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型浮游植物论文_王凤,魏玉秋,孙军,张桂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微型浮游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超微型,南海,鄱阳湖,印度洋,硅藻,观测站。

超微型浮游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凤,魏玉秋,孙军,张桂成[1](2019)在《海洋硅质化超微型浮游植物迅游藻(Bolidophyceae)的分类和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微型浮游植物(大小为0.2~2μm)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寡营养海区初级生产力方面起着主导地位,对硅、碳颗粒物在大洋深层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是因为该类群难以分离培养、鉴定和定量测定。迅游藻(Bolidophyceae)是超微型浮游植物中的一类真核生物,它包括迅游单胞藻目(Bolidomonadales)和帕玛藻目(Parmales)。尽管迅游藻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细胞丰度贡献相对较小(<0.1%),但是其分布广泛,是沿海和上升流区域中最丰富的浮游植物类群之一,普遍存在于热带到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中。迅游藻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硅藻的原生藻群,不同的是迅游藻细胞壁没有全部的硅质化。本文阐述了迅游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迅游藻的发现,以及近年来通过对迅游藻系统发育(基于SSU rDNA和rbc L基因的序列分析)、生态学和生理学研究获得的最新信息,详细说明了迅游藻作为硅藻姊妹群的分类学地位,对于厘清这些硅化藻类之间的进化联系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强调了迅游藻在海洋硅碳循环中的作用,对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地位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尚毅威,肖武鹏,柳欣,黄邦钦[2](2018)在《南海SEATS站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及其碳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比值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的碳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比值(简记为C∶Chl-a)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基础参数,在自然环境下有极大的变化.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年来南海的东南亚时间序列观测(the South East Asian Time-series Study,SEATS)站的现场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超微型浮游植物中叁大类群的变化及其总C∶Chl-a的垂直分布.叶绿素a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得,碳生物量依据文献报道的同纬度海区的C∶Chl-a计算或基于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丰度与体积后经换算得到.结果显示基于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超微型浮游植物叁大类群的碳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n=41,p<0.001),其中聚球藻(Synechococcus)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得的碳生物量有一定的高估,而原绿球藻(Prochlorocoecus)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的数据结果则基本一致,这种差异可能与聚球藻的光适应机制有关.通过计算南海SEATS站全粒径浮游植物的C∶Chl-a,发现其呈现随深度递减的变化趋势,但相对于同纬度海区整体上偏小,进而讨论了南海SEATS站浮游植物时空分布模式和C∶Chl-a变化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魏玉秋[3](2016)在《中国南海和印度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2014年夏季的南海北部海域,以及在2015年春季季风间期的印度洋东部海域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固定样品及相关环境的理化参数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BD Accuri C6分析处理固定后的海水样品,总结并归纳了该两种不同海域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对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对应性分析,探究其生态学方面的作用、机理及贡献。中国南海北部(简称南海北部)设1条调查断面,共8个采样站位,共分析水样56个。现场应用流式细胞仪(BD Accuri C6)直接进行测定,发现3类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植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 ,其中Synec、Prochlorococcus和Pico-eukaryotes 丰度总平均值分别为 5.13×103 个/ml,3.27×104 个/ml 和 1.85×103 个/ml,碳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19μgC/L,1.86μgC/L和4.51μgC/L。同时,对其分布以及环境因子影响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Pico-eukaryotes的丰度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水平方向,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Pico-eukaryotes丰度分布趋势都呈现近海低而外海高的变化趋势,Synechococcus和Pico-eukaryotes丰度高值区分别分布在沿岸带与陆架和上升流影响海域,而Prochlorococcus丰度高值区出现在沿岸带与陆架,低值区出现在上升流影响海域。垂直方向,Synechococcus和Pico-eukaryotes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次表层,Prochlorococcus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真光层底部,Pico-eukaryotes丰度垂直变化差异相对Synechococcus和Prochlorococcus较小。此外,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Pico-eukaryotes的碳生物量均与硝酸盐、硅酸盐浓度和深度呈现负相关关系,而Prochlorococcus的碳生物量与磷酸盐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印度洋设4条断面,共32个采样站位,共分析水样181个。通过流式细胞仪(BD AccuriC6)对固定水样分析发现3类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植物,聚球藻(Synechocooccus)、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在春季季风影响期间,印度洋具有动态复杂和多变的环流和水团系统。水平方向,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 Pico-eukaryotes 200 m 以浅水柱积分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5°N附近以及D02和1102站位。在整个调查海域,Prochlorococcus是印度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主要优势种,其丰度平均值为2.02×104个/ml。Prochlorococcus的平均丰度值比Synechococcus和Pico-eukaryotes的平均丰度值高一个数量级,其中Synechococcus和Pico-eukaryotes的平均分度值分别为2.65×103个/ml 和 1.26×103 个/ml。垂直方向,Prochlorococcus 和 Pico-eukaryotes 的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次表层50-75 m,而Synechococcus通常限制在上层水层,并随着深度的增加,其丰度逐渐降低。结果分析显示,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Pico-eukaryotes水平分布主要受到在季风期间的环流和水团的影响,而垂直分布则主要受到营养盐跃层、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BDAccuriC6)对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 Pico-eukaryotes 的细胞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ynechococcus的平均细胞粒径为0.98 μm; Prochlorococcus的平均细胞粒径为0.60μm;Pico-eukaryotes的平均细胞粒径为1.06μm。3类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粒径呈现不同的垂直分布特征。Pico-eukaryotes的平均细胞粒径呈现随水深的增加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其平均细胞粒径的垂直变化趋势相对较小,而Synechococcus和Prochlorococcus的平均细胞粒径呈现表层较小而深层相对较大的分布趋势。通过结果分析显示,Synechococcus、Prochlorococcus和Pico-eukaryotes平均细胞粒径的垂直变化趋势主要受到光适应、温度、营养盐、同物种不同生态类型的转换和小细胞的包装效应有关。总的来说,印度洋3类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分布特征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6-12-01)

周建,李胜男,王秀娟,孔繁翔,史小丽[4](2016)在《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夏季对鄱阳湖进行采样调查,以探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鄱阳湖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平均值为1.04×108cells/L,超微蓝藻是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尤其在北部通江湖区,占总超微藻丰度的比例超过80%.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示)贡献率的均值分别为44%和46%.鄱阳湖超微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超微藻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在南部湖区最高,其次是北部湖区,在东部和中部湖区相对较低.北部湖区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的贡献率全湖最高,分别能达到60%和50%.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盐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作用表现不明显,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与水体透明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水体p H值对超微真核藻丰度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贺云彦[5](2016)在《叁峡水库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格局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是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水库蓄水对库区水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开展水库生态系统的动态规律研究,认识成库过程中浮游植物各类群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超微型浮游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的角色,为了深入地认识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其与环境理化因子的互动关系,特开展了本研究。在本研究中,分别于2013年春、夏、秋、冬四季采集了叁峡水库湖北库区长江干流与支流香溪河流域共五个采样点的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样品,采取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技术,然后结合测序分析,研究了干流与香溪河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并结合相关环境理化因子的数据,通过冗余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超微型真核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18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显示,长江干流与支流香溪河流域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群落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长江干流与香溪河的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分布存在时空差异,其中干流的空间尺度差异较显着,而香溪河的时间尺度差异较显着。在干流的采样点以及香溪河采样点之内的超微型真核藻类群落组成基本相同,但长江干流与香溪河支流之间的群落组成则很不相同,且甲藻仅在干流中出现。在该水域中,其群落组成主要包含二种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别是隐藻门、绿藻门和纤毛虫(克隆子含量为69.6%),其中有十种以上含量低于5%的藻类组成,还有大量未显示与任何已知藻种相关的序列。另外,长江干流的优势种是隐藻,而香溪河的优势种是隐藻和绿藻,且隐藻的优势度更大。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丰度最高和分布最广的季节均在秋季。从环境因子和超微型真核藻类的分布关系来看,干流中隐藻与ORP和溶氧呈正相关,香溪河中隐藻和绿藻与N-NH4+呈正相关,而干流和香溪河中隐藻与COD都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魏玉秋,孙军,丁昌玲[6](2015)在《2014年夏季南海北部超微型浮游植物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流式细胞仪BD Accuri C6对2014年夏季南海北部超微型浮游植物进行了现场的观测研究,发现了3类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植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Pro)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Euk),并对其丰度与分布以及环境因子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yn、Pro和Euk丰度总平均值分别为5.13×103个/mL,3.27×104个/mL和1.85×103个/mL,碳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19μg/L,1.86μg/L和4.51μg/L。Syn、Pro和Euk的丰度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Syn、Pro和Euk丰度分布趋势呈现近海低而外海高,Syn和Euk丰度高值区分别出现在沿岸带与陆架和上升流影响海域,Pro丰度高值区出现在沿岸带与陆架,低值区出现在上升流影响海域。Syn、Euk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次表层,Pro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真光层底部,Euk丰度垂直变化差异相对Syn和Pro较小。超微型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yn、Pro和Euk的碳生物量均与硝酸盐、硅酸盐浓度和深度呈现负相关关系,Pro的碳生物量与磷酸盐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胜男,周建,魏利军,孔繁翔,史小丽[7](2015)在《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有关超微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海洋,直到近年来淡水超微藻才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淡水生境中发现的超微藻主要包括真核超微藻和原核聚球藻,而在海洋生境中分布广泛的原绿球藻在淡水环境中则很少被发现。超微真核藻多样性极其复杂,几乎在所有的门类都有发现;而目前在中国湖泊中发现的聚球藻主要以富含藻蓝素的聚球藻为主。影响超微藻生长的因子主要包括营养盐、温度、光照及生物因子(如捕食)等,自然水体的超微藻可能同时受多个以上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由于超微藻细胞微小,形态特征不明显,而且大部分物种不能被分离纯培养,因此传统研究方法受到限制,直至近些年来,荧光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有机会对超微藻多样性和生态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淡水超微藻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淡水超微藻的主要类群及其环境影响因子,重点阐述了当前超微藻的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李家园[8](2014)在《基于HPLC光合色素分析技术对叁峡水库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是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水库蓄水对库区水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开展水库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认识成库过程中浮游植物各类群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超微型浮游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的角色,为了认识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过程中的主要受控环境因子特开展本研究。特征光合色素可以指示特定的超微型浮游植物,通过CHEMTAX运算可以将超微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浓度转化成浮游植物类群的组成。本课题优化了超微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光合色素提取条件、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的优化);CHEMTAX运算过程中,特征光合色素与叶绿素a的初始比值,最终形成了系统分析超微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HPLC方法,建立了基于HPLC光合色素分析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化学分类法。具体方法将在正文中系统的介绍。本课题研究了叁峡水库超微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超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互动关系。目标研究水域共设了26个采样点,覆盖重庆地区7条主要支流,湖北库区的6条支流及长江干流,从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份,共完成了9次采样工作,获得230个样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以实验室培养的单种藻为材料,采用HPLC进行单种光合色素的分离,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了标定,获得了8种淡水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标准品,各光合色素标准品的响应因子值与文献资料提供的数据有显着的相关性;为后期对叁峡水库超微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对叁峡水库超微型浮游植物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得到的主要光合色素包括Chl a、Chl b、FUCO、NEO、VIOLA、ALL、ZEA和LUT,在所有样品中均没有检出多甲藻黄素(PERI)。叁峡水库各站点超微型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浓度在不同季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季度样品的光合色素浓度在不同测站之间的变化范围较大,但光合色素的组成相似。在各种光合色素中,FUCO、ALL、ZEA、Chl b等是叁峡库区最主要的特征光合色素。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分布上,干流明显小于支流,重庆库区高于湖北库区。在时间分布上,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光合色素的时空差异指示了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隐藻、硅藻、绿藻、蓝藻是叁峡水库主要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2012年12月份超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最低,群落结构以硅藻、隐藻、蓝藻为主。2012年8月份超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最高,其群落结构主要以隐藻和绿藻为主。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类群在时空分布上,主要受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大部分光合色素与温度呈显着的相关关系,表明各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超微型浮游植物空间差异明显,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同一批次不同站点之间其群落结构差异性也较大。(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期刊2014-05-01)

王育红,吕振波,房燕,杨艳艳,张焕君[9](2014)在《威海海域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营养盐结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浮游植物(粒径2-20μm,这里把范围扩至2-50μm)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环境的稳定性。其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计算相关性指数的方法研究了H'与多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7℃温度范围内,H'与水中营养盐结构尤其是NO-3-N/NH+4-N比值相关性显着。2006-2007年对威海沿岸6个海湾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中发现,当水温>16℃(16-27℃)时,H'与NO-3-N/NH+4-N值呈显着负相关:2006年7月相关性指数R=-0.526(n=14);2007年10月相关性指数R=-0.575(n=19)。当水温<12℃(5-12℃)时,H'与NO-3-N/NH+4-N值呈高度正相关:2006年12月相关性指数R=0.665(n=15);2007年4月相关性指数R=0.415(n=25)。这种规律显示出微型浮游植物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海域中氮源的种类要求可能是有选择的。当水温<12℃时(冬季、春季),多数浮游植物优先吸收NO-3-N;而当水温>16℃时(夏季、秋季),多数浮游植物优先吸收NH+4-N。(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4年02期)

马璐,曹文清,张文静,林元烧,郑连明[10](2014)在《北部湾北部海域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8月份于北部湾北部海域5个观测站位获得的分层水样,分析了表层叶绿素a含量和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以及类群组成;同时于现场采用稀释培养法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率(μ)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的微型浮游动物丰度400—1167个/L,类群组成以无壳纤毛虫为主;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1.50—1.13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为0.33—1.08 d-1;推算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及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8.1%—66.0%和-7.4%—438.4%。相对于中国其他海区,8月份北部湾北部海域微型浮游动物摄食速率处于中等水平。调查期间,广西沿海高生产力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率大于微型浮游动物动物的摄食率,浮游植物生物量处于积累期;涠洲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较低,微型浮游动物摄食作用是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超微型浮游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浮游植物的碳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比值(简记为C∶Chl-a)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基础参数,在自然环境下有极大的变化.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年来南海的东南亚时间序列观测(the South East Asian Time-series Study,SEATS)站的现场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超微型浮游植物中叁大类群的变化及其总C∶Chl-a的垂直分布.叶绿素a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得,碳生物量依据文献报道的同纬度海区的C∶Chl-a计算或基于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丰度与体积后经换算得到.结果显示基于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超微型浮游植物叁大类群的碳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n=41,p<0.001),其中聚球藻(Synechococcus)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得的碳生物量有一定的高估,而原绿球藻(Prochlorocoecus)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的数据结果则基本一致,这种差异可能与聚球藻的光适应机制有关.通过计算南海SEATS站全粒径浮游植物的C∶Chl-a,发现其呈现随深度递减的变化趋势,但相对于同纬度海区整体上偏小,进而讨论了南海SEATS站浮游植物时空分布模式和C∶Chl-a变化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微型浮游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凤,魏玉秋,孙军,张桂成.海洋硅质化超微型浮游植物迅游藻(Bolidophyceae)的分类和生态学研究[J].海洋通报.2019

[2].尚毅威,肖武鹏,柳欣,黄邦钦.南海SEATS站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及其碳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比值的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魏玉秋.中国南海和印度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分布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

[4].周建,李胜男,王秀娟,孔繁翔,史小丽.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湖泊科学.2016

[5].贺云彦.叁峡水库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格局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

[6].魏玉秋,孙军,丁昌玲.2014年夏季南海北部超微型浮游植物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J].海洋学报.2015

[7].李胜男,周建,魏利军,孔繁翔,史小丽.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J].生态学杂志.2015

[8].李家园.基于HPLC光合色素分析技术对叁峡水库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4

[9].王育红,吕振波,房燕,杨艳艳,张焕君.威海海域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营养盐结构的关系[J].渔业科学进展.2014

[10].马璐,曹文清,张文静,林元烧,郑连明.北部湾北部海域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J].生态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珠江口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分布图站超微型浮游植物密度一深度...站超微型浮游植物密度一深度...超微型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分析...超微型浮游植物散射光和荧光参...珠江口3个断面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图

标签:;  ;  ;  ;  ;  ;  ;  

超微型浮游植物论文_王凤,魏玉秋,孙军,张桂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