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红树林是全球生产力和碳储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湿地多样性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因其具有大范围、多尺度监测及获取数据周期短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红树林资源调查中。在数据源方面,当前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运用国外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而对于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却相对较少。选取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基于HJ-1A、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分别应用面向对象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SVM分类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红树林进行植物群落分类,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红树林碳储量进行定量估算,确定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将HJ-1A高光谱数据和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数据的全色波段进行融合,根据野外调查数据提取融合后影像的光谱、形状及纹理等特征,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对融合后的遥感影像进行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总体分类精度为99.22%,Kappa系数为0.96。结果表明:基于融合后的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可有效区分红树林与非红树林,其结果可进一步应用于红树林植物群落分类。(2)基于Google遥感影像及野外调查数据选取红树林植物群落训练样本,并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最邻近分类法、SVM分类法及ISODATA分类法共4种分类法将红树林分为白骨壤、秋茄以及桐花树三个群落。研究结果表明SVM分类法的分类总体精度最高,分类总体精度为79.26%,Kappa系数为0.67;其次为最邻近分类法,分类总体精度为70.97%,Kappa系数为0.61;而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总体精度为64.94%,Kappa系数为0.42;ISODATA分类法分类结果最差,分类总体精度为47.31%,Kappa系数为0.12。(3)运用红树林异速生长方程计算红树林各部分生物量,并根据生物量与碳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红树林植被碳储量。结合红树林植被特征,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红树林植被碳储量遥感反演模型,结果显示白骨壤模型R2为0.53,秋茄模型R2为0.69,桐花树模型R2为0.79。结合红树林植被碳储量遥感反演模型和红树林植物群落分类结果得出红树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红树林植被碳储量从0.23 kg2.58 kg不等;最少的为0.23 kg,分布在保护区北部的桐花树群落,最高的为2.58 kg,分布在中南部的白骨壤群落。总体来说,白骨壤群落植被碳储量最高,其次为桐花树,秋茄植被碳储量最低。本研究结果旨在为红树林植物群落和碳储量遥感反演提供技术方法借鉴,进而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同时推动国产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在湿地监测和保护方面的应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远丽
导师: 刘金福,路春燕
关键词: 红树林,群落分类,碳储量测算,面向对象分类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生物学,社会学及统计学
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分类号: Q948;C81
总页数: 66
文件大小: 6362K
下载量: 199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云南省森林碳储量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2)
- [2].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估算分析——以镇沅县为例[J]. 绿色科技 2020(06)
- [3].长江流域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4)
- [4].1973~2013年黑龙江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12)
- [5].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分碳储量估算[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02)
- [6].基于穆棱市下属林场的森林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的研究[J]. 森林工程 2019(05)
- [7].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J]. 陕西气象 2018(03)
- [8].近15年中国省域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4)
- [9].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7(10)
- [10].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经济视角[J]. 生态经济 2017(08)
- [11].不同林龄阶段的松栎混交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2)
- [12].云南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动态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1)
- [13].虎榛子碳储量回归模型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7)
- [14].松嫩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05)
- [15].内蒙古东部山杏碳储量回归模型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6].6个时期盐城滨海湿地植物碳储量变化[J]. 湿地科学 2014(06)
- [17].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森林碳储量估算——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7)
- [18].森林碳储量研究方法与发展展望[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0)
- [19].封育对宁夏典型草原地下碳储量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13(03)
- [20].浙江省竹林地上碳储量的时空动态模拟及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5)
- [21].基于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安徽森林碳储量特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 [22].中国湿地碳储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7)
- [23].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结构多样性与碳储量的变化[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3)
- [24].广东木荷各器官含碳率及碳储量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10)
- [25].广西不同林龄软阔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生态学杂志 2017(03)
- [26].广西不同林龄硬阔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生态学杂志 2017(06)
- [27].不同林龄尾巨桉林植被碳储量分配格局[J]. 桉树科技 2017(02)
- [28].火干扰强度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植被碳储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8)
- [29].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现状研究[J]. 现代园艺 2016(15)
- [30].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森林碳储量估计[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