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7亿元特大金融诈骗案揭秘(论文文献综述)
从宇乾[1](2021)在《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法律监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吴铮[3](2019)在《基于收入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国内外商业银行领域,由于极端操作风险事件,银行遭受巨额损失甚至破产事件时有发生。上世纪末巴林银行的突然倒闭,使全球银行业首次认识到操作风险可能对银行形成的灾难性后果。随着全球范围内重大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不断发生和损失金额的不断增加,操作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计量,已成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仍不完善,有效历史数据的缺乏使操作风险计量面临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操作风险的计量,特别是对操作风险的准确识别和构建有效的计量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操作风险事件可能对银行造成巨额损失的严重性,揭示操作风险管理和计量的重要性,确定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并分析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的现状,阐述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各种计量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收入模型在我国现有金融环境下的适用性。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状,对影响银行净利润的解释变量进行分析,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收入模型。第四部分以我国5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从公开资料中搜集到的财务数据及部分宏观经济指标,运用收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文章第五部分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应对策略。
简舒宇[4](2019)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文中认为根据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2018年4月发布的《香港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评估报告》,2015年经定罪的香港洗钱个案在有关上游罪行的发源地中,中国内地排行第二位。香港毗邻中国内地,两地经济一脉相连,内地出现的贪污、诈骗等犯罪活动最可能通过香港进行洗钱。跨境洗钱分子会利用香港高度自由的贸易和具效率的金融及银行体系犯案。洗钱集团通常利用公司银行户口和金钱服务经营者作为洗钱途径。洗钱集团利用香港高效及开放的营商环境,透过成立空壳公司,以清洗犯罪得益。由跨国集团控制,并在香港成立的空壳公司会被用作清洗香港境外的犯罪得益,这情况并不罕见。中国内地犯罪资金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非法抽离或流入中国内地,直接影响中国内地的金融稳定,侵蚀中国的国家资产,造成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同时对于香港地区也可能存在扰乱其金融市场,带来金融风险等问题。但现期基于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情况,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合作仍有待深入,信息交流和执法的渠道仍有待畅通,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带来可趁之机。笔者基于中国内地通过控制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进行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合作问题研究,可为中国反洗钱跨地区合作工作提供借鉴,提升国家反洗钱工作的整体成效,遏制下游的洗钱行为,同时进一步减少上游的犯罪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中国内地和香港跨境洗钱现状,并指出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洗钱监管的重要性。其次根据工作经验及文献资料,梳理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模式及案例,分析、归纳其主要行为特征,整理了中国内地和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现状、不足及契机。最后借鉴国际反洗钱合作手段及具体案例,思考中国内地和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突破口,致力于在现有的“一国两制”基本国策下,大幅提升两地反洗钱合作的深度及广度。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中,香港公司本身、账户交易以及相关交易存在一些可识别的特征。而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中,本文认为主要存在洗钱信息交换渠道非常态化、缺乏法律协助支撑、政策衔接存在漏洞及错位、香港协作承受力有限、派驻机构职能发挥不够等问题,同时还有重视程度提升、信息公开程度提升、监管技术提升、执法增多等契机。本文从认识重要意义、完善组织构架、加强联合监管、建立政策衔接、开展信息交流、开展联合行动、完善处置手段七个方面,就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提出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建议。希望对未来反洗钱跨境合作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后续在研究中,将通过收集案例,了解实际操作,动态跟踪法律调整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内地与香港跨境洗钱的防范及风险处置的研究。
刘鑫鑫[5](2019)在《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当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持续增长、涉案金额急剧扩大,成为危害中国国民财产安全的重要犯罪形式,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鉴于此,国务院新一轮打击治理专项行动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并强调要加强源头治理。而本文从大量案例文献入手,基于诈骗者微观行为视角,探究影响其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的关键因素,提出从根源上预防和阻断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针对性策略,对加强源头治理和防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扎根理论对收集的219篇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法院判决书和新闻报道进行编码研究和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发现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息获得因素、行为诱发因素和行为保持因素,具体地,主要涉及个人因素、出境信息获取渠道、跨境诈骗入行门槛低、境外组织威逼利诱、境外组织严格管控、境外环境和网络安全环境这七个方面,且个人获得信息、开始诈骗、持续诈骗的系列行为均是受到外部环境刺激和个人心理机制的双重作用。其次,对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时,先对涉及个人因素、出境信息获取渠道、跨境诈骗入行门槛低、境外组织威逼利诱、境外组织严格管控、境外环境和网络安全环境这七个方面共39个具体因素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参与并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个人具有年轻化、文化程度偏低、职业经济水平不高的人口统计特征,且80%以上是被亲友招揽至境外诈骗窝点;境外诈骗组织多具有集团化、专业化特征,会为个人提供便利的出境服务以及必要的诈骗培训,并且采用正向激励和负面控制的双重手段加强对诈骗成员的管控;此外,诈骗团伙多选取隐蔽适宜的境外诈骗窝点,以逃避监管部门的追踪和打击。进而,采用关联分析依次对上述七大因素与个人心理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得出个人因素中的“正常求职需求与无辜心理”、“迫切经济需求与冒险心理”;出境信息获取渠道中的“招聘信息与无辜心理”、“亲友关系与趋利心理”;跨境诈骗入行门槛低中的“出境便利、诈骗学习与感知容易”;境外组织威逼利诱与个人的恐惧心理、无奈心理、趋利心理、侥幸心理;境外组织严格管控与个人认同、侥幸心理;境外环境和网络安全环境与个人的趋同心理、侥幸心理等均具有有效的强关联规则,即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会对个人心理产生影响,并引发其相应行为,由此验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最后,采用聚类分析将具体影响因素进一步划分为经济因素诱惑、个别人格特征驱使和外部环境刺激三大类别。结合扎根分析所得信息获得因素、行为诱发因素和行为保持因素,形成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防范策略思维框架,并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建议,分别是:扶贫济困,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教育和就业,防范出境信息获得;扩大普法宣传教育,坚定法制观念,阻断诈骗行为产生;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挤压诈骗团伙生存空间,打击诈骗行为保持。
林靖[6](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对政策议程的影响研究 ——基于外压模式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社会,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政策制定会耗费一定的物力、财力和时间,决定了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竞争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将什么样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己不能简单充当自上而下传播的角色,而是更加注重互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利用优势互补,一方面,新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放大焦点事件,凸显社会公共问题的严重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大众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从而使政策议题进入政策制定者的视野,实现政策问题输入;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持续深入报道增加事件的客观性考虑,在现有权力逻辑和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迅速截获热点,做出相应行动,从而设置政策议程。若焦点事件的传播突破了地方管制,那么公共舆论会向上级施加压力,使其必须对相关事件作出批示,由上而下推动地方政府采取必要的行动,从而设置政策议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探析了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下,媒体如何对政策议程产生作用和影响。在验证媒体对政策议程有正向影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两条压力路径。通过比较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与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凸显出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的政策议程设置作用,紧接着运用多源流分析框架以2016年山东疫苗案件为例,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影响政策议程的动态过程。我国目前未出台《新闻法》,媒体的压力路径只能限定在有限的政治和政策范围之内,超出管制边界媒体就无法发声,无法影响政策议程。总的来看,通过媒体的压力路径推进公共政策制定是一种被动的模式,且越来越常见,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需要政策制定者能以更开阔和敏锐的视野发现问题、包容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制定者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深入群众搜集民意,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良好互动,不断提升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性与政策制定的长效性。
任兰杰[7](2018)在《基于个人信息安全视角的电信诈骗成因与防治》文中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的属性具有商业价值性、社会开放性和动态时效性,造成安全风险的上升,易被电信诈骗分子所利用。为有效防治电信诈骗,需要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源头治理,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信息安全宣传、升级信息安全技术、推进部门联动施治、健全行业责任机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等。
冯芹[8](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陈梦[9](2016)在《《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威胁社会公众的自由和安全。通过犯罪新闻报道,知悉犯罪事件、了解犯罪形态也是公众享有知情权的体现,报道犯罪新闻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了望塔”的职责所在。对于犯罪新闻报道,都市报自诞生以来就热情有加。然而在现实中,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却时不时受人诟病。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犯罪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分析、文本框架分析和个案分析,梳理该报近两年犯罪新闻报道的特征和不足,最后提出建议。除了第一章绪论外,本文尚余四章。第二章在界定犯罪、犯罪新闻报道的概念,分析犯罪新闻报道的特征和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带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三章以《南方都市报》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有的犯罪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和文本框架分析。第四章分别从《南方都市报》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昆明‘3.01’严重暴恐案”、“复旦投毒案”的报道进行个案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和建议。近两年,犯罪新闻报道作为《南方都市报》版面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南方都市报》对犯罪报道的处理,尤其在一些热点犯罪案件的报道文本中,能够体现出该报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但是仍存在着让人难以忽视的不足,包括选材上过于偏向人伦悲剧,报道格调不高;缺乏对犯罪原因的深层挖掘,报道深度不足;以及或肆意或不自觉的侵权问题。本文认为,新闻生产者对犯罪新闻报道的质量有着最直接,也最关键的影响,《南方都市报》可以着力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素质的强化,以及法律意识与知识的提高两方面,提高犯罪新闻报道的格调和社会效果。
尹书蓉[10](2014)在《犯罪新闻在报纸上的呈现特点 ——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文中提出新闻为大众提供着这个世界的信息和真相。而犯罪新闻作为新闻中的一类特殊新闻,正在逐步引起大家的关注。由于犯罪新闻具有轰动性等特点,格外符合了都市报追求趣味性的要求,所以都市报中出现了大量犯罪新闻报道。当前有些都市报为了吸引眼球,在报道犯罪新闻时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本文将以湖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为例,研究犯罪新闻在报纸媒体中的呈现特点。本文对于《楚天都市报》的犯罪新闻报道进行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发现该报犯罪新闻报道存在如下特点: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该报时效性较强,本地新闻居多;从内容来看,该报犯罪新闻报道努力在“大民生”新闻转向;对犯罪嫌疑人大多客观陈述且称谓规范化,报道相对理性客观等优点。尽管该报也存在少量标题用语轻佻的问题,但瑕不掩瑜。经本研究,初步总结出了《楚天都市报》的一些优缺点,可以供其他都市报借鉴和参考。记者在报道犯罪新闻时应全面考虑,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伦理之间保持平衡。新闻犯罪新闻也可以向“大民生”新闻学习和转变。
二、4.7亿元特大金融诈骗案揭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7亿元特大金融诈骗案揭秘(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收入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计量模型选择 |
(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
(二)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模型选择 |
三、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收入模型 |
(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收入模型的初步构建 |
(二) 解释变量分析 |
(三) 收入模型调整及变量选择 |
四、基于收入模型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实证分析 |
(一) 样本选取 |
(二) 模型检验 |
(三) 数据回归 |
(四) 分析结果 |
五、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的应对策略 |
(一) 高度重视操作风险,做好操作风险规划与实施 |
(二) 调整发展战略,加强内控合规管理 |
(三) 加大操作风险管理扶持力度,建设银行人才队伍 |
(四) 加强数据收集与统计,开发构建计量模型 |
(五) 建立风险缓释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关于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国际反洗钱跨境合作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的特色及不足 |
1.3.1 研究方法的特色 |
1.3.2 研究中的不足 |
2 中国内地和香港跨境洗钱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中国内地和香港跨境洗钱现状概述 |
2.2 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的原因分析 |
2.2.1 地理因素 |
2.2.2 政治及法律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科技因素 |
3 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及行为特征分析 |
3.1 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模式及案例 |
3.1.1 货物贸易渠道洗钱模式及案例 |
3.1.2 资本项目渠道洗钱模式及案例 |
3.1.3 其他渠道洗钱模式及案例 |
3.2 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行为的主要特征 |
3.2.1 注册香港公司行为的主要特征 |
3.2.2 涉及到的香港公司账户收支行为的可能特征 |
3.2.3 与香港公司关联的中国内地主体的可能特征 |
3.2.4 洗钱商业行为的主要特征 |
4 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现状分析 |
4.1 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现有法律框架 |
4.1.1 中国内地关于反洗钱的规定 |
4.1.2 香港关于反洗钱的规定 |
4.1.3 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合作规定 |
4.2 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
4.2.1 未形成常态化的洗钱信息交换渠道 |
4.2.2 缺乏有效跨境洗钱法律协助支撑 |
4.2.3 政策衔接存在漏洞及错位情况 |
4.2.4 香港协助可疑交易调查承受能力有限 |
4.2.5 中国内地在香港洗钱监管派驻联络机构较少,且部分职能未有效发挥 |
4.3 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中存在的契机 |
4.3.1 香港针对洗钱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升 |
4.3.2 香港与中国内地联系日益密切 |
4.3.3 香港对洗钱监测的技术支撑有所升级 |
4.3.4 香港对洗钱监管重视及手段均有所加强 |
4.3.5 香港跨境联合执法日益增多 |
5 国际反洗钱跨境合作相关经验借鉴 |
5.1 国际反洗钱跨境合作手段 |
5.1.1 参与国际组织并遵守对应的公约 |
5.1.2 参与区域组织、项目或遵守区域性公约 |
5.1.3 就合作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 |
5.1.4 自主承担配合他国反洗钱调查或分享罚没款收入 |
5.1.5 参与他国反洗钱项目 |
5.1.6 通过驻外机构及考察会议进行交流 |
5.2 国际反洗钱跨境合作案例 |
5.2.1 埃尔夫石油公司跨国洗钱案例 |
5.2.2 中国公民在澳大利亚注册空壳公司洗钱案例 |
5.2.3 丹麦丹斯克银行爱沙尼亚分行为多国洗钱案例 |
5.2.4 菲律宾司法部调查涉孟加拉国央行被窃资金洗钱案例 |
5.2.5 属地英属开曼群岛拒绝英国的洗钱调查合作要求案例 |
6 完善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建议 |
6.1 认识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重要意义 |
6.2 完善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组织构架 |
6.3 加强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联合监管 |
6.4 建立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政策衔接 |
6.5 开展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信息交流 |
6.6 开展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联合行动 |
6.7 完善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的处置方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概述 |
2.1.1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 |
2.1.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
2.1.3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演变历程 |
2.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形成原因及打击策略研究综述 |
2.2.1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形成原因研究 |
2.2.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策略研究 |
2.2.3 文献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社会学习理论 |
2.3.2 社会控制理论 |
2.3.3 SOR模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因素编码研究及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思路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1.2 扎根理论研究步骤设计 |
3.2 案例收集和整理 |
3.2.1 案例来源 |
3.2.2 案例选择 |
3.3 影响因素选择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3.4.1 “信息获得因素”模块 |
3.4.2 “行为诱发因素”模块 |
3.4.3 “行为保持因素”模块 |
3.4.4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关联分析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验证 |
4.1 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 |
4.1.1 个人因素 |
4.1.2 出境信息获取渠道 |
4.1.3 跨境诈骗入行门槛低 |
4.1.4 境外组织威逼利诱 |
4.1.5 境外组织严格管控 |
4.1.6 境外环境和网络安全环境 |
4.2 关联分析方法选取及相关概念介绍 |
4.2.1 关联分析法选取 |
4.2.2 关联规则相关概念介绍 |
4.3 关联规则挖掘过程 |
4.3.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
4.3.2 影响因素关联规则挖掘 |
4.4 关联分析结果及理论模型验证 |
4.4.1 个人因素与心理因素 |
4.4.2 出境信息获取渠道与心理因素 |
4.4.3 跨境诈骗入行门槛低与心理因素 |
4.4.4 境外组织威逼利诱与心理因素 |
4.4.5 境外组织严格管控与心理因素 |
4.4.6 境外环境和网络安全环境与心理因素 |
4.4.7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关键因素探究及防范策略提出 |
5.1 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5.1.1 研究样本数据及影响因素关键词选取 |
5.1.2 构建影响因素关键词的共现矩阵 |
5.1.3 影响因素关键词的共词聚类分析 |
5.1.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防范策略 |
5.2.1 防范策略思维框架的提出 |
5.2.2 防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策略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收集案例及编码过程截图 |
附录 B 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截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对政策议程的影响研究 ——基于外压模式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比较研究法 |
3、案例研究法 |
(四) 研究思路 |
二、政策议程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政策议程的分类 |
1、公众议程 |
2、媒体议程 |
3、政策议程 |
(二) 媒体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理论 |
1、约翰·金登“政策之窗”理论 |
2、政策系统理论 |
3、外压型政策议程设置理论 |
三、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效果研究 |
(一) 媒体推动政策议程设置 |
1、媒体议程确定 |
2、政策议程确定 |
3、媒体议程与政策议程的相关性分析 |
(二) 不同媒体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互异 |
1、新媒体的首曝作用 |
2、传统媒体的深入报道作用 |
3、基于两者不同作用的总结 |
(三) 媒体影响政策议程的压力路径 |
1、报道“冲突现场”产生民意压力 |
2、推动政策相关者的卷入和联盟化 |
3、两条压力路径 |
四、“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影响政策议程的案例分析 |
(一) 媒体影响政策议程的背景环境 |
1、政治权威主导模式 |
2、多元主体互动模式 |
(二) 山西疫苗案与山东疫苗案比较分析 |
1、案例选取依据 |
2、媒体在山西疫苗事件中的着力点 |
3、媒体在山东疫苗事件中的着力点 |
(三) 山东疫苗事件中媒体对政策议程的影响——基于多源流模型 |
1、问题缘起、输入与政策问题建构 |
2、政策共同体推进疫苗问题政策源流构建 |
3、国民情绪与政治环境形成政治源流 |
4、政策窗口的开启 |
五、基于不同媒体的评价与总结 |
(一) 传统媒体的“客观辟谣式报道”作用与“失焦”问题 |
(二) 新媒体的“迅速聚焦报道”作用与“失真”问题 |
(三) 媒体对政策议程影响的总结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个人信息安全视角的电信诈骗成因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上升的内在原因 |
(一) 商业价值性 |
(二) 社会开放性 |
(三) 动态时效性 |
二、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与电信诈骗的关联 |
(一) 个人信息非法获取便利化是实施电信诈骗的前提条件 |
(二) 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缺失是引发电信诈骗的间接诱因 |
(三) 个人信息非法获取成本低, 作案行为收益大, 是电信诈骗蔓延的根本动力 |
三、基于个人信息安全视角的电信诈骗防治思路 |
(一) 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二) 搭建信息应用基础平台, 升级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
(三) 推进信息保护部门联动, 开展电信诈骗综合施治 |
(四) 加强信息保护行业监管, 健全信息安全责任机制 |
(五) 加快立法进程,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 |
(8)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都市报和犯罪新闻报道 |
第一节 犯罪和犯罪新闻报道 |
第二节 犯罪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
第三节 都市报和犯罪新闻报道 |
第三章 《南方都市报》近两年犯罪新闻报道概览 |
第一节 《南方都市报》近两年犯罪报道的定量分析 |
第二节 《南方都市报》近两年犯罪报道的文本框架分析 |
第四章 《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报道:犯罪报道的娱乐化迷思 |
第二节 昆明“3·01”严重暴恐案报道:审慎为主,重在正面的舆论引导 |
第三节 复旦投毒案报道:“媒介审判”折射的越权和侵权问题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优势 |
第二节《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不足及原因 |
第三节 《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优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本文所抽取的1637篇样本一览表 |
注释 |
(10)犯罪新闻在报纸上的呈现特点 ——以《楚天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和问题提出 |
2.1 犯罪新闻概念的界定 |
2.2 新闻价值与犯罪新闻报道 |
2.3 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新闻报道中的呈现特点 |
2.4 犯罪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发现及相关分析 |
4.1 对报道的时效、地点及体裁的统计与描述 |
4.2 犯罪新闻报道中犯罪嫌疑人的呈现特点 |
4.3 犯罪新闻报道伦理规范的遵守情况 |
5 犯罪新闻报道的建议及本研究的不足 |
5.1 《楚天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优点与不足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编码表 |
附录二 |
四、4.7亿元特大金融诈骗案揭秘(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法律监管[D]. 从宇乾.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基于收入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研究[D]. 吴铮. 厦门大学, 2019(02)
- [4]中国内地与香港反洗钱跨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内地通过香港公司账户洗钱案例[D]. 简舒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鑫鑫.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6]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对政策议程的影响研究 ——基于外压模式视角[D]. 林靖. 南京大学, 2018(09)
- [7]基于个人信息安全视角的电信诈骗成因与防治[J]. 任兰杰.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8(02)
- [8]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
- [9]《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D]. 陈梦. 暨南大学, 2016(05)
- [10]犯罪新闻在报纸上的呈现特点 ——以《楚天都市报》为例[D]. 尹书蓉.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