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换热设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温省煤器,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
新型换热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金瑞峰,吕忠义[1](2015)在《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在600MW超临界机组上成功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增设低温(压)省煤器项目是典型的节能减排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带来极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国家和控股要求的的节能减排政策,对于当地的节能减排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可以实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38℃,平均降低机组发电标煤耗约2.0 g/kW·h。低温(压)省煤器系统的投入运行确实可以大幅度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降低锅炉的标准煤耗,为我司节能和提效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2015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7)
张颂,李忠芳,陈曦,马全,崔振宁[2](2013)在《新型缠绕式换热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未处理天然气冷却过程含有凝液,会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下降的现象,开发出一种实用的缠绕式换热及分离一体化设备。(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3年S2期)
王仲明,张鹏[3](2013)在《新型双介质混流恒温智能换热技术在煤气发电设备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马钢全烧高炉煤气锅炉排烟温度高,烟气排放能源损失大的问题,研发建立新型双介质混流恒温智能换热系统,在有效保护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深度降低排烟温度,实现烟气余热利用,提高煤气发电设备运行经济效率。(本文来源于《冶金动力》期刊2013年04期)
李洪彪[4](2012)在《传统农业大县变为新型工业强县——昌图县快速形成换热设备产业集群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省昌图县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但工业基础却十分薄弱。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1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亿元。然而,短短的4年时间,该县依托以换热设备为主导产品的工业产业集群,一举甩掉了县域工业发展落后的帽子,挺起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速度之快、成效之显着,令全省上下刮目相看。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1%,(本文来源于《共产党员》期刊2012年13期)
[5](2010)在《新型换热设备节水节能节空间 蒸发冷却技术改变传统换热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24日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传来消息,洛阳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LH型等蒸发式冷却(冷凝)器技术被列为全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此前这项节能技术已被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列为氮肥行业"振兴支撑技术",在化工(本文来源于《江苏氯碱》期刊2010年03期)
张学正,刘伟[6](2005)在《一种新型换热设备——汽动加热器技术应用实例——记潍坊市热力总公司换热站技术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热交换站内的关键设备,汽动加热器以其大幅节电、节汽、节投资的显着性能正在引发汽水热交换设备的更新换代进程,第四代产品的负荷可调节性能及低运行噪音性能使得在大型换热站中应用成为现实。潍坊市热力总公司院内供热能力20万m2的换热站的运行效果,充分验证了上述设备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期刊2005年02期)
刘敏珊,董其伍,李成刚[7](2004)在《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utoCAD2 0 0 0、ObjectARX2 0 0 0和VisualC + + 6 0为开发工具 ,研究开发了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详细分析了开发本系统的关键技术 ,对系统的模块划分、运行机制作了剖析并给出了运行实例。实践证明 ,该系统不仅能全面展示设计结果 ,并可进行尺寸装配检查 ,为开发新结构及为相应有限元分析提供实体模型 ,为新型换热设备内的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提供真实的叁维模型 ,为其加工制造提供动态装配模拟。(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04年05期)
李成刚[8](2004)在《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特征建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动力、冶金、环保、轻工等国家支柱和基础产业中,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结构可靠、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是目前国内换热设备的主要结构形式。换热设备主要作用是完成工艺过程的热量交换和余热利用,其性能的优劣对于工业过程的投资、能耗、环境、环保及运行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纵流壳程换热设备作为新一代节能降耗设备因其具有优良的防流体诱导振动性能、传热性能好、流体流动阻力小、抗结垢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节约材料、降低能耗等显着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AD技术是本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果之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CAD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50年代与60年代的形成,70年代的发展与80年代的兴起,目前CAD技术仍在向前发展,被称之为下一代CAD系统或第四代CAD系统,其相关技术还在研究与发展中。第叁代CAD系统始于80年代中期,在建模方法上分别出现了特征建模和基于约束的参数化和变量化建模方法,其特点是利用特征来表达产品信息,建立基于同一产品的信息模型,有利于CAD\CAPP\CAM的集成。 本课题来源于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过程装备CAD/CAE/CAPP/VM及网络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换热设备特征建模是其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几何模型、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实体模型仅能描述零件的几何数据,难以在模型中表达公差、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材料热处理等工艺信息,无法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需要。从CAD\CAPP\CAM集成的角度出发,要求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需求来描述产品,能够完整地、全面地描述产品信息,即重构零件模型,使得各应用系统可以直接从该零件模型中抽取所需的信息。即研究开发新型换热设备的特征模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开发了新型换热设备的特征建模系统。 在对CAD技术、特征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开发环境、数据库技术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了论述、研究和实践: 1、论述和研究了新型换热设备特征建模系统开发的相关理论和开发技术,包括特征技术,参数化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实践了以上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冷文 理论和技术在新型换热设备特征建模系统中的应用。 2、在分析了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形体特点的基础上,抽取出同类零部件的 共性,构建了自定义特征库。依据自定义特征库,根据同类零部件的变 异情况,添加特征即可构成完整的零件信息模型。 3、由于非几何信息与几何信息可分离,本文抽取出零件信息模型的几何特 征,依据尺寸驱动原理,构建了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库,运用UG二次 开发工具,可方便地实现对零件库的查询,修改与访问。为了更加方便 地实现对几何数据进行管理,以便形成系列化零部件,本文在VC++ 6.0环境中运用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开发了数据库访问接口,可以方 便地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与查询。 本文结合特征建模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具体实践,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J陛工作: 1、首次将特征技术引入到新型换热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中。 2、在深入分析了特征技术及零部件特征表达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零部 件特征模型的结构模型,在此模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与实践。 3、首次研究开发了新型换热设备的自定义特征库和基于特征的零部件库。 4、实现了运用VC++6.0与ODBC数据库接口技术访问UG内部数据库。 本文以UG18、VC++6.0、UG/OPEN二次开发工具和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开发了新型换热设备特征建模系统。该系统中零部件携带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从而为新型换热设备cADcAPPcAM信息集成打下了基础。通过数据库技术、尺寸驱动技术,可以方便地形成系列化零件,构成了零部件库,从而形成了系列化的基于同一产品信息的的零件信息模型。(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4-04-25)
刘敏珊,钱亚东,董其伍[9](2003)在《新型换热设备CAD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 换热器是民用、工业、国防等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设备,开发及推广新型高效换热器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可靠、技术成熟、适用面广,因此成为目前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形式。我中心从1986年开始研究纵流壳程换热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系统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始终把工艺参数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根据工艺过程要求,研究出了由杆圈(杆栅、圈)支承壳程、变截面导流商与夹套叁元件组合的新结构,该结构已获得国家专利ZL91219300X。(本文来源于《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期刊2003年06期)
古新[10](2003)在《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大过程装备——换热设备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动力、核电、冶金、环保、轻工等国家支柱和基础产业中,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结构可靠,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是目前国内换热设备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工艺过程的热量交换和余热利用,其性能的优劣对工业过程的投资、能耗及安全经济运行等起着重要作用。纵流壳程换热设备作为新一代节能降耗设备,具有优良的防流体诱导振动性能、传热性能好、流体流动阻力小、抗结垢能力强、使用寿命长、重量轻、节约材料等显着优点。 长期以来,热力系统中换热网络及其换热设备的设计以传统的半经验为主,所设计的热力系统能耗较高、换热设备体积较大、设计成本高、周期长,材料和能源的浪费严重,已不能适应高效、节能、低成本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20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果之一,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新技术。将换热设备设计技术与现代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相结合,开发换热设备现代设计制造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对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技术水平,加快高效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过程装备叁维CAD/CAE/CAPP/VM与网络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大过程装备叁维CAD技术在整个系统中占据首要位置,是系统中其它部分的基础。其中对换热设备进行叁维CAD数字化建模和虚拟装配研究,开发出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以提供进行虚拟装配的环境和手段,完整全面的描述产品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整机装配模型,对产品装配过程进行模拟,检测装配过程中的干涉,评估产品的装配性能,从而在设计阶段确保产品的可装配性,为系统在高层次上集成进而实现全数字化虚拟设备的开发奠定基础。 本文所做的工作,集中于换热设备叁维CAD数字化建模和装配仿真研究,并在分析研究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叁维造型和装配软件MDT为开发平台,借助于ActiveX自动化界面技术和VBA集成开发环境,进行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的研究与开 郑州大学硕士学徒论文发,论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和创新性工作:1、论述和研究了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开发的相关理论和开发技术,包括 面向对象理论、ActiveX自动化界面(ActiveX Automation Interface)技术及其在 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中的应用、装配模型的概念和建模理论、MDT 的VBA二次开发技术等。探索了以上理论和技术在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 造型设计中的应用。2、在对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机械工程领 域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 备设计技术与叁维造型和装配软件MDT二次开发技术相结合,首次研究并开发 出了集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零部件叁维实体造型、叁维装配造型、装配 干涉检验、质量特征查询、二维工程图自动绘制于一体的新型高效节能换 热设备设计软件一一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首次对模块的总体 结构进行了规划,模块划分为零部件造型子模块、零部件调入子模块、零部件装 配子模块、叁维场景创建子模块、二维工程图创建子模块等五个子模块,包含新 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零部件叁维实体模型库。在模块总体结构的框架下对各个子 模块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划分和定义,完成了模块原型的开发。玉对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如 MDT对象组和对象的引用、释放、模块中VBA工程的创建和加载、宏的创建和 运行、下拉菜单的定制、图形交互界面的实现、VBA中非标准控件的编写、二 维工程图中工程信息的标注与添加、错误处理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 编制程序代码,实现了各个子模块的相应功能,编写和定制了新型高效节能换热 设备装配模块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提供了方便、简捷、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实 现了模块在MDT开发平台下的运行。 本文研究了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造型设计与CAD技术相结合实现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的理论和方法,并对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实践,开发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模块采用零部件拼装的设计模式,建立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整机装配模型,其操作性及效率远远超过二维CAD。不仅可以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建立虚拟的换热设备真实产品装配模型,还解决了产品装配后的零部件之间静态干涉检验问题,以及装配模型的分解视图(爆炸图)的表 郑州大学硕士学徒论文示和二维装配图和零部件图的自动生成,同时具备图框标题栏、技术要求、管口表、技术特性表、明细表等的自动添加、零部件质量特征(含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3-05-02)
新型换热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未处理天然气冷却过程含有凝液,会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下降的现象,开发出一种实用的缠绕式换热及分离一体化设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换热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1].金瑞峰,吕忠义.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在600MW超临界机组上成功应用[C].2015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5
[2].张颂,李忠芳,陈曦,马全,崔振宁.新型缠绕式换热设备[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
[3].王仲明,张鹏.新型双介质混流恒温智能换热技术在煤气发电设备上的应用[J].冶金动力.2013
[4].李洪彪.传统农业大县变为新型工业强县——昌图县快速形成换热设备产业集群的调查[J].共产党员.2012
[5]..新型换热设备节水节能节空间蒸发冷却技术改变传统换热工艺[J].江苏氯碱.2010
[6].张学正,刘伟.一种新型换热设备——汽动加热器技术应用实例——记潍坊市热力总公司换热站技术特点[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5
[7].刘敏珊,董其伍,李成刚.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研究[J].石油机械.2004
[8].李成刚.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特征建模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4
[9].刘敏珊,钱亚东,董其伍.新型换热设备CAD系统的研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3
[10].古新.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研究与开发[D].郑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