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切削加工陶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坯,刀具,陶瓷,加工,氧化锆,高速钢,磨损。
可切削加工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肖永清[1](2019)在《金属陶瓷材料异军突起 切削加工刀具挑战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刀具是现代金属切削加工中的一种新型材料刀具。传统硬合金刀具材料的耐磨性和刃口的锋利程度很难同时满足工件的小尺寸公差、高表面质量和高生产效率的要求,选用金属陶瓷刀具是解决这一难题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笔者针对金属陶瓷刀具的性能特点及功用,分析了金属陶瓷刀具磨损的原因及对机床的要求,提出了金属陶瓷刀的发展是切削加工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同时指出了新型金属陶瓷材料刀具推动现代切削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19年08期)
王伟,邓建新,刘亚运,张贵梁,葛栋良[2](2019)在《氧化铝陶瓷生坯切削加工裂纹的离散元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了氧化铝陶瓷生坯的二维离散元模型,并通过力学性能数字模拟试验对该模型进行校准,使其物理和力学性能参数与氧化铝陶瓷生坯的实际参数相匹配。基于该模型对氧化铝陶瓷生坯切削加工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低速切削时,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及加工后表面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离散元的方法模拟陶瓷生坯材料的切削过程可行,加工后表面裂纹的数目及平均深度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陈斌,于爱兵,赵杰,王燕琳[3](2016)在《氟金云母玻璃陶瓷切削加工中的刀具磨损量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氟金云母玻璃陶瓷进行车削加工试验,以高速钢刀具磨损为响应,以切削用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检验及方差分析,建立刀具磨损量与切削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建立的刀具磨损量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合性和显着性,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描述刀具磨损与切削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应用刀具磨损量模型,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和控制刀具磨损。(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陈斌,于爱兵,王燕琳,吴剑钊,牛威杨[4](2016)在《氟金云母玻璃陶瓷切削加工中刀具角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氟金云母玻璃陶瓷材料在切削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磨损现象。对氟金云母玻璃陶瓷进行了车削加工实验,应用分式析因实验设计研究刀具角度参数对高速钢刀具磨损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获得刀具角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显着性及其排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刀具磨损量与刀具角度之间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刀具角度参数对刀具磨损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刃倾角,后角,前角,主偏角和副偏角。刀具磨损受到刀具角度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其中前角与主偏角、后角和主偏角的交互作用极显着。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高速钢刀具磨损量与高速钢刀具角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石鹏辉,冯益华,贾孝伟,田园[5](2015)在《Al_2O_3-TiN陶瓷刀具切削加工调质Cr12钢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r12钢耐磨性高、淬透性好、热稳定性好、抗弯强度高,淬火后变形小,是冷作模具的重要材料。采用自制的Al_2O_3-TiN陶瓷刀具,在不同的切削参数下对调质后的Cr12钢进行干切削加工。研究发现,切削速度为166m/min,切削深度为0.4 mm,进给量为0.102 mm/r时刀具寿命最长,切削行程为2 260 m。(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王明波[6](2013)在《氧化锆陶瓷生坯的微细切削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材料优良的机械性能,使其在微机电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微细切削加工方法在陶瓷生坯上加工叁维结构,既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又可以降低成本,是很有前景的加工方法。本文在氧化锆陶瓷生坯上,开展了微细结构加工研究,主要研究了边缘加工质量、致密化烧结后收缩率变化规律和尺寸精度的控制问题。采用单向压制成型方法制备生坯,通过压力使粉末成型并具备一定强度,用叁点抗弯实验测定了不同压制压力下的坯体抗弯强度,得到了抗弯强度与压制压力的关系: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加,坯体的强度也在增加,并且基本呈线性变化。在生坯上开展微细结构的加工,研究了坯体强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微结构边缘的轮廓完整度和破损程度来判断加工质量的好坏,结果表明坯体强度越大,加工质量越好。分析了加工屑聚集成云团状的过程和原因,以及对斜壁腔和直壁腔边缘加工质量的影响。陶瓷生坯在烧结后会出现一定的体积收缩,本文研究了不同压力下压制的生坯收缩率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压力下,坯体X向和Y向收缩率一致,并且不同高度处的X、Y向收缩率无明显差异。随着压力的增加,X、Y、Z向收缩率逐渐减小,Z向收缩率对压力更敏感。为得到尺寸正确的微细结构,研究了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重点研究了Z向尺寸的控制。首先改进实验装置,解决了加工零点位置设置的问题。接着研究了加工系统的接着研究了加工系统的轴向变形量,得到了一定加工参数下轴向加工力的变化规律和系统的刚度,确定了系统的轴向变形量。然后分析了刀具磨损规律,得到了刀具在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的相对体积损耗率,并推出了计算刀具轴向损耗量的经验公式。最后对系统轴向变形量、刀具磨损量、收缩率进行补偿,在生坯上加工微小型腔,结果表明加工及烧成尺寸与目标尺寸基本一致,生坯加工后Z向最大绝对偏差1.4μm,致密化烧结后,Z向最大绝对偏差3.8μm,表明所采用的补偿方法可以有效控制Z向尺寸。(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王强,谢帆[7](2013)在《陶瓷零件的机械切削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陶瓷的可加工性,构造数学规划模型,求出决策单元的最优解。结合陶瓷材料的机械加工难点,探讨了陶瓷车削、磨削、钻削等机械切削加工工艺的技术要点。通过切削正交试验,得到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刀尖圆弧半径及切削速度、吃刀深度、进给量的参考值,优化加工工艺参数,达到较好的加工效果。(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3年03期)
李国发,张栋林,龚金龙,王利斌[8](2012)在《ZrO_2陶瓷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加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高强度、高脆性氧化锆(ZrO2)陶瓷材料加工困题的问题,对激光加热辅助切削(Laser-assisted machining,LAM)ZrO2陶瓷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热传递的叁维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温度场有限元仿真。搭建了切削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加工试验。试验采用Nd:YAG激光器进行连续加热,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表面温度,压电式测力仪在线测量切削力,并对切屑形状、刀具磨损状态和加工质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传统切削加工技术,LAM加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切削力,减缓刀具磨损和改善加工表面质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薛建勋,孙全平[9](2012)在《氧化锆陶瓷切削加工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断裂力学的角度阐述了氧化锆陶瓷切削加工时的本构关系。采用ABAQUS软件对其正交切削过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裂纹产生与扩展的机理、主应力变化的规律以及切削深度对裂纹分布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切削加工有限元分析法的有效性,对优化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2年10期)
光寒冰,谢海峰,陈晨,姚菁,章非敏[10](2012)在《可切削氧化锆陶瓷与两种加工方式饰面瓷的初期结合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可切削氧化锆陶瓷与热压铸法和粉浆涂塑法两种不同加工方式的饰面瓷之间的初期结合强度。方法:制作两种品牌的氧化钇稳定四方相可切削氧化锆陶瓷块各12个,分别以热压铸法和粉浆涂塑法在氧化锆陶瓷块表面制作饰面瓷块,随后测试各组试件的剪切结合强度,分析断裂模式,以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仪表征结合界面。结果:两种品牌的可切削氧化锆与两种加工方式制作的饰面瓷初期剪切结合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结合界面紧密,能谱分析显示热压铸法制备的饰面瓷/氧化锆界面处存在化学元素的相互渗透。结论:以热压铸法和粉浆涂塑法在氧化锆陶瓷基底表面制作饰面瓷不存在初期结合强度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9期)
可切削加工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了氧化铝陶瓷生坯的二维离散元模型,并通过力学性能数字模拟试验对该模型进行校准,使其物理和力学性能参数与氧化铝陶瓷生坯的实际参数相匹配。基于该模型对氧化铝陶瓷生坯切削加工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低速切削时,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及加工后表面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离散元的方法模拟陶瓷生坯材料的切削过程可行,加工后表面裂纹的数目及平均深度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切削加工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1].肖永清.金属陶瓷材料异军突起切削加工刀具挑战未来[J].陶瓷.2019
[2].王伟,邓建新,刘亚运,张贵梁,葛栋良.氧化铝陶瓷生坯切削加工裂纹的离散元仿真研究[J].工具技术.2019
[3].陈斌,于爱兵,赵杰,王燕琳.氟金云母玻璃陶瓷切削加工中的刀具磨损量建模[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4].陈斌,于爱兵,王燕琳,吴剑钊,牛威杨.氟金云母玻璃陶瓷切削加工中刀具角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6
[5].石鹏辉,冯益华,贾孝伟,田园.Al_2O_3-TiN陶瓷刀具切削加工调质Cr12钢的试验研究[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王明波.氧化锆陶瓷生坯的微细切削加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7].王强,谢帆.陶瓷零件的机械切削加工[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
[8].李国发,张栋林,龚金龙,王利斌.ZrO_2陶瓷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加工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9].薛建勋,孙全平.氧化锆陶瓷切削加工有限元仿真分析[J].中国陶瓷.2012
[10].光寒冰,谢海峰,陈晨,姚菁,章非敏.可切削氧化锆陶瓷与两种加工方式饰面瓷的初期结合强度[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