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微生态角度看口腔感染治疗中大量抗厌氧菌药物的周身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菲[1](2021)在《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纳入健康受试者及湿疹各证型患者,并运用中医经典复方“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分别对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的湿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临床疗效。2.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及靶向代谢组技术联合检测湿疹各证型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舌苔菌群,对于中医药治疗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的多维指标评价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了解湿疹湿证人群的菌群微生态特点及与代谢物之间的内在联系。3.基于菌群微生态探讨湿疹患者中湿邪致病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湿疹患者湿证人群病、证、舌苔微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1.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案,其中横断面共纳入符合湿疹诊断标准的湿热浸淫证患者36例;脾虚湿蕴证(3组)患者105例(除湿胃苓汤方证组40例;参苓白术散方证组17例,固本化湿方方证组47例);湿疹非湿证患者16例。分别对不同组别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临床各项指标评价如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并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纳入排除相关系统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健康有湿人群22例,健康非湿人群28例,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菌群微生态检测分析:为以上治疗前(0周)的各组患者和健康人群采集舌苔样本,外送至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舌苔16s rDNA及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进行湿疹与健康人、湿疹湿证与非湿证的菌群多样性和差异代谢物的比对。2.单臂临床试验研究选择其中的2组: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8)进行辨证分型:1.湿热浸淫证,采用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疗程8周;2.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方证组),采用除湿胃苓汤进行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对患者进行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并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并采集舌苔样品。菌群微生态检测分析:将采集的全部舌苔样本外送至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舌苔16s rDNA及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将临床资料与检测所得数据相结合,分析湿疹湿证患者的菌群特点,以及中药经典复方“除湿胃苓汤”和“龙胆泻肝汤”对脾虚湿蕴证和湿热浸淫证患者菌群微生态产生的影响。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探索性研究结果:不同证型的湿疹患者,在研究者整体评价(IGA)、中医湿证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差异;(2)单臂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用除湿胃苓汤干预脾虚湿蕴证湿疹患者40例,治疗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均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龙胆泻肝汤干预湿热浸淫证湿疹患者36例,其中11例在治疗4周后好转(达到EASI50),随即停服,体现中医中病即止的特点。治疗后2周、4周与治疗前相比,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湿证评估积分无统计学意义。但是19例治疗至8周时点的患者,在8周时点时中医湿证评估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S rDNA研究分析结果(1)湿疹患者与健康人群系统发育地位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种主要有厚壁菌门(pFirmicutes)、变形菌门(p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p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pA 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pFusobacteria)等,分类单元在湿疹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为:放线菌门(p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cActinobacteria)、放线菌目(oActinomycetales)、放线菌科(fctinomycetaceae)、放线菌属(gActinomyces)、梭菌纲(cClostridia)、梭菌目(oClostridiales)、韦荣球菌科(fVeillonellaceae)、韦荣球菌属(gVeillonella)、双歧杆菌目(oBifidobacteriales)、双歧杆菌科(fBifidobacteriaceae)、乳酸菌科(fLactobacillaceae)、乳酸菌属(gLactobacillus)、消化链球菌属(gPeptostreptococcus);分类单元在健康人群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为:拟杆菌门(pBacteroidetes)、拟杆菌纲(cBacteroidia)、拟杆菌目(oBacteroidales)、普雷沃氏菌科(fPrevot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gPrevotella)、梭杆菌门(pFusobacteria)、梭杆菌纲(cFusoFusobacteriia)、梭杆菌目(oFusobacteriales)、梭杆菌科(fFusobacteriaceae)、梭杆菌属(gFusobacterium)、绿弯菌门(pChloroflexi)、纤线杆菌纲(cKtedonobacteria)、莫拉克斯氏菌属(gMoraxella)、放线杆菌属(gActinobacillus)、肉杆菌科(fCarnobacteriaceae)、颗粒链菌属(gGranulicatella)。两组患者在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覆盖度(Good’s coverage)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物种数量(Shannon和Simpson)和均匀度(Pielou’s evenne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湿疹湿证患者与湿疹非湿证患者系统发育地位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种与上述相同,分类单元在湿疹湿证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是:毛螺菌科(fLachnospiraceae)、红蝽菌纲(cCoriobacteriia)红蝽菌目(oCoriobacteriales)、红蝽菌科(fCoriobacteriaceae)、奇异菌属(gA topobium)、巨型球菌属(gMegasphaera)、丁酸弧菌属(gButyrivibrio);分类单元在湿疹非湿证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是:放线杆菌属(gActinobacillus)、细杆菌属(gAnaerofilum)、厌氧菌属(gAnaerofustis)、脱卤杆菌科(fDehalobacteriaceae)、脱卤杆菌属(gDehalobacterium)、真杆菌科(fEubacteriaceae)、毛螺菌科梭菌属(fLachnospiraceae,gClostridium)。湿疹湿证组的物种数量(Simpson)指数显着高于湿疹非湿证组(P<0.05),在丰富度、均匀度、覆盖度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3.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结果(1)经过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C-DA)验证后显示,湿疹各组证型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脾虚湿蕴证组与非湿证组之间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湿热浸淫证组与非湿证组之间代谢物不存在显着差异,模型不成立。(2)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后发现,湿疹组相比于健康人群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苯及其衍生物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对甲氧基苯甲酸(Anisic acid),2-氨基苯磺酸(2-Aminobenzenesulfonicacid),丙氨酸酪氨酸(Alaninetyrosine),2-脱氧肌苷(2’-Deoxyinosine),顺式 4-羟基-D-脯氨酸(Cis-4-Hydroxy-D-Proline),肌酸(Creatine);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和甘油磷脂类物质,分别为甘氨酰-L-缬氨酸(Glycyl-L-valine),3-脲基丙酸(3-Ureidopropionate),甲基丁二酸(2-Methylsuccinic Acid),戊二酸(Glutaric Acid),乙基丙二酸(Ethylmalonate),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Thf),亚叶酸(Folicacid)。主要富集的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Purine metabolism),抗叶酸途径(Antifolate resistance),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 metabolism)。湿疹脾虚湿蕴证组相比于湿疹非湿证组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和苯及其衍生物,分别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谷氨酰-蛋氨酸(Glu-Met),鸟苷(Guanosine),L-蛋氨酸-L-谷氨酸(Met-Glu),丙氨酸酪氨酸(Alaninetyrosine),5’-脱氧腺苷(5’-Deoxyadenosine),2-脱氧腺苷(Deoxyadenosine),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为脂肪酰类、氨基酸及其代谢物、核苷酸及其代谢物,分别为肉碱C10:1(Carnitine C10:1),十一烷二酸(Undecanedioic acid),O-乙酰肉碱(Acetyl-L-carnitine),肉碱 C5:0(Carnitine C5:0),L-氢化乳清酸(L-Dihydroorotic Acid),溶血磷脂酰胆碱 20:2(2n 异构 2)(LysoPC20:2(2nisomer2)),溶血磷脂酰胆碱 16:1(2n 异构)(LysoPC 16:1(2n isomer))。主要富集的通路有ABC转运蛋白通路(ABC transporter),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metabolism),嘌呤代谢通路(Purinemetabolism),半乳糖代谢通路(Galactose metabolism),色氨酸代谢通路(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bolism)4.16S rDNA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结果在湿疹与健康人群的比对中,多数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呈负相关,相关性最高的门分类水平为变形菌门(pProteobacteria),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gBurkholderia),gChelativoran,gDevosia,奈瑟氏菌属(gNeisseria),盐单胞菌属(gHalomonas),gChelativorans,厚壁菌门消化链球菌科(pFirmicutes,fPeptostreptococcaceae)产生的化合物数量最高,相关性最高的代谢物有色氨酰谷氨酸,腺苷-3’-磷酸,2-’脱氧鸟苷5’-一磷酸(dGMP),5-尿嘧啶核苷酸,L-高胱氨酸,硫胺素单磷酸盐,2’-O-甲基腺苷等。奈瑟氏菌属最相关的代谢物色氨酰谷氨酸和L-高胱氨酸在湿疹人群中显着降低,消化链球菌科最相关的代谢物2-巯基苯并噻唑在湿疹人群中显着升高。在湿疹湿证人群与非湿证人群的比对中,多数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呈正相关,相关性最高的门分类水平为厚壁菌门韦荣球菌属(pFirmicutes,g-Veillonella)产生的化合物数量最高,其次为厚壁菌门 Lachnoanaerobaculum 属(pFirmicutes,gLachnoanaerobaculum),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pBacteroidetes,gPrevotella),厚壁菌门(pFirmicutes)毛螺菌科 Moryella 菌属(fLachnospiraceae,gMoryella)。相关性最高的代谢物有L-蛋氨酸-L-谷氨酸和谷氨酰-蛋氨酸。厚壁菌门韦荣球菌属在湿疹湿证中的相对丰度显着增高,且与L-蛋氨酸-L-谷氨酸(|r|=0.60)和谷氨酰-蛋氨酸(|r|=0.59)均呈正相关性。在应用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湿蕴证患者疗后与疗前对比中,普雷沃氏菌属(pBacteroidetes,gPrevotella)和厚壁菌门,链球菌属(pFirmicut es,g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且均与肉碱C10:1(Carnitine C10:1)呈正相关,分别为(|r|=0.68;|r|=0.64)。在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证患者疗后与疗前对比中,厚壁菌门链球菌属(pFirmicutes,g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且与鸟苷3’,5’-环一磷酸(Gua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水平呈正相关(|r|=0.62)。结论:本课题首次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利用16Sr DNA高通量测序结合菌群代谢组学技术完成了湿疹湿证患者的舌苔微生态结构与代谢物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湿疹患者中湿证与非湿证舌苔菌群多样性特征及其舌苔组织代谢谱的特点,总结如下:临床研究部分:(1)运用除湿胃苓汤和龙胆泻肝汤分别对于脾虚湿蕴证和湿热浸淫证的湿疹患者进行干预,其皮损评分和自觉症状评分改善显着,此两种经典复方饮片在湿疹疾病的改善上疗效确切;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证患者,在治疗4周时,疾病皮损评分及症状已明显得到改善,并且症状如POEM评分、瘙痒和睡眠得到改善尤为显着,且改善时间较早(2周时点),这可能与湿热浸淫证患者多处于湿疹的急性期状态有关;(2)两组受试者的中医湿证评分得到改善的时间相对滞后,且EASI50以上人群舌苔样本代谢物前后差异无意义,这可能与湿证的发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水液代谢异常相关,其宏观与微观的结果存在不一致。考虑证候的发生发展是长期慢性的过程,因此其评分有效时点的出现,也在疾病有效时点之后,推断舌苔样本差异代谢物有意义的时点应与湿证改善时点相对应。舌苔菌群16S rDNA研究部分:(1)利用16S rD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结构分析,发现湿疹与健康人,湿疹湿证与湿疹非湿证人群舌苔菌群在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均有显着差异;(2)通过对湿疹湿证患者的舌苔微生物数据与舌苔组织代谢谱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舌苔菌群的改变与代谢表型有显着相关性,通过结合临床舌诊可以对证候的早期预警并通过纠正菌群加以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应用两种复方对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患者进行干预,拟杆菌门与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均显着增加,而厚壁菌门变化不明显,这表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显着下降,这或许是改善湿疹湿证的证据之一,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菌群的后续研究意义较大。代谢组学研究部分:(1)湿疹组患者(包括湿证与非湿证)与健康人之间的舌苔样本代谢物均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患者脾虚湿蕴证人群与非湿证人群舌苔样本代谢物均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说明疾病与证候,即湿疹与湿证是共同作用并导致患者处于病理状态的因素。(2)利用UPLC-QTOFMS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分别识别湿疹与非湿疹,湿疹湿证与非湿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标记物及其相关的代谢功能分析,发现湿疹湿证患者的代谢异常主要与TCA循环、糖酵解途径能量代谢障碍及菌群介导的色氨酸、脂多糖代谢紊乱有关。
杨琼[2](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张文怡[3](2021)在《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讨在传统的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以加强去除菌斑,其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和口腔及血液菌群的影响情况,同时进一步分析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时机是否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有影响,以为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1.纳入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筛选纳入41位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单盲法分成A组(传统牙周炎基础治疗组)和B组(传统牙周炎基础治疗组+菌斑染色+甘氨酸龈上龈下喷砂),根据附加龈下喷砂的时机不同,B组又分成B1(全口龈下刮治后紧接着全口龈上龈下喷砂)和B2(全口龈下刮治前先做全口龈上龈下喷砂)两个亚组。2.在各治疗节点记录牙周检查记录表指标和采集样本。分别在治疗前、全口龈下刮治后一天、全口龈下刮治后6周、全口龈下刮治后3个月采集患者的唾液、龈沟液和龈下菌斑;在治疗前,全口龈下刮治后一天,全口龈下刮治后6周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在治疗前、全口龈下刮治后6周、全口龈下刮治后3个月记录牙周检查记录表,主要指标有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阳性率(BOP%),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3.实验室检测炎症因子和口腔细菌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龈沟液和血清中的三种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绝对定量PCR(Real-time TB green PCR)标准曲线法测定唾液及龈下菌斑中牙周炎三种致病菌的数量(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具核梭杆菌)。4.高通量测序鉴定血液细菌。采用半定量电泳PCR扩增细菌通用型基因16SrRNA的V3-V4区;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离鉴定全血中细菌群体的种类,相对占比,菌群结构及生物多样性。5.统计学分析各指标数据结果。牙周检查记录表,ELISA和PCR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高通量测序数据利用QIMEv1.8.0和Mothur 1.34.4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两组(A组和B组)比较:治疗后6周时牙周袋深度(PD)的平均值在附加喷砂组(B组)显着低于传统治疗组(A组)(P=0.044);治疗后3个月时牙龈出血指数(BI)在附加喷砂组不出血的牙齿位点(BI=1)显着高于传统治疗组(P=0.026);全口刮治后一天(P=0.035)、后6周(P=0.045)、及后三个月(P=0.039)龈沟液量在附加喷砂组(B组)都是显着低于传统治疗组(A组);菌斑指数(PLI)在A组和B组间没有差异。三组比较(A组,B1组和B2组):PD均值在治疗后6周(P=0.043)及治疗后3个月(P=0.046),B1组显着低于A组;BI=1牙龈不出血的牙齿在治疗后3个月B1组显着多于A组(P=0.016),菌斑指数PLI=1的牙齿在B1组显着低于A组(P=0.007),其他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组内分析PD,BOP,BI,PLI在治疗后6周和3个月时都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0.05)。此外,无牙龈溃疡,气肿,过敏等附加喷砂的不良反应出现。2.全身及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全口刮治后一天均显着升高(P<0.001),其中Bl组C反应蛋白在全口刮治后一天显着低于A组(P<0.05);所有血清样本按时间点分组,到治疗后6周时血清中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着降低,且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中的三种细胞因子在全口刮治后一天显着升高(P<0.001),其中全口刮治后一天C反应蛋白在B1组显着高于B2组(P<0.05),白介素6在B1组显着高于B2组和A组(P<0.05),治疗后6周和3个月龈沟液中的三种炎症细胞因子较全口刮治后一天均显着降低,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3.龈下菌斑及唾液中三种牙周炎致病菌的变化。组内各治疗节点比较,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聚集杆菌Aα的含量在全口刮治后一天,后6周,后三个月时均比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伴放线聚集杆菌仅在治疗后一天显着下降,但到治疗后六周和三个月反弹与治疗前无差异。组间比,在全口刮治后一天,B2组的Pg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A组的Aa,Fn含量显着高于B1组和B2组(P<0.05),治疗后6周B1组Pg显着高于B2组(P<0.05);唾液中的Pg,Aa和Fn仅在全口刮治后一天轻度的降低,到治疗后6周和3个月明显反弹与治疗前无显着差异,组间比在全口刮治后一天,B2组的Aa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4.血液菌群的相对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牙周炎患者血液中的细菌种类多样性显着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后6周的牙周炎患者血液中的该指标与健康成人组无显着差异(P>0.05),牙周炎组组内不同血液样本的细菌群落种类结构组成差异大于健康成人组(P<0.05)。在细菌门水平上,未经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01),在细菌属水平上,奈瑟菌属(Neisseria)在牙周炎患者组显着升高(P=0.001),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 Cloacibacterium 菌属显着降低(P<0.01)。全口 刮治后一天B2组患者全血中总菌的含量最少,B1组在全口刮治后一天全血中细菌种类多样性显着高于治疗前(P= 0.03),且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是血液中的特征性菌属。研究结论:1.在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以及不同的喷砂应用时机对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和牙周炎致病菌的影响不显着且趋势不完全一致,虽然有少量的指标显示组间有显着差异。此外,附加龈上龈下喷砂安全性较好。2.长期未经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相对于健康成人全血中菌群结构和细菌种类多样性会发生偏离,牙周炎局部的基础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全血中的菌群构成和多样性。
肖金禾[4](2021)在《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研究目的和意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乳腺炎的非脓肿期是治疗此疾病的关键时期。西医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抗生素应用存在耐药、破坏菌群多样性等局限性,使寻求疗效确切并能减少抗生素应用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本团队前期临床研究结合文献报道发现,中医药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具有良好疗效。目前,蒲公英颗粒广泛应用于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但在循证医学方面,缺乏观察其疗效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展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减少抗生素应用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进行,共纳入306例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将受试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即蒲公英颗粒组(PGY组)、头孢地尼组(TB组)和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组(LH组)。治疗周期为3天,治疗结束后,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从体温、乳房疼痛VAS评分、血常规炎性指标、乳房肿块面积、脓肿发生人数、中医证候和安全性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本临床研究由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支撑,已经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研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审查批件号:BZYSY-SFKTPJ-1),并在美国国立卫生院的临床试验网站(www.clinicaltrials.gov)进行注册,注册号为NCT03756324。研究结果:结果显示PGY组退热小时数小于TB组(P=0.046),提示PGY组与TB组受试者的退热小时数可能有差别。进一步比较退热速度,对三组每4个小时退热人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GY组8小时内退热人数显着多于TB组(P<0.05),但PGY组和LH组,LH组和TB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服药后每4个小时体温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三组随时间改变体温均有显着性下降,组间体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Y组、TB组和LH组治疗后体温复升人数和随访体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的退热效果和保持体温平稳效果相当。疼痛方面,各组治疗前、治疗3天后和随访VAS评分各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三组治疗均可以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并且治疗结束后三组随访时疼痛仍有下降趋势。三组组间比较治疗3天后和随访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H组疼痛缓解差值显着大于TB组(P<0.05),提示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缓解疼痛效果可能优于头孢地尼。WBC,NEUT%和CRP指数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三组组间比较,治疗后WBC,NEUT%和CRP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治疗后三组血常规异常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治疗后CRP计数异常人数TB组显着高于PGY组(P<0.017),但PGY组与LH组,TB组与L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7)。综上所述,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均具有恢复血常规中WBC计数、NEUT%和CRP指数水平的疗效,且两者效果相当。乳房肿块方面,三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乳房肿块。TB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肿块人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PGY组和LH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肿块人数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治疗后三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LH组治疗后肿块面积显着小于TB组(P<0.01)。通过上述可以发现,蒲公英颗粒缩小肿块效果可能优于头孢地尼。PGY组和LH组各有1例在治疗过程中乳房出现化脓,经检验后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评分中舌苔黄腻评分各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蒲公英颗粒、头孢地尼和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3天后均有退热、缓解乳房疼痛、恢复血常规炎性指标、缩小乳房肿块和减轻中医证候症状的作用,且临床疗效相当。单独应用蒲公英颗粒和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头孢地尼胶囊用量减至2天)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可能不会影响临床疗效;2.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疼痛缓解效果可能优于单独应用头孢地尼;蒲公英颗粒缩小肿块效果可能优于头孢地尼,且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缩小肿块效果可能更为显着。因此,当患者出现疼痛性肿块时,建议酌情给予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治疗;3.本临床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试验,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安全性较高。第二章研究目的和意义: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中医辨病属“乳痈”,常因脾胃郁热,阻滞气机,腑气不畅,常出现舌苔黄腻。现代研究已证实舌苔微生物群可以影响舌苔的厚度,并且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黄腻苔形成的原因及本病发生与舌苔菌群变化是否与具有相关性。研究方法:所有受试者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哺乳期女性。黄腻苔组取自确诊为急性乳腺炎,伴有发热、黄腻苔的女性,共计26例。正常对照组取自健康哺乳期薄白苔女性,共计20例。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出DNA片段序列,运用RDP classifier贝叶斯算法基于分类单元代表序列进行两组舌苔样本的菌群组成分析;对两组舌苔样本的Alpha多样性、β多样性、组间相似性、差异菌群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首先,对物种组成进行评估,发现黄腻苔组shannoneven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薄白苔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距离矩阵量化分析和PCoA分析结果显示黄腻苔组和薄白苔组舌苔菌群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进一步对比两组菌群结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大小,采用PLA-D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组间差异,两组样本物种菌群结构组内差异较小。其次,对物种组间丰富度差异进行检测,发现黄腻苔组中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e)丰富度显着高于薄白苔组。拟杆菌门分类水平下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Alloprevotella在黄腻苔组中丰度显着高于薄白苔组(P<0.05)。LEFSe多级物种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发现黄腻舌苔组中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Muribaculum、Alloprevotella 等厌氧菌属显着富集(P<0.05)。最后,为探究血常规的炎性指标与舌苔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相关性,对两组舌苔样本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WBC计数、NEUT%和CRP与两组舌苔样本菌群结构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进一步采用相关性Heatmap分析来计算两组中血常规指标与菌属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表明Alloprevotella与WBC计数和NEUT%分别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结论: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的微生物群多样性高于健康薄白苔哺乳期女性;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黄腻苔患者与健康薄白苔哺乳期女性在舌苔微生物群落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黄腻苔菌群中普雷沃氏菌属和Alloprevotella丰富度显着升高。其中,Alloprevotella与血常规的炎性指标呈正相关,可能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另外,黄腻苔中厌氧菌的显着富集引起的微生物失调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炎性反应。因此,哺乳期女性出现黄腻苔可能是机体发生乳腺炎的潜在预警,可密切观察哺乳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酌情给予干预和防治。
周波[5](2021)在《从肠-肺轴出发探讨母亲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探索母亲孕前肥胖和妊娠期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子代儿童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2.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从肠道菌群-肠肺轴探索母亲妊娠期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3.通过动物实验从肠-肺轴对母体肥胖影响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肺损伤修复过程的机制进行研究,用抗生素抑制实验验证肠道菌群的作用。4.从肠-肺轴的角度探索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现代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横断面研究: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从北京市16个区抽取3-6岁学龄前儿童752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母亲孕前肥胖和妊娠期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并用Logistic回归、建模、交互作用等方法研究子代儿童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2.临床队列研究:从中日友好医院产科纳入30例妊娠期肥胖的孕妇,同期匹配30例正常对照组孕妇,纵向随访18个月子代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HIC)染色检测胎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的表达,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子代新生儿胎便的肠道菌群。3.动物实验研究:分别建立母鼠孕前和孕期肥胖模型,子鼠出生后选出雄性子鼠喂养至6周龄,孕前及孕期肥胖组和对照组子鼠组内再随机分为造模组、对照组,造模组小鼠建立博莱霉素诱导的肺损伤修复模型,造模后3周和5周对造模组和对照组进行取材,并检测以下项目:子鼠的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子鼠的肠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鼠肺组织中的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表达;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子鼠肠内容物的肠道菌群;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鼠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ZO-1),Occludin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子鼠血清中脂多糖(LPS),肺、肠组织中TNF-α、白介素-6(IL-6)和IL-4的水平。4.进行抗生素抑制验证实验,孕期肥胖、对照组母鼠产下子鼠后,两组子鼠均予四联抗生素水建立抗生素抑制模型。抗生素抑制子鼠6周龄时建立博莱霉素诱导的肺损伤修复模型,造模后3周、5周进行取材,检测以下项目:对抗生素抑制子鼠的肺、肠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抗生素抑制子鼠肺组织中SP-B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生素抑制子鼠肠组织中ZO-1的含量。结果:1.临床横断面研究结果:(1)母亲孕前肥胖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母亲孕期肥胖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母亲孕前和孕期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子代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母亲孕前肥胖、妊娠期肥胖、哮喘、过敏、第一次使用抗生素<6月龄、母乳喂养时长<6月,比值比(OR)值分别是:1.05(95%置信区间(CI):1.03-1.07,P<0.001),1.01(1.00-1.02,P=0.035),7.76(5.34-11.29,P<0.001),2.32(2.07-2.59,P<0.001).1.73(1.50-2.00,P<0.001),1.27(1.11-1.46,P=0.001)。(3)对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母亲孕前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一个显着的危险因素,与初次使用抗生素<6月龄、有过敏或母乳喂养<6月进行交互时有协同作用,其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OR值分别为2.09、2.46和1.75(P均<0.001)。2.临床队列研究结果:(1)随访至子代18个月,妊娠期肥胖组子代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哮喘/喘息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胎盘中TNF-α、IL-4的表达:妊娠期肥胖组胎盘中TNF-α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肥胖组胎盘中IL-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新生儿胎便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母亲妊娠期肥胖组新生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不动杆菌、拟杆菌、乳酸菌等增多,假单胞菌、链球菌、罗尔斯通菌、嗜碱菌等降低。3.母鼠孕前和孕期肥胖组得到相似的结果如下:(1)病理形态学:造模后3周为肺损伤期,正常子鼠和肥胖子鼠造模组可见肺实质结构紊乱肺泡融合塌陷,间质水肿,大量绿色胶原纤维沉积,肠道粘膜绒毛排列整齐度下降,有炎性细胞浸润,正常子鼠和肥胖子鼠对照组均可见正常的肺泡结构和肠道粘膜。造模后5周为肺恢复期,肥胖子鼠造模组恢复不佳,仍有肺实质结构紊乱,肺泡融合塌陷,大量绿色胶原纤维沉积,肠道粘膜绒毛排列不整齐,炎性细胞浸润。正常子鼠造模组的肺泡结构和肠道粘膜恢复较好。表明子鼠肺损伤修复模型造模成功,肥胖子鼠造模组的肺泡结构和肠道粘膜的损伤后修复能力较正常子鼠造模组差。(2)肺组织中SP-B、SP-D的表达:肺损伤期,正常子鼠和肥胖子鼠造模组与对照组相比,SP-B、SP-D的表达均显着减少(P<0.05),造模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肺恢复期,两造模组SP-B、SP-D的表达回升,正常子鼠造模组恢复良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肥胖子鼠造模组恢复不佳,SP-B、SP-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仍显着减少(P<0.05)。(3)子鼠肠内容物的肠道菌群:肺损伤期肥胖子鼠乳酸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升高,粪杆菌属、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肺修复期,与正常子鼠造模组相比,肥胖子鼠造模组乳酸菌、脱硫弧菌、厚壁菌明显升高,粪杆菌、拟杆菌明显降低。(4)肠组织中ZO-1,Occludin的表达:肺损伤期,肥胖子鼠和正常子鼠造模组与对照组相比,ZO-1,Occludin的表达均显着减少(P<0.05),两造模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肺修复期,两造模组ZO-1,Occludin的表达均有回升,正常子鼠造模组恢复良好,ZO-1,Occludin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肥胖子鼠造模组恢复不佳,ZO-1,Occludin的表达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血清中LPS,肺、肠组织中TNF-α、IL-6和IL-4的表达:肺损伤期,肥胖子鼠和正常子鼠造模组血清中LPS、肺肠组织中TNF-α、IL-6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肺肠组织中IL-4含量显着减少(P<0.05),造模组之间无差异(P>0.05)。肺修复期,正常子鼠造模组恢复较好,LPS、TNF-α、IL-6含量大幅下降,IL-4回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肥胖子鼠造模组恢复不佳,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PS、肺肠TNF-α、IL-6仍显着增加(P<0.05),肠组织的IL-4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但肺组织中的IL-4仍显着减少(P<0.05)。4.抗生素抑制验证实验结果:肺损伤期,抗生素抑制的正常子鼠和肥胖子鼠造模组均可见肺泡、支气管、肠粘膜的病理损伤,肺组织中SP-B、肠组织中ZO-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肺修复期,抗生素抑制的肥胖子鼠和正常子鼠造模组的肺泡结构、肠粘膜恢复均较好,SP-B、ZO-1的表达均回升,两个造模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从临床研究证实母亲孕前孕期肥胖增加子代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影响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肠道菌群-肠肺轴在母亲肥胖影响子代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可能起作用。2.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母亲肥胖对子代肺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肠-肺轴造成的。母鼠孕前孕期肥胖可能通过改变子鼠肺损伤修复期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引发炎性因子高表达,抑炎性因子低表达,增加肥胖子鼠的肠道屏障通透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和炎性因子穿过受损的肠道屏障进入机体,随血液、淋巴循环迁移至肺部,进而影响肥胖子鼠的肺损伤修复能力。3.肠-肺轴可能是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机制之一。
王佳,杨席伟,蒋德梅,武栩臣,金凤丽[6](2020)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及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阴道正常菌群失调、阴道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其他厌氧菌增加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其病生改变为阴道菌群失衡,从阴道微生态角度出发诊治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且近年来中医药对于阴道微生态的认识及对BV的研究在不断深入。通过对近年来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及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更好的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赵翠云[7](2020)在《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利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OLD分级,以中医证候要素为切入点,初探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挖掘其中医病机本质;同时,探索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与COPD急性发作频次的相关性,为将来运用“从肠治肺”理论防治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方法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以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住院AECOPD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中医四诊信息、经验辨证、肺功能分级、理化检查结果等),根据是否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建立临床信息数据库,运用Excel、SPSS22.0等软件对临床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规范中医证候,提取中医证候要素,总结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在不同肺功能分级、不同综合评估分级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并探索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与COPD急性发作频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BMI)、病程、发病季节、危险因素暴露史、吸烟指数、所患肺部其他疾病、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IL-6)、特异性检查(肺功能、肺功能分级、mMRC、CAT评分、急性加重频次、综合评估),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动脉血气分析中,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PaO2比较,P=0.068,接近于0.05,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潜在趋势。2.通过对两组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证候的整理发现,两组均以咳嗽、咳痰、气喘为主证,全身症状、舌脉大致相同,但观察组大便多干结,对照组大便多正常;同时,两组的中医证候类型种类繁多,但均以虚实夹杂为主,将其进行降维后,两组单一证候均以痰热壅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为主,并兼夹血瘀等。此外,无论是按照肺功能I级→Ⅳ级还是按照综合评估B级→D级,两组均表现为实证(痰热壅肺)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虚证(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及兼夹证(血瘀)比例逐渐增加,但观察组此规律体现的更为明显,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对照组更为严重,即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可能进一步导致AECOPD病情的加重。3.结合GOLD分级,对两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两组病位证素均以肺、脾、肾为主,且肺均占100%,还涉及心、肝、大肠等;病性要素均以痰、气虚、热(火)为主,兼见血瘀、阴虚等。但观察组气虚、血瘀、阴虚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病情较对照组重,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极有可能是导致AECOPD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4.根据肺功能分级,病位要素分布如下,观察组:Ⅱ级以肺、脾为主,Ⅲ级以肺、肾为主,Ⅳ级以肺、肾、脾为主,兼见心,Ⅱ级→Ⅳ级肾的比例逐渐增加,并且各级均出现病位“大肠”。即肺功能Ⅱ级与肺脾最为相关,Ⅳ级和Ⅳ级与肺肾最为相关,恰好体现了病久由肺及脾,再及肾的发展过程。对照组:Ⅱ级→Ⅳ级均以肺、脾、肾为主,Ⅱ级出现病位“大肠”,Ⅱ级、Ⅲ级可兼见心、肝、表等病位。病性要素分布如下:Ⅱ级、Ⅲ级观察组主要以痰、气虚为主,而对照组以痰、热(火)为主,Ⅳ级两组虽然均以气虚、痰为主,但观察组气虚及痰的程度均重于对照组。5.根据综合评估分级,病位要素分布如下:两组由B组→D组均以肺、脾、肾为主,兼见心、肝、大肠等。但观察组D组肾所占比例大于B组,而对照组肾所占比例小于B组,突出强调肾在观察组疾病发展中的作用。病性要素分布如下:两组由B组→D组均以痰、气虚、热(火)、血瘀、阴虚为主,观察组除热(火)外,余病性要素D组比例均大于B组,尤其是血瘀;对照组:与B组相比,D组气虚程度明显减少,阴虚程度则明显增加。研究结论:1.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患者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程较长,肺功能分级较高,综合评估分级较重,可能与机体自然衰老和有害物质暴露时间过长有关;常于夏、冬季节发病,尤其是夏季;且半数以上的人有吸烟史,平均吸烟指数提示为重度。实验室检查中,SpO2比较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aO2有低于对照组的潜在趋势,故SpO2可参考作为AECOPD出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一个检查指标,而PaO2可参考作为其潜在检查指标。此外,COPD急性加重期出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与COPD急性加重频次未见明显的相关性。2.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患者中医证候种类繁多,通过降维思想,发现其单—证型以痰热壅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为主,兼夹血瘀。此外,无论是肺功能I级→IV级还是综合评估分级B级→D级,均表现为实证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虚证以及兼夹证所占比例逐渐增加。3.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肺、脾、肾为主,随着肺功能的下降,II级与肺脾最为相关,III级和IV级与肺肾最为相关,综合评估B组、D组病位要素亦主要为肺、肾、脾,并突出强调肾的作用,体现了病久由肺及脾,再及肾的发展过程。4.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病性证候要素以痰、气虚、热(火)为主,兼见血疲、阴虚等。肺功能Ⅱ级→Ⅳ级,血瘀贯穿始终,痰、气虚、热(火)始终占据主要位置,阴虚比例也逐渐增加。综合评估中,B组、D组病性要素主要为痰、气虚、热(火)、血瘀、阴虚,突出强调血瘀的作用。5.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主要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肺脾肾虚,标实为痰浊、血瘀。肺脾肾气虚是基本病机,虚、痰、瘀贯穿始终,则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张梦久[8](2020)在《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临床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及意义: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高,伴随而来的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因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已成为肾脏代替治疗的首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脏病为体内长期血糖代谢紊乱继发的肾脏病变,发生发展过程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肠道内微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肾脏病关系密切,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体内肾脏受损,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和功能障碍,不能完全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如硫酸吲哚酚、硫酸对甲酚等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直接导致肠道微环境改变,菌群微生物紊乱,同时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肠壁通透性增加,肠腔内大量的脂多糖、甲酚、吲哚啉基分子等毒素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促进体内微炎症形成,产生一系列促炎性因子,导致肾小球内炎症放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间质纤维化,加重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糖尿病肾脏病与肠道菌群失衡关系密切,而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型与肠道菌群临床分布特征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结合传统中医学中病证结合的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患者、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人肠道菌群在多样性、群落组成、物种丰度等方面的差异,阐明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旨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脏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部的20例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SR)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20例健康人(N)、2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20例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患者(FSR)作为对照组。收集每组的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基因DNA提取,并对基因16s V3-V4区域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最后构建Miseq文库并测序,获取粪便样本的生物学信息。通过生物学分析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多样性、菌落组成、物种丰度差异。研究成果: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和健康组的组间比较结果:(1)多样性比较: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 chao1 指数、observed species 指数、PD whole tree 指数、shannon 指数高于健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物种注释差异:在菌门水平上: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的丰度低于健康组,放线菌门丰度高于健康组,其中放线菌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目水平上: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梭菌目、拟杆菌目、梭杆菌目、肠杆菌目的丰度低于健康组,双歧杆菌目、乳杆菌目的丰度高于健康组,其中双歧杆菌目、乳杆菌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属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布劳特氏菌属、毛螺旋菌属、梭菌属sensustricto1、罗斯氏菌、韦荣球菌属的丰度降低,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奈瑟菌属、瘤胃球菌UCG-007、假单孢菌属、优杆菌属noda tumgroup的丰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组间比较结果:(1)多样性比较: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PD whole tree指数、s hannon指数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物种注释差异:在菌门水平上: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梭杆菌门、厚壁菌门的丰度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放线菌门的丰度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目水平上: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梭杆菌目、肠杆菌目的丰度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双歧杆菌目、乳杆菌目的丰度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属水平上: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布劳特氏菌属的丰度降低,普雷沃菌6属、普雷沃菌2属、奈瑟菌属、瘤胃球菌UCG014、瘤胃球菌 UCG002、毛螺旋菌属 NK4A136group、优杆菌属 eligensgroup的丰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和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的组间比较结果:(1)多样性比较: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PD whole tree指数、shannon指数高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物种注释差异:在菌门水平上: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丰度低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高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其中变形菌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目水平上: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肠杆菌目、拟杆菌目、梭菌目的丰度低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乳杆菌目、双歧杆菌目的丰度高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其中肠杆菌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属水平上: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组粪芽孢菌属的丰度升高,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变形菌属的丰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与健康组人群相比,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升高,菌落组成未发现明显差异,物种丰度在菌门水平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的丰度降低,放线菌门丰度升高。菌目水平上梭菌目、拟杆菌目、梭杆菌目、肠杆菌目的丰度降低,双歧杆菌目、乳杆菌目的丰度升高。菌属水平上布劳特氏菌属、毛螺旋菌属、梭菌属sensustricto1、罗斯氏菌、韦荣球菌属的丰度降低,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奈瑟菌属、瘤胃球菌UCG-007、假单孢菌属、优杆菌属nodatumgroup的丰度升高。(2)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升高,菌落组成未发现明显差异,物种丰度在菌门水平以梭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丰度降低,放线菌门的丰度升高。菌目水平上梭杆菌目、肠杆菌目、拟杆菌目的丰度降低,双歧杆菌目、乳杆菌目、梭菌目的丰度升高。菌属水平上布劳特氏菌属的丰度降低,双歧杆菌属、普雷沃菌6属、普雷沃菌2属、奈瑟菌属、瘤胃球菌UCG014、瘤胃球菌UCG002、毛螺旋菌属NK4A136group、优杆菌属eligensgroup的丰度升高。(3)与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患者相比,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升高,菌落组成未发现明显差异,物种丰度在菌门水平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升高。菌目水平上肠杆菌目、拟杆菌目、梭菌目的丰度降低,乳杆菌目、双歧杆菌目的丰度升高。菌属水平上粪芽孢菌属的丰度升高,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变形菌属的丰度降低。
张博荀[9](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黏膜屏障”研究“黄芩—黄连”药对治疗T2DM的疗效机制及配伍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肠道菌群—黏膜屏障”为着眼点,对中医经典药对“黄芩—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拟在进一步明确芩-连通过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代谢性炎症而发挥T2DM治疗效用的基础上,探索芩-连修复T2DM肠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应用16Sr RNA高通量测序及SD大鼠、ICR小鼠两种动物模型,探索芩-连的药理作用是否是通过靶向某种肠菌而实现的;另外,亦从“肠菌—黏膜”视角探究芩-连配伍(相须为用)、量效(重剂起沉疴)以及副作用(戕伐脾土)的相关证据,为芩-连在临床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T2DM大鼠及小鼠为实验对象。其中大鼠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T2DM模型组(DC组),T2DM+芩-连高、中、低剂量组(8.4,4.2和2.1g·kg-1·day-1,DHSC,DMSC和DLSC组),正常大鼠+芩连中剂量组(4.2g·kg-1·day-1,NSC组),二甲双胍组(194.25mg·kg-1·day-1,DME组)。通过观察/记录/检测大鼠的一般情况、饮食饮水量、体重、血糖等评估整体状态;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胰岛素耐量实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血脂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水平评估大鼠的糖脂代谢情况;应用HE染色+光镜观察胰腺、回肠、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肠黏膜损伤标志物LPS、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ate,D-LA)以及血清、肠道组织的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应用生化法检测回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ZO-1、Occludin水平;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 kappa Bp65,NF-κBp65)以及回肠组织TLR-4、TRIF相关接头分子(TRIF-related adaptor molecule,TRAM)、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β-interferon TIR domain adaptor protein,TRI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TNFR-1)、TNFR相关因子2(TNFR-associated factor 2,TRAF-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RIPK-1)、磷酸化的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p-IKKβ)以及NF-κBp65蛋白水平;应用16S r RNA扩增子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粪便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小鼠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T2DM模型组(MC组),黄芩组(6.7g·kg-1·day-1,DS组)、黄连组(6.7g·kg-1·day-1,DC组)、芩-连组(13.4g·kg-1·day-1,DSC组)及二甲双胍组(308.3mg·kg-1·day-1,DME组)。通过观察/记录/检测小鼠的一般情况、饮食饮水量、体重、血糖等评估整体状态;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指数、OGTT、ITT等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应用HE染色+光镜观察回肠、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肠黏膜损伤标志物LPS、DAO、D-LA以及肠道组织的炎症因子IL-1β、IL-6、IL-18、TNF-α水平;应用RT-PCR检测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2、ZO-1、Occludin基因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应用16S r RNA扩增子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粪便乙酸、丙酸、丁酸含量。结果:1.芩-连对T2DM糖脂代谢的影响芩连药对可显着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及体重、改善血脂(TG、TC、LDL-C、HDL-C)及FFA水平,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缓解胰岛素抵抗,且DHSC组效果最佳;芩、连单用及合用均可明显改善T2DM小鼠糖代谢紊乱,且以黄连组及芩-连合用组效果较好。2.芩-连对T2DM代谢性炎症的影响芩连药对可显着降低T2DM大鼠血清LPS及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P<0.05,且DHSC组效果最佳);可明显改善T2DM大鼠胰岛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可显着下调T2DM大鼠胰腺组织TLR-4以及NF-κBp65蛋白表达,且DHSC组疗效最佳,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差异;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LPS水平与空腹血糖、HOMA-IR、TC、LDL-C、TG、FFA、IL-6、TNF-α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体重、胰岛素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3.芩-连对T2DM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3.1.血清标志物DAO、D-LA水平大鼠实验中,相较于NC组,DC组DAO、D-LA水平显着上升(P<0.05),芩-连干预后,DAO、D-LA水平皆成下降趋势,但仅DHSC组全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实验的结果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3.2.肠道组织病理学大鼠、小鼠实验均提示,在高脂饲料+STZ诱导的T2DM动物模型中,回肠和结肠组织呈现出上皮细胞坏死,胞核固缩、碎裂,炎性细胞浸润,肠腺萎缩等病理表现,在芩-连干预组,上述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3.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大鼠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较之NC组,DC组的ZO-1、Occludin及Claudin-1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经芩-连干预后,蛋白表达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且中药高剂量的效果更加明显(P<0.001);小鼠RT-PCR及免疫荧光结果提示MC组ZO-1、Occludin、Claudin-1水平明显降低,但Claudin-2水平显着升高,芩连干预后,相应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都有向空白组恢复的趋势。4.芩-连改善T2DM肠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4.1.抗炎大鼠实验结果提示:较之NC组,DC组结肠、回肠组织的IL-1β、IL-6、TNF-α表达显着升高(P<0.05),经芩-连干预后,炎症因子水平显着下降(其中DHSC组P值均<0.01);小鼠实验结果提示,较之NC组,MC组回肠组织的IL-1β、IL-6、TNF-α、IL-18表达显着升高(P<0.05),经芩-连干预后,炎症因子水平显着下降(P<0.05)。4.2.抗氧化大鼠实验结果提示:较之NC组,DC组SOD、CAT、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芩-连干预可明显改善CAT及MDA水平。4.3.TLR-4/TRIF及TNFR-1/NF-κB信号通路大鼠实验结果提示:较之NC组,DC组TLR-4、TRAM、TRIF、TNFR-1、TRAF-2、RIPK-1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5),芩-连干预可显着抑制上述分子表达,且DHSC组效果最佳,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差异。5.芩-连对肠道菌群的影响5.1.正常大鼠模型芩-连可降低正常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及多样性;门水平上,增加Firmicutes/Bacteroides(F/B),降低Proteobacteria丰度;科属水平上,增加Lachnospiraceae、Erysipelotrichaceae、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Prevotellaceae UCG-003丰度,降低Lactobacillaceae、Enterobacteriaceae、Lactobacillus、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对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产生有抑制作用。5.2.T2DM大鼠模型芩-连可降低T2DM大鼠肠道菌群数量及多样性;门水平上,可降低Proteobacteria丰度;科水平上,可增加Lachnospiraceae、Prevotellaceae、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且随着中药剂量的提高,芩连促Prevotellaceae增殖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促Lachnospiraceae增殖的作用逐渐减弱;抑制Enterobacteriaceae,Lactobacillaceae,Bifidobacteriaceae丰度。属水平上,可增加Lachnospiraceae NK4A136group、Prevotella 9、Prevotellaceae UCG-003、Alloprevotella、Prevotellaceae NK3B31 group、Prevotella 1、Coprococcus 2丰度,降低Lactobacillus、Ruminococcaceae UCG-005、Escherichia-Shigella、Ruminococcus 2、Enterobacter、Enterococcus等丰度;可增加肠道SCFAs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T2DM小鼠模型芩-连可增加T2DM小鼠肠道菌群数量及多样性;门水平上,增加F/B,降低Proteobacteria丰度;科水平上,可显着增加Lachnospiraceae、Rikenellaceae及Ruminococcaceae的丰度,同时降低Enterobacteriaceae的丰度;属水平上,促进Alistipes、Ruminiclostridium 9、Lactobacillus、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增殖,同时下调Escherichia-Shigella、Enterobacter、Desulfovibrio丰度;可增加肠道SCFAs含量,其中丁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芩-连的配伍效应6.1.基于肠黏膜屏障小鼠实验证实,较之单用芩、连,合用能够降低血清LPS、DAO、D-LA水平,改善肠道黏膜损伤,抑制肠道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以及IL-18表达。6.2.基于肠道菌群小鼠实验证实,较之单用芩-连,合用更能促进Lachnospiraceae、Rikenellaceae、Ruminococcaceae、Alistipes、Ruminiclostridium 9、Lactobacillus的增殖以及肠道内丁酸盐的富集;同时,加强对潜在致病菌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Escherichia-Shigella、Enterobacter、Desulfovibrio等的抑制作用;相关性分析提示,上述致病菌与肠道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1.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火热浊毒”具有相关性,清热药对“黄芩—黄连”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黏膜屏障,抑制肠道LPS“渗漏”,纠正T2DM胰腺炎症反应及糖脂代谢紊乱;2.芩-连可通过抑制肠道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修复T2DM肠黏膜损伤,其分子机制涉及对TLR-4/TRIF/NF-κB及和TNFR-1/NF-κB通路的调控,且高剂量效果最佳。3.芩-连可通过抑制有害菌,增加SCFAs产生菌及抗炎菌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糖脂代谢;较之单用,芩-连配伍可增强上述药理作用,这可能是芩-连“相须为用”的重要原因。4.无论在大鼠还是小鼠模型中,芩-连均可提高Lachnospiraceae和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的丰度,抑制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Escherichia-Shigella以及Enterobacter的增殖,这些肠菌可能为芩-连的“靶向菌群”。5.大鼠实验提示,芩-连“戕伐脾土”机制或与抑制肠道菌群增殖及其多样性、抑制有益菌Bifidobacteriaceae,Lactobacillus的丰度有关,但小鼠实验结果不支持该结论。
徐由立[10](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肠道差异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案,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门诊招募慢性乙肝患者1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有5例、肝郁脾虚证7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由6名健康志愿者构成,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三组样本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变化情况,比较各组菌群结构特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甲基化感染相关蛋白DNMT1、MeCp2、E-cad、P53的浓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菌群与DNMT1、MeCp2、E-cad、P53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的三组18个样本DNA共检测出1980988条高质量的Clean reads,得到8352条OTUs,这些OTUs分属于11个菌门,19个纲,25个目,45个科,89个种,146个属,其中健康对照组(3399)>脾胃湿热组(2654)>肝郁脾虚组(2299),三组样本共有的OTUs有263个,健康对照组和脾胃湿热组之间有469个交叉OTU,和肝郁脾虚组之间有445个交叉OTU,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两组共有419个OTU,各组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健康对照组2748,脾胃湿热组1674,肝郁脾虚组2053。2.门水平上:本次研究三组样本均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升高,B/E值下降;科、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证候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萨特菌属(Sutterella)、多尔氏菌属(Dorea)、毛螺旋菌下菌属(LachnospiraceaeUCG-008)、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9)、阿里松氏菌属(Allisonella)、Anaeroglobus属丰度升高,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丰度降低,且脾胃湿热组检出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两个菌属,肝郁脾虚组检出泰泽属(Tyzzerella);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检出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而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Intestinibacter菌属消失。经LEfSe分析,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上差异显着。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ALT、AST、GGT、TBIL、DBIL、TBA明显升高,HBV-DNA拷贝数高于检测下限(>1.0E+3),(P<0.05);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AST、GGT有所降低(P<0.05)。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组与肝郁脾虚组DNMT1、E-cad、P53、MeCp2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脾胃湿热组相比较,肝郁脾虚组E-cad、P53、DNMT1、MeCp2浓度有所上升,差异无意义(P>0.05)。5.脾胃湿热组DNMT1与B/E呈较强相关(r=0.772),E-cad、P53、MeCp2与B/E无明显相关(r<0.3,P>0.05),肝郁脾虚组E-cad与B/E呈较弱相关性(r=0.601),DNMT1、P53、MeCp2与B/E无相关性(r<0.4,P<0.05)。6.脾胃湿热组DNMT1与Proteobacteria呈较弱相关性(r=-0.589),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明显相关性;肝郁脾虚组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相关性(r<0.5,P>0.05)。结论:1.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性;2.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具有各自的优势菌种;3.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的进展与宿主的DNA甲基化有关,DNMT1、E-cad、MeCp2、P53在影响宿主甲基化的同时可能也参与了慢性乙肝的进程;4.慢性乙肝状态下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甲基化修饰,B/E值、差异菌Proteobacteria与甲基化蛋白DNMT1、E-cad、MeCp2、P53呈一定相关性,很有可能是肠道菌群通过甲基化修饰的方式干预了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慢性乙肝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从微生态角度看口腔感染治疗中大量抗厌氧菌药物的周身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微生态角度看口腔感染治疗中大量抗厌氧菌药物的周身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1 源流与概述 |
1.1.2 古代中医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近代医家对湿疹的辨证论治 |
1.2 “湿证”的证候概述 |
1.2.1 病、证、症的关系 |
1.2.2 湿邪的特点及致病规律 |
1.2.3 湿邪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1.2.4 湿疹相关的“湿证”证候 |
1.2.5 湿疹相关的“非湿证”证候 |
1.3 舌苔的临床应用及微生态研究 |
1.3.1 舌诊起源及概述 |
1.3.2 舌苔微生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试验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设计方法 |
2.3.2 横断面研究 |
2.3.3 样本量估计 |
2.4 单臂临床试验 |
2.4.1 技术路线图 |
2.4.2 干预方法 |
2.4.3 疗程 |
2.4.4 日常护理 |
2.4.5 合并用药 |
2.4.6 观察指标 |
2.4.7 治疗期观察时间 |
2.4.8 舌苔标本采集 |
2.4.9 不良事件的分析 |
2.4.10 疗效评价 |
2.4.11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4.12 伦理审查 |
2.4.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 |
3.1 横断面(组间)比较 |
3.1.1 基线情况 |
3.1.2 治疗前病情及严重程度评分情况 |
3.2 组内比较 |
3.2.1 除湿胃苓汤方证组 |
3.2.2 龙胆泻肝汤方证组 |
3.3 小结 |
第四章 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多样性组成谱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本来源 |
4.3 工作流程 |
4.3.1 舌苔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
4.3.2 目标片段PCR扩增 |
4.3.3 扩增产物磁珠纯化回收 |
4.3.4 扩增产物荧光定量 |
4.3.5 测序文库制备 |
4.3.6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
4.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4.4.1 原始双端测序数据 |
4.4.2 序列长度分布统计 |
4.4.3 物种分类学注释 |
4.5 结果和讨论 |
4.5.1 湿疹各组患者与健康人群 |
4.5.2 湿疹湿证患者与非湿证患者 |
4.5.3 脾虚湿蕴证组治疗前后 |
4.6 小结 |
第五章 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代谢组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一般情况 |
5.2.1 样本来源 |
5.2.2 工作流程 |
5.3 舌苔组织代谢分析结果 |
5.3.1 非靶向检测数据结果 |
5.3.2 主成分分析(PCA) |
5.3.3 靶向检测数据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菌群与代谢谱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6.3 数据处理方法 |
6.4 舌苔菌群的结构变化与宿主代谢标记物的关联性分析 |
6.4.1 湿疹组与健康人 |
6.4.2 湿疹湿证组与非湿证组 |
6.4.3 脾虚湿蕴证治疗前与治疗后 |
6.4.4 湿热浸淫证治疗前与治疗后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临床结果分析 |
7.2 组学分析结果 |
7.2.1 舌苔菌群的多样性组成谱 |
7.3 湿疹湿证机制的初步探讨 |
7.3.1 湿疹湿证对舌苔微生态的影响 |
7.3.2 方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
7.4 结论 |
7.5 创新性 |
7.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讨论和结论 |
1.本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后对临床疗效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后对炎症反应和口腔细菌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牙周炎及附加甘氨酸喷砂的基础治疗对血液菌群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下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防治 |
1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 |
2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下AM非脓肿期的诊疗 |
3 AM患者的居家护理 |
4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下母乳喂养的相关问题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人乳微生物群研究现状探讨哺乳期乳腺炎发病机制及防治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舌苔菌群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 呼吸系统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
2 消化系统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
3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
4 风湿类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
5 口腔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
6 其他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1 |
第一章 蒲公英颗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2 |
第二章 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黄腻苔菌群的特异性菌群分析 |
1 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从肠-肺轴出发探讨母亲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道菌群-肠-肺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1. 肠道、呼吸道菌群概述 |
2. 肠-肺轴 |
3. 肠道菌群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源流及机制研究与应用 |
1.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传统中医理论源流 |
2. 现代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机制研究 |
3.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临床运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本课题整体研究思路如图1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横断面研究: 母亲孕前孕期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队列研究: 从肠-肺轴探索母亲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机制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研究三: 从肠-肺轴研究母鼠孕前孕期肥胖对子鼠呼吸系统损伤修复的影响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横断面研究CRF表 |
附录2: 队列研究CRF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及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V病因学研究 |
1.1 西医研究 |
1.2 中医研究 |
2 阴道微生态 |
2.1 阴道微生态平衡及BV微生态状况 |
2.2 B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改变 |
2.2.1 西医研究 |
2.2.2 中医研究 |
3 BV的诊断 |
3.1 西医诊断 |
3.2 中医诊断 |
4 BV的影响 |
4.1 BV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 |
4.2 BV对非妊娠期妇女的影响 |
5 BV的治疗 |
5.1 西医治疗 |
5.1.1 抗生素 |
5.1.2 乳杆菌活菌制剂 |
5.2 中医治疗 |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5.3.1 外治法 |
5.3.1.1 西药联合中药坐浴 |
5.3.1.2 西药联合中药熏洗及冲洗 |
5.3.1.3 西药联合中药阴道灌洗 |
5.3.2 内治法 |
6 小结 |
(7)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述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肠道微生态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范畴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COPD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中医理论基础 |
4. 证候要素 |
参考文献 |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临床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道微生物概述及其与中医药的关系 |
1 肠道微生物概述 |
2 肠道微生物与中医药的关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肾脏病现代医学研究及中医药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认识 |
1 糖尿病肾脏病现代医学研究 |
2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肾脏病关系的概述 |
1 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的关系 |
2 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
3 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关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样本量估算 |
2 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3.1 健康人诊断标准 |
3.2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
3.3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标准 |
3.4 中医辨证标准 |
4 纳入标准 |
4.1 健康人纳入标准 |
4.2 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 |
4.3 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纳入标准 |
4.4 糖尿病肾脏病非湿热证患者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研究方案 |
6.1 观察指标 |
6.2 实验流程 |
6.3 数据质控优化 |
6.4 有效数据统计 |
6.5 OTUs聚类 |
6.6 统计分析 |
7 研究结果 |
7.1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统计 |
7.2 实验室指标统计 |
7.3 症状统计 |
7.4 菌群原始序列数据、优化序列数据分布 |
7.5 OTUs聚类结果 |
7.6 测序量合理曲线 |
7.7 样本量合理曲线 |
7.8 多样性指数差异 |
7.9 菌群构成差异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肠道菌群—黏膜屏障”研究“黄芩—黄连”药对治疗T2DM的疗效机制及配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T2DM治疗的挑战与机遇 |
2. T2DM的中医治疗 |
第二节. T2DM与“肠道菌群—黏膜屏障”的关系 |
1. T2DM与肠道菌群 |
1.1. 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及在DM中的病理改变 |
1.2. 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关系 |
1.3. 小结 |
2. T2DM与肠道屏障 |
2.1. 肠黏膜屏障的生理作用及在DM中的病理改变 |
2.2. 肠黏膜损伤及LPS“渗漏”与T2DM的关系 |
2.3. 小结 |
第三节. 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因素及损伤修复机制 |
1. 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因素 |
1.1. 饮食/饮酒 |
1.2. 压力 |
1.3. 运动 |
1.4. 疾病/药物 |
2. 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修复机制 |
2.1. 肠道菌群 |
2.2. 炎症反应 |
2.3. 氧化应激 |
2.4. 激素分泌 |
2.5. 细胞内稳态 |
第四节. 肠道菌群视角下的T2DM“火热浊毒”病机新识 |
1. 从“肠道菌群—宿主”的交互作用探析“消渴早期当从火断” |
1.1. T2DM“火热”证候的研究概况 |
1.2.“菌群—宿主”的交互作用与T2DM的火热证候 |
1.3. 小结 |
2. 从肠道菌群探析T2DM“精—浊—毒”的病理演变 |
2.1. 肠道菌群与T2DM“精易浊” |
2.2. 肠道菌群与T2DM“浊生毒” |
2.3. 小结 |
第五节.“黄芩—黄连”药对治疗T2DM的研究进展 |
1. 本草溯源 |
1.1. 直折火热 |
1.2. 化浊解毒 |
1.3. 治疗消渴 |
1.4. 戕伐脾胃 |
2. 临床证据 |
3. 分子机制 |
4. 配伍及量效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黄芩—黄连”改善T2DM大鼠代谢性炎症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及设备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仪器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药品制备 |
2.2. 造模及分组 |
2.3. 取材及样品制备 |
2.4. 指标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芩-连对T2DM大鼠基本情况的影响 |
3.2.芩-连对T2DM大鼠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 |
3.3.芩-连对T2DM大鼠血脂及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
3.4.芩-连对T2DM大鼠血清代谢性炎症指标的影响 |
3.5.血清LPS与T2DM大鼠代谢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 |
3.6. 芩-连对T2DM大鼠胰腺组织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黄芩—黄连”对T2DM大鼠肠黏膜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及设备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仪器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药品制备 |
2.2. 造模及分组 |
2.3. 取材及样品制备 |
2.4. 指标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芩-连对T2DM大鼠肠黏膜损伤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
3.2. 芩-连对T2DM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 |
3.3. 芩-连对T2DM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4. 芩-连对T2DM大鼠肠道组织炎症指标的影响 |
3.5. 芩-连对T2DM大鼠肠道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6. 芩-连改善T2DM大鼠肠道损伤的机制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黄芩—黄连”对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及设备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仪器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药品制备 |
2.2. 造模及分组 |
2.3. 取材及样品制备 |
2.4. 指标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芩-连对T2DM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芩-连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节. 基于“菌群—屏障”探索“黄芩—黄连”改善T2DM的配伍效应 |
1. 材料及设备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仪器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药品制备 |
2.2. 造模及分组 |
2.3. 取材及样品制备 |
2.4. 指标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对体重、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3.2. 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3.3. 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 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
3.5. SD大鼠及ICR小鼠的肠道菌群差异性研究 |
4. 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文献综述 肠道菌群,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 |
1. 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2. 研究综述 |
3. 机制探索 |
4. 讨论和展望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着 |
(10)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概述 |
1.3 证候探索 |
1.4 中医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
2.1 病原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3 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
3.1 肠道菌群的结构 |
3.2 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 |
3.3 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因素 |
3.4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
4 肠道菌群在乙肝中的研究现状 |
5 肠道菌群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 |
5.1 脾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
5.2 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 |
5.3 肾阳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
5.4 其它证型的微生态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一.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排除纳入标准 |
3 实验材料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粪便标本采集 |
4.2 肠道菌群DNA的提取 |
4.3 肠道菌群DNA的 PCR扩增 |
4.4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4.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6 测序数据处理 |
4.7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
5.3 OTU聚类分析 |
5.4 Alpha多样性分析 |
5.5 Beta多样性分析 |
5.6 组间显着性差异metastats分析 |
5.7 群落结构分析与热图 |
5.8 群落相似度比较 |
5.9 LEfSe分析 |
二.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血液标本采集 |
3.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3.3 ELISA法检测血浆HBV慢性感染相关指标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HBV-DNA定量 |
5.2 肝功能检测结果 |
5.3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
5.4 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
1 四川地区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现状分析 |
2 慢性乙肝相关菌属分析 |
3 慢性乙肝不同证型相关菌属分析 |
3.1 脾胃湿热证菌群分析 |
3.2 肝郁脾虚证肠道菌群分析 |
4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分析 |
5 DNA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分析 |
6 肠道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分析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从微生态角度看口腔感染治疗中大量抗厌氧菌药物的周身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D]. 李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D]. 张文怡. 山东大学, 2021(11)
- [4]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分析[D]. 肖金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从肠-肺轴出发探讨母亲肥胖对子代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周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及中西医研究进展[J]. 王佳,杨席伟,蒋德梅,武栩臣,金凤丽.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10)
- [7]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D]. 赵翠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糖尿病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临床特征的研究[D]. 张梦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肠道菌群—黏膜屏障”研究“黄芩—黄连”药对治疗T2DM的疗效机制及配伍效应[D]. 张博荀.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10]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D]. 徐由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