 第一组样本第二组实证检验 |
6.6 实证检验总结 |
6.7 制度设计建议 |
第7章 总结 |
7.1 B份额投资策略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公募基金大缩水:一季度少了6200亿(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大缩水 |
货币基金逆袭 |
发行遇阻 |
四、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论文参考文献)
- [1]FOF基金市场风险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何泰锋.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取消分级下的赎回异象研究 ——基于富国中证银行指数分级案例分析[D]. 刘昊天. 西南大学, 2020(01)
- [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风险测度与风险因素影响研究[D]. 巩润泽. 吉林大学, 2020(08)
-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一个度量指数[J]. 陈守东,巩润泽. 金融发展, 2019(02)
- [5]分级基金无风险套利与赎回风险研究[D]. 秦畅.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8)
- [6]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级基金投资策略应用研究[D]. 周一.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7]分级基金对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与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D]. 徐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8]我国分级基金投资者行为和涨跌停板制度研究[D]. 马真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9]不定期折算制度在B基金异常亏损的作用机制研究[D]. 宁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6(08)
- [10]公募基金大缩水:一季度少了6200亿[N]. 谢丹敏. 第一财经日报, 2016
标签:基金论文; 分级基金论文; 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论文; 基金风险论文; 富国军工分级指数基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