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景观格局变化是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成都市是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之一,作为中国西南的中心城市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也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应对城市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作用和影响,使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是当今成都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开展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预测研究,了解成都市近年来景观格局的变化,可以为优化成都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持和借鉴。本文以成都市11个行政区作为研究区,以2005、2010、2015和2018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信息提取,选择CA-Markov景观格局预测模型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动态变化和地表格局变化驱动及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8年期间研究区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减少速度最快,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显著且各景观类型变化强烈。(2)在2005-2018年期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较明显。其中耕地优势逐渐减弱、建设用地优势逐渐增强,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大,建设用地破碎度降低,分布更加趋于集中,水域的破碎度保持在较低状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建设用地的形状更加趋于规则,而水域的形状较为复杂。与此同时,建设用地、耕地的聚合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草地的聚合度明显降低。(3)在2005-2018年期间,研究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随城市化水平发展有所降低,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连接度增强,斑块的空间结构由复杂变得更加规则,各斑块的边界形状变得趋于简单规则,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优势度更加平均,无景观要素缺失的情况,且各类型斑块在景观中呈现均匀分布,有最大多样性。(4)低坡度级别的地势平坦地区适宜水域及草地分布,中坡度地区适宜耕地分布,高坡度地区适宜林地分布;耕地及林地在各道路缓冲区内的面积占比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在各道路缓冲区内的面积呈增长趋势且在01000m缓冲区内的增长幅度最大;耕地及林地在各市区中心缓冲区内的面积占比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在各市区中心缓冲区内的面积呈增长趋势且在010000m缓冲区内的增长幅度最大;人口增长及人口城镇化是促进建设用地增长的主要驱动之一;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5)通过利用前文得到的结论构建CA-Markov模型,模拟研究区2021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研究发现至2021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将延续2010年-2015年间的变化趋势,同样呈耕地、林地及草地减少并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蔡婉莹
导师: 李晓琴
关键词: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景观指数,模型,成都市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经济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号: P901;F301.2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950
总页数: 80
文件大小: 7964K
下载量: 178
相关论文文献
- [1].兴化市1988-2002年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 珠江现代建设 2011(05)
- [2].汾河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3)
- [3].陕南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优化研究[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0(01)
- [4].基于粒度反推法的昌江县景观格局优化[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01)
- [5].贵州荔波森林景观格局现状与分析[J]. 贵州科学 2020(03)
- [6].汶川县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20(14)
- [7].景观格局研究综述进展及分析[J]. 绿色科技 2019(05)
- [8].苏州市重点区域景观格局的演化[J]. 城市问题 2016(12)
- [9].艾比湖地区生态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0].大连市近20a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 地理空间信息 2017(03)
- [11].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景观格局优化——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 2017(05)
- [12].道路扩展对青藏高原东缘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17(04)
- [13].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的景观格局差异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19)
- [14].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进展综述[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2(04)
- [15].基于移动窗口分析法的矿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 2019(04)
- [16].丹江口水库湿地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1)
- [17].白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初步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 2020(01)
- [18].福州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J]. 中国城市林业 2020(02)
- [19].道路网影响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呼伦贝尔市为例[J]. 交通运输研究 2020(04)
- [20].1990-2014年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1)
- [21].花溪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相关性研究[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04)
- [22].准东开发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研究[J]. 农村科技 2018(01)
- [2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森林景观格局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03)
- [24].庙岛群岛北五岛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与景观格局时空分布异质性研究[J]. 海洋学报 2020(06)
- [25].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0(02)
- [26].基于景观格局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两区优化研究——以南昌市新建区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9(23)
- [27].深圳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发展对策[J]. 中国城市林业 2017(06)
- [28].1995—2016年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04)
- [29].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景观格局尺度效应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9)
- [30].冀西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6)